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十三州/編輯:小懶】
自從日本的首相菅義偉上臺以後,他的一舉一動都被放大,在這種敏感的時刻,菅義偉自然想做點什麼來提高自己在日本的地位。從他任命安倍的弟弟為防務大臣這件事不難看出,菅義偉十分想要獲得安倍的支持,以及日本人民群眾的肯定。菅義偉任人唯親的舉動,被很多專家認為他是在為安倍培養門閥勢力。
菅義偉有些急功近利了
要知道菅義偉本來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娃,一步一步走到現在這個位置,真的是非常不容易,他要想穩住自己在日本的地位,就必須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在這種情況下,菅義偉不免有些急功近利。
據中國經濟網報導,菅義偉這回闖下大禍,菅義偉沒有將6名學者提名,因此,這幾個學生沒有資格加入"日本學術會議"。菅義偉的這個舉動也就導致日本的學者心生怨氣,之前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還不明白,為什麼在短時間內就有日本的大批人才投奔中國?沒過多久,日本媒體就揭露了事情的真相。
日本學者對菅義偉心生怨氣
很多日本有聲望的學者認為,菅義偉的這個舉動是對學術的一種侮辱和褻瀆。俗話說得好,知識改變命運,自古以來能成大事者,哪個不是滿腹經綸。在中國,從古代開始就意識到了人才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而菅義偉卻沒有意識到,等到他發覺事情的不對勁時,已經為時已晚。據日本外務省統計,到幾年前的數據統計得知,旅居在中國的日本研究人員已經達到了8000人。都留在中國的日本研究人員已經越來越多,長此以往下去,恐怕日本將會到了無人可用的境地。
中國的海納百川
當然,這一切都是他們自己造成的,要不是菅義偉惹怒了日本學者,這些學者也不會在憤怒的情況下做出這麼不理智的行為。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很多人都紛紛好奇,菅義偉下一步會進行什麼補救的動作?但菅義偉還沒有透露自己的想法
。對於很多日本學者來說,他們選擇中國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對他們的條件非常優渥,不僅工資高,還非常尊重他們的文化。這對於任何一個學者來說,都是非常巨大的誘惑,所以跟其他國家的情況比較起來,日本學者會在眾多的國家中選擇中國,也不是沒有理由的,我國在對待人才這一方面,一向是海納百川的。
免責聲明:本文由東方之星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