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式救人」!上海如何教出一批「盛曉涵」

2020-12-19 騰訊網

王老伯為格致中學高一(7)班學生盛曉涵送上錦旗。孫中欽攝

05後上海少年「教科書式」救人,溫暖全網

這兩天,上海一個15歲少年街邊救人的故事,穿破初冬降溫天,感動溫暖了很多人。

一個多月前,63歲的王老伯在高中同學聚會後,陡然摔倒街頭不省人事,老同學們都有些手足無措,忙著扶他坐起,掐人中、拍背,希望喚醒他。此時,一個高個子校服少年擠入人群。他細心觀察到老伯出現尿失禁,用手在他鼻下試探,感覺呼吸已變得微弱。有人猜測老人可能被食物噎住了,少年認為應該是心臟驟停,但為了排除可能性,還是先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做了拍擠壓動作,見沒有任何食物吐出,立刻依照自己的判斷,將老人放成平臥姿勢,開始進行心肺復甦的急救。

他一邊疏散圍觀人員,一邊解開老人胸前紐扣,為他做體外按壓。為了讓救援更有效,他還趕緊教會王老伯的同伴做「鼻式人工呼吸」,協助救人。經過五六分鐘連續按壓,原本脈搏微弱、體溫下降、僅有微弱喘息的王老伯,重新開始自主呼吸。少年不敢停手,一直堅持按壓到120急救車趕到、醫護人員拍著他的肩說「小夥子可以放手了」,才松下一口氣。此時,距離他開始施救,已經過去20分鐘。

經瑞金醫院診斷,王老伯遭遇大面積心梗,心臟外側三根血管全部堵塞,整整昏迷了十天十夜才醒來,若非搶救及時,後果不堪設想。

老人們憑著這張救人現場拍下的照片,到格致中學查詢到了救人少年的身份。(受採訪人提供)

救人少年不肯透露姓名,回到學校也不曾提起救人的事。但老人家們憑校服上的「格致」二字推斷出,他可能是上海知名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格致中學的學生。他們拿著現場拍下的模糊照片到學校詢問,老師們一眼認出,他是學校高一(7)班學生盛曉涵。

12月16日中午,住了26天醫院、身體康復的王老伯剛出院,就在高中老同學和老師的陪伴下來到格致中學,為這個見義勇為、搶回一條命的少年送上錦旗,親口道一聲感謝。

15歲的「救命恩人」,像大多數青春期少年一樣,被一群爺爺包圍著、擁抱著、感謝著時,流露出靦腆、窘迫的表情。

但正是這個少年,救人之際積極勇敢、不慌不忙;雖不願多受關注,不希望被太多曝光,但面對採訪,仍將自己急救時的判斷依據和不夠完美之處精準說明,勇氣、理性、正能量、知識技能、行動力,一樣都不少。

「教科書式救人」的少年,是怎麼養成的?

面對鏡頭和一群老伯伯們的包圍和擁抱,15歲的「救命恩人」有點窘,遠不像救人時那樣「手勢正確」。孫中欽攝

熱心少年有底氣,他就讀過的每所學校都有急救課程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上海小囡,盛曉涵的成長細節不難找。

聽說他救人,格致中學的老師和同學們都不意外。高一年級組長餘光輝老師和盛曉涵同班同學張芳寧、胡智翔都說,他性格開朗,是學校裡有名的熱心人,課間主動幫老師調試投影設備、扛實驗器材,不厭其煩為同學解答學習上的問題,積極報名參加班級活動,幫同學去衛生室拿藥,大掃除主動乾重活累活……平時不論認不認識,只要看到別人有麻煩,他一定會站出來幫忙。

盛曉涵在奧林幼兒園就讀時候的老師、現在的回民幼兒園副園長吳軼老師「起底」:做遊戲時,小盛最愛做「小醫生」,為「小病人」救死扶傷,懂的醫學知識最多。「還是小暖男,會照顧小夥伴。有次我帶班,嗓子不舒服,一直咳嗽,小盛讓全班孩子安靜,讓我休息一下去喝杯水。當時就被他感動到了。」

