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科普108期】紅色!有角!三倍速! ROBOT魂夏亞專用渣古Ⅱ

2021-01-16 78動漫網

 


人類,歸根結底是一種渴望對外擴張的侵略性動物。所謂對外擴張,並不僅僅是以武力掠奪資源擴大領土這種極端的方式,包括對周邊地區地域實施經濟行為這種看似和平的行為,也是一種對外擴張的表現。在舊世紀,列強要獲得殖民地一般來說都是通過血腥的武力徵服來實現的。而在宇宙世紀,殖民地的獲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得到了重生,那就是宇宙殖民地了。


 

宇宙世紀初的地球人口暴漲突破了90億,這個歷史遺留問題成為了當時新成立的地球聯邦正攵府核心課題之一。為了不讓人口的重擔壓垮地球,正攵府果斷推動了移民政策,「向宇宙進發吧」有不少人抱持著舊世紀發現新大陸的那種勇氣開拓精神,而正攵府也正是如此宣傳鼓動的。


 

就這樣,以半強制的方式實施的這個計劃,其結果確實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地球人口壓力。然而在移民計劃進行了半個世紀後,聯邦正攵府突然卸磨殺驢,認為當初制定的移民規模已經達到了,因此宣布凍結新規殖民地的開發計劃。當局的這一騷操作被移民者們視作了背叛和拋棄,因為就解決地球環境問題這一點上,移民規模還遠遠不夠。他們終於明白,所謂的移民實際上是「棄民」,將無權無勢的平民趕到危險的宇宙,當權者獨佔地球。


 

宇宙移民對聯邦不滿的另一大原因,是當時的殖民地群SIDE只有有限的自治權,當家的仍然是遠在地球的正攵府高官。於是,諸如吉翁·茲姆·戴肯這樣的人物便應運登上了時代的舞臺。距離地球最遠的SIDE-3是戴肯思想的發源地,在那裡戴肯宣傳並實踐自己的地球聖地化和宇宙移民自治獨立權思想,十分契合當時宇宙移民的訴求,因此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許多認同戴肯思想的人紛紛移居到了SIDE-3,其它幾個SIDE也受到革命傳染,獨立呼聲高漲。於是,眼看時機成熟的戴肯,便整合己方勢力,對外宣稱SIDE-3獨立,吉翁共和國便建立了。


 

戴肯本人是絕對的和平主義者,但他並不空想也不否定軍備。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無法保障國家的獨立性,因此共和國國防隊很早便已經設立了,也就是日後吉翁公國軍的前身。


 

掌握國防隊實權的國防大臣迪金·薩比,對戴肯堅持只用外交手段解決與聯邦之間的矛盾的做法,表現得非常反感。因此,共和國內部逐漸分裂出了兩股勢力,分別是鴿派(戴肯派)和鷹派(薩比派),這兩股勢力進行明裡暗裡的政治鬥爭,最終因為戴肯的猝死而分出了勝負,吉翁共和國也改制成為了吉翁公國。


 

因此,當時以及後來有無數懷疑的論調,將戴肯之死認定為是謀殺,也就不足為奇了。我個人在這裡只能這麼說,戴肯之死是順應當時時局發展,所必然必須發生的既定事件。戴肯的死去代表了鴿派的失勢和覆滅,表明了在當時那個特殊的政治環境下,鷹派的路線才是吉翁崛起的正確道路(終點是地獄)。



 

吉翁公國與地球聯邦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可能發展成為軍事衝突。在這種一觸即發的狀況下,公國高層思考著一個問題,那就是若要戰勝聯邦勢必要組建一支能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軍隊。因為聯邦的大本營畢竟是在地球上,若要徵服聯邦必先徵服地球,若要徵服地球,那必然得有一支能直接派遣下地球的軍隊。


不過公國既沒有大片的陸地也沒有廣袤的海洋,如此還要堅持組建陸軍和海軍,聽上去就像是個笑話一樣。因此,當時公國軍所能做到的,是開發出一種無論是宇宙還是地球都能兼用的萬能兵器。這種必須能和宇宙戰鬥機、陸上戰車相抗衡的高泛用性兵器,經過無數次的計劃反覆的斟酌,最後擁有自由活動四肢的人形機動兵器被確立選中了,也就是MobileSuit。


 

作為史上最初的MS,MS-01時期除了核融合爐內置化技術尚未成熟外,其它諸如單眼觀測系統、多指機械手等公國軍MS傳統設計已經出現了。礙於當時的技術門檻,MS-01採用的是既有的小型核融合爐。由於防護設計的緣故根本無法收納進本體內部(冷卻與安全裝置),再加上還得裝備零重力環境下的推進噴嘴,這些區塊裝置一疊加,最後就成為了MS-01身後向外凸出的大型化背包了(01的背包遠非後來的MS背包能比,尺寸比軀幹要大得多)。


 

除此以外,MS-01的下半身開發相比之下就順利得多。在腳部機構的動作測試階段時,已經加裝了接近日後的制式化外裝甲了,相比起來幾乎就是全果的上半身就顯得完成度很不理想了。會產生如此強烈的上下不對稱感,歸根結底還是核融合爐的小型化不到位所致。這一技術瓶頸一直到MS-04時期才得以突破,而那時候MS-05都快完成了。


 

MS的出現,使得兵力數量處於劣勢的公國軍能獲得戰場優勢。而MS之所以能如此違反常識,歸根溯源還是因為一個人和一項技術,Y·T·米諾夫斯基博士和米諾夫斯基粒子。如果將將米諾夫斯基粒子以一定濃度進行散布的話,雷達類的靈敏度就會大幅下降,自舊世紀二戰以來積累的軍事技術和武器統統無效化。正是憑藉這種全盤推翻的手段,才使得公國軍突破了與聯邦軍之間的絕對戰力差。


0073年,最初的實戰式樣機MS-04完成。MS-04搭載了革命性的米諾夫斯基·伊尤尼斯克型核融合爐,特點用八個字就簡述:尺寸更小,出力更高。MS-04的正式名稱也有初期型渣古(EarlyZaku)和原型渣古(PrototypeZaku)這兩種不同的叫法(GTO裡直接自立門戶叫布古了),究竟哪種更靠譜,眾說紛紜。


 

