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講堂|雙循環和中國國際收支結構調整

2020-12-16 澎湃新聞

在線講堂|雙循環和中國國際收支結構調整

澎湃新聞實習生 倪瀾瑛 整理

2020-10-16 21:31 來源:澎湃新聞

金融市場上的信息共享

主講人:

楊立巖(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羅特曼商學院金融學教授)

時間:

2020年10月16日(周五)21:00-22:20

主辦:

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青年學者學術沙龍

參與方式:

騰訊會議(ID:537 495 229)

傳統中國轉型期的財政與貨幣關係主講人:

何平(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貨幣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持人:

劉曉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時間:

2020年10月17日(周六)9:00-11:00

主辦: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財稅研究所

直播地址

第二屆「中國發展理論」國際年會主講人:

劉守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

Andrew Foster(美國布朗大學教授、JDE主編)

盧邁(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

李實(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楊偉民(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等

時間:

2020年10月17-18日(周六&日)8:30

主辦: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

參與方式:騰訊會議(無需密碼)

媒體文本計算與全球新冠大流行的疫情數據解讀主講人:

陳安繁(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員)

主持人:

林雪(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助理研究員)

時間:

2020年10月19日(周一)10:00

主辦: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參與方式:

ZOOM(ID:63499900423  密碼:932017)

綠色治理與評價主講人:

李維安(南開大學講席教授)

時間:

2020年10月20日(周二)9:30-11:00

主辦: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參與方式:

Zoom(ID:656 7958 7797  密碼:248961) 

雙循環和中國國際收支結構調整主講人:

餘永定(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主持人:

鮑曉華(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講席教授)

時間:

2020年10月20日(周二)15:00-16:30

主辦: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

參與方式:

ZOOM(ID:92070121837  密碼:777369)

權利界定的空間表達——城鄉中國視角下的一道難題主講人:

周其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朗潤講席教授、博雅講席教授)

主持人:

陸銘(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時間:

2020年10月21日(周三)15:30-17:30

主辦: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直播連結

城市發展,中國之路主講人:

陸銘(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徐遠(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時間:

