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3日,聊城市召開全市重點項目下半年現場觀摩會議,對全市8個縣(市、區)、3個市屬開發區的66個項目進行現場觀摩,並對項目建設情況進行評價。
12月11日上午,在聊城市茌平區,與會人員依次現場觀摩了綠色新型環保建材項目、智能倉儲物流項目、新型脫硝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茌平綠色化工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工程項目、中壓輸配電設備檢測中心項目和脫硫石膏板項目。
「我們利用計算機集散系統實現對生產全過程的自動控制,使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達到了『出灰不見灰、出渣不見渣、汙染變資源』的目的!」在茌平信源環保建材有限公司的綠色新型環保建材項目現場,企業負責人自豪地說。即便生產車間內的設備正在高效運行,但車間依然保持整潔乾淨,以往灰塵遍地的現象早已不見蹤跡。
在聊城研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智能倉儲物流項目的智能卸車中心,車輛卸料、上料、噴淋,幾乎不需要人員參與,自動控制系統實現了全程自動化,大大節省人力、物力。該項目投資10億元,集智能倉儲與綠色環保於一身,將大宗物料環保儲存,智能卸車、智能上料,有效杜絕了無組織排放。
此次觀摩茌平區的重點項目,「智能」、「綠色」、「循環經濟」是留給眾人最深刻的印象。近年來,信發集團大力發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模式,已初步建成了以資源高效利用、環境保護為主的循環經濟鏈網。
工作人員舉例,生產電石用的石灰直接輸入電石車間,減少了流程熱量的流失,每噸電石節電200多度,節約資金1億元;電石生產排出的電石渣可以代替石灰用於電廠脫硫,節約石灰36萬噸,脫硫下來的石膏外售和製作建材、土壤改良劑等,兩項直接經濟效益達4.5億元。
上遊產品的廢料成為下遊產品的原料。電廠排出的灰、渣、脫硫石膏等被廣泛應用到制磚、砌塊、水泥、建材等行業。這種首尾相連的「閉環」式循環經濟給信發集團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近年來,僅循環經濟節約資金達到60多億元;年節約標準煤總量為105.8萬噸,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263.6萬噸;節水2012.09萬m3,減少固廢堆存量400萬噸,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
今年以來,茌平區打響了一場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攻堅戰,並取得明顯成效。下一步,圍繞鋁及鋁加工等傳統產業,茌平區將大力實施系統化、精準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紮實推進信發集團國家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抓好信源環保建材脫硫石膏板、信發研聚新材料等項目實施,持續完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
【來源:聊城市工信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