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8萬!這位老教授全捐了

2020-12-21 央視網

8208萬!這位老教授全捐了

原標題:

在河南農業大學家屬院39號樓的一個老房子裡,舉目看不到一點現代化的陳設。當房子主人出現時,你也絲毫看不出這位衣著樸素的古稀老人竟有億萬身家!但你更想不到的是,就在不久前,這位老人把畢生科研轉化結餘的8208萬元全部捐給學校

他就是77歲的河南農大老教授王澤霖

△王澤霖(資料圖片

給雞寶寶當「保護傘」,科研成果轉化出億萬身家

「王澤霖能賺錢!」這說法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了。要問王澤霖賺錢的秘訣是什麼,有個生動的比喻——他給雞寶寶當了「保護傘」!

我國是世界第一養禽大國,疫病一直是我國養禽業和食品安全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內集約化養殖業興起,雞瘟等老病頻繁暴發,禽流感、法氏囊病等新病相繼傳入,嚴重危及我國養禽業發展。由於技術瓶頸,我國種雞場、蛋雞場使用的疫苗主要依賴進口,每年大量的外匯流入國際禽病防疫巨頭的口袋。

誰能打破這一狀況,誰就能為我國家禽養殖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很多人為此孜孜不倦。1984年初,王澤霖來到河南農大,科研方向便指向了禽病防疫。和很多人不同的是,王澤霖很早就創新性開展了產學研協同創新,採取和企業合作的形式實現了滾動發展,走出了一條以服務生產促教學、科研,以教學和科研提升服務能力的良性循環道路。

35年來,在沒有向國家申請經費的情況下,王澤霖科研創新卻凱歌高奏,先後獲得3項發明專利和12個新獸藥證書。其主持創建了重大禽病病毒種質資源庫,創立了濃縮滅活聯苗研發平臺,打破了國外壟斷,徹底攻克了新型高效雞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病等多種重大禽病防疫難題,被譽為「給中國雞寶寶撐起了國產保護傘」,個人和團隊也因此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一時間,「禽病防疫就找河南農大王澤霖」成為業界共識。

與此同時,科研轉化效益也與日俱增。1985年至1995年期間,當「萬元戶」都了不起的時候,王澤霖就通過辦班、禽病診療、化驗、為農村養殖戶服務等形式,逐步積累資金400多萬元。

2005年,王澤霖研發的5個獸藥證書一次性獲企業轉讓經費500萬元,在校內外引起了轟動。

2014年初,得知王澤霖教授團隊要進行新疫苗的研發,4家企業立即出資1950萬元進行資助,條件只有一個——成果優先使用。

王澤霖每一項研究都緊跟生產需要,也因此他的科研成果先後在全國20多家著名生物製品廠規模化生產,成果轉化率100%,平均每年為社會增加100多億元的經濟效益,讓全國數以億計的雞寶寶得以健康成長,成為百姓的餐桌上的放心肉。

大河水漲小河滿。作為雞寶寶的「保護傘」,王澤霖和其創辦的禽病研究所累計獲成果轉化費近億元,目前還有兩家上市公司因為使用王澤霖專利技術,需要將每年8%市場銷售額作為專利使用費,連續12年支付給王澤霖和河南農業大學。

公益事業「揮金如土」,8208萬元全部捐贈

王澤霖的科研成果成為「搖錢樹」,但他卻將錢花在了他所堅持的刀刃上——科研和公益。

在賺到第一個400萬元的時候,王澤霖用這些錢逐步為學校蓋起了兩座實驗樓,購買了當時省內高校最先進的高速離心機、低速大容量離心機、濃縮機、凍幹機等先進儀器設備。為了學科發展需要,如今他已經全部捐給了所在的牧醫工程學院。

2008年汶川地震後,出差回來的王澤霖徑直來到學院,掏出身上僅剩的2000元現金交給學院領導。回到家,又立即讓愛人設法籌措20萬元現金捐給學校,這也是當年河南高校個人最大的一筆捐款。

