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長隆國際大馬戲於6月5日起恢復對外開放,至今已滿3個多月。這場魔幻大戲精彩不斷,與馬戲人的堅守分不開。
已開演20年,成為廣州夜遊名片的廣州長隆國際大馬戲,有來自20多個國家、超過300名的中外演職人員,其中大多數是來到長隆就沒再離開過,紮根廣州10多年。
在受疫情影響的這些「閉園」的日子中,馬戲人並沒有停止日常的訓練。在復園的3個月來,馬戲人也堅持每天訓練,還不斷創新舞步,讓馬戲的歡樂更能與觀眾產生共鳴。
近日,南都記者走進長隆馬戲後臺,揭秘馬戲舞蹈演員的訓練日常,聽他們講述與廣州的故事。
肯亞節目領隊:
喜歡藏身後臺或觀眾席
觀察觀眾對舞蹈的反應
長隆馬戲中,肯亞節目呈現了肯亞的文化,舞蹈演員們踩著熱情的「鼓點」而出,絢麗的民族服裝風情乍現,很快讓觀眾沉浸其中,身臨其境。45歲的丹尼斯,是肯亞節目的領隊。丹尼斯是肯亞籍,帶領一個29人的團隊自2009年加入長隆大馬戲的演藝後便沒離開過。10多年的廣州生活,讓丹尼斯懂得一些簡單的粵語,他說聽多了同事們的日常交流便學「識少少啦」。
談論起馬戲中的編舞工作,丹尼斯滔滔不絕。他最喜歡的事情是馬戲開演之後,他「躲」在後臺或觀眾之中,暗暗觀察觀眾對舞蹈的反應。引起觀眾強烈共鳴的舞蹈元素才有意義,這是他編導舞蹈的靈感來源。
妻子傑夫妮(肯亞籍)常年伴隨左右,她說起喜歡居住廣州的原因很簡單,「跟家人在一起,在廣州還可以吃到各種辣椒。」丹尼斯夫婦的女兒安吉娜去年年中大學畢業後也來到廣州,21歲的女孩會說中文,她說,「喜歡中國,喜歡舞蹈。」現在廣州深造中文。談起未來的家庭規劃,一家之主的丹尼斯表示,「希望一直在中國。」
烏克蘭阿森尼一家:
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
但仍堅持每天下午排練
在馬戲日常排練場中,靚麗的一家人引人注目,他們是來自烏克蘭的阿森尼一家。阿森尼是馬戲舞蹈三隊的領隊,來到長隆已經7年了,妻子安娜斯塔西婭是同隊的舞蹈演員。他們有一對可愛的兒女,女兒小花今年5歲,兒子科爾尼2歲,還有從烏克蘭來到廣州照看二胎的嶽母。
阿森尼一家堪稱是馬戲外籍的顏值擔當,常年代表馬戲拍攝各種宣傳廣告。阿森尼介紹,2013年來到廣州,之前一直在基輔工作,從事馬戲舞蹈。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仍堅持每天下午排練,風雨無阻。
阿森尼夫婦的心願是女兒小花把中文學好,5歲的小花現在會說簡單的中文,她說「喜歡廣州,希望在中國上學。」自從有了二胎兒子科爾尼之後,安娜斯塔西婭的母親從烏克蘭來到廣州照顧。嶽母表示,廣州街坊非常和善,帶著科爾尼出街經常會受到幫助。
採寫:南都記者 肖陽
攝影:南都記者 黎湛均
聲明:中華娛樂網刊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非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版權歸作者所有,文字和圖片均源自網際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更多同類文章敬請瀏覽:綜合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