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在社會風波以及疫情的影響下,香港旅遊業幾乎停擺。靠近葵湧貨櫃碼頭的一個臨時停車場內,近千輛旅遊巴士很多已黯然停泊超過半年,這裡因此被業內稱為「旅遊巴士墳場」。
【同期】中港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陳宗彝
你從高空望下去,一條通道都沒有,為什麼一條通道都沒有?因為不是給你(臨時)停泊的,這裡在行內被簡單叫做「巴士墳場」,進來的車是「死車」,基本上不會出去經營,因為經營回來插不進(停車位),中間的車開不出來。很多車停了多久呢?停了七個月。
【解說】記者近日在旅遊業內人士的陪同下,探訪這座「旅遊巴士墳場」。近5000平方米的露天停車場內,一輛輛旅遊巴士鱗次櫛比的排列著,耳畔偶爾傳來發動機啟動的聲音,陳宗彝介紹說,這是司機把車開出去轉一轉,不然一直停在那裡需要的維修費更多。陳宗彝所在的中港通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跨境客運服務,入行20多年的他談及現狀,直言心態有點悲觀。
【解說】香港旅行社東主協會會長葉慶寧說,旅遊業的蕭條從2019年發生「修例風波」的時候就出現了,很多旅客和旅行團都打消了訪港的念頭。
【同期】香港旅行社東主協會會長 葉慶寧
自從香港有社會事件出現,每周都有黑暴,攔路、進行示威,這個信息全世界都收到,不只內地,(全世界)都收到這個信息。作為一個遊客,要選擇一個地方去度假,都不會選擇一個不安全的地方。所以2019年「修例風波」出現之後,馬上影響入境旅客(數量)。
【解說】而今年的疫情,對香港旅遊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由於入境人數大幅較少,與澳門、內地之間的跨境交通幾近斷絕,跨境以及市內旅遊巴士不再運營。但每輛車每月的停車費高達4000至5000港元。為找到合適的「棲身之處」,香港公共巴士同業聯會2月份與香港特區政府商討後,政府撥出這塊政府用地供非專營巴士作泊車之用。
【解說】巴士停泊的問題雖然暫時解決,但整個旅遊業依然面臨著非常頭痛的難題——大量從業者處於「手停口停」的狀態。陳宗彝說,目前香港的巴士司機群體呈現老齡化趨勢,轉業也比較困難。
【同期】中港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陳宗彝
很多司機年紀都比較大,司機年齡中位數是51歲。以我們公司為例,有兩三千個司機,但離職率很低,他們不容易找其他工作做。
【解說】葉慶寧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讓旅遊業能夠慢慢復甦,目前香港第三波疫情已基本受控,他希望政府儘快推出跨境互認健康碼系統。
【同期】香港旅行社東主協會會長 葉慶寧
如果健康碼可以儘快接軌,我很希望國慶節、中秋節,讓兩地居民,不單是旅客,很多(港人)的家人和家庭在深圳,在內地,希望他們在中秋節可以團聚,這個是我最希望的。
記者 李莞爾 陳浩南 香港報導
責任編輯:【劉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