MS-04畢竟只是實戰式樣的雛形,因此在經過修改以後,性能更高的MS-05便問世了。MS-05便是渣古Ⅰ了(下面用舊渣古指代),各方面都比MS-04更強,具備了足以投入實戰的性能標準。因此在修修改改一年後,舊渣古就以量產型規格陸陸續續地走下生產線。這種能操作大口徑實彈火炮,在零重力或1G重力下都能發揮戰鬥力的人形機動兵器,能承受戰車炮的攻擊,能耐受千度高溫,其強大的性能讓公國軍高層看過之後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還不夠理想」。


舊渣古最大的問題之一,在於徹底的管線內藏化導致散熱出現了大問題。雖然外殼能承受千度以上的高溫,但內部的精密電器儀器乃至駕駛員卻會當場去世。畢竟再怎麼堅固的MS,沒了大腦就是一堆廢鐵。問題二,同樣是因為動力管線的內藏導致機體出力無法得到提升,這導致舊渣古在重量上雖比渣古Ⅱ更輕,但機動性和運動性卻差很多。


為了解決弊病,提高性能,吉翁尼克(渣古系列的主要開發商)對當時已經開始量產的MS-05B進行了再設計。從結果來看,渣古Ⅱ算得上是舊渣古的升級版本。渣古Ⅱ搭載了推力更大的推進系統,以及新型的高出力核融合爐,使得整體素質有了全面性的提升。



 

U.C.0079.01.15,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艦隊戰爆發了。不滿足於不列顛作戰成果的吉翁公國軍,決定實施第二次不列顛作戰。宇宙突擊軍總司令多茲魯·薩比中將指揮的公國軍第一聯合艦隊,於破曉前從宇宙要塞「所羅門」出發,朝著SIDE-5「魯姆」進發。


 

先知先覺的聯邦軍,火速下令由雷比爾中將坐鎮指揮的聯邦宇宙軍第一聯合艦隊,從宇宙要塞「月神2號」緊急出動,一邊整編一邊朝著魯姆的方位移動,阻擊多茲魯艦隊。


 

先出發的多茲魯艦隊率先抵達魯姆宙域,隨機開始進行殖民地衛星的核脈衝引擎安裝作業。稍後抵達的雷比爾艦隊在確認了多茲魯艦隊的位置後,第一時間對作業中的艦隊展開攻勢。在遭受到無比猛烈的攻擊後,多茲魯果斷下令全軍放棄手頭的工作,調轉馬頭投入與雷比爾艦隊的作戰。


 

由於公國軍一方投入了近3000臺的新型兵器MS,而聯邦軍的總兵力雖然三倍於前者,但都是艦艇和宇宙戰鬥機,缺乏反MS兵器。雖說是成功阻止了第二次殖民地墜落,但雷比爾艦隊也因遭到MS的攻擊而失去了撤退的機會。在硬著頭皮和對方打了2個小時之後,雷比爾艦隊就已經失去了艦艇總數的半數以上,有100艘以上的聯邦軍艦艇永遠變成了魯姆之屑,其中也包括了旗艦「阿南肯」。


 

在魯姆會戰中,負責總指揮的是被譽為一代名將的雷比爾將軍。此人的指揮能力之高是世所公知的,不過因為陣營和認知的局限性,對公國軍新兵器的嚴重誤判,雷比爾麾下的第一聯合艦隊遭到了幾近覆滅的打擊,自己也被公國軍的「黑色三連星」發現並俘虜,這才終於體會到了MS的可怕。


 

在魯姆會戰中,公國軍出鏡率最高的MS當屬MS-06渣古Ⅱ,大約投入了2600臺,其中大部分都是宇宙專用的06F型,也包括了一部分核裝備的06C型和指揮官專用的06S型,為這場戰力差巨大的戰役帶來了極大的彌補效果。在魯姆會戰期間,也湧現出了許多戰技一流的MS駕駛員。其中最為耀眼的一顆巨星,當屬軍階為中尉(當時)的夏亞·阿茲納布爾了。


 

當時在會戰中,夏亞駕駛MS-06C(也有S型的說法,一律以正史設定為準)參戰並大為活躍,創下了擊沉5艘聯邦艦艇的優異表現。一戰成名的他,成為當時的國民級偶像,特別受到年輕女性的追捧。戰後論功行賞,累功升至少校的夏亞,被多茲魯中將特別頒發了新型的MS-06S指揮官型渣古Ⅱ以及中將曾用艦姆賽級輕巡「法梅爾」,作為其卓著戰功的獎賞。


 

夏亞·阿茲納布爾,或者稱呼他為「卡斯巴爾·雷姆·戴肯」更為準確。作為一代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吉翁·茲姆·戴肯的長子,卡斯巴爾誕生於0059年。那一年,吉翁共和國剛剛建立。前面也提到了,由於聯邦正攵府強硬的駁回了殖民地自治權整備法案,導致戴肯外交政治的大失敗,也促使了薩比派的抬頭,自此便有了鴿派和鷹派的內鬥。


 

在戴肯去世後,卡斯巴爾與妹妹阿爾黛西亞在金巴·拉爾的協助下逃出了SIDE-3,前往地球寄居在瑪斯家,隱姓埋名度日。阿爾黛西亞或許希望和哥哥就此平凡地度過一生,但卡斯巴爾卻並不甘心。0071年,已經改名為愛德華·瑪斯的卡斯巴爾復仇心切,終於返回了SIDE-3吉翁公國(厭惡戰爭的馬茜移居SIDE-7)。他化名為「夏亞·阿茲納布爾」報名就讀了公國軍軍官學校,與卡爾瑪·薩比的深厚友誼,也是那時候建立的。


 

0079年,借著獨立戰爭的契機,夏亞·阿茲納布爾這個名字出現在一周戰爭魯姆會戰的戰績榜之上。在大眾印象中,一提到夏亞必然會聯想到他遮掩真實樣貌的面具。官方說法,夏亞佩戴的這種護目鏡式面具是為了掩飾戰爭傷痕。當然了,我們都知道這行為其實是為了不讓熟悉戴肯家的人發現他真正的來歷。事實上在效力於多茲魯·薩比麾下時期,夏亞的身份始終未被揭穿。也有說法指出,以精明著稱的基西利亞·薩比憑藉情報機關的調查,早已洞悉了夏亞就是戴肯之子這一真相。


 

