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作者柏林石匠寫的《餘生請多指教》,是作者的一部半自傳體小說。
第一次翻開《餘生請多指教》時,是因為楊紫和肖戰,只是這篇小說的文體,是作者以日記形式的一種改編,因此不如真正的小說故事情節流暢,所以閱讀起來有些困難,便擱置了。
如今再度翻開《餘生請多指教》,竟另有一番收穫。作者用平靜樸實的言語,訴說了平凡生活中的深情。
原來那些隱藏在平靜之下的愛意,竟是如此濃烈醉人。
相遇總是猝不及防。
林之校望著缽裡紅裡泛白的肉體,這是剛從父親身上切除下來的,突然倍感心酸與親近,湊上前嗅了嗅……顧魏筆記:你怎麼想起來就那麼湊上來聞?我差點以為你要上手戳。
當醫生顧魏(肖戰飾),遇到病患家屬林之校(楊紫飾),初見的這一幕,便讓顧魏心生好奇,怎麼會有人對手術切除的肉體居然上前去嗅,這應該是他從業以來第一次遇見如此不著調的反應。
於是這突然進入眼帘的一幕,就被顧魏放在了心裡,閒暇之餘便拿出來細細的品,自此情愫漸生,反省之時方知已是情根深種!
然而,林之校對顧魏的初印象並不是在這裡,當時林之校的注意力全在父親手術的事情上,自然不會注意彼時戴著口罩的顧醫生。
林之校與顧魏的第一次見面,是顧魏在查房時,在林之校與之對視時,顧醫生 突然展顏 對她的淺淺一笑,那一笑讓林之校完全陷入了顧魏 繁星閃爍的雙眼裡。此後,林之校應該再也見不到比顧魏的雙眼還要好看的眼睛了。
她走在美的光影裡,好像無雲的夜空,繁星閃爍。明與暗的最美的形象,交會於她的容顏和眼波,融成一片恬淡的清光……
相遇總是猝不及防,顧魏對林之校產生了好奇,林之校喜歡上了顧魏瀲灩雙眸!自此,我的目光總是追尋著你,試圖發現更多的趣味。
情不知所起。
1.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遇見你之後,發現你做什麼都覺得很有趣。
顧魏遇見林之校,會覺得她靠在門邊認真削蘋果有趣,會覺得她裝著隨意的問「那顧醫生有沒有孩子」有趣,會覺得她肯定的跟林老師爭辯「顧醫生好」更有趣。
顧醫生也有很多疑問,比如為什麼林之校能夠把醫院逛成公園的感覺;為什麼年紀輕輕就能夠將林老師照顧的無微不至;為什麼這麼討喜能夠和其他家屬打成一片……
為什麼我們還很有默契。
對於小杜同學高考之後選擇什麼專業,林之校和顧魏有著相同的看法,那就是:
什麼都不要想,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站得越高,看得越遠,能選擇的路也就越多。
2.要是有人也這麼慣慣我就好了。
顧魏筆記:我當時覺得,你們太慣著林老師了。後來有一天,連著四臺手術下來,坐在辦公室輸資料,累得我就想,要是有人也這麼慣慣我就好了。
林之校母女對林老師的寵,是上到醫生護士,下到病人家屬都羨慕的。
而這種寵,已經成了深入骨髓的習慣,被寵的林老師覺得理所當然,從沒想過自己可能會是一種負累;寵人的已經成為本能,一心想讓林老師更舒坦些。
習慣了自己照顧自己的顧魏,像是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因此他才會忍不住的問林之校:「那你以後對你丈夫也會這麼好麼?」
顯然林之校有趣的回答讓顧魏心生嚮往。
這樣的林之校,她未來的丈夫應該是很幸福的,因為原生家庭讓她對某些方面不會太多計較。
而對於忙碌的醫生來說,與妻子在一起時,能享受她無微不至的照顧,這一點極具有誘惑力。
3.最糗的時候總是能被你看見。
「顧魏,你快去報名那個千人相親大會吧,藥效快,療效好。不要浪費資源~」一群人跟著起鬨。「你給我交報名費嗎?」顧魏涼涼地頂回去。
話音剛落,林之校的聲音從背後響起,顧魏身體一僵。
