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21篇原創
01
最近傳出這樣一張圖片,有書店開始下架童書。
起因於@林小歌和萌小萌發布了一條微博,註明「兒童文學少兒不宜內容大賞」。
再看微博評論,支持她的人也不少。
她的微博認證是:浙江大學博士後。截止發稿有7464個粉絲。
除了微博,還運營微信公眾號「萌小萌養成記」。根據她在微博發的微信後臺統計截圖,粉絲大概是兩三千人。
拉裡拉雜近1萬粉絲,加上微博認證,可信度似又高了一些。
既然有「浙江大學博士後」的頭銜,想來她應該是一位比較有邏輯的人。
但是翻一翻她的微博,會發現其實她的行為自相矛盾。
6月14日,@林小歌和萌小萌轉發了「六神磊磊」的一篇文章《袁老師這作文改的什麼玩意》,並且配文:「繆可馨的事太讓人痛心了。」
眾所周知,「六神磊磊」以讀金庸小說為主業。
這不是我說的,這是他自己說的,有圖有真相。
按照@林小歌和萌小萌評價圖書的標準,她最不該捧「六神磊磊」臭腳,最該批判金庸小說。
為什麼這麼講?
如果說,《狼王夢》描寫狼的繁衍都該被下架,那麼金庸小說更要被批判。
比如,《天龍八部》裡虛竹和夢姑在冰窖纏綿、段正淳和情人幽會、段譽和木婉清被困在石室裡還吃了合歡散……
有人會反駁,這不一樣:《狼王夢》是給小孩看的,《天龍八部》不是。
這樣的觀點,也說不過去。
畢竟金庸《射鵰英雄傳》進過教材,這本書裡有大量對郭靖和黃蓉的愛情描寫……
如果按照@林小歌和萌小萌對狼的標準,《射鵰英雄傳》顯然太血腥、太暴力、太低俗,更會教壞孩子。
既然如此,@林小歌和萌小萌 反對沈石溪,卻轉發「六神磊磊」的文章,這就很自相矛盾。
她不僅不應該轉發「六神磊磊」的文章,還應該譴責《動物世界》。
《動物世界》包羅萬象,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遊的,除了植物以外都會交配,而且交配鏡頭竟然都不打碼,背景音樂還分外輕快!
不僅《動物世界》該下架,她還應該譴責趙忠祥老師,因為那句著名的「春天到了,又到了交配的季節」就是他配的音。
4月20日,@林小歌和萌小萌發了一條微博,她的兒子5歲,要給他看三國和水滸。
這一條微博,也很沒有邏輯。
她指責《天真媽媽》「出現自殺內容」。馬小跳和唐飛討論「死法」,當然他們只是討論,最後並沒有真的實踐。
眾所周知,《水滸傳》中吳用與花榮在宋江墳前上吊,這倆人不止步於討論,還更進一步親身實踐。
請問浙大博士後,為什麼斥責《天真媽媽》,而給兒子看水滸?
這是不是自相矛盾?
簡直是矛天下之大盾。
不僅矛到家了,還盾上天了。
由此可見,浙大博士後未必有邏輯,反而有可能是大大的沒有邏輯。
02
這不是這位浙大博士後第一次看不起楊紅櫻、曹文軒、沈石溪小說。
5月6日,@林小歌和萌小萌發過一次微博。
小長假回到老家(浙江三線城市),看到新華書店「剩下一半是一整面牆的楊紅櫻、曹文軒和沈石溪」,她發了一個「皺眉」的表情。
「還有一些國外作者的兒童文學,比如羅爾德達爾系列、長襪子皮皮、夏洛的網……,比較少;科普類的書比較少,零散不成套的幾本揭秘、DK。」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林小歌和萌小萌 的痛心疾首。
大清都亡了這麼多年,怎麼的,浙大博士後,吃著袁隆平爺爺種出來的大米,撐的都會瞎發微博了,這腿就站不直啊,非得跪著唄。
她沒有看錯,新華書店整個半面牆都是這些作家的書。
而她所指名道姓的這幾位作家,楊紅櫻、曹文軒、沈石溪、鄭淵潔、楊鵬、北貓,毫不誇張地說,撐起了中國兒童文學的半壁江山。
在沒有超女簡訊投票的年代,作家地位是孩子們一本一本用手壘出來的。
無他,唯愛爾。
看楊紅櫻小說會教壞小孩子,說這句話的人,要麼是腦子壞掉了,要麼是心壞掉了。
一個「壞孩子」可能會因為楊紅櫻小說變好,但一個好孩子絕不會因為看楊紅櫻小說變壞。
再者說,一些大人的「自以為」和現實之間的關係本來就很魔幻。
想像:「看金庸小說會變壞!」
現實:明白「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70後、80後還是中流砥柱。
想像:「聽周杰倫的歌會變壞!」
現實:90後好著呢。
而對那些真正傷害孩子的「電療大師」楊永信,一些家長是力挺的,因為楊永信確實讓孩子變得聽話。
是啊,人都電壞了,可不就聽話麼。