「紅彗星」這個外號的由來,最初是因為夏亞個人喜愛將個人專用機塗裝成紅色。當然了這只是解釋了外號的一半,如果只是喜歡一身紅的話,大可以叫他「紅魔」、「紅男爵」、「紅色怪人」……至於為什麼會被稱作「彗星」,則是因為著名的「三倍速」之說。傳說(這個梗的玄幻程度真可以用這個詞形容了),夏亞專用的渣古Ⅱ具備普通量產機的三倍速(或是三倍性能),但這只是以訛傳訛地誇大罷了。實際上夏亞專用渣古Ⅱ相比起量產型來提升了不過20%,造成這種誤解的最大原因,除了敵我雙方對「紅彗星」這個存在的敬畏印象外,還有就是夏亞本人獨特的戰鬥方法。另外,除了專用MS是紅色之外,夏亞本人的制服也是量身定製的紅色。甚至就連他愛用的瓷杯和牙刷也必須是紅色加上角,把玩的魔方也完全是紅色的(夏亞:這些都是不同的紅色喲)。嘛,後半全是瞎掰的,如有當真純屬娛樂。


 

(認真臉)在魯姆會戰中,夏亞駕駛著紅色的愛機一共擊沉了5艘聯邦軍艦艇,創下了非比尋常的豐厚戰績。目擊到夏亞那如同迅雷一般的一擊脫離戰法後,感到恐懼的聯邦軍官兵將那臺紅色的渣古Ⅱ稱之為「紅彗星」,這就是「紅彗星」這個稱號的由來。在晉升為少校並獲得吉翁十字勳章後,夏亞被任命統轄由3艘姆賽級編成的小型艦隊的指揮官,主要任務是掃蕩各個SIDE的叛亂以及遊擊運動。在遊擊掃蕩作戰結束後,返航途中的夏亞發現了聯邦軍「V作戰」的存在。


 

於是,來不及返回補給的夏亞艦隊立即派出了MS潛入SIDE-7進行威力偵察,因為一名新兵蛋子的魯莽導致在殖民地內部發生了戰鬥行為。決定就勢將事態擴大趁亂找機會奪取聯邦軍新兵器的夏亞,卻在聯邦軍新型MS面前吃了大虧(損失6臺渣古,魯姆會戰之後公國軍聞所未聞的大失敗)。


不甘心失敗的夏亞,追蹤聯邦軍新造艦艇「白色要塞」降下地球。而此時,他深埋心底許久的復仇大計也終於開始付諸實施了。在夏亞的慫恿之下,地球方面軍總司令、昔日同窗的卡爾瑪·薩比意外戰死。對於夏亞來說,薩比家族暗殺了自己的父親吉翁·茲姆·戴肯,是他最為憎恨的仇敵。至於後來多茲魯對他的知遇之恩,以及與卡爾瑪之間無垢的友情,在仇恨面前都不值一提。


 



 

王牌飛行員這個稱號,是在舊世紀一戰中戰鬥機的大規模參戰而誕生的。在當時,擊墜5架敵方飛機是成為「王牌」的入門標準。人類史上第一個獲此殊榮的軍人,是一個名叫阿道夫·裴谷德的法國人。但他卻不是那個最負盛名的王牌,因為隨後登場的另一個人將阿道夫·裴谷德在內的所有王牌飛行員的光芒,以一己之能全部掩蓋了,他的名字是曼弗雷德·馮·裡希特霍芬。


裡希特霍芬是一戰德意志的飛行員,在當時擊墜5架敵機就是王牌,擊墜10架就是雙料王牌,也就是普通的兩倍。因為一戰時期的戰鬥機性能並不理想(以信天翁為例,常常發生機翼自行折斷的故障),戰鬥力很難把控。因此能夠獲得10架的擊墜量已經是可以大書特書的傲人戰績了。而裡希特霍芬畢生共擊墜了80架敵機,相當於單人刷了16個王牌飛行員的戰績。


1917年的春天,英國人的天空掌握在德國人的手中。僅僅一個月的時間,英國皇家空軍就失去了超過900名飛行員(其中包括偵查員)。紳士們驚訝的發現,有一架漆成血紅色的信天翁戰鬥機在一天之內擊墜了他們4架飛機,而整個4月有21架皇家空軍的飛機折在了這位開紅色戰鬥機的德國王牌飛行員手上,英國人稱之為「血腥四月」。


 

自從「紅男爵」的名頭聲振歐洲(裡希特霍芬出身普魯士名門,是貨真價實的貴族),成為了協約國飛行員們的集體夢魘。成名後的裡希特霍芬受到了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接見,這位年輕的空戰英雄被任命為新組建的第1飛行聯隊指揮官一職,這支部隊也就是充滿傳奇色彩的「裡希特霍芬聯隊」(紅男爵去世後命名)。


241年以後,在UC時代的宇宙戰場上飛馳著一臺鮮紅色的MS-06S渣古Ⅱ。在「紅彗星」夏亞·阿茲納布爾一生所駕駛的座機之中,這臺渣古Ⅱ毫無疑問是最負盛名的。試想一下,當「紅彗星」這仨字出現在眼前,你大腦中浮現出來的很難不是紅色的渣古Ⅱ吧。


 

本機是以公國軍最成功的宇宙專用MS-06F渣古Ⅱ為原型,進行性能強化改造而完成的高階機體。雖然現實中不可能將一臺強化機改出量產機三倍的飛行速度,但本機確確實實大幅提升了推進力,加上夏亞本人最拿手的就是零重力高機動戰法,於是在戰鬥中本機就表現出了看似擁有一般機的3倍速視覺效果了。


頭部:本機的定位是作為MS部隊指揮官專用機,在頭頂位置加裝的翎羽角飾,正是高階指揮官機的象徵。有意思的是在設計之初這種刀型角飾是純粹的裝飾品,並沒有實用性(大戰中期採用的角飾才開始加入通訊天線的機能)。簡單說,就是用來炫耀裝帥的,讓敵人一眼就認出自己,「爺在這裡」的意思。


 

MS的主要對手最開始是艦艇和宇宙戰鬥機,因此的頭部裝甲的選用方面採用了對實彈衝擊抗性較好的超高張力鋼。不過頭部是需要頻繁轉動的存在,裝甲過厚會影響靈活性。因此特意將頭部裝甲設計成帶弧度的鋼盔式樣,也是為了在裝甲厚度有限的情況下保證足夠的防禦性。