2020年10月22日(周四)20:00-21:30

主辦: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

直播地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智庫講座,雙循環,金融市場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餘淼傑主講才齋講堂第192講:中美大變局下的中國經濟雙循環
    ,中國經濟如何持續發展?2020年10月15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餘淼傑教授在中美大變局的背景下,討論中國經濟如何在該大變局中開新局,充分利用雙循環來保證中國經濟的發展。餘淼傑主講才齋講堂第192講餘淼傑首先闡述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時代背景。當前,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百年一遇的疫情,中美摩擦全面升級,多邊經貿合作停滯,全球價值鏈面臨破裂。
  • 從交通視野解讀「雙循環」和「交通服務雙循環」
    因此,要使「雙循環」的發展能夠有利於中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在明晰其發展序列規律的基礎上,善於及時調整內外循環的比例,以適應序列規律。(三)內循環為主體的格局是國家發達的標誌    雙循環中以內循環為主體的格局是發達國家的標誌。
  •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在線講堂|央行數字貨幣:緣起、機制與可能前景
    在線講堂|央行數字貨幣:緣起、機制與可能前景 澎湃新聞實習生 倪瀾依 整理 2020-09-18 16:57 來源:澎湃新聞
  • 高質量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堅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視野 基本經濟制度的堅持、發展、豐富與完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顯著特徵,指引著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前進方向。堅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視野,在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中要做到:一是初級階段最大國情的實際。
  • 樊綱:雙循環與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
    供給側的首要問題,就是加強自主科技創新,這是破除產業鏈斷供、實現「雙循環」的關鍵因素。在新的歷史時期和國際環境下,中國必須要有更強的自主創新能力,補足短板,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 焦點訪談丨「雙循環」戰略,如何做好「內外兼修」?
    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推動消費創新,通過改革提升消費質量,激發潛在經濟活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說:「商品的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這種結構變化可以把它表述為高端化、多樣化、個性化。
  • 【理論微課堂】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帶來嚴重調整和衝擊。在這種情況下,世界經濟和全球化發展何去何從,亟待有新的創新思路和戰略應對。我國明確提出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順應全球化發展的規律和世界經濟開放新趨勢,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是為當下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的戰略選擇,也是發揮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的重要貢獻和推動作用的重要體現。
  • 國內國際雙循環暢通 經濟方能「氣血充盈」
    原標題:國內國際雙循環暢通 經濟方能「氣血充盈」 【光明論壇】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專訪渣打銀行張曉蕾:創新跨界合作,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於11月4日在上海舉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也是聯通國際國內市場的重要窗口和重要紐帶。全球眾多企業藉助進博會這一有效載體,獲得了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
  • 【地評線】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浙江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同期,浙江分別拉動全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增長1.0、1.3、0.7個百分點,貢獻率均居全國首位。  今年以來,黨中央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中國經濟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更高水平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對統籌發展和安全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
  • 「內循環」「雙循環」主要內容
    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布局「內循環」是會議的重要亮點之一,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當前正處於「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計劃制定時期,「內循環」或將成為下一階段我國重要的經濟戰略布局。  「內循環」概念並非首次提出,今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韓保江:國內國際雙循環暢通 經濟方能「氣血充盈」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而決定這個功夫高低的關鍵則是能否真正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而做到國內大循環帶動國際大循環,國際大循環促進國內大循環的暢通互動。正像氣血通暢決定人的健康和壽命一樣,經濟循環通常決定著經濟的健康和發展能力。
  • 秦朔談雙循環的真義:雙循環代表中國螺旋式上升的新發展方向
    「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長期問題,持久戰角度,新發展格局。可見雙循環不只著眼眼前,還著眼明年開始的「十四五」乃至更長時間。雙循環不只針對美國對中國一直不停地強硬出牌,而是針對全球化大變局下「中國往何處去」的方向。
  • 黨務知識小講堂【第九期】
    時政新聞眼經濟政策新舉措《2021中國經濟趨勢報告》對2021年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首先要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注重提質增效和結構調整。儘管國際經濟不穩定性和復甦進程不確定性明顯上升,但我國經濟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增強,為確保我國經濟實現平穩較快高質量增長,要求繼續相機調控和引導貨幣信貸總量,積極發揮貨幣政策結構性工具的作用,疏通政策利率到市場利率的傳導機制,動態調整人民幣匯率參考貨幣籃子,相機調整宏觀審慎政策工具,改善貨幣政策組合逆周期有效性,引導金融資源有效配置和支持實體經濟。
  • 姚洋:如何理解中國經濟的雙循環
    第二句話是「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出口在GDP中的比例於2006年-2007年達到頂峰,之後就開始下降。因此,過去十年,國內大循環已經成為主體。這句話要特別強調的是:形成國內和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好好理解這個重大戰略及其意義,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講。
  • 冷暖課堂第13講:雙循環下的產業發展與展望
    、國際循環和國內循環三個部分與大家分享。 ▷ 國際循環:鞏固規模優勢,加速產業升級 對於雙循環的話題,先從國際循環說起。從全球角度來看,中國製造發展具備規模優勢,但同時在優勢基礎上還面臨一些需要提升的短板。 首先看三個產品的出口季節特徵。
  • 「經管學術大講堂」第112期丨中國在金融雙循環領域的制度創新
    、哥倫比亞大學北京全球中心主任、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香港證監會主席顧問及研究部主管、中國留美經濟學會副會長、哈佛國際發展研究院聯席研究員、世界銀行與聯合國開發署顧問以及許多國內及國際公司的獨立董事,其主要研究領域為與宏觀經濟、匯率、金融、企業改革、生產率、城市發展及中美關係等相關的中國改革開放問題,並陸續出版中文專著《產權與中國的經濟改革》、《中國經濟的現代化
  • 天貓國際: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原標題:天貓國際: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
  • 大商集團:在雙循環中創新發展中國商業
    原標題:大商集團:在雙循環中創新發展中國商業   在第八屆中國商業創新大會上,大商集團獲評「2020中國商業社會責任典範」,大商集團董事局主席牛鋼獲評「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