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鐵軍精神 句容茅山風景區開展紅色文化教育主題...

2020-12-17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8月13日鎮江訊 (周業 孔德琴)銘記歷史,踐行初心使命。近期,句容茅山風景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教育主題活動,傳遞正能量,引導轄區百姓尤其青少年學生更全面深入了解茅山紅色文化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鐵軍精神。

紅色宣講走進學校

近日,茅山風景區組織了「愛黨愛國、立德立行」紅色文化宣講進學校活動。活動現場,馳援湖北抗疫最美逆行者楊慧分享她的一線抗疫故事,江蘇好人戴榮斌分享了自己如何支援轄區抗疫的經歷;學生們則結合所學所悟,圍繞「圓夢小康」作了專題演講;此外,專職心理老師還通過與孩子們玩遊戲等方式,針對今年新冠肺炎對青少年學習、生活等造成的負面影響進行心理疏導。宣講融抗疫故事與紅色文化教育於一體,既有革命抗戰故事,又有普通民眾抗擊疫情的生動事跡,旨在引導轄區青少年學生要銘記歷史、不怕困難,堅定理想信念。

紅色實踐銘記初心

為傳承紅色基因,強化青少年學生和黨員幹部愛國主義教育,近日,茅山風景區組織開展了「走進紅色文化遺址」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各村校外輔導站老師、志願者以及學生代表熱情參與。

在茅山風景區李塔村紅色遺址現場,大家席地圍坐,與國學老師一起分享茅山紅色文化歷史故事,憶革命歲月的艱辛與不易;隨後,現場參觀了新四軍修械所、醫療所、新四軍井等抗戰遺址,在講解員解說下,大家詳細了解到當年抗戰期間,陳毅等革命先烈曾駐紮於此,設立交通站、醫療所,傳遞情報,救治傷病員,轉運物資,茅山烽火燃遍大江南北,鐵軍將士血染青山綠水;後由於茅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此地更是成為了新四軍「東進北上南下」的交通要道和後方基地。看著一處處歷經風雨侵蝕和歲月洗刷的抗戰遺蹟,大家心靈倍受觸動、獲益匪淺。

紅色教育傳承使命

近日,茅山風景區組織青少年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走進紅色文化場館,追尋紅色革命足跡,聽抗戰老兵口述革命前輩在戰爭年代的英雄事跡。

在新四軍紀念館內,現年90多歲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嵇正發老人,與學生們面對面講述抗戰歷史,他微顫的指著一張張展存的珍貴照片與抗戰文物,語氣則變得凝重起來。他跟學生們說,這些革命先輩也想與你們一樣在學校上課、如百姓一樣正常生活,但那樣的年代不允許啊,他們甘願付出自己的青春年華,甚至生命,才換來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臨別之時,老人語重心長地跟學生們說:感謝你們願意來聽我講述抗戰歷史,希望你們銘記歷史,把這些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讓大家都不能忘記歷史,並要代代傳承革命精神,身體力行踐行初心使命」。學生們紛紛表示要繼承革命優良傳統,勤奮學習,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好好讀書。

此外,茅山風景區還不斷挖掘和整合本地紅色文化資源,並聯合溧陽水溪村新四軍江南指揮部、高淳老街新四軍舊址等紅色文化場館,深入打造茅山「鐵軍營」紅色培訓教育基地,推動紅色基因傳承向縱深發展。