王澤霖尤為鼓勵青年科學家投身禽病防疫事業,捐款230萬元改善禽病所科研條件,捐款100萬元為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禽病學分會設立創新基金,捐出兩家企業連續12年的專利使用分成款設立學院科研創新基金。

就在前不久,王澤霖又一次找到學校,堅持要將畢生科研轉化所得結餘8208萬元全部捐給學校,希望用來建設高水平的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即業界俗稱的P3實驗室。

王澤霖表示:「P3實驗室對於河南農大有關學科的發展將具有劃時代的性質,我希望儘快將這筆資金用到它需要的地方去,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就這樣,王澤霖幹了一輩子,取得了很多科學家無法企及的成就,收穫了多少人無法企及的財富,但他只是揮一揮衣袖,毫不猶豫地「裸捐」。

一生簡樸,幾十塊錢也要較真

「老先生對待金錢讓我感覺兩極分化,他合法拿到的數千萬元眼都不眨就捐出去,但是出差在外住宿吃飯,差幾十塊錢他要較真!」

這是河南農大牧醫工程學院副院長李明的感受,也是所有接觸過王澤霖老師的人的共識——「王老師對自己太苛刻了!」

菅復春老師曾跟著王澤霖工作多年,據她回憶,當年王澤霖應邀到全國禽病大會上做報告去,依舊穿著舊衣服,「秋衣的兩個袖子都磨得破邊了,領子也松松垮垮的」。

好多人勸王澤霖:「王老師,你是大專家,也是學校的形象,得弄套好西裝穿穿。」

王澤霖回答:「我一輩子當馬醫生、豬大夫,這幾十年是給小雞看病的,你讓我穿那麼好給誰看?關鍵是耽誤幹活啊!」

在王澤霖的字典裡沒有「享受」這個詞。已經77歲的他至今還堅持著出行的原則——能步行不騎車,能騎車不坐公交,能坐公交車絕不打計程車。

「摳門」這個詞也經常傳到王澤霖耳朵裡,他總是一笑了之。當人談起他當年坐火車出差隨身還要帶小馬扎時,他笑眯眯地說:「那是創業的時候,現在我也坐飛機的!」

追問之下,才知道王澤霖為什麼這麼「摳」。

王澤霖1942年出生在蘇州,從小生活十分困苦,一直靠著姐夫趙福仁周濟。趙福仁14歲參加紅軍,是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洗禮的老革命,也是王澤霖心中的英雄和榜樣。王澤霖說,「當年,姐夫顧著一大家子,生活很不容易,但他嚴格要求自己、艱苦奮鬥的作風讓我深受教育。」

王澤霖的困境隨著考入當年的北京農學院以後才略有改善,但是節儉的習慣卻烙進記憶深處。據愛人王五梅回憶說:當年結婚沒幾天,就發現王澤霖穿的棉褲上居然「打著十幾個補丁」

因為有著艱難時期的深刻體會,王澤霖自小就養成了一粒米都不能浪費的觀念,同時也立下了「達則兼濟天下」的共享理念。

一生付出,他說的最多的話是「感恩」

國慶節前夕,王澤霖以其對中國禽病防疫的卓越貢獻獲頒「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在座談會上,他說的最多的是對共產黨、對新中國、對學校、對他人的感恩之情。

王澤霖特別提起一個細節,1949年4月蘇州解放,當時7歲的王澤霖早上打開家門,發現「很多解放軍就睡在馬路邊、屋簷下」。

打那時起,共產黨、解放軍的形象在他的心中巍然高大,崇敬至今。半個多世紀以來,王澤霖見證著國家的翻天覆地,感受著民族的煥然新生。他常說的一句話是:「每當看到國家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總感到無比喜悅和歡暢!」

