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作為三大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價格走勢對於整個國民經濟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就目前來講,我國的玉米價格仍然處於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當然國際上的玉米價格更低。目前東北主要糧食產地玉米的價格只有0.85~0.95元之間。華北地區略高一點,也不到一塊錢一斤,而南方地區由於不產玉米,所以價格稍微高一點,也就在1塊1左右。所以從短期來講,玉米價格漲到1.5元的可能性很小,就算是漲到1.2元也比較困難。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玉米價格很難出現大範圍波動
因為玉米是大宗糧食作物,其價格波動一分一毫都會對整個糧食市場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即使玉米漲價也都是幾分幾分的漲,想要幾毛幾毛的漲,那就太可怕了。如果玉米價格出現大範圍波動的話,影響的不僅僅是農民的收益,更是會對整個產業鏈甚至國民經濟產生影響。說個最簡單的比方,如果國內玉米價格上漲過快,那麼很多玉米需求企業和工廠就會從國外大量進口,因為國外的玉米價格偏低。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進一步壓縮國內玉米的需求量從而導致玉米供過於求,進一步就會使得玉米價格下跌。而且現在玉米的國內存量很大,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所以要想價格上漲上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第二,玉米價格短期波動屬於正常現象
從長期來看玉米的價格基本上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調整幅度並不會特別大,但是短期內由於供需矛盾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會產生一定的上漲或者下跌。比如說在2月份的時候,東北的玉米價格因為政策託市以及需求量上漲等原因,出現了一波上漲行情,而華北地區的玉米價格在進入3月份之後就開始了,逐步的調整,因為前期陳良已經基本結束,而農民的售糧積極性也受到了影響,所以價格處于震蕩調整狀態沒有出現大範圍的波動。比如說在玉米大量上市的時候,價格就會有所下跌,當玉米需求量過大的時候價格就會上漲,這是由經濟規律決定的,很難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轉移。
第三,玉米價格漲到1.5元很難實現
要想玉米價格漲到1.5元,就意味著農民會不斷地擴大種植規模,因為玉米種植比過去掙錢了。在擴大規模的同時,各種肥料,物資,種子,化肥,農藥以及人工也會跟著上漲。在這種情況下,最後就是整個產業鏈都會出現調整,可能存在一定的滯後效應,但是如果從長期來看,對整體的經濟影響是比較明顯的。所以,網上有人質疑說一斤玉米賣不到一瓶礦泉水的錢其實說實話真的是這樣,玉米作為農產品,跟其他的商品是有一定區別的。保證農產品價格的穩定,也是出於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
所以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玉米價格漲到1.5元可能性並不是特別大,有可能在短期內玉米價格會漲到1.2元一斤,但這也主要在南方地區,北方地區糧食比較充足,玉米價格能夠突破一元就已經很令人欣喜了。這是我個人的看法,如果您對此有什麼不一樣的判斷,歡迎您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