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其中收錄了《竹竿》、《泉水》、《載弛》三首詩歌。這三首詩歌語言優美,形象鮮明,情感熾烈,真摯感人,膾炙人口,在我國文學史上享有很高聲譽,歷代受到世人推崇,它們的作者———春秋時期的許穆夫人籍此在文學詩壇贏得了很高的榮譽,是現存有文字記載的中國第一位愛國女詩人,也是世界第一位女詩人。
其中以《載弛》最為出名。詩歌的原文是:載馳載驅,歸唁衛侯。驅馬悠悠,言至於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採其蝱。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眾稚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於大邦,誰因誰極?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全詩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不與眼前困難妥協的英雄氣概。之所以這樣評價必須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原來許穆夫人是衛邵伯和我國古代大美女宣姜之女。許穆夫人繼承了他母親的美貌,而且青出於藍勝於藍。她有傾國傾城的美貌,有才情兼備的絕世智慧。當時各國前來求婚的王公貴族絡繹不絕,但是她卻被父親當做政治籌碼嫁給了許國許穆公。
當時衛國國君衛懿公(許穆夫人的兄長)玩物喪志。據說他特別喜歡養鶴,愛鶴成癖經常不理朝政,她每年專門撥款購買鶴粱,還花重金給鶴舉辦生日慶典。把鶴也封官進爵,鶴出門也用馬車拉著,因此搞得衛國國庫空虛百姓怨聲載道。此時衛國附近的強悍少數民族狄族人乘機來侵犯,他們攻陷衛國都城,打得衛國落花流水。衛國將士因為國君昏庸無道,都沒有意志抵抗外族,就連衛懿公身邊的侍衛都諷刺他道:可以把那些所謂的鶴兵鶴將派到戰場去打仗抵抗外侵不就行了嗎?」誰知衛懿公卻說了一句至今仍滑天下之大稽的話:「有鶴有國,有鶴無國亦可。」結果衛國命運可想而知了,衛懿公被外敵殺死,衛國淪陷。
許穆夫人得知國破君亡的消息又恨又痛,於是當時勇敢地站出來請求許國能夠趕緊發兵救衛。可是可恥的許國國君和文武百官竟然膽小怕事,害怕以火燒身引來刀戈而拒絕了。許穆夫人當時很生氣,和許國的高層發生了嚴重的爭執,一怒之下就親自駕車,身邊只帶了幾個僕人毅然決定回去救國。讓人難以置信的是許穆公派人圍追堵截許穆夫人不讓她回去。所謂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何況在古代裡嚴格女子地位低下的時代。而許穆夫人不能眼見故國將士陣亡衛國人民慘遭屠戮,所以她不顧丈夫大臣反對,不顧出嫁在外的女子沒有昭命不得回國的律條,親自駕著馬車奔向家中,他要為兄長弔唁,要為自己的國家尋求外援幫助。雖說手無縛雞之力,哪怕以卵擊石。
在《載弛》裡她把事情經過做了詳細記錄,詩中沒有無病呻吟的哀怨句句有情字字在理。載馳載驅,歸唁衛侯。驅馬悠悠,言至於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開門見山說明原因,我不是胡攪蠻纏,我的父兄亡故了,國家危在旦夕,馬兒你不要怨我,我還要在你身上加鞭揮舞。我急著回去弔唁兄長。你很辛苦很累,我們快要離開許國國土。你後面追趕我的大臣就在不遠處。一位女子英姿颯爽,穿戴整齊氣質高雅,手拿長鞭騎著駿馬匆匆飛馳,但時不時回頭看後面的追兵緊張的神色,蹙在一起的眉頭流露出焦急輕蔑的神情,汗順著額頭流出,衣服已經溼透,她神色凝重眼神堅毅。她大喝一聲馬兒快跑,疲憊的馬兒忍著奮蹄揚塵。即使後面的追兵甩得越來越遠。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閟。沒人贊成我回衛國,想要我返回不可能。沒有人贊成我救衛國,想要阻止我不可能。