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狂有雨,人狂有禍--民間諺語
一、
12月24日,我在網上看到:市場監管總局將對阿里巴巴集團「二選一」的商業壟斷行為,進行反壟斷調查,一時之間,商家一片雀躍。
讓我們把時間往前撥,在11月2號上海金融外灘峰會上,馬雲似乎已經認不清自己了,他說:
「其實監和管是兩件事,監是看著你發展,管是有問題的時候才去管,但是我們現在管的能力很強,監的能力不夠。」
大家細品這句話,就知道馬雲有多狂妄了,也難怪,馬雲的確有狂妄的資本,縱觀國內的衣、食、住、行、商,甚至是很多主流媒體,甚至是一些大商場如大潤發等等,都被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攥在手中。
二、
阿里巴巴的高層,有一個叫蔣凡的高管,是天貓的總裁,近期被杭州評定為高層次人才,一時之間,很多人不理解。
對這樣一位德行有汙的人,他配嗎?他在任職期間,出軌女明星張大奕,張大奕開有自己的天貓店,這其中到底有沒有利益輸送,咱們就不得而知了。
這件事兒被蔣凡的原配夫人曝光出來後,一時之間成為某博熱搜,但詭異的事兒發生了,第二天與之相關的文章很多都消失了,這件事兒也下了熱搜。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典型的資本控制輿論,阿里巴巴的一個高管,竟然有如此能量,某博的背後,有阿里的投資,細思極恐,後來官媒怒了,才讓普通人在上面自由發聲。
這只是阿里控制輿論的一個縮影,其他的我就多說了,大家自行品讀。
三、
2019年的6月份,格蘭仕在天貓平臺的官方店突然流量被鎖死,你在淘寶上搜索格蘭仕,根本就不會出現格蘭仕的官方天貓店,那一次,格蘭仕損失了有上億元。
他不像其他商家忍氣吞聲,而是硬氣回懟天貓是店大欺客。
那平白無故的,天貓為什麼要針對格蘭仕?原來在618電商節,格蘭仕和拼多多也合作了。阿里的意思是格蘭仕既然在天貓賣,就不能在拼多多賣商品。
很明顯,這是逼格蘭仕「二選一」,很多人看不慣阿里的這種行為,這是逼著商家站隊,而且逼著很多商家參加他們平臺所謂的「各種活動」。
而且在當時,你會看到網上有很多文章,都是指責格蘭仕的,我不知道背後有沒有某些人的指示。事實上,逼著商家「二選一」在很早的時候,京東的劉強東就說過這話,但當時也是不了了之。
四、
近期,馬雲等人,妄圖對民生的「菜籃子」進行控制,也就是我們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社區團購。
1毛錢可以買2斤土豆、2毛錢可以買一個雞蛋、5毛錢可以買一瓶醬油等等,他們試圖通過這種方式,把最底層的商販逼死,然後把老百姓買菜這一塊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這種嚴重破壞市場秩序的事兒,一旦真的讓這些巨頭做成了,後果不堪設想,他們如同一頭巨獸,想把社會上所有的財富吞噬在自己的嘴裡。
好在有識之士很多,大家對這些巨頭的所作所為口誅筆伐,再加上官媒發聲,才制止了這種行為。
此時,大家已經意識到了這種巨頭的危害性,他們控制了金融、民生、媒體、如果再不介入,任由其發展下去,將會形成怎樣的局面?
五、
我們一起來看看韓國被三星綁架的下場,韓國每年的稅收在45%左右是三星繳納的,韓國人會說:在韓國生活,一生離不開稅收和三星,從衣食住行到軍工發展,從通信領域到航天,三星可以說無所不包。
三星集團的下屬三星電子,一家的年利潤就相當於德國的大眾、奔馳和寶馬三家公司的年利潤總和。
就這樣,三星這樣野蠻式的發展最終綁架了韓國的經濟,現在可以說是大而不倒,韓國的企業對三星也可以說是怨聲載道,多次反壟斷調查也無疾而終。
對於韓國的中小企業來說,三星集團就是噩夢,要麼被三星集團收購、要麼在行業裡消失,整個社會因此而凝固。
六、
那我們再看看現在的阿里巴巴集團,是不是越來越像韓國的三星集團?
最開始民眾對阿里的歡迎、讚賞到現在的反對、怨聲載道,為什麼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不得人心?因為他們已經忘了初心。
曾幾何時,每一個在淘寶上開店的商家是那樣開心,消費者也開心,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淘寶就看不上這些個人店的淘寶店店主了,把流量傾向於那些天貓店,個人店半死不活,一個個無奈離開。
此時,拼多多來了,依靠這些被淘寶淘汰下來的大量個人網店強勢崛起,這讓給明白了一個道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七、
曾經的屠龍少年,早已經忘記了初心,已經變成了惡龍,他們早期定下的價值觀,已經被自己無情的踐踏。
阿里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公司不勝枚舉, 馬雲更是用金融槓桿,無情的收割財富,即使他是名義上的中國首富,但他並沒有多少錢,他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通過信託的方式,把財富都存於別處。
例如開曼控股公司、離岸家族信託、海外慈善基金會,總財富加起來超過千億,馬雲說過到了80歲要捐出所有家產,那時候他的家產可能還沒有在座的各位多。
這就是高手,不僅是賺錢的高手、也是存錢的高手。
咱們說了那麼多,最終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無論你曾經多有名氣、無論你曾經多富裕,做人千萬不能狂妄無邊,一旦狂妄,災禍也就隨著而來。
如果大家認可我的觀點,還請您幫忙點個讚。
END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我的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