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作為中國傳統名花之一,它不僅具有極強的實用性,而且也因為它獨特的觀賞價值,而得到文人騷客們的大為讚賞。
那麼你知道中國蓮在觀賞的過程當中到底有哪些形式或者說觀賞到的蓮,是有怎樣的獨特風味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在中國的蓮文化當中呈現出怎樣的發展狀況,又怎樣成為我國花卉觀賞文化中的獨特瑰寶?
一、蓮花在多種場景中都成為古時期人們可以欣賞的絕佳之處,同時在藝術創作中也是一道絢麗的風採
1. 蓮花水景在古代園林當中佔據著重要地位,成為水景當中的一抹靚麗風採
首先是在傳統園林當中的蓮花水景,對於蓮花的欣賞文化可以從《詩經》當中得以呈現,在詩經當中是如此描述的,「彼澤之陂,而蒲有荷」,形容在當時的人們將水邊生長的蓮花作為欣賞的對象,這也是最早關於蓮花作為景觀植物的記載。
在《太平廣記》當中也記載了一處,漢靈帝在一個涼風習習的日子當中,夜間進行荷花的觀賞,感嘆歡樂的時光,同時還伴有歌舞之聲,從這個記載的過程當中了解到漢時期的皇家園林當中,蓮花已經作為觀賞性的植物。
還有像唐代詩人白居易也在他的詩作當中大量記載了蓮花作為他鍾愛的植物,而且也進行時常性的觀賞。到了宋朝,特別是北宋的東京階層,在大街兩旁都會種植蓮花,成為大眾眼中的觀賞之景。到了明清時期,因為我國園林藝術的發展到達了頂峰,自然不論是皇家園林還是私家園林,甚至是一些寺廟當中都有不同的園林特色。
在我國園林藝術當中,雖然這些景色都是人工去創造的,但都取自於山水之間所最為真實的一面,經過藝術的加工,在將山水花草樹木與樓閣臺亭相結合,構成了一幅幅詩情畫意的美麗景觀。
像在宋朝時期的都城東京,有一條街稱之為天街,這條街在兩旁都有修築,以磚石砌成的河溝,在裡面種植了大量的蓮花,讓人們在春夏之際欣賞到如畫的美景。
就連王羲之他在創作《蘭亭集序》的地方,也是江南地區一個著名的園林,而且園林當中也是種植了滿園的蓮花。除此之外,在古時期還有專門用蓮花進行造景的專類園。
像在唐代長安城的慈恩寺附近,就有一個蓮花專類園稱之為芙蓉園。韓愈就曾經這樣描述過。「曲江荷花蓋十裡,江湖生目思莫緘。」就連我們最為熟悉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它也是有一處特殊的水景是以荷花為主題的水景。
2. 盆栽中的蓮花和碗蓮提供給古時期的人們別樣的欣賞畫面,令人感到心曠神怡
蓮花因為有著極強的適應性,所以除了在一些大型的水池當中,還可以將蓮花種植在缸中甚至是很小的碗中,讓人感覺到蓮花所特有的精緻感和風姿綽約。
像唐代詩人韓愈就在他的詩歌《盆池詩》當中提到過,「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種已齊生」,以及像東晉王羲之也說到過「敝宇今歲植得幹葉者數盆……」
就連在我們現代的園林當中,盆栽的蓮花也是可以看見的,碗蓮相比於盆栽來說就更為精巧了,碗蓮它主要出現在明代及其以後,明朝時期的高濂就記載過的種植方法,他將蓮子裝入雞蛋殼內用紙糊,然後等到種子發芽了之後,再將它移植到碗中,這樣它的葉子就比較的茂盛,開出的花朵也比較的漂亮。
在我們現代社會當中,仍然有些人把碗蓮當做家庭當中的一個重要裝飾讓現代生活當中有了一絲別致和典雅。
除此之外,還有將蓮花插在瓶子當中進行觀賞。就連我們曾經看過的西遊記當中,觀世音菩薩他的形象就會有一個盆栽的蓮花作為他的形象輔助。
到了宋朝時期,文人借用這種優雅的情懷來抒發內心的感想,就如楊萬裡在詩中《瓶中紅白二蓮五首》提到,「紅白蓮花共五瓶,紅蓮韻絕白蓮清」。在明清時期,因為商品經濟比較繁榮,自然插花藝術就走向了成熟和發展的頂峰時期,明清時期有大量多的書籍進行蓮花插花的描述,也可以從另一個維度感受到蓮花在小小的瓶子當中也能夠展現出它獨特的美。
3. 才子佳人的詩賦當中對蓮的藝術創造,展現出中國蓮獨特的藝術之美
除了在這些欣賞藝術當中,蓮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文人的眼中它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特別是他在繪畫雕刻以及裝飾方面,表達出人們對蓮花獨特的喜愛之情,也通過這種藝術形式表現人們對於蓮花極高的觀賞性質和賦予蓮花巨大的文化內涵。
