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已經如此神奇:自動給黑白底片上色,神奇還原歷史照片

2020-11-24 TechWeb

如果有人翻過家裡存放的老相冊也許會發現,在過去黑白膠捲的時代很流行一種「偽彩色」照片,這種照片上只有幾種彩色,比如紅色的帽徽、綠色的葉子和軍裝,這種照片就是人用手工畫上去的,有些照片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我們先看幾張黑白膠片轉換成彩色的照片例子

黑白的照片轉化成彩色的樣子

這張是原圖

再來看一組

黑白樂凱航空卷的照片

這樣是原圖,原圖實際上是黑色裙子

第三組

黑白照片以及黑白底片上色是一個很辛苦的工作,在早期傳統上色技術是使用人工上色,根據不同畫面不同區域去使用畫筆上色,效率低要求技術含量高,所以很少見。雖則科技的進步現在黑白照片著色技術已經很晚上,可以通過AI來自動為圖片上色,並且識別度較高,我在測試的時候竟然有一件衣服完美的還原了原始色彩,令我意想不到。

這張是最讓我佩服的,竟然還原了羽絨服和汽車的顏色。

黑白照片上色教程分享

本篇文章分享幾個通過AI人工智慧給黑白圖片上色的方式,包括如下幾部分:

1、一個自動AI上色的網站

2、幾個自動上色的APP

3、告訴你AI上色的秘密(APP用的什麼接口)

4、PS上色是個辛苦活

5、附:黑白影片手工上色的歷史

1、一個自動AI上色的網站

網站是:https://colourise.sg/ 但是可能需要代理才能打開

這款網頁非常簡單,只需要點擊「選擇一張圖片」,然後上傳一張單色照。就會自動給你配色轉化成彩色照片,您可以點擊下載。

2、幾個自動上色的app

這裡我隨意的在APP商店裡搜索,老照片上色、黑白照片上色。

搜索並安裝了四五個app測試。包括也測試了小程序。

但是很可惜只有一個可以使用,功能基本完整,提供免費試用的功能,其他幾個要麼網絡故障,要麼不提供免費試用的功能,或者界面粗糙一看就是個人開發者的所以就不推薦了。

當然app最終都要付費才能不限量的使用,那麼我也找到了不限量測試的方式。

這裡推薦老照片修復器這個app 畫面比較和諧,質量還好。

3、告訴你AI上色的秘密(APP用的什麼接口)

上面的APP程序其實都是使用了AI的智能分析功能,自動根據圖形的特徵碼去搜索對應的結果,比方說迷彩服的形狀和特徵再去資料庫中訓練查找出對應最大可能的顏色紋理,進行自動上色。這個功能如果自己開發的話,學習功能是有限的,當然AI的圖片分析功能是開源的我們可以自己部署並使用,但是最簡單的是百度AI提供的圖像處理接口,就提供了這個功能。

功能介紹:圖像趣味處理,開展懷舊等主題活動時,可接入服務,開發活動小程序或網頁等。參與活動者只需上傳黑白照片,即可立刻獲得彩色照片

https://ai.baidu.com/tech/imageprocess/colourize

免費可以使用1500次,超過部分按量付費。如果有開發這個功能的需求可以申請這個接口。

但是同時大家都可以使用這個界面的功能演示,來不限量的進行黑白轉彩色的測試。生成後直接右鍵保存即可。

4、PS上色是個辛苦活

這裡不詳細的展開說具體的photoshop教程了,總的來說ps上色是使用選取工具選擇背景,以及面部區域,然後用上色工具一點一點的上色調整,然後通過畫筆、疊加、透明度等一系列的功能去畫出來彩色的,就和圖片上色一樣。非常繁瑣。尤其是漸變過渡顏色等。

5、黑白影片手工上色的歷史

來自維基百科:機器翻譯

傳統上色

膠片著色 是可為黑白,棕褐色或其他單色圖像添加顏色的任何過程。它可以作為一種特殊效果來「現代化」黑白膠片或還原彩色膠片。第一個實際案例可追溯到20世紀初,但是隨著數字圖像處理的出現,著色已變得很普遍。

手工著色

第一種膠片著色方法是由個人手工完成的。例如, 喬治梅利耶斯的輸出,其中包括的一些列印月球旅行記從1902和其它主要膜如王國仙女,不可能的航程等作品,塞維亞的理髮師單獨切入由Elisabeth Thuillier在巴黎的著色實驗室上色。Thuillier是玻璃和賽璐ul產品的前調色師,她指揮一個工作室,這個工作室有200人用她選擇和指定的顏色直接用毛筆在膠捲上繪畫;在裝配線中為每個工人分配了不同的顏色樣式,通常在一部電影中使用二十多種不同的顏色。Thuillier的實驗室生產了約60幅手工著色的《月球之旅》副本,但已知只有一個副本存在。通過手工上色工藝製作的第一部全長故事片是《 1912 年的奇蹟》。