 遊戲中也能看到沒角的C型時期

與後來出現的雙目式取景器不同,本機採用的是名為「單眼」(Mono-Eye)光學成像顯示系統。不過,本機的紅色單眼並不只是單一的光學信號捕捉器,為了更好地在視野寬闊的宇宙裡高效地追蹤高速目標,而集合了多種光學感測裝置,非常適合宇宙戰的光學集成複合體。在單眼正前方採用了能抵禦住戰鬥機機炮的防彈玻璃罩,因此移除了沒必要繼續存在的單眼軌道正前方的支柱,本機相比起舊渣古來,視線變的更為優異。


 

由於在戰場上散布著米諾夫斯基粒子,雷達、無線電等常規探測通訊手段通通無力化。為了能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準確自判,本機的頭部內騰出了相當大的空間用以裝載導航定位裝置。這種高性能的米諾夫斯基導航系統能夠幫助本機在離開母艦後,迅速確認周遭環境位置。在返航補給時,也能為駕駛員提供相當便利的著艦輔助功能。


與動力爐直連的動力管線,其主要作用是向機體個區塊傳導維持運轉所必須的動力。本機在這方面與F型完全一致,分別在頸部、腰部以及腿部採用了3組大型動力管。這些管線除了傳輸能量以外,還內藏有多種信號傳導纜線。這種設計在後勤維護方面是非常便利的,可以在戰時進行快速的裝卸替換。不過外露的結果必然會更容易受損,在實戰中常常被聯邦軍MS「必殺拔鼻子」。據說一旦渣古的鼻子被拔下來會立即變得怯懦,裡頭的駕駛員也會快哭出來(金恩:我不是我沒有)。


 

駕駛艙:在整個一年戰爭中,渣古Ⅱ的駕駛艙經過了多次的修改調整。雖然從外觀上看不太出來,但實際上本機的駕駛艙艙門是位於機體胸部偏左的位置,而非正中央。駕駛座設置在右側位置,左側則是氣閘。這種複雜的設計其實會給駕駛員進入駕駛艙造成一定的麻煩,但卻很好的解決了機體內部空間狹小的問題。當需要拋棄機體時,可以直接炸開胸部裝甲,將駕駛座椅彈出來讓駕駛員以最快的方式脫出。


 

 


本機是重視輕量化和高推力的強化機種,為了能增加推進燃料的攜帶量,將輔助操作的裝置通通拆除來換取更多的內部搭載空間。因此本機的操縱幾乎完全依靠駕駛艙正面的操縱杆來進行,僅僅憑藉兩柄握把就能控制MS執行各種複雜的動作,其操作難度之高可想而知(簡直是令人驚異的奇蹟)。值得一提的是本機駕駛艙的氣密性十分優秀,因此即便不穿駕駛服操作也能保證駕駛員的生命安全,但並不推薦這種標榜個人主義的魯莽行為就是了。


 

機械臂:在MS-01時期,機械臂的設計就已經規格化被確立下來了。一直到MS-05舊渣古時期,機械臂都只有靈活的可動性而沒有搭載足夠的武裝。本機搭載的是最新式的高出力核融合爐,採用的動力傳導系統也是相對高效的流體脈衝驅動系統。這種驅動系統能以極高的速度將動力傳輸到機體各區塊,有著傳輸速度快能量損耗小的優點。


 

本機在機械臂肩膀兩側設計有能夠用於搭載獨立配件的懸掛點,分別在左肩裝設了圓弧形的巨大肩裝甲,右肩懸掛了肩盾。自0078年第一臺正式量產型渣古Ⅱ(C型),就開始裝備左肩三尖刺錐裝甲了。根據軍部高層的預判,未來聯邦軍必然會投入MS,MS戰在所難免(其實只是找個藉口採用新裝備,畢竟誰也猜不到未來的MS戰是個什麼樣子)。那麼藉由刺錐裝甲發動蠻王衝撞,再加上MS本身的質量,毫無疑問可以增強格鬥戰時的破壞力(但實際上面對裝甲厚重的目標也只能撞開而造不成什麼傷害)。


 

受到米諾夫斯基粒子的影響,艦艇的雷達對空防禦能力幾乎為零,MS在反艦作戰時機動性成為了巨大的優勢。因此在設計MS之初為了確保充足的機動力而放棄了會對本體造成負擔的重裝甲,簡單來說就是夏亞的那套理論,「打不中就OK了」(薛丁格的史連達)。不過保險起見,還是在機體右肩安裝了廠字形盾牌,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並不算完備的防禦力。


 

考慮到渣古Ⅱ操作武器時大多需要雙手握持,因此在設計肩盾時儘可能避免對於機械臂的可動性造成妨礙。並以單點連接的懸掛方式直接掛接在右肩上,徹底解放了雙手。不過肩盾的尺寸決定了其防禦面積的有限,雖然在不改變機體方向的前提下,依靠肩膀本身的可動範圍可以進行針對性防禦,但畢竟角度有限,實際上還是很難用來對應突然襲擊(把它看成是一塊具有可動性的外裝甲板比較合適)。


 

推進系統:自MS-03起,推進器就以匣狀背包形態設置在了本體後背上。本機所運用的推進原理,實際上與過去宇宙作業艇的電氣推進系統是大同小異的。我們常說的推進燃料採用的是固體推進劑,本質上就是細微顆粒狀物質,經過400℃的高溫加熱後呈等離子化,變成了推進噴流從噴嘴中釋放出來。這些推進劑被收納在本機背包的上半部分,即「推進劑儲藏艙」之中。


 

至於背包的下半截則是大型熱核火箭推進器,這種鈴鐺形的大口徑噴嘴具備大約10°左右的可動範圍,在噴射過程中可以藉此通過改變推力線來做出更精密的戰鬥機動。至於以提升機動性為首要目的的本機,為了能獲得零重力環境下最理想的機動性,技術人員在本機的背包上方追加了輔助推進器。


 

這一系列的改造得歸功於專精推進技術的MIP公司的傾力協助,本機之所以能發揮出超出一般機30%的推進力,與MIP公司改良了推進劑處理和燃燒室構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除了背包外,本機還在脛部追加了姿勢制御用的副推進器,在一般機的基礎上進一步追加了左右各2基推進噴嘴。實際上增裝的副推進器除了姿勢制御這一用途以外,還可以用在機體推進上。脛部副推進器與背部主推進器一同並用,以疊加的方式提高本機的總推力。本機之所以能發揮出誇張的三倍速效果,正是因為王牌駕駛員的臨場發揮所帶來的超出開發團隊預想的機動性。這種將原本只是作為姿勢制御的裝備,升華為推進組件的創意,得到了吉翁尼克技術部的重點記錄,為後來的高機動型「R計劃」奠定了基石。