在繪畫當中因為蓮花具有超凡脫俗的美態,而且也因為它的獨特風韻成為許多畫家的創作之源泉。就像現如今在北京故宮博物館的一幅南宋畫家的《出水芙蓉圖》,就很好地展現出繪畫當中的蓮花所特有的姿態。
而且蓮花因為它具有特殊美好的寓意,所以在民間的畫作當中也可以看見關於蓮花所呈現的藝術作品,因為蓮花與表達人們多子多福的渴望相契合,同時和它的諧音和家庭的和睦夫妻和睦都有一定的關係。自然在民間當中就會出現大量的以荷花為中心的畫作。
建築雕刻當中也可以看見關於蓮花的雕塑作品,這主要就和佛教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蓮花象徵著佛法以及佛祖的清靜。最為著名的就像在敦煌石窟當中的蓮花飛天藻井,就是以蓮花作為原型進行的雕刻藝術創作。
而且現如今你走進佛教的建築當中,就可以感受到他們在雕塑以及彩繪的過程當中,特別是菩薩以及那些天王的寶座上面都是用蓮花作為其中的,蓮座造型使用的是蓮花瓣的造型進行雕刻。
這讓我們感受到蓮花在雕刻藝術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展現出宗教文化當中與蓮花文化的匯合和交融。
二、中國蓮在中華大地上具有豐富多彩的精神內涵
首先是蓮花與生殖崇拜相結合的民俗文化,因為蓮花在民俗當中寓意著多子多福,而且也是一種吉祥的象徵,自然從這個維度就可以讓人們去追捧蓮花所代表的精神內涵,象徵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同時古時期的人們也比較愛使用諧音,和與家庭和睦,以和為貴都有著很大的關係,從這個程度也演變為了現如今的一些年畫當中有年年有餘這樣的寓意。
在文學作品當中,蓮花又和愛情文化分不開關係。因為蓮花它具有獨特的美,同時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渲染女性的獨特之美,自然就引起了古時期男女之間對於蓮花的特殊情感,與此同時蓮也比較的具有脫俗的審美也暗示著當時的人們對於愛情嚮往自由的渴望。
除此之外,我們在前面還提到宗教當中蓮代表著一種聖潔的寓意,特別是在佛教文化當中蓮是作為聖花而存在。因為佛教興起於印度,而印度氣候又比較的炎熱,蓮花她因為生在水中,能夠給人帶來一絲清涼之意,自然就在佛教的文化當中興起了愛蓮的風氣。
就連我們最熟知的蓮生長於淤泥之中,而不被汙染,也象徵著佛教文化當中,講求的清潔無汙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們在非常多的宗教寺廟,甚至是他們的水景當中,都可以發現蓮花是他們的聖潔之物。
就連儒家文化下的文人墨客們,他們也對蓮有著特殊的情感寄託。就拿我們最為熟悉的周敦頤的《愛蓮說》來進行觀察,在他的詩作當中提到蓮花,因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由此也表達了創作者本身用蓮花比喻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對理想人生的追求。
所以在文人墨客眼中,蓮花他是花之君子者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蓮花在中國的文化上有著多元的發展趨勢,也是在世人的眼中有著不同的寓意和精神內涵。
同時蓮花具有精君子形象之外,還帶有一定的隱匿之風,因為蓮花生長的環境都比較的安靜和淡雅之處也象徵著創作者本身,他們也在追求一種怡然自得隱居的生活。用這種歌頌蓮花的內在品質來表現自己內心追求清靜,不願被世俗所迫的人格理想有很大的關係。
三、結語
蓮花自從被人們發現之後,引入到人們休閒娛樂觀賞之中,在經過時代的演變,讓蓮花的文化已經呈現出獨特的多元的發展趨勢。
在我們現如今的文學領域以及宗教文化,甚至是民風民俗當中,都還能夠看見蓮花的深遠影響。
蓮花它所獨有的精神內涵影響著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以及精神世界當中,給古時期的人們帶來了很大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