該過程通常是手工完成的,有時使用從膠片的第二張照片上剪下來的模版,例如Pathécolor過程。直到1920年代末,在Greed(1924)和The Phantom of the Opera(1925)(均使用Handschiegl色彩處理)中,對單個鏡頭使用了手工著色處理。很少有像Cyrano de Bergerac(1925年)和The Last Days of Pompeii(1926年)這樣的長篇電影。

一直採用這些著色方法,直到開發出有效的彩色膠片工藝。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黑白Betty Boop,米老鼠和Looney Tunes卡通被重新分配了顏色。在Fred Ladd的監督下,通過將原始黑白幀跟蹤到新的動畫cel上來添加顏色,然後在韓國將顏色添加到新的cel上。為了節省時間和費用,Ladd的過程跳過了每隔一幀,將幀速率降低了一半。這種技術大大降低了原始動畫的質量和時序,以至於某些動畫沒有被保留或錯誤地更改。最近重新繪製的彩色黑白卡通是Fleischer Studios / Famous Studios的Popeye卡通,Harman-Ising Merrie Melodies和MGM的The Captain and Kids卡通,它們在1987年因在Turner上播放而被著色。網絡。[3]隨著計算機技術,工作室能夠通過數字地著色單個對象在膜中的每個幀來添加顏色為黑色和白色的膜,直到它被完全著色(B&W漫畫的第一授權的計算機colorizations被委託華納在1990)。最初的過程是由加拿大威爾遜·馬克爾(Canadian Wilson Markle)發明的,並於1970年首次用於為阿波羅計劃任務的月球單色鏡頭增色。

數字著色

1970年代開始使用Wilson Markle發明的技術進行計算機著色。這些早期的著色嘗試具有柔和的對比度和相當蒼白,平坦,褪色的顏色。但是,自1980年代以來,該技術一直在穩步改進。

要執行數字著色,最好是黑白的數位化副本使用可用的膠捲。藉助計算機軟體,技術人員可以將一系列灰度級別與每個對象相關聯,並向計算機指示鏡頭中對象的任何移動。該軟體還能夠檢測逐幀的光照水平變化,並在必要時進行校正。技術人員根據常見的「記憶」顏色(例如,藍天,白雲,膚色和綠草)以及電影中使用的有關顏色的任何信息為每個對象選擇一種顏色。如果可以使用顏色宣傳照片或道具進行檢查,則可以使用真實的顏色。在沒有更好信息的情況下,技術人員可能會選擇適合灰度級的顏色,並且與導演可能想要的場景一致。該軟體將基本顏色的變化與對象中的每個灰度相關聯,同時保持強度級別與單色原稿中的相同。然後,軟體會逐幀跟蹤每個對象,並應用相同的顏色,直到對象離開幀為止。當新物體進入框架時,技術人員必須以與上述相同的方式將顏色關聯到每個新物體。該技術於1991年獲得專利。

為了給靜止圖像著色,藝術家通常首先將圖像劃分為多個區域,然後為每個區域分配顏色。這種方法,也稱為分割方法,既費力又費時,特別是在缺少用於識別模糊或複雜區域邊界(例如對象的頭髮和臉部之間的邊界)的全自動算法的情況下。運動圖像的著色還需要運動補償,隨著從一幀到下一幀的運動發生,跟蹤區域。

(這是一張來自毒鏡收藏的1901年的幹板玻璃底片,通過AI上色)