你們的想法我知道就是害怕強敵來侵犯自己的國家,你們的思想太幼稚。一聲大喝,一句句吟唱將許穆夫人敢做敢為有膽有識胸襟開闊小女子敢為大丈夫的果敢謀略清晰再現。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於大邦,誰因誰極。走在故鄉的土地上,看麥子繁盛又茂密人們生活有依靠,我要回到衛國,幫衛國去尋找援助,幫助我的祖國重新興盛起來。許國的大夫們,我的丈夫國君對不起了,你們縱然採用千條萬條計策,我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完成我心中的意願。許國大臣追上她,但和許穆夫人爭執不下,她的堅持堅決讓許國大臣無奈,只得回國復命。許穆夫人見大臣們漸漸遠去,眼淚汪汪的。地裡的莊稼長得旺盛,路邊的一木一草如同小時候一樣開出美麗的花,而故國卻物是全非,於情於理怎能忍心,但凡是個男子,我早廝殺戰場為國出力見一份功業了,自己的母國不至於流落如此境地。
到了衛國後,許穆夫人卸下帶來的慰問品,當天晚上她就和衛國君臣(國君是許穆夫人的弟弟)一起商量著如何擊敗敵人,然後光復衛國江山。第二天許穆夫人就承擔起了重擔用自己的影響力招徠流民百姓4000多人,一邊安頓大家搞生產一邊進行軍事訓練,準備時刻親上戰殺敵盡忠。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剛才講到的剛剛登上王位的衛戴公突然患疾病死了。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爛又遇打頭風。許穆夫人很有政治遠見,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這可是軍民將士凝聚起來的一個旗幟啊!她也顧不得悲傷當機立斷和衛國大臣們是親自跑到齊國跟當時的齊王接洽,以最快的速度迎回了在齊做人質————也是他的另一個兄長叫公子燬,這就是後來的衛文公。這個衛文公果然是不負眾望在許穆夫人的輔佐下是歷經圖治得到了舉國百姓的一致擁戴。從齊國回來之後,許穆夫人陷入了深思,她覺得如果光靠衛國自己的力量還是太單薄,得找個靠山。那這個靠山就應該是像齊國這樣的東方大國,其實她想的一點兒沒錯,很有戰略眼光,因為當時的齊國正值鼎盛時期,這個掌舵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小白。
如果說故事講到這裡就結束了,那許穆夫人怕在歷史上啊,只能算是一個角色美女啊,愛國著名詩人最多算得上是一個有政治魄力的衛國公主,但真正的讓他成為歷史上的花木蘭、穆桂英、梁紅玉齊名的巾幗英雄的故事還在後頭。從此之後,穆夫人就正式子衛國公主許國夫人的身份走上了春秋時期的外交舞臺。為了衛國她無懼困難,輾轉千裡去各國訪問尋求援助。
原本由於衛懿公昏庸無道,衛國名聲太差,各國國君都等著看笑話,萬萬沒想到許穆夫人一個女流之輩竟然能置身前來用真誠的心和懇切的語言來拜託各國國君去救衛國,這比衛國的很多男人都有骨氣有氣節,各國國君都為之感動,於是她所到的這些諸侯國是紛紛起兵幫助衛國,尤其是天下霸主齊桓公更是被許穆夫人的義舉感動,於是派齊國公子無虧帶兵3000戰車300乘勢前往衛國參戰,而且還帶去了一大批的戰略物資出手相助扶弱攘夷。霸主齊國的帶動,其他各國就更賣力了,就連國君膽小如鼠的許國都派兵支援,於是在多國部隊的奮戰下這個彪悍的遊牧民族狄人終於被打跑了,衛國復國成功。兩年後,衛國重建都城,許穆夫人以一己之力扶大廈之將傾,力挽狂瀾將衛國國祚又延續了400多年。
許穆夫人是我國古代為數不多的女英雄,是當之無愧的傑出的女性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我國有第一位愛國女詩人。她的詩作和她的傳奇故事永載史冊。後人有詩稱讚許穆夫人:
大旗迎風飄,許穆展英豪。
莫羨女兒媚,膽氣颯爽嬌!
揮劍三尺素,擎空彩綢繞。
濟難贏民心,齊師助擊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