對於成就,王澤霖謙虛地說:「我的成績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取得的,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沒有學校和學院支持,沒有大家的努力,是不可能實現的。至於這些新技術打破了國外疫苗的市場壟斷,降低了我們國家相關產業的生產成本,這算是為國家發展作出了自己的一點貢獻吧。」

對於近億元的科研轉化資金「裸捐」一事,王澤霖的理由非常簡單:「我已經老了,但是科研事業一定得後繼有人,這些錢只有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才有價值。」

說這些話時,王澤霖依然是那種讓人舒服的笑眯眯的表情,沒有抑揚頓挫,乾淨得沒有一絲雜質。

這就是王澤霖,一輩子為了我國家禽事業不懈奮鬥,至今不休,一輩子科研建功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卻總是說「做得還不夠」,一輩子科研轉化的巨額財富全部捐出,一輩子「苦行」卻說工作是他最大的快樂、公益是他最大的滿足。


(編輯 張慧彬)

相關焦點

  • 畢生勤儉不舍粒米 近億身家揮手全捐 老教授「兩個極端」的金錢觀
    當房子主人出現時,你也絲毫看不出這位衣著樸素的古稀老人竟有億萬身家!但你更想不到的是,就在不久前,這位老人把畢生科研轉化結餘的8208萬元全部捐給學校。  他就是77歲的河南農大老教授王澤霖。  給雞寶寶當「保護傘」,科研成果轉化出億萬身家   「王澤霖能賺錢!」這說法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了。
  • 河南農大教授王澤霖,捐款八千萬,單筆數量僅次於鄭大財大中醫大
    更不靠思議的是這位老教授把畢生科研轉化結餘的8208萬元全部捐給學校。1985年至1995年期間,王澤霖就通過辦班、禽病診療、化驗、為農村養殖戶服務等形式,逐步積累資金400多萬元。2005年,王澤霖研發的5個獸藥證書一次性獲企業轉讓經費500萬元。
  • 「摳門」老教授一次捐款八千萬 這些錢將用於何處?
    78歲的王澤霖  是河南農業大學退休教授。  月初因為向學校捐款8208萬元,  老人成為廣受關注的新聞人物。  勤儉節約的他為何出手闊綽?科研成果轉化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在沒有向國家申請經費的情況下,從1985年到1995年,在產學研政策的鼓勵下,王澤霖通過辦培訓班、禽病診療、為養殖戶服務等形式,逐步積累資金400多萬元。
  • 離婚分得700萬「傑克船長」德普前妻全捐了
    【離婚分得700萬 「傑克船長」德普前妻全捐了】經歷了「狗血」離婚大戰後,美國好萊塢知名男演員、「傑克船長」扮演者約翰尼·德普日前終於與前妻安伯·赫德達成700萬美元(約合4643萬元人民幣)的庭外和解協議。
  • 兩位大學教授,一個開燒雞店,一個捐款8千萬,真有天坑專業嗎?
    一 王澤霖教授,住在河南農業大學家屬院39號樓的一個老房子裡,衣著樸素,年逾古稀,身價上億。 就是這樣一位老教授,把畢生科研轉化結餘的8208萬元全部捐給河南農業大學。 1985年至1995年期間,王澤霖就通過辦班、禽病診療、化驗、為農村養殖戶服務等形式,逐步積累資金400多萬元。2005年,王澤霖研發的5個獸藥證書一次性獲企業轉讓經費500萬元。
  • 76歲教授激情指揮被拍出「表情包」,老教授們的激情正青春