 

不過即便是最大限度地為推進劑的儲藏提供空間上的便利(比F型增加了8%),但實際上在MAX推進狀態下推進劑依然不夠用,本機的戰鬥續航時間要低於一般機(所以魯姆最後夏亞把火箭筒讓給了柯森並不是他大度啊…)。




M-120A1 120mm MachineGun/渣古機關槍

 

MS用實彈機槍的發展,與MS本身的研發幾乎是同步的。吉翁尼克人在設計彈匣時,特意採用了能極大增加裝彈量上限的這種圓盤狀鼓形彈匣。不過當初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的,鼓形彈匣最初的安裝方式是橫向垂直懸掛的,結果導致在1G重力下頻頻發生供彈不良的故障。於是便將彈匣改成了水平固定在槍身中央位置,並將口徑從105毫米加大到了威力更高的120毫米,所得到的就是M-120A1型渣古機關槍了。


 

其實M-120A1是公國軍採用後的制式番號,不過吉翁尼克內部番號ZMC38Ⅲ更廣為人知。渣古機關槍作為一款重視連射性的實彈武器,並不是簡簡單單將人類步兵的步槍放大就完事了。現實中的例子,舊世紀120毫米坦克主炮每分鐘只有3發的連射速度——口徑越大,連射速度就越慢。因此,傳統的瓦斯壓力推進機構並不適用,吉翁尼克改為採用了全新的電力驅動模式,將連射速度一舉提升到了280發/分,令這款機關槍成為了令人畏懼的恐怖殺器。


 

在一年戰爭初期,MS的主要對手是宇宙艦艇和宇宙戰鬥機,裝填的彈藥一般都是偏面殺傷力的破甲榴彈。試想一下,每分鐘280發的速度灑下如同驟雨一般的榴彈破片,對於當時的聯邦宇宙軍官兵來說是何等的噩夢。


不過,在和裝備了月神鈦合金的聯邦軍新型MS對戰時,渣古機關槍就幾乎無法造成任何傷害了,被戲稱為「豌豆槍」和「敲門炮」也充分體現了既有實彈武器在更先進的防禦體系面前的無能為力。相比起光束兵器小型化走在前面的聯邦軍,公國軍在這方面直到大戰結束都處於相當落後的狀況。因此以實彈為主的射擊武器依舊是中堅力量,憑藉的是可靠性而非威力。


 

值得一提的是,與不斷升級改良的渣古Ⅱ一樣,渣古機關槍也經歷了多次的設計變更。除了ZMC38Ⅲ外,還存在著兩款衍生版本,分別是修改了彈鼓插槽位置的ZMP-50D型和多功能化了的MMP-78型這兩種渣古機關槍。


 


H&L-SB25K/280mmA-PZaku Bazooka/渣古火箭筒

 

本機的武裝與一般機其實別無二致。除了120毫米渣古機關槍外,射擊武器還有渣古火箭筒可以使用。擁有所有攜行式武器中最強威力的這款渣古火箭筒,相比起渣古機關槍來構造上更為簡單,就是單純的將人類武器等比例放大而已。並且這種大口徑火炮已經在舊渣古時期就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驗證,雖然外觀有了極大的改變,但本質上其實就是新瓶裝舊酒。


 

MS用機槍的口徑一般在90~120mm不等,這種大小其實已經是坦克主炮級別了。之所以仍然稱呼其為「槍」,一部分原因正是因為280毫米渣古火箭筒的襯託。在開戰之初,公國軍將核彈頭視作反艦、反要塞的不二利器,並且打算直接讓渣古機關槍裝填核彈頭進行作戰。但實際測試後發現這根本行不通,在真空環境下常規核彈的爆炸威力根本無法與大氣層內相比。


 

想要一擊摧毀艦艇和大型基地設施級別的目標,非得動用破壞力更大的特大號核彈頭不行。因此渣古火箭筒一開始便作為核彈發射器,而被開發了出來。南極條約締結以後,非核化的改裝讓核彈頭從制式武器中消失了。不過即便不能發射核彈了,但渣古火箭筒依然可以用來發射普通大口徑火箭彈,在渣古Ⅱ的攜行式武裝之中依然是威力最大的存在。


 

實戰記錄顯示,配備使用280毫米渣古火箭筒以S型居多,一般機(F、J)使用的記錄較少。機動性更高的S型更適合一擊脫離戰術,常常能打出暴擊的火箭筒自然是不二之選。當面對RX-78-2高達時,渣古火箭筒是極少數能夠對其造成有效傷害的射擊武器。令人驚喜的是,280毫米火箭彈足以貫穿蜂窩結構的月神鈦合金盾牌。也就是說,如果直接命中高達的話,即便對方披掛了堅不可摧的月神鈦合金裝甲,恐怕也得跪著唱徵服。


 

與渣古機關槍相同,渣古火箭筒在大戰中期也出現了改造衍生版本。原版因為採用的是炮彈內裝填式設計,在補充彈藥時手續比較繁瑣。針對這一問題,彈匣式渣古火箭筒應運而生。這種形式的火箭筒選擇在炮身後部上方設置可拆卸的香蕉形彈匣,將瓦斯噴氣口修改為3個,整體樣式自然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但為避免混亂,制式番號依然沿用H&L-SB25K。



Heat Hawk Type 5 / 5型電熱斧

 

人形兵器是專為在米諾夫斯基粒子散布的戰場上,進行肉眼可視範圍內的戰鬥而誕生的兵器。其模擬人體的機械手可以握持各種武器,實現高度的泛用性。而除了操作機關槍、火箭筒等射擊武器,機械手也可以像人一樣靈活運用格鬥兵器。擁有驚人預判力的紫婆婆認為槍炮這種射擊武器無法對應未來的MS戰,因此下大了開發MS專用格鬥武器的最高指示。


 

電熱斧是史上第一款MS專用格鬥武器,外觀上非常酷似人類使用的斧頭,使用方法也基本一樣——刃部是由陶瓷系高分子化合物鑄成,利用機械手連接動力爐來獲取電力進行加熱從而變成熾熱的赤紅狀態,藉此發揮破壞力。


 

