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經》有句話說得好:「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人的一生就是講究道和德。而老子也強調只有「無為」和「道法自然」才是生命之道。
我們每個人都想要自己的有福氣,有貴氣,但是現實往往是不如意,尤其是中年男人,辛苦了大半輩子,但事業沒有一點起色,但終究還是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有收穫。
老子:一個人有3種祥兆,預示著貴氣將要來臨,有一個也要恭喜了
1、行善則心貴
雖然你的事業可能不怎麼好,但是每天行善的人,上天也會眷顧,因為行善可以讓周圍的人更加尊重你,可以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了人脈和資源,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相信很快就會有好的生活。
即使你現在已經位高權重,不被金錢蒙蔽雙眼,不被好日子衝昏頭腦,仍然是不忘初心,那你的福氣和貴氣自然是能持續地更久一些。
《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水就是永遠都會滋潤萬物,從來都不求報酬,也不會去爭搶,但是世界萬物都離不開它,行善的人正是這個社會最需要的人,也是最有價值的人。
2、勤學方得才華的可貴
「勤學才華貴」,老子也是強調「天道酬勤」,命運都是自己掌握的,從來都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我們能做的就是勤學。
曾國藩說過:「勤學則家興。」一個人不管他的家庭有錢還是沒錢,只要他能勤學苦讀,讓自己早日成才,就能建功立業,取得人生的成就。在他發達顯貴之後,就能夠光耀門楣,回報自己的家庭,所以就能振興家業。
即使我們現在處於谷底,但只要勤奮,即使沒錢沒勢,早晚也會出人頭地!
3、靜虛所至,慧自生
老子《道德經》中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意思就是:說話多了,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裡。
「心欲其定,氣欲其定,神欲其定,體欲其定」,先讓自己身體靜下來,才能神定,繼而氣定,最後達到心靜定的境界。
若你的身體以及心思一直都處於混亂的狀態,這說明你本身就很浮躁,浮躁不利於智謀的形成,更不利於辦成大事,只有靜下心來,好好思考計劃,才有可能走得更長遠!
《大學》中更是說:「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道應該達到的境界,才能夠使自己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若你身上有這3個特徵,說明你的福氣和貴氣就要來了!就算只有一個,老顧也要恭喜你了!
老子的智慧一直指導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後人少走了很多彎路。
現在生活的社會太過於浮躁,我們個都渴望成功,但力不從心,這是因為有時候我們太過於慌亂和急功近利。
看一看老子的《道德經》,你會更加有收穫,讓你在這樣快節奏的社會裡,能靜下心來思考人生。
永遠都不要低估讀過《道德經》的人
老子著作《道德經》僅五千餘言,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兩千年來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無不受到老子的深刻影響。
老子在國際上也非常受人仰慕,一些世界著名的智者、科學家、藝術家,如:愛因斯坦,萊布尼茲,黑格爾,海德格爾,尼採、阿諾德·湯因比等等,都曾受到老子的智慧啟發。
而在2016年底,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統計數據,世界文化名著總銷量最高的傳世經典不再是《聖經》,而是老子的《道德經》。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稱其為萬物之根,帝王之師,臣民之寶;
李嘉誠從小讀《道德經》,直到晚年仍然很愛讀,還推薦所有孩子學;
馬雲行商數十載,包裡總隨身帶著幾本書,其中《道德經》從未離身;
德國前總理施洛德,曾勸每個德國家庭都買一本,以解決思想上的困惑。
我也喜歡讀,讀一讀道德經,自己的格局也會提高,格局就決定著未來!
我看的是白話文版本的,並且有大量豐富的圖片,裡面的文字詼諧幽默,看起來不會枯燥,反而會讓你哈哈大笑!
短短五千字,卻包羅萬象。書中說理透徹,比喻生動,讀懂了這些,對我們處世、修身都有借鑑意義。
豐富的彩圖,家長讀的時候,孩子也可以看,讓孩子接受國學文化的薰陶。
一整套收藏版的道德經,只需要59元,平均一本才不到20塊錢!連外面的一頓飯錢都不到,卻能讓你找到成功的出路!真的非常有價值!
點擊商品卡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