    近日,河南新鄭西亞斯學院,一位老教授滿含激情指揮合唱的視頻在網上走紅。她一手揮舞著節拍,一手拍打著講臺,激情四射的樣子,讓網友直呼「敲可愛」!對此吳靈芬教授回應:可愛是做藝術所需要的,歌可愛我就可愛,需要通過自己帶動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美。
  • 捐800平米一層樓給留守兒童建圖書館,泉州這位老伯了不起
    姚老伯捐贈的一整層樓公益圖書館一角姚老伯(圖右)與志願者一起整理書籍籌建圖書館缺場地 農村老伯捐出一層樓「當時我們還在發愁哪裡找場地建圖書館,姚老聽說這事,立馬說要把自家的一層樓無償捐出來姚老說,新聯村離最近的仁宅圖書館有三四公裡,村裡有洪梅中學和新聯小學,目前在校生有800多人,而自家的一幢民宅就在兩所學校之間,相距僅幾十米。姚老這幢房產的第四層樓原本已出租,每年可收租金五六萬元。去年,經與志願者協會籤訂協議,他將四樓全部捐出,面積約800平方米,提供給公益圖書館永久使用。
  • 香港老教授去世,近千萬遺產曝光……
    本文由華人星光原創 作者:華人星光 香港出生的他,幾十年裡是最寒酸的教授 幾十年裡,為了這個國家, 為了這份事業, 他太拼了,老了也病了。
  • 800平米房子直接捐,這位老伯找到了!
    兒時沒讀過書的他要捐!12月27日,在福建泉州市南安洪梅鎮新聯村,一座名為「新起點書苑」的公益圖書館將正式對外開放。課餘時間,周邊的孩子有了新的去處。如今,自己老了,家庭條件比起當年有了很大改善,就想為家鄉的孩子們做一點貢獻。所以,得知新圖書館沒有場地時,老人主動聯繫到了南安洪梅志願者協會。姚振林老人捐出自家房子第4層修建圖書館 圖片來源/泉州網據了解,老人所在的新聯村離最近的仁宅圖書館有三四公裡,而老人的房子距離當地洪梅中學和新聯小學只有幾十米。
  • 德普前妻海後疑私吞4500萬分手費 曾保證捐給慈善機構
    2016年跟前妻艾梅柏·希爾德離婚時,好萊塢影星約翰尼·德普曾經向對方支付了一筆700萬美元——約合4500萬人民幣——的離婚贍養費,當時「海後」親口承諾要將這筆錢捐給慈善機構,而現在德普控訴對方並沒有把錢捐出來,這堪稱好萊塢版的「詐捐門」。
  • 美版知乎有人問:中國捐給日本韓國口罩 為啥不捐給美國?
    新冠病毒疫情在海外的蔓延趨勢依然嚴峻,美國的確診人數已經超過10萬,川普的老對手希拉蕊·柯林頓說:「他履行了諾言——美國(確診人數)第一。」 在美版知乎Quora上,有網友卻提出了一個針對中國的提問:「中國已經捐給日本110萬個口罩和數萬件防護服,捐給韓國710萬個口罩,捐給伊朗125萬個口罩。為什麼中國不捐口罩給美國?」
  • 「不在於回捐數量的增加,而是回捐舉動本身讓我們倍感溫暖」|日本...
    「不在於回捐數量的增加,而是回捐舉動本身讓我們倍感溫暖」「千裡情牽,共克時艱」。該實驗室主任馬彥博教授介紹,他們了解到日本東京大學農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防疫物資嚴重短缺後,在短短幾天內籌集了10000隻口罩,為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物資保障。
  • 91歲工程師最後的貢獻:為科研捐遺體
    91歲工程師最後的貢獻:為科研捐遺體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制定《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法》華聲在線5月26日訊 5月21日18時30分,91歲的王敬之在醫院安詳離世王敬之是老黨員,退休前曾是國防科技大學的高級工程師,從事機械科研工作。2014年8月18日,他和老伴就籤訂了志願捐獻遺體申請書,決定在去世後捐獻角膜遺體供醫學研究,「為科學研究貢獻最後力量!」老人離世後,家人撥打了湖南省紅十字會的電話,表達了老人捐獻遺體的意願。