由此可見,這可能是薛丁格的「變壞」,以及薛丁格的「為你好」。
至於有沒有真的為孩子好,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
上一個在作文本上寫「傳遞正能量」的大人已經逼死了繆可馨。
《西遊記》裡也有想輕生的村民,被妖怪逼得活不下去。但繆可馨絕不是因為看了《西遊記》才跳樓。
前有繆可馨屍骨未寒,希望家長理性投票。
寫到這裡,「正能力」這個詞已經很難被直視了。
這3個字好像成了「屠龍刀」,只要用了就是武林至尊號令天下,遇神殺神遇佛殺神。
然而在武俠小說裡,心術不正的小嘍囉拿到「屠龍刀」只會死得更快。
有一本算一本,都是這麼回事。
現實也是如此。
03
這次,浙大博士後@林小歌和萌小萌 狙擊了多位作家,其中關於楊紅櫻的議論最大。
關於楊紅櫻小說的爭議,其實一直就沒有停過。
批評的人基本上是這個邏輯:因為小說太過暢銷,孩子讀起來又那麼開心,一定不夠深刻,所以最好不要讀。
這個關係乍一看有點道理,其實還是沒有邏輯。
這句話放在金庸小說上就不攻自破,因為金庸小說太火、太好讀、太深刻了。
可見,「流行」並不一定「膚淺」。
我問過一位家長,為什麼反對孩子讀《米小圈》。這位家長說「沒有營養」。
我再問,您有沒有讀過《米小圈》。家長說,沒讀過。
即便讀過,也有斷章取義的情況。浙大博士後@林小歌和萌小萌 就是這樣。
單拍出來這一頁,聳人聽聞。
這頁出自《天真媽媽》,這章標題是《沒主見的寶貝兒媽媽》。講的是馬小跳的媽媽給兒子報興趣班:先學小提琴,然後學二胡,最後學鋼琴。馬小跳提出想學武術,媽媽說:「你姨媽說了,彈鋼琴的孩子長大以後都特別有出息。」
「天真媽媽」盲目跟風報班,給孩子的內心造成了創傷。這講的是因材施教的故事,卻被斷章取義成了「出現自殺內容」。
照這麼說,《今日說法》也很危險。受害者不要流露內心掙扎與痛苦的歷程,因為節目要「傳遞正能量」。
電視劇《小歡喜》也建議改劇情,「英子」跳樓自殺未遂的劇情建議刪掉,因為「出現自殺內容」。
果然是浙江大學博士後。雖然不知從何處繼承來了建國同志的衣缽。好吧,從哪裡來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沒有人比你更懂自殺,沒有人比你更懂正能量。
04
要知道@林小歌和萌小萌有主業,自媒體只是副業。
她在微博上寫自己接廣告不容易,軟文不好寫。
她的微博下有這樣一條評論,發人深思。
「太可怕了,老師剛推薦《青銅葵花》」
為什麼有家長寧願相信在副業上時而撈金的大V,而不願意信賴主業幹教育的教師。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答案尚未可知。
《莊子·庚桑楚》有這樣一句話:「為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
意思是,在光天化日下做了壞事,人人都會譴責他、處罰他。
這樣的大V,來一個我打一個。
來兩個,我一雙。
拿著濾鏡看外國兒童文學作品,拿著顯微鏡看國內兒童文學作品。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兒童是最無力和最無奈的,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
他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生,無法決定做今天做幾頁練習題,也無法決定明天上幾個補習班。
現在,他們連和同學一起讀《青銅葵花》的自由也要失去了。
這僅僅只是因為,一個遙遠的陌生的大V,在微博上發的一條微博。
於是,他們小小書架上的那本《天真媽媽》被拿走了,無聲無息。
孩子也許想過要爭辯。
但這份熱情,也許會被家長視為「罪證」。
看,殺人誅心就是這麼一回事。
別怕,姐姐來了。
孩子們,請盡情地看楊紅櫻的小說,請盡情地看鄭淵潔的小說,請盡情地看曹文軒的小說,請盡情地看沈石溪的小說……這些書不會讓你變壞,相反,他們會成為你們一生中的寶藏。
當無數個日子過去,你們再回望時,他們就是記憶深處,一道永不褪色的彩虹。
寫在最後
標題想了好多個,最後還是化用「六神磊磊」的《袁老師這作文改的什麼玩意》。發微博的配文都想好了:「馬小跳的事太讓人痛心了。」
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