簡單來說,電熱斧更像是一把巨大的電烙鐵,一擊就能摧毀戰艦艦橋和炮塔。雖然構造技術門檻相比起光束兵器來低得多,但只要有足夠的加速度,一樣能切開月神鈦合金和鈦合金陶瓷裝甲。從威力上來說,電熱斧對於高達的威脅實在不下於渣古火箭筒。


 

MIP-B6 Cracker/炸裂彈

 



在公國軍發動地球侵攻作戰後,MS的主要對手就變成了飛機坦克和大群的步兵。特別是在面對步兵和輕裝甲車輛這類低價值目標時,渣古機關槍和渣古火箭筒就顯得牛刀殺雞了。這種時候就需要一種能有效應對近距離大群敵方低價值目標的面壓制武器,那就是炸裂彈了。


這是一種能攻能防的小型投擲式武器。炸裂彈既能殺傷人類步兵單位,又能摧毀輕裝甲車輛,且體積小,質量輕,便於攜帶,使用也方便。就威力方面來說,炸裂彈弱於渣古機關槍但強於對人兵器。且並不是單純將步兵使用的手榴彈進行等比例放大就完事了,而是將多多顆榴彈呈放射狀串聯起來的多彈頭手榴彈。



MarkⅧSturm Faust/鐵拳火箭彈

 

一年戰爭期間,公國軍MS在對付艦艇和固定設施時,往往會選擇渣古火箭筒或者巨魔火箭筒這類威力驚人的大殺器。不過原理和火箭彈發射器類似的這類火箭筒,普遍存在射速慢裝彈少攜帶不便等問題。


為了應對日趨緊張的戰局,公國軍技術部門提出了新概念的反裝甲武器計劃,其成果便是後來的MarkⅧ鐵拳火箭彈了。鐵拳模仿了舊世紀二戰單兵反坦克火箭筒PanzerFaust(連名字都很接近),同樣屬於近距離無後坐力反裝甲榴彈發射器。


 

在使用時,MS機械手扣下點火扳機,引爆發射藥後產生令反裝甲榴彈出膛的動力。而射出發射管後的榴彈尾翼會自動展開,進一步飛向目標。不過鐵拳火箭彈的技術性很低,發射的是沒有自動追尾裝置的普通破甲榴彈,命中精度全看MS駕駛員的技術,且有效射程非常短,理論上只有600米(實際更短)。不過即便如此,以MS而論只要被鐵拳打中了基本就無幸了,其威力完全不遜於巨魔火箭筒這類大型火炮,且攜帶極為方便,一次性用完即拋,可以說是一款非常實用的武器。


 

渣古篇的話,其實我早就已經準備得七七八八了。


 

2015年的時候,本想趁著GTO的春風用三倍速套件做一期渣古。但這款套件的腕部PS關節實在太硬,拼裝部對PC件的態度上了我這個1/144拼裝黨的心(不過GTO的舊渣古真是精品)。


大概是今年年初吧,疫情鬧得最兇的那會兒,我在貼吧上被V3評測的SCMEX渣古一棍子給楔溝裡再也沒有回來,馬上入手了這款據說是景品的可動膠。因為SCMEX我之前玩過幾款,所以對這個系列的尿性大致是了解——個P,不久以後我喊好的軟膠手型就開裂了,於是渣古篇再一次流產。


 

回過頭來想一想,其實一路過來嚷著多喜歡HGUC的我,是一次都沒入過32號的三倍速渣古。並不是我不喜歡HGUC渣古,實際上量產機我做過無數次(便宜,所以塗廢了就換一盒),又因為要61式所以入過兩次渣古陸戰套裝(都沒湊滿6輛,丟人),為了馬傑拉戰車炮入過卡爾瑪專用FS(結果發現斧子也是好東西啊),當年本著拼裝部出什麼我入什麼的精神做過64號舊渣古,驚豔於膝蓋撐架的設計入過71號舊渣古狙擊(不是獨角獸版),為了巴尼做過兩次渣古改(因為第一隻把肩關節玩斷了),至於傑作的F2當然必須入手而且得常做的,然後是革命性的高機動系列也做過兩隻黑三連(錘死了馬蒂路達的奧爾提加我向來不待見),白狼和稻妻……


 

然後到新生三倍速戛然而止,也不知道我跟這臺機體什麼仇什麼怨233333。其實我個人是非常喜歡三倍速渣古的,尤其是在看了GTO漫畫後更是非常推崇,加布羅血虐吉姆時簡直魔神附體,無奈夏亞對上阿姆羅後自動掉血……


 

財團13成品部在2016年重磅推出了ROBOT魂Anime系列,這對於當時看到官圖78的我來說,仿佛看到了原本只存在於設定稿上的78,突然立體了起來。也許很多人都覺得拼裝部和成品部是競爭關係。在我看來,這兩個部門更像是互相參考互相借鑑的關係,在把玩了Anime後這種感覺尤為明顯。


 

已經是2020年後半了,Anime系列也安排到了0083的GP01Fb(實際最新出貨的是吉姆特裝)。不過渣古絕對是財團13熱情度極高的機體,可以反覆換色騙錢,原作出完了還可以出真實標識版、真實配色版、閹割版,心情好再版……總之就是一段時間不關注的話,再看的時候會眼暈的情況(我可能真的老了)。


 

說句真心話,其實看過這麼多版本不同比例的三倍速,我最欣賞的可能還是1995年的MG02號。作為一個炒雞懷舊的人,即便這款產品的設計已經比不上現在的HG,但每次回味時都能確實的感受到老一輩財團13人(聽著像罵人?)的匠人精神。這是在現在的新技術新產品上感覺不到的,只屬於過去的財富。


 

Anime系列從第一款定價5000円的78開始,到出貨沒多久的6000円吉姆特裝,歷時4年漲了1000円,相對來說漲幅還是比較小的(當然對比的只是78吉姆渣古這種相對單薄的機體,請別拿大魔雷電魔蟹來跟我抬槓,謝謝)。想想隔壁MAFEX的喬丹都一萬多了(當然不是一類的),想當初開山立派時的4、5000円的初心去哪兒了……


 

根據大河原邦男近年的MSV-R設定,S型渣古除了三倍速以外都可以納入魂限陣營。畢竟印象裡當年TV和劇場版就出現了三倍速和無名指揮官機(就是阿巴瓦庫把新兵推出去結果自己被炸死的那臺),其它都是大河原邦男關上門YY出來的(我個人最不喜歡的就是稻妻S型)。類似早期設定的卡爾瑪FS型,相比起S型來無論是設定還是實物,其實只是加了頭炮而已,是非常適合新規一下換個色的(稻妻同理,新規個肩甲獨角就行了,MG都沒給刺刀槍,R魂也可以不給)。


 

只不過我沒想到的是到現在財團13都沒有魂限化這些幻之機體,而是一門心思光搞那些真實標識真實配色第一次親密接觸(誤)比較沒意思的(我個人覺得),讓人費解。難道二哥專用華而不實型渣古和馬克貝貪汙實錘型老虎不香嗎?