相關焦點

  • 老底片翻拍,轉成電子照片,這樣給黑白照片上色
    我們上一篇文章《老底片沒地方洗,這樣翻拍,黑白還能變彩色》,有網友反映,步驟交代不清楚,上色太敷衍。想到這幾天準備做個自動發帖的腳本而去了解代碼,面對一堆字符號,完全看不懂,才明白隔行如隔山,對高手簡單得不值一提的問題,新人未必看得懂。
  • AI技術已達如此高度:去碼、上色6到飛起
    早前筆者就介紹過AI無損放大圖片、AI去除馬賽克、AI自動給線稿上色之類的玩法,現在,又有人給筆者推薦了一個AI黑科技——黑白照片一鍵變彩色。AI在圖片處理領域頻頻刷存在感,就算是馬賽克,AI技術也能修復成高清,現在AI還能上色了!是的,AI可以讓黑白照自動變成彩色照片了!
  • 老照片修復【案例】,120老底片轉電子版高精度精修,模擬手工上色
    很多網友在選擇老照片修復時,自然而然的就想到翻拍照片後修復,卻不知道如果還保留有底片,翻拍底片的效果比翻拍照片的效果更好。 照片畫面的源信息就來自底片,底片包含了比照片更多的信息,所以如果同時有底片和照片,那底片轉電子版的效果會更好,
  • 老照片修復放大高清精修,底片修復噪點翻新上色
    這段時間,由於新冠影響,大家都宅在家裡出不去,有了更多的時間翻翻家裡的老照片,看到相冊裡的老照片已經開始發黃破損,就希望能把老照片修復一新,網上隨便一翻到處有求推薦那裡可以修復老照片的內容,需求多了,精明的網賺看到了商機,也不知是哪位大佬發了指導文章,憑著一個免費的自動修復老照片工具,多少對老照片修復一竅不通的宅人投入到老照片修復師的行列,朋友圈每天號稱暴單中,
  • 老底片沒地方洗,這樣翻拍,黑白還可以變彩色
    隨著時間的流逝,相冊裡的照片已經泛黃破損模糊,數碼時代,原來保存的底片有的遺失,有的老化,而且沒有地方可以再使用傳統方式洗出照片了。相信有很多家庭還保留著以前的老照片,沒地方洗照片了怎麼辦呢?今天,41圖片老照片修復技術服務中心就以一張老底片為例,介紹怎麼使用現代數碼技術,使一張沒法正常觀看的老底片恢復成正常照片,甚至變成彩色。看下圖,左邊為原始底片翻拍出來的效果,右邊為轉換成正常電子照片再上色的效果:一張反向影像底片,通過數字轉換,變成一張正常的彩色照片。
  • 老照片自動上色,效果不錯,免費簡單速度快
    今天就要介紹一個全自動在線AI黑白上色工具,這個黑白照片上色工具最大的特點就是,免費、簡單、快速、效果還可以。這是一個由百度開發的AI智能黑白圖像上色工具,今天介紹的是在線使用的電腦端網頁版,打開頁面上傳圖片,幾秒鐘就可以把黑白照片上色完畢,而且可以保存無水印大圖!!!
  • |相機|iphone|底片|黑白照片|科技...
    照相技術發明100多年以來,有無數歷史名人留下了黑白照片。然而因為時代不同、技術不同以及歲月的侵蝕,這些歷史照片逐漸失真。能不能用現代相機的風格把他們都恢復原貌呢?但是從古老照片恢復人臉要複雜得多。我們先看一張著名作家卡夫卡的還原照。Zhang等人恢復的照片粗看起來皮膚上有很多瑕疵,而「穿越相機」恢復的照片似乎自帶「磨皮」。
  • 藝術家用AI為好萊塢明星黑白照片上色
    雖然現在拍照的時候都是彩色的,但是還是會有人喜歡用黑白濾鏡或者用黑白相機來拍照,用來傳達自己想要的情感。不過在過去,攝影師只能用黑色和灰色來留下他們生活中情景。  數碼藝術家花費數小時試圖用逼真的色彩再現舊黑白照片,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 吹爆這個AI,3秒鐘完成黑白照片上色,就連素描畫都可以
    在最近,小絳發現了一個非常強大的人工智慧的應用形式,它可以把黑白照片通過一系列的計算方式,從黑白轉變為彩色照片。在沒有人工智慧照片應用之前,有不少設計師用製圖軟體為黑白照片上色,一般一張黑白照片需要一位專業的設計師製作6,7個小時,製作完成的彩色照片效果還不是非常好。
  • 今天是值得祝賀的一天:幾十年前老黑白底片 用手機處理成照片
    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真的就是冥冥註定:今天,我卻神奇地把幾十年前的老式黑白底片,僅僅使用手機,就成功的製作成照片……在幾十年前,還沒有彩色照片的時候,所有的照片,包括證件照、結婚照,都是黑白的……這種底片,我們老家叫做底版,那個時候,每拍一張照片,攝影師都要鑽進相機上的黑布裡,取下底版,再裝上下一張底版……然後,這些底版便在暗室裡衝洗成底片後,再通過和相紙曝光,顯影,定影,衝洗,晾乾等步驟,成為一幅黑白照片。