  • 西門子捐1500萬,飛利浦捐3000萬,這家公司捐1億還包攬前線家電
    這次捐款中,這些家電公司都捐了多少呢?根據公開數據顯示,西門子捐了1500萬的醫療設備,其中包括西門子的CT機、移動DR等。並且號召在國內的員工,累計捐款220萬以上。而飛利浦同樣是捐贈了包括空氣淨化器、醫療設備,以及其他小家電供給1500萬的電器。
  • 《血族》中猶太老教授當年的師生戀
    文 / Snow大叔美劇《血族》中的猶太老教授,可以說是其中的靈魂人物之一。自該劇第一季開始,隨著機場奇異事件的發生,老教授就如天降一般出現。從此之後,他便開始聯絡博士等人,並最終和他們結成同盟,開始追殺大魔頭Master。
  • 280萬庫容志願者,「臨捐反悔」是中華骨髓庫之痛
    請勿「臨捐反悔」中華骨髓庫希望所有志願者都能:深思熟慮入庫,義無反顧捐獻。但事實上這只是美好的期望。陸道培院士另一項重要成就是與學生黃曉軍一起建立並完善了GIAC方案(單倍體移植體系),突破了免疫屏障,使得單倍體移植取得了與親緣全相合以及非血緣移植相媲美的效果,解決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供者匱乏的難題。現在的陸道培醫院,70%以上的造血幹細胞移植都採用的是這種半相合移植方式。如今,每年國內造血幹細胞移植例數約1萬例左右,陸道培醫療集團約佔11%。
  • 賈斯汀·比伯捐20萬上熱搜,baby捐一百萬有人嫌少
    年收入5.6億人民幣的比伯,捐20萬算多嗎?有人覺得,按照賈斯汀比伯的身價,一年就能賺5.6億,這次只是捐出了20萬,應該說也就是個零頭而已。其實我們不能這麼理解,錢多錢少,難得的是比伯人家的心意。要知道,比伯不經常來中國,也不打算在中國發展,他這次能捐款,不是為了圖什麼好處,只是一腔熱血而已。這樣的明星不值得表揚嗎?
  • 日本捐給我們3千萬物資,馬雲回捐日本100萬隻口罩,還寫上一句詩
    前不久,日本各界人士紛紛對我國伸出援手,捐來了大量的醫療物資,並且還在物資的包裝外面寫上給中國鼓勵的話語,讓我們也感受到「遠親不如近鄰」。日本一共給我國捐助630萬個口罩、104萬副手套、18萬套防護服、7.8萬個護目鏡等等,總價值高達3000萬元人民幣。
  • 老教授上課以「某漫畫」成為案例,學生看到直言:老二次元了
    其實,有這個想法就錯了,就誤解了這些老師了,有一些上動漫學研究課的教授,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是比較強的,他們的存在讓人不免撫掌長嘆,然後說,這才是傳說中的老二次元!最近,有一位老教授爆紅網絡,之所以能紅,就是因為在這位教授的PPT上,有一個經典的動漫APP,看到他的PPT,臺下一些學生都一聲驚呼,這APP是屬於圈內人才知道,其他普通人看到了絕對會一頭霧水,而這位教授能知道這些漫畫APP,並且把它們列為比較有代表性的漫畫平臺,這已經可以說明,這位教授本身就是該平臺的深度用戶。
  • 被遺忘的影帝:被騙2億,住貧民區10年,今患病欠債仍捐50萬抗疫
    被遺忘的影帝:被騙2億,住貧民區10年,今患病欠債仍捐50萬抗疫若是提起影帝稱號,相信大家很多都會想到劉德華、周潤發、甄子丹等國際巨星。不過在金像獎的頒獎臺上,曾經還有一位「重量級」的影帝,他就是「肥貓」鄭則仕,今天和小編一起來聊聊這位被遺忘的香港影帝吧。鄭則仕出生於廣東汕頭的一個普通家庭,家裡兄弟姊妹眾多,所以經濟狀況不是很好。初中畢業後他便到一家珠寶店當學徒,賺取微薄的工資貼補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