好像跑太遠了,我們回來回來23333


 

我手上這隻R魂三倍速時再版藍標了,修復了你們所說的一些關節松的問題。剛上手調整獨眼時,被崩飛的頭角戳中面頰差點當場去世(崩飛時慶幸的不是沒戳中眼睛,而是就算丟了也還有備用品,我是不是太賤了)。



 

其實Anime三倍速除了手型和大萌眼外,其它的大多數已經為了美觀和可動而適度拉長了(下半身我乍一眼還以為是MG2.0),不是純粹的Anime了(當然了,官方自有對Anime的最終解釋權)。當然了這也無可厚非,畢竟一款產品做得再還原,玩家不買帳賣不出去就是樂色。為可動犧牲部分造型也不是壞事,畢竟在玩夏亞飛踢和蠻王衝撞時還是挺過癮的23333。


 

這次的背包是比較讓人哭笑不得的,可能是考慮到原設裡背包是沒有可見噴嘴的,但你不做出噴嘴又說服不了人。所以R魂這次把背包下方的主推進器給搞成了四個小噴嘴(量產是倆,所以S翻了倍),既不像HGUC老版那麼還原(乾脆不給),也不像MG那樣魄力,有點藏著掖著羞羞答答的感覺233333。和背包上方的倆噴嘴一對比,你都搞不清楚誰才是主推進23333。這也可以看作是成品部對「Anmie精神」的一種堅持吧,對此不做評價。


 

Anime系列另一大噱頭賣點,就是噴射特效件和帶插口的噴嘴設計。這次三倍速的背包上確確實實給了四個插孔,可以隨意玩(當然了,特效件只有倆)。但讓我比較失望的是,小腿上的輔助噴嘴沒有開孔。畢竟S是R系列的前身,腿部輔助推進也是高機動的重要一環(畢竟夏亞都拿這一塊當推進加速用了)。你看,11月的F2不就可以插特效件了嘛(F2:我器大活好)。


 

其它方面也沒什麼可講的了,畢竟是再版過的東西了,優劣好壞大家都心知肚明了。我這隻入手價是全新兩張半,相比起最白菜的時候還是漲了一點的。祖傳的胯松問題已經解決(或者說我這隻沒中獎),也許把玩多了以後會松,但現在是毫無問題的。



 

最近我玩的兩隻R魂,F91是外形不錯把玩感較差經不起細看,這隻三倍速有超出年代感的優秀,四五年前的東西了一點不比現在的新貨差,財團13開新系列時還是用了心的。


 

感覺上吧,Anime系列之後財團13也可以搞一搞小眾向的瀧川虛至版(這個版本可能會扎痛手),既然都有Ka魂了嘛……各種支線各種圈錢,R魂的發展前景還是挺理想的,可以再戰十年。


 