盛曉涵想得更深:「我只是做了出於本心的事情。真不想讓大家覺得『某個人很厲害』,只想讓大家想到,這麼小的學生都能這麼做,我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呢?」

上海舉辦中小學健康教育主題活動,心肺復甦體驗活動吸引了很多家長和學生參與。劉蕾攝

萬一老人沒有被救回來怎麼辦?萬一是「碰瓷」遇到訛詐怎麼辦?……盛曉涵說,危急時刻,誰能想這麼多?

「當一個人倒在地上,如果走過去的人都想是不是會訛我、我會不會虧錢之類的,這個社會就輸了;人人都想我要不要去幫他、他是不是遇到困難了,不管最後幫沒幫成,那麼這個社會就贏了!」

小盛這段話,一半是戳人心窩、讓成年人羞愧的尖銳深刻;一半則讓人溫暖,心生希望,看到「一代更比一代強」的例證。

出手救人,僅有熱心或書本知識是不夠的。生死攸關的瞬間,人多嘴雜的紛亂環境,頭腦不慌,準確研判,動作不走樣,還能被稱為「教科書式救人」,必定經過專業技能培訓,甚至反覆練習。

盛曉涵的底氣,除了對醫學的個人興趣,更多來自於學校教育。他說,要感謝從上海市教科院實驗小學、格致初級中學到格致中學,他就讀的每所學校都開設有急救課程。今年10月7日,格致中學初、高一年級全體師生還在東方綠舟老師指導下,進行了心肺復甦和救護包紮技能培訓和考核。事實證明,一次次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練習確實有效。

救人之後,小盛想的全是「技術性」細節:喜歡打排球,最高紀錄是一個小時連續墊球2300下,才能堅持連續體外按壓20分鐘;「當時太緊張了。其實不遠處有酒店,我應該趕緊讓人去借一個AED設備來,說不定更有效。」

軍訓期間,黃浦區的高一新生正在參加急救技能培訓。 黃浦區教育局供圖

素質教育見成效,上海要讓高中學生都有能力成為「盛曉涵」

小盛的話,不經意間,透露出上海在布設城市應急救護設施、開展技能培訓方面的成績,也讓人看到上海孩子「上學」之後,除了讀書、刷題、考試之外,學到、練過的本領還真不少。說了多年的「素質教育改革」,終是見了成效。

「學校會舉辦健康教育講座,由衛生老師中午通過學校電視臺向學生宣傳健康衛生知識,包括急救知識。高一軍訓安排傷口包紮、心肺復甦知識學習和演練,軍訓結業式上還會進行匯報表演。定期舉辦逃生演練,學會自救和互救,每個班的衛生員都是紅十字會員骨幹,衛生老師會對他們定期進行培訓,並組織他們參加市區相關比賽。」格致中學老師這樣介紹。

上海開設了公共安全體驗教室和區域體驗中心,學生們正在學習使用滅火器。 陸嘉輝攝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動營地東方綠舟舉辦的學生軍訓,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下系列活動就包括學習緊急救護、心包紮、止血、固定、搬運與自救互救方法。格致中學所在的黃浦區紅十字會,會在學生完成救護培訓項目後,為他們頒發合格證書。

據上海市教委介紹,近年來,上海中小學校通過健康教育課程、主題班會活動、晨會等形式,開展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安全應急與避險等知識教育。理論授課與技能實訓結合,讓不少高校和中小幼教師都熟悉掌握了急救具體實施步驟、過程及各類常見傷害事故緊急處理方法,包括心肺復甦及自動體外除顫器的使用。2017年起,全市還組織開展中小學校園應急救護基本知識與技能宣傳展示活動,已連續舉辦四屆。

上海率先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圖為高中生志願者在敬老院為老人們服務。 陸嘉輝攝

