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儘管媒體對2019年3月埃塞航的重大事故進行了瘋狂報導,但事實上,2019是非常安全的一年,全年飛行超過3900萬次,有記錄的航空事故共有20起,其中13起為客運航班事故,事故率約為百萬分之一,這一數字超過了過去10年記錄的50%,成為一項重大成就。
行業
波音公司陷入困境
波音公司已經成為今年的頭條新聞,截至目前,該公司虧損達50億美元。隨著波音12月宣布停產737MAX飛機,情況變得更加糟糕。當飛機被停飛時,已經有超過300架MAX交付,另有400多架飛機積壓,這嚴重影響了波音公司的利潤。2019年12月23日,波音宣布丹尼斯·米倫伯格(Dennis Muilenburg)卸任波音公司執行長。
空中巴士鞏固領先地位
空客今年的業績就沒那麼引人注目了。由於MAX被停飛,沒有了競爭對手,A320窄體客機系列的銷售打破了紀錄。空客發布的最暢銷機型A321XLR成為了贏家。龐巴迪C系列(現被稱為A220)成功地融入了空客的飛機家族,並取得了這類飛機的銷售成功,鞏固了空客在業界的領先地位。
寬體機銷量直線下降
令兩家製造商都十分擔憂的是,大型寬體飛機的銷售低迷。航空公司似乎對這些昂貴的龐然大物感到厭倦;波音最新的777X首飛再次被推遲,銷售不佳,波音777競爭對手A350的銷售也進展緩慢。空客被迫宣布即將停產其旗艦機型A380。許多航空公司正在把這架巨型飛機的老型號還給飛機的所有者,而與此同時,第一批飛機正在被拆除,這對空客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行業趨勢
加拿大龐巴迪(Bombardier)幾乎退出了飛機領域,C系列飛機被賣給了空客公司,CRJ支線飛機項目也被日本三菱收購。三菱自己進入客機市場的SpaceJet M90正在獲得認證,預計將於2020年開始交付。與此同時,中國商用飛機有限公司(COMAC,簡稱:中國商飛)一直在前進,該公司與A320競爭的機型是C919。目前有六架原型機正在進行試飛,預計將在2020年取證,2021年交付客戶。
俄羅斯的MC-21也瞄準了同一市場領域,即將獲得認證,第四架原型機將於12月25日試飛。然而,2019年6月一架蘇霍伊超級噴氣式飛機在莫斯科墜毀,這給俄羅斯航空產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由於造成最大事故的原因是一個失敗的認證過程,很可能將來所有的新機型都將受到更嚴格的審查。對所有這些製造商來說,儘管他們有多年設計和製造複雜飛機的經驗,但是在未來,獲得認證將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航空公司
儘管緩慢上漲的燃油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業績,但航空業在2019年仍然保持著盈利。
產能過剩一直是近年來航空公司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然而,MAX的崩潰以一種反常的方式起到了調節作用,由此導致產能的下降幫助穩定了該行業窄體客機的部分。700架左右停飛的MAX飛機大約有13萬個座位,這意味著市場上有數百萬公裡的可用座位被取消。
印度航空業
印度的主要新聞是捷特航空(Jet Airways)在2019年4月全面停飛。印度快速增長的航空市場繼續整合,靛藍航空和香料航空是捷特消亡的主要受益者。香料航空獲得了捷特的許多737型飛機,從而抵消了13架MAX飛機停飛的損失。
靛藍航空訂購了300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創下了新紀錄,在可預見的未來,該公司將擁有700多架飛機。這一舉措使得印度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除此之外,只有美國的西南航空在低成本航空領域能與之抗衡。
亞洲航空、印度航空和Go Air這幾家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收入繼續增長。總部設在孟買的Vistara公司已經開通了飛往科倫坡的航班。
印度最大的老牌航空公司印度航空(Air India)繼續虧損,莫迪政府再次試圖為這家陷入困境的國有航空公司尋找買家。在2019年早些時候,莫迪政府沒有收到任何報價,尋找買家的努力以失敗告終。另一項私有化計劃定於2020年初實施。印度民航部部長哈迪普•辛格•普裡(Hardeep Singh Puri)公開表示:「……如果不進行私有化改革,這家航空公司將不得不關閉。」這是一種空洞的威脅,還是對一家一年虧損10億美元的企業採取更務實的做法,還有待觀察。
歐洲
歐洲版的印度航空——義大利航空(Alitalia)也在苦苦掙扎。該公司欠義大利政府超過10億歐元,估計總共花費了90億歐元的納稅人資金。
全球歷史最悠久的旅遊公司之一託馬斯•庫克(Thomas Cook)於2019年破產。規模較小的私有歐洲航空公司日耳曼尼亞航空公司也停止了運營。挪威航空是一家長途運輸公司,它剛剛通過出售資產和大幅削減成本勉強維持了運營。MAX的崩潰對歐洲最大的航空公司瑞安航空造成了相當嚴重的衝擊。該航空公司正在削減成本,關閉基地,裁減多餘的機組人員,以應對飛機的進一步延期。瑞安航空只運營波音737飛機,因此這類飛機的問題非常多。
亞洲
曾是亞洲老牌航空公司中最強大的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經歷了糟糕的一年。香港是該航空公司的基地,當地的街頭抗議導致旅客人數驟降。由於抗議活動對該地區造成的巨大影響,使得同樣位於香港的香港航空公司(Hong Kong Airlines)險些倒閉,並已將很大一部分機隊拱手讓給債權人。
馬來西亞航空(malaysia Airlines)也在努力進行另一次重組,但未能帶來財務上的轉機。上屆政府向這家國有航空公司投入的15億美元收效甚微,該航空公司去年虧損7.5億美元,新當選的總理馬哈蒂爾曾公開表示將關閉馬來西亞航空。
海灣巨型樞紐
一家位於海灣地區的航空公司不是在增長而是在萎縮,尚屬幾十年來首次。就在阿布達比的阿提哈德機場(Etihad)啟用豪華的新航站樓時,該機場也被迫對機隊和運營進行了合理化調整。該地區已經沒有空間容納三家大型航空公司,這是海灣地區合併的第一個跡象。
阿聯航空(Emirates)發出了一個時代即將結束的信號,其開拓性的總裁蒂姆•克拉克爵士(Sir Tim Clark)將於2020年退休。作為蒂姆爵士的首選機型,A380仍是該公司的旗艦機型,如今該公司運營著超過一半的A380客機。但是未來A350和波音787的訂單以及一些舊的A380即將退役,都表明這種機型不再具有競爭力。
儘管一些海灣鄰國對卡達實施了嚴重的封鎖,並使其造成了嚴重的損失,但卡達航空公司仍在繼續擴張。該公司還增持了許多其他公司的股份,目前持有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義大利航空(Air Italy)、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中國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以及拉丁美洲和南美航空(LATAM and南美洲)的股份。
賈夫納國際機場
斯裡蘭卡最大的新聞當然是賈夫納國際機場的啟用,以及聯盟航空公司的運營。賈夫納和欽奈之間的定期航班每周開始幾次,飛機的載客量似乎是正常的。
賈夫納有潛力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商業機場,但需要大量投資才能真正可行。這是否會成為新當選的斯裡蘭卡政府的首要任務,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斯裡蘭卡航空公司(SriLankan Airlines)迎來了自2018年4月以來的第四任董事長。新政府將如何處理這家國有航空公司,應該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