那麼這一期也到此結束了。科普是本命番外是情懷,我們下期再見吧~~





相關焦點

  • 《敢達爭鋒對決》機體介紹視頻:夏亞專用渣古II
    雖然一般的量產型渣古在劇中大多扮演著被敢達欺負的角色,其中有一臺渣古卻從登場開始就如同鬼魅一般如影相隨,並且屢次重創白色要塞部隊,沒錯、那就是擁有專屬色彩的「赤色彗星」夏亞專用渣古II!禮包>> 下載>>MS-06S 夏亞專用渣古II是吉翁軍在原有傑作量產機MS-06F/J的的基礎上,加強了一定的防護性能,並針對王牌駕駛員夏亞·阿茲納布爾的能力,將機體的推進力極限增幅,使得該機體在夏亞的操控下擁有遠超一般渣古的高機動性。
  • 敢達爭鋒對決機體介紹視頻 MS-06S夏亞專用渣古II
    在這部開創全新真實系時代的標杆作品中,渣古雖作為傳統的雜兵機體登場,卻有著超出普通雜兵的超高人氣,其軍事化濃厚的樸實外形,針對各類地形的極高適應性,設定上的豐富延展性,更是為後來的鋼普拉文化創作帶來了豐厚的寶藏。雖然一般的量產型渣古在劇中大多扮演著被敢達欺負的角色,其中有一臺渣古卻從登場開始就如同鬼魅一般如影相隨,並且屢次重創白色要塞部隊,沒錯、那就是擁有專屬色彩的「赤色彗星」夏亞專用渣古II!
  • 紅色有角三倍速!渣古版小金剛MAX電競顯示器帶你重拾青春記憶
    渣古版TUF GAMING VG27AQL1A小金剛MAX電競顯示器,經典的紅色有角三倍速,搭配極致強悍的電競性能,簡直讓人愛不釋手呢~首先是小可愛們最感興趣的渣古外觀,黑紅的經典渣古配色,盡顯霸氣,硬朗的線條與輪廓,搭配紅色有角三倍速的設計語言,更勾勒出了小可愛們心中的渣古形象
  • 《SD敢達大作戰》3.0 夏亞專用渣古Ⅱ戰力淺析
    夏亞專用渣古Ⅱ,吉翁軍的泛用型號MS,是外號為「紅色彗星」的夏亞.阿茲納布爾的專用機體。夏亞的MS-06S全機塗成紅色,被稱為「紅色彗星」。傳說中MS-06S的機動性是普通的MS-06F的三倍,事實上這臺MS的性能並沒那麼誇張,但在夏亞的操作下,這臺MS-06S的性能被發揮到極至卻是事實。和通常的機體相比,該機體的總出力增加了30%左右,機體的強度也有一定的加強。在夏亞駕駛時通常能夠發揮出一般兵士3倍的戰鬥力,當然不是因為塗成了紅色。
  • 紅色有角三倍速!渣古版華碩小金剛MAX電競顯示器熱血出擊
    此前在華碩2020秋季新品發布會中驚豔亮相的渣古版TUF GAMING VG27AQL1A小金剛MAX電競顯示器便是這樣一款產品,融合了渣古元素的外觀設計搭配極致強悍的電競性能,一經上市便引起了不少玩家們的爭相追捧。作為一款機動戰士高達聯名款電競顯示器,渣古版TUF GAMING VG27AQL1A小金剛MAX電競顯示器在外觀方面也採用了很多的渣古元素。
  • 夏亞專用紅色三倍速機車頭盔
    喜歡高達模型的模友大多數都認識夏亞,很多品牌也圍繞著夏亞出了很多周邊,接下來為大家帶來的是夏亞專用紅色三倍速機車頭盔,大家感覺怎麼樣呢?
  • 又到了戴帽子的季節,紅色有角三倍速夏亞扎古針織帽
    喜歡高達系列動漫的模友都知道紅色有角三倍速是誰的代號,對!沒錯!就是夏亞。夏亞雖然在高達系列中人設是「反派」人物,但是依然人氣不輸主角阿姆羅,接下來為大家帶來的是國外模友製作的紅色有角三倍速夏亞針織帽,有針織手藝的模友可以試試哦,如果冬季戴上這樣的帽子出去,絕對會成為街上最靚的仔!這款模友自製的紅色有角三倍速夏亞針織帽,雖然是毛線材料,但是完美還原了扎古的頭部細節,獨眼、有角、還有動力管,最主要還有紅色啦!
  • 模玩控:夏亞專用紅色三倍速機車頭盔
    喜歡高達模型的模友大多數都認識夏亞,很多品牌也圍繞著夏亞出了很多周邊,接下來為大家帶來的是夏亞專用紅色三倍速機車頭盔,大家感覺怎麼樣呢?
  • 模玩控:紅色三倍速配色夏亞專用《星戰》暴風兵
    一提到紅色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夏亞駕駛過的紅色三倍速扎古,假如將這個顏色重塗給《星戰》暴風兵會是什麼樣子呢?接下來為大家帶來的是samkwok0-0的紅色三倍速配色夏亞專用《星戰》暴風兵。
  • 紅色有角三倍速!夏亞專用扎古模型欣賞
    紅色有角三倍速!夏亞專用扎古模型欣賞 2011-02-04 10:24:02 動漫
  • 豐田推出夏亞專用紅色Auris
    動畫片《機動戰士高達》的熱潮在日本從來沒有衰退過,豐田在1月9日宣布和《機動戰士高達》合作正式推出「夏亞專用Auris CONCEPT」。對於廣大UC高達迷來說,能開上這樣一輛車一定是一件無比拉風的事。
  • 是男人就開渣古 敢達爭鋒對決紅有三進階技巧
    在《敢達爭鋒對決》之中,夏亞專用型渣古II就是能夠操作的單位。看似是一年戰爭時期的老舊機體,只要熟練掌握其專屬的特性,就能讓與其對峙的敵手明白赤色彗星的恐怖之處。 夏亞專用渣古II(以下簡稱渣古)入手時僅為1星,所以戰力設置上比較低的,但是這可以靠後天的升級與技術彌補,頗有原作中夏亞拿著渣古挑戰高達的感覺。
  • 模玩機設:CC機設 戰後展現價值的名機末裔 R魂渣古ⅡF2型
    比如MS-06F-2渣古ⅡF2型、MS-09F/Trop大魔熱帶型和MS-07B-3老虎特裝型等集體,就是根據該計劃重新設計的MS。值得一提的是,上述3種機體與MS-06FZ渣古改、MS-09R-2加大魔Ⅱ這種第2期生產型有所不同,並非是在計劃推行的過程中誕生的全新機體(這批機體或多或少得到了格魯古古的技術反饋),而是基於既有機種進行根據統合整備計劃的要求進行改良再設計所得到的產物。
  • 紅色,有角,三倍速,盤點赤色彗星夏亞的那些動漫周邊
    在機動戰士高達UC系列作品中,夏亞作為一名富有理想和激情的現實主義者,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角色,卻對紅色情有獨鍾,可能紅色是勝利的象徵、是執著者的追求吧。夏亞的座機,主要特色就是——紅。基本都具有夏亞專用的紅色塗裝。
  • 【新品參上】超合金 夏亞專用渣古II HELLO KITTY
    超合金夏亞專用渣古II ★HELLO KITTY
  • 【模玩前線】三倍速記錄!夏亞專用手帳2021版
    最新模型及周邊資訊,盡在公眾號「模型創世紀」 日本萬代南夢宮集團旗下文具公司SUN-STAR(サンスター文具株式會社)在繼「夏亞專用手帳2019版」、「夏亞專用手帳2020年版」後又發布了迎接2021年的最新手帳:《機動戰士高達夏亞專用手帳2021版(EA,這個操作我懂!)
  • 中國坦克參加坦克兩項,紅色塗裝亮人眼,紅色有角三倍速駕到
    一些網友甚至說,紅色塗裝的中國坦克,是不是「紅色有角三倍速」啊!所謂「紅色有角三倍速」是指動漫《高達0079》中夏亞駕駛的專用指揮官型紅色扎古機器人,是普通機器人的三倍動力輸出。其實,這並不是正規的作戰迷彩,而是參賽的專用迷彩。
  • 豐田紅色三倍速耶
    作者投稿的時候說豐田GAZOO TS050 編號像高達,所以……文章 的標題就直接寫成「豐田紅色三倍速」了。
  • 元祖降臨,渣古登場,華碩高達聯名電競顯示器開啟預售
    此前在華碩2020秋季新品發布會中,元祖高達版ROG STRIX XG279Q「絕殺」電競顯示器與渣古版TUF GAMING VG27AQL1A小金剛MAX電競顯示器的驚豔亮相,令大批高達粉絲激動不已,高顏值的外觀設計與硬核強悍的電競性能,收穫了許多電競玩家的稱讚。同時此次預售還有許多超值優惠,十分令人期待。
  • 元祖降臨 渣古登場 華碩高達聯名電競顯示器開啟預售!
    此前在華碩2020秋季新品發布會中,元祖高達版ROG STRIX XG279Q「絕殺」電競顯示器與渣古版TUF GAMING VG27AQL1A小金剛MAX電競顯示器的驚豔亮相,令大批高達粉絲激動不已,高顏值的外觀設計與硬核強悍的電競性能,收穫了許多電競玩家的稱讚。同時此次預售還有許多超值優惠,十分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