從幼兒園到大中小學分段普及緊急救護課程,將其列為高中軍訓的必備項目,意味著一大批學生都將有能力成為「盛曉涵」。這是一個時代、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福音。

「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王平將對學生的救護知識技能培訓,提升到教育改革和未來取向的高度來看待。他指出,上海著手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全面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著眼探索德智體美勞全要素的過程性評價辦法,不再單純以考分排名評老師、以考試成績評學生、以升學率評學校,扭轉了教育功利化傾向。

「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上海市委書記李強這樣說。

一流教育與一流城市,必不是精緻利己主義的培養皿,而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溫暖、光明的所在。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上海頻道)

相關焦點

  • 大江東|「教科書式救人」!上海如何教出一批「盛曉涵」
    孫中欽攝 05後上海少年「教科書式」救人,溫暖全網 這兩天,上海一個15歲少年街邊救人的故事,穿破初冬降溫天,感動溫暖了很多人。 一個多月前,63歲的王老伯在高中同學聚會後,陡然摔倒街頭不省人事,老同學們都有些手足無措,忙著扶他坐起,掐人中、拍背,希望喚醒他。此時,一個高個子校服少年擠入人群。
  • 熱評|教科書式救人背後是一座城市的英雄傳承
    繼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後,又一位少年感動上海——就讀於金山區朱涇二小的9歲男孩麻文博。 18日晚,麻文博一家所住的居民樓發生火災。
  • 花甲老人昏倒在街邊,05後上海少年「教科書式」救人搶回生命
    沒想到,或許由於過於興奮,出了飯店大門沒走幾步,他就倒在了肇嘉浜路上。就在老同學們手足無措時,一個高高大大的小夥擠入了人群。在等待救護車到達的五六分鐘時間裡,小夥持續對王老伯進行了心肺復甦,為他搶回了一條命。小夥怎麼也不肯告訴大家,自己姓甚名誰。老人家們憑著小夥校服上的「格致」二字推斷,他可能是上海市格致中學學生,於是拿著照片到學校詢問。
  • 05後少年「教科書式救人」:這一課上得好
    但這樣的事最近就發生在上海——今年10月末,63歲的王老伯參加完一場聚會,剛出飯店,突然因心臟不適倒地。危急時刻,15歲的上海市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從圍觀人群中挺身而出,幫助老人平臥、觀察老人脈搏,並進行體外按壓、指導旁人進行「鼻式人工呼吸」……一系列急救動作很是熟練。
  • 「05後」少年善舉獲贊:他不僅敢救人,更會救人
    新華社上海12月19日電(記者吳振東 馮麗)上海「05後」少年盛曉涵最近火了。面對人們對他救人善舉的點讚,盛曉涵17日回應記者:「這不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嗎?」今年10月末,63歲的王老伯參加完一場高中同學聚會,剛出飯店,突然心臟驟停倒地。危急時刻,上海市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從圍觀人群中挺身而出,幫助老人平臥、觀察老人脈搏,並進行體外按壓、指導旁人進行「鼻式人工呼吸」……一系列急救動作很是熟練。救護車趕到後,盛曉涵默默地離開。
  • 光明時評:「05後」救人少年刷屏,品質依舊是教育的要義
    這幾天,上海一個出手救人的「05後」少年刷屏了,他的這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一個多月前的一個晚上,上海63歲的王老伯在參加完同學聚會後突發疾病,倒在街邊失去意識,就在大家等待120救護車到來的時候,盛曉涵迅速上前,對王老伯進行了心肺復甦,
  • 見義勇為的上海05後少年現身《石庫門的笑聲》「救人那一刻,我沒有...