相關焦點

  • 句容茅山風景區新增一處紅色旅遊景點
    近日,句容茅山風景區新四軍壩景觀提升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快速推進中,預計今年10月底全面竣工,屆時茅山風景區再添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景點。  據了解,新四軍水壩位於茅山風景區陳莊村西,1938年6、7月,新四軍第一、二支隊進入茅山地區,新四軍六師為解決軍民在山區用水困難,利用戰鬥間隙在陳莊、老人山等地修建水壩蓄水。
  • 句容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加入「紅色文創聯盟」
    中國江蘇網12月15日鎮江訊(孔德琴 周再興)近日,「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紅色文創」研討會暨「紅色文創聯盟」成立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全國34家紅色博物館及文創相關領域從業機構加入「紅色文創聯盟」,句容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積極融入其中,成為聯盟理事單位。
  • 全國首家24小時「鐵軍紅色」電臺上線 用「最強音」激活紅色文化
    有一種精神,輝映蒼穹,永不磨滅。8月1日上午,紅色電波發新聲,鐵軍精神永傳承——「鐵軍紅色電臺」上線暨「紅色故事聯盟」啟動儀式在鹽城舉行。活動由上海、延安、銅川、鹽城四地電臺攜手阿基米德傳媒聯合發起,與各地紀念館合作,共同打造「紅色故事聯盟」,成立全國首家24小時播出的「鐵軍紅色電臺」,用聲音力量激活紅色文化資源,傳承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之精神。
  • 弘揚和傳承好紅旗渠精神 紅色教育基地正式揭牌
    12月23日,水利部海委漳河上遊管理局"紅色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紅旗渠紀念館舉行,水利部海委漳河上遊管理局副局長張慶霞及相關負責人,林州市政府領導朱武迅,紅旗渠風景區負責人參加本次揭牌儀式。長期以來,漳河上遊管理局在水源調配、河道管理、規劃審批等方面給提供很多幫助,對紅旗渠精神的傳承給予大力支持,漳河上遊管理局將紅旗渠作為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黨性教育,意義重大。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應突破當前一定程度存在的地域和時段局限,把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等放到整個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中去找定位、作研究,避免不必要的爭端。二是注重挖掘、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傳承紅色文化。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和「合理利用、大力弘揚」原則,對急需搶救維護的立即開展搶救保護,對可集中搬遷的依法進行搬遷復原、統一管理。
  • 學習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本報訊 近日,石棉縣城北中學攜手新華文軒雅安市公司石棉分公司,開展以「尋訪紅色革命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研學活動,組織該校48名學生走進安順場,實地參觀並感悟紅軍長徵精神。在為期一天的活動中,由3名文軒工作人員、3名教師、1名教官組成的領導小組,帶領學生們參觀了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了解紅軍強渡大渡河的英雄事跡和黨的歷史,學習紅色文化和傳承紅色基因。同學們還現場宣讀了誓言,確定了此次研學隊伍的番號,繪製了隊伍旗幟,並聆聽了「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的故事由來。
  • 紅色基因伴成長 愛國教育潤心田
    (學校供圖)  今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後,南寧市各中小學開展了內容豐富、意義深遠的主題教育活動,積極引導學生緬懷革命先輩,傳承紅色基因,滋養家國情懷,弘揚革命精神,讓學生更深入地感受紅色文化、自覺傳承紅色精神。   ●研讀紅色經典 滋養家國情懷   紅色經典是精神的傳導。
  • 傳承紅色基因 錨定前進方向
    走出學校、走出課本、走向戶外,在行走中學習,在行走中思考,紅色研學活動讓青少年有所收穫。   南寧市濱湖路小學英華校區部分黨員老師、入黨積極分子及少先隊員代表來到南寧博物館,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銘記紅色歷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跟隨講解員的步伐,少先隊員們來到南寧博物館參觀《1929南寧兵變展》,重溫南寧兵變前後壯麗的歷史畫卷,領略了革命先輩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和風採。
  • 傳承紅色基因 培養時代新人 堅定託起民族未來的希望
    學校領導班子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踐,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革命老區精神,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等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紅色基因、紅色理念、紅色精神、紅色文化、紅色新人」為主旋律,堅持以培育時代新人的大目標引領頂層大設計、以創新教育發展的大格局構築工作大思路、以創建一流品牌學校的大氣魄推進學校大發展,將「傳承紅色基因示範學校」創建活動納入了學校的建設發展之中
  • 句容茅山風景區陳莊自然村獲批省級特色田園鄉村
    中國江蘇網8月3日鎮江訊 近日,在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創建工作現場會上,省田園辦對全省22個「特色田園鄉村省級試點村莊」進行了命名,句容茅山風景區李塔村陳莊榜上有名,成為鎮江上榜的兩家村莊之一。陳莊位於茅山九龍山脈深處,背靠叢山,面臨李塔湖,是太湖流域上遊重要水源涵養區,自然資源豐富。村莊現有農戶88戶,常住人口230人,總面積3225畝。
  • 傳承紅色基因 汲取榜樣力量
    (學校供圖)    本報記者莫俊 通訊員沈毅 曾嫻 吳詩玥 舒麗 馮小明   2020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後,南寧市各中小學以此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工作重點,創新活動載體,策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讓師生有收穫,思想受洗禮,爭做時代新人,讓紅色精神在綠城不斷傳承和發展。
  •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先鋒精神,一起來做舊部紅孩子!
    隊員們結合自己的興趣等實際情況,以小隊或個人的方式參與其中,他們尋訪紅色史跡、拜訪先鋒人物、書寫研學感想,全方位感受紅色歷史、傳承革命精神。          開學典禮上,老師們播放了學生參與暑假紅色研學活動的vlog。
  • 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開展建黨99周年「紅色文化傳播與傳承...
    紅色主題教育為何在紅松原始林?「紅色文化」的召喚中國人:紅色文化,對於中國人來說是精神家園,是中國人民永遠告別苦難的福祉,是中國人民創造光輝未來的強大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林業人:紅色文化,對於林業人來說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新時代的林業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緊盯國土綠化、資源保護、產業發展、生態扶貧和深化改革目標任務不放鬆
  • 冷水灘區銀象小學黨支部:弘揚抗戰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紅網時刻11月27日訊(通訊員 周海濤 譚勇軍 唐欣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西法斯戰爭勝利75周年,弘揚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11月27日下午,冷水灘區銀象小學黨支部組織黨員前往永州市博物館開展參觀《偉大貢獻——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展覽主題黨日活動。
  • 【今日頭條】 來賓公安:多形式傳承紅色基因
    【今日頭條】 來賓公安:多形式傳承紅色基因 2020-06-29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承紅色基因 建功立業新時代
    傳承紅色基因 建功立業新時代 2020-11-03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
    回首今朝,革命兒女薪火相傳,紅色革命傳統生生不息,代代相傳。2020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後,博白縣江寧鎮道根村小學校園裡弘揚著青春紅色能量,堅定了青少年學子的理想風向標,紅色基因在這裡得到了傳承。
  • 關於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徵文活動的通知
    陽信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陽信縣教育和體育局陽關工委〔2020〕2號關於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徵文活動的通知全縣各中小學校,縣職業中專:為引導廣大青少年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落實市委宣傳部、市關工委等部門聯合下發的《關於在全市青少年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意見》,經研究決定,在全縣青少年中開展
  • 海報時評丨讓紅色基因傳承有支點有抓手有實招
    據悉,這是全國第一部全面規範紅色遺存和革命精神的省級地方性法規。&nbsp&nbsp&nbsp&nbsp《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紅色文化的研究闡發、展示利用、教育普及、傳播交流;每年七月為紅色文化主題月,在全國首次建立重點群體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機制;首次將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作為重要指標,納入精神文明創建考核評價體系。
  • 紙短情長,新縣中小學生誦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李筱晗 通訊員 王麗君「『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讀到這句時我不禁眼淚盈眶」「品讀紅色家書,感受先輩偉大的精神力量,讀林覺民的《與妻書》,思緒被帶到往昔崢嶸歲月……」11月18日,新縣舉辦「誦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