這本應該是很正常的同事玩笑,顧魏卻怕林之校誤會,誤會他輕浮、誤會他花心,更怕她誤會他不喜歡她。
雖然此時的顧魏也許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喜歡上了這個有趣的姑娘。
但即使如此,此時,顧魏面對林之校時竟有些手忙腳亂,那些從容淡定都不翼而飛了,連臉都有些泛紅。
顧魏筆記:怎麼什麼不靠譜的情況都能被你撞上。
顧醫生被護士長塞了滿嘴食物,一邊努力咽一邊努力地想說出一句完整的「謝謝」,看到林之校突然出現,嗆了一下,又不能咳,臉迅速被憋紅。
其實我們的窘況更多的時候出現在不喜歡或陌生人的面前,只是,當我們碰到喜歡的人的時候,略微一點點的不完美,都會讓自己想太多,生怕在ta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
越是喜歡,越怕出錯,心心念念的想著ta可以看到最好的一面,然而,事實卻像墨菲定律,總有些事與願違。
愛需要勇氣。
死者家屬:人好好好的交到你們手上,怎麼突然就沒有了!顧醫生直直站著,手上拿著病歷夾……死者家屬在他面前圍作一圈大聲斥責……他低著視線,看不清表情。
這樣的顧魏不似平日裡的淡然,或是溫溫柔柔星眸璀璨,讓林之校心生憐惜,加上林之校對顧醫生見色起意已久,自是更捨不得他吃虧受傷。
因此等林之校反應過來時已經衝到了戰鬥圈內,並且下巴掛了彩。
愛情呀,很多時候都需要勇氣,在捨生忘死的勇氣面前,那些心裡坎坷鼓足勇氣的告白,倒是顯得勢弱不少。
比起旗鼓相當的愛情,不怕麻煩、願意趟渾水的愛意更讓人心中動容。
所以,林之校往顧魏面前的一站,足以讓顧魏在以後的將來,甘之如飴的為林之校承擔更多。
關於醫鬧,如林之校的叔公所說:救得,是盡本分,就不得,也是盡本分。
也如《你是我的小確幸》裡溫少卿所說:因為醫患關係緊張,天下無醫是社會的悲哀,沒有人願意看到這種結果。有的時候適當反抗,只是為了讓寒心的人看到希望。
當時只道是尋常。
顧魏回憶說:「之前20天不見,心裡倒還平和,等再見到面,才發現心裡有多高興。」
習慣應該是一種慢慢浸入骨髓的良藥,當然也可能是一帖毒藥。
作為醫生的顧魏,已經看習慣了醫院人來人往,當病人出院之時,對他們最好的祝福,應該是不再相見。
因此那輕輕淡淡的失落,在無數次送別之後,當時卻只道是尋常,再加上顧醫生實在是太忙,忙到沒有時間去思考。
只是,再次相見之時,那不受控制的心跳,和內心氤氳的愉悅,都表現的明明白白,原來林之校之於顧魏,已經是平淡人生中的鮮豔色彩與波瀾起伏。
林老師第一次住院時,顧魏的目光追尋林之校,尚且是無意識的,只是覺得這個姑娘有趣,因此倒是相對淡然,而林老師再次住院化療時,顧醫生對林之校的關注已經是身心有意識的尋找,然後是見到她時滿心歡喜。
顯然,顧醫生對林之校的愛情,起源很早很早,在當事人都沒有意識到的時候,身體已經做出了最真實的反應,所以才會有可愛的小助攻們早早的就「姐夫」或是「師娘」的喊了。
正如讀者有言:人生縱然是一場決定了終點的旅行,但因為緣分的無定而變得充滿了玄機和吸引力。我們會以怎樣的方式,在怎樣的時間與地點,與怎樣的人相遇,確實是奧妙無窮卻又實實在在的發生在人生際遇當中。自此,這些故事,便在人生的起點與終點之間,跌宕旖旎,纏繞心扉!
愛情開始的時候,不知道在什麼時候,也不知道在哪裡,可能是源於一個微笑一個眉眼,就是那麼一瞬間,突然就喜歡上你了,而我卻不知道什麼時候喜歡上你的。
等多年之後再次回憶,原來我喜歡你,始於一見鍾情!
然後在日常的相處當中,將對你的一見鍾情,發酵成餘生唯你的事實。
自始自終,我心切慕你,就如鹿切慕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