    他,就是引發全上海朋友圈刷屏的15歲見義勇為少年、上海格致中學高一男生盛曉涵。穿著校服登臺的盛曉涵,看起來就是一名清清爽爽的上海男孩,就在受邀登臺之前,他還在想「作業怎麼做」。而這位少年一個月前,在放學回家途中,運用心肺復甦知識對一位倒地不起的老人施展救援,為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 27秒,教科書式救人!他在黃河中計算機般設計精準路線
    近日一段27秒的現場救人視頻被網友稱為教科書式營救7月22日下午4時許在河南鄭州黃河滎陽段>桃花峪大橋附近一男子釣魚時失足跌落黃河裡被滾滾河水裹挾而下危急之時一隻槳板從河岸邊飛速劃出在黃河中流成功截住落水者一幕經典的「槳板救人」上演
  • 上海格致中學「05後」少年的善良與勇敢 遠比成績耀眼
    最近,上海格致中學「05後」少年盛曉涵因為一次「教科書式急救」刷屏。不少網友被他的善舉感動,讚揚其「自古英雄出少年」,畢竟,當時不少圍觀的成年人尚且束手無策。  急救知識和技能,在滬上不少學校已納入必修課  能在緊急時刻挺身而出,盛曉涵不僅有一腔熱血,具備硬核的急救技能,才是這一善舉背後的底氣。那麼,小小少年為何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和進行教科書式的急救?是偶然,還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如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言,這受益於他在學校剛上過緊急救援的相關課程。  培養更多「急救小達人」,在上海,急救知識進校園已蔚然成風。
  • 上海高一學生「心肺復甦」救老人,中國的孩子,並不是只知道讀書
    「盛曉涵」給義務教育上了一課,上海已在高中軍訓中普及緊急救護課程。 有人說中國的孩子,教育出來只能讀書。 然而,有這麼一個高中,他叫盛曉涵,讓許多人對中國教育有了新的認識。
  • 今天,這個05後上海少年,刷屏了...
    今天,這個05後上海少年,刷屏了...對於盛曉涵救人之舉,格致中學高一年級組長餘光輝和高一(7)班班主任徐正一併不意外。幫老師調試投影設備、扛實驗器材,幫同學去衛生室拿藥,大掃除主動乾重活累活……這個勤勉的物理課代表, 總是樂呵呵地幫人做這做那。萬一老人沒有被救回來怎麼辦?萬一是「碰瓷」遭到訛詐又怎麼辦?
  • 這位上海格致中學的15歲男生,太帥了!人民日報轉發力贊!
    格致曾開設急救課程 危急時刻「真刀真槍」上手 盛同學回憶,自己讀過的每所學校都教過急救課程。就在這次救人事件發生前不久,格致中學還組織進行了心肺復甦和救護包紮技能的培訓。
  • 課堂上演教科書式救人 海姆立克急救法所有父母都該學會
    視頻在網上一播出,網友們紛紛為這位老師教科書式救人點讚!孩子的父母為了表達感謝也為老師送來了「最可愛的老師」的錦旗。相信每一位父母看到孩子有這樣的老師都會倍感欣慰。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下。如果是在家庭中當我們的孩子遇到類似的危險的時候,作為第一監護人的父母能不能也像這位老師一樣做到準確冷靜地進行施救呢?關於急救的常識我們又知道多少呢?
  • 家中起火,來看11歲男孩如何展開教科書式自救!
    當廚房火災發生時我們應該如何自救?近日,南寧的11歲男孩上演了一出「人」教版教科書式的自救方法裡面的火災自救方式值得我們很多人學習讓日報哥帶大家了解一下事情經過
  • 上海市民在日度假買四萬隻口罩回國:口罩可以救人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上海市民在日度假購買四萬隻口罩回國捐贈:口罩可以救人孩子一開始不理解為什麼要買那麼多口罩,有時候他在車上睡覺,我們也把他抱進店裡,因為限購,他也算一個人頭。他之前說長大想當可以救人的消防員,我告訴他,醫生也可以救人,口罩也可以救人。新京報訊(記者 王洪春 實習生 孫朝)1月31日,一架載有4萬多隻口罩的飛機降落在上海浦東機場,打包箱上附著標語「武漢加油,口罩捐贈」。這些口罩是上海市民季錦良和他的家人、朋友跑遍日本佐賀周邊城市的藥妝店,一包一包買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