線上作案帶來智慧財產權保護新課題
本報訊(晚報記者 念樓)昨從新吳區檢察院了解到,線上作案帶來了智慧財產權保護新課題,隨著電商經濟發展,通過電商平臺等網際網路平臺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案件佔了近六成。該院最近辦理的一起侵犯著作權案件中,遠在四川的一名「黑客」破解軟體後,竟開網店售賣起了有正版授權的軟體。
無錫某軟體公司開發了一款財務類辦公軟體,這款軟體高效靈活且操作方便,受到了很多單位和個人的歡迎。該軟體一套售價20多萬元,案發前公司負責人發現,有人在網上以500-2000元不等的「優惠價」出售該軟體。而且這家網店銷售的軟體,買家居然直接能獲得正版授權。團隊辛苦研發出來的軟體,怎麼會被私人網店拿來牟利?這名店主究竟是誰,為何會有那麼大能耐獲取授權文件?公司負責人趕緊報了案,警方經調查,在四川抓獲了犯罪嫌疑人蘭某某。公司方得知作案的是蘭某某,大吃一驚:該男子之前向公司舉報反映過系統的漏洞,為此公司專門獎勵給他1萬多元。
檢察官審查發現,30多歲的蘭某某法律專業出身,擁有嫻熟的計算機操作技術,事發前在當地一家外貿公司上班。老闆讓他做帳,蘭某某便從網上搜索下載了一款財物辦公軟體。蘭某某試用後覺得這款軟體很便捷,可是試用版設置了使用限制,只開放部分功能,若要用正式版軟體就得付費。「能不能自己解密獲取授權呢?」蘭某某一番操作後還真的破解了軟體。
破解軟體讓蘭某某頗有成就感,他從中嗅到「商機」,開設了一家網店。買家只要從公司網站下載試用軟體,蘭某某就幫對方破解,讓軟體註冊成功或解除試用限制,從中收取費用。蘭某某發現,公司還有一個生成授權文件的註冊機軟體,他又通過公司內部系統漏洞下載了這款軟體,直接生成授權文件賣給客戶,這樣比破解軟體更快。對技術充滿自信的蘭某某又將漏洞告訴公司,獲得了一筆獎金。之後公司升級了註冊程序,然而蘭某某再次將它攻破,繼續通過自己的網店銷售軟體「賺外快」。
案發後,報案公司賞識蘭某某的才能,一度想將他招進公司當技術員,但蘭某某礙於顏面拒絕了。經檢察機關起訴,蘭某某因犯侵犯著作權罪獲刑1年,緩刑2年,罰金8萬元。
據悉,近三年來新吳區檢察院辦理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55件130人,受理的案件類型涵蓋了商標權、著作權等多領域,其中20%的案件犯罪金額在百萬元以上。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電商平臺、微商或自行搭建售假網站等網際網路平臺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約佔全部案件的60%,企業和個人要提高警惕,從線下到線上都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