  • 鄭德鴻:漳州老行當——讓黑白照片披上絢麗的色彩
    然而,在彩色照片未普及前,要想讓黑白照片也展示美麗的一面,只能以手工方式,用水粉、油彩顏料加以著色,儘量地還原自然色彩。薌城區延安南路79號「鳳凰相館」,店主薛燕玲(1955—)仍然以手工方式為黑白照片上彩,獨自守著這漳州照相業最後的手工藝。
  • 求證︱微信流傳「神奇」黑白圖片,盯著看再抬頭眨眼變彩色
    ,「只需盯著黑白圖片中美女鼻子上的紅點20秒鐘,然後抬頭快速的眨眼睛看天花板,天花板上就會出現彩色的美女圖片」。 記者體驗:神奇圖片 眨眼後變成彩色網絡上的這張圖片是一張類似於膠捲相機底片的美女圖片更加神奇的是,最初肉眼看的圖片明明是黑白的,可最終看到的變成了彩色。
  • 爸爸用快遞紙箱製作照片印表機,小豬佩奇一秒上色,真的太神奇了
    今天教大家用快遞紙箱做一個好玩的照片印表機。首先,準備兩個紙巾筒。用硬紙板把紙筒兩端堵住。從紙筒中間穿過一根小木棍。用熱熔膠把木棍兩端固定住,一共做兩個。再畫一隻一模一樣的小豬佩奇,但不要上色。把沒上色的佩奇從後面插進兩個紙筒中間,然後轉動把手,彩色的小豬佩奇就會慢慢的出來了。非常好玩的照片印表機就做好了。是不是很神奇呢?周末趕緊給孩子做一個,一整天都不會玩手機了。
  • 黑白變彩漫,讓AI為你心愛的角色們上色!
    奇蹟AI自動上色工具,利用AI技術為黑白線稿上色,每張只需0.5秒,節省了80%的繪畫時間,讓創作更高效。現奇蹟AI自動上色功能開放公測,關注「奇蹟AI」微信公眾號即可親自體驗,AI一鍵上色,黑白變彩漫,快來給你喜歡的漫畫塗色吧~各位畫師大大們也可以用我們的奇蹟AI來給自己的手繪或者線稿來一鍵搞定上色,再不為上色禿頭!
  • 清朝沒有上色技術,卻有很多的彩色照片!難不成照片是假的?
    但是,由於技術上的限制,「複製的」的對象看上去是單調的黑白,失去了真實世界的絢麗色彩,甚至無法與繪畫的顏色水平相提並論。官員因此,世界各地的所有照相館,攝影師和客戶都希望獲得彩色圖像,從而使照片具有更強的真實感和藝術感。早在1840年代,當攝影剛開始流行時,手動為照片塗色就開始被歐洲攝影師廣泛使用。
  • 隨手一畫生成照片?堪比神筆馬良的黑科技 AI 網站
    AI 誕生出了很多神奇的應用,例如之前筆者就曾經給大家介紹過黑白照片上色、AI 一鍵摳圖等等。今天,再來給大家介紹一款非常神奇的 AI 新用途——將簡筆畫變成照片!我們知道 AI 的原理是機器學習和神經網絡,海量數據通過先進的統計學算法多次處理,最後 AI 程序能給出接近乃至於人腦的推演反饋。
  • 「軟體」黑白照片一鍵上色神器(搭配老舊照片修復)讓你秒變大神
    前幾天剛跟大家分享了【軟體】老舊照片智能修復神器中文版終身使用這款軟體,大家反應還不錯。那麼,搭配今天這款神器你就真的可以自己開老照片修復店了。我們都知道,黑白老照片,不僅色彩單調,而且看起來不清晰。使用這款一鍵上色軟體,你不需要任何專業的圖像處理知識,只需輕輕一點滑鼠即可將黑白圖片轉換為彩色圖片。今天為大家帶來了這款軟體的直裝版,需要的用戶可下載體驗,下載地址在文章結尾處。
  • 用人工智慧給線稿上色,結果這麼神奇嗎?!
    大家好,我是小木~今天給大家推薦自動給線稿上色的軟體。首先這是一張沒有上色的線稿:然後這是使用軟體自動上色後的效果:圖片來自網絡這裡整個上色的過程,沒有任何人工幹預,全部由算法自動完成。在最新的版本中,運行它的方法已經和玩遊戲一樣簡單,你只需要下載好程序,然後雙擊.exe運行。
  • LOMO放大招了:可拋棄式底片相機,讓你拍出意想不到的傳統照片!
    時常為底片迷推出各種幾款的Lomography,這次的新系列即可拍的表現亦不同凡響,新增了反轉色譜的功能,在閃光燈處搭載三片不同顏色的濾片,讓你的照片染上獨特色彩。現在就一一來看這三款即可拍相機帶來的驚喜吧!🔴🔵1.
  • 歷史珍貴還原彩色照片:河南1942,百姓啃光樹皮!
    這段歷史照片由倫敦泰晤士報的記者哈裡森.福爾曼拍攝,原為黑白膠帶,部分經過上色還原,讓人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河南1942的真實感!在饑荒前後,河南共111個縣中有96個縣受災,受災總人數達1200萬人,大約150萬人死於飢餓,另有約300萬人逃離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