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曲小薇 曲江新區
全文1582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雙十二剛剛「剁完手」的你,知道快遞盒、快遞單、快遞貼紙應該放在不同的垃圾桶裡嗎?家中小盆栽裡的落葉和景區裡的落葉是同一種垃圾嗎?西安市試行垃圾分類已一年有餘,垃圾分類你都學會了嗎?
2021年1月1日起,《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將正式施行。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未在規定地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將面臨最高處罰100萬。
面對這樣嚴格的條例
小薇已分別向社區、景區和商場「取經」
▼▼▼
「紅」配「綠」,愛了愛了!落葉去哪兒了?大悅城喊你一起「分」!今天,讓我們一同走近這群師生
學好垃圾分類不再是夢想
《日月潭》該「怎麼分」
「在課堂設計上,我會將一些具有特定情景的課文與垃圾分類融合起來,比如在講《日月潭》等自然風光主題的課文時,就會提到哪類垃圾不能扔海裡、旅途中都會產生哪類垃圾等相關知識。 」曲江二小二年級三班的班主任曹煜還利用主題班會和朗朗上口的「垃圾分類拍手歌」進行垃圾分類教學。
《塑料家族的煩惱》這堂主題課裡則充滿了有趣的生活小知識,比如礦泉水瓶不適合裝熱水、使用超過10個月以後便會釋放有毒物質,即「喝完就回收,留著瓶瓶鬧肚肚」。同學們認識了塑料家族之後,將他們製作成精美的手工藝品,變廢為寶。
學校將垃圾分類知識與學科教學相結合,將垃圾分類引入課堂。語文老師講解垃圾分類知識,讓學生寫自己生活中垃圾分類小短篇;數學老師將垃圾分類知識和數學分類整理歸納的知識相結合;體育老師將垃圾分類的理念設置成課堂小遊戲,戲劇老師將垃圾分類知識改編成戲劇表演,美術老師將可回收物品製作成精美的工藝品,從各個學科入手,幫助孩子入腦入心。
垃圾「住進」博物館
「如果我們做好垃圾分類的話,地球就會變成鮮綠色,如果沒做好的話,地球就會變成深綠色。」曲江二小二年級三班的李佳萱做的垃圾分類毛氈畫生動活潑,「我經常看一些關於垃圾分類的小短片,老師也常常跟我們講,所以我了解了很多垃圾分類的知識。」
二年級三班的周孜晨告訴小薇,班裡會給忘記帶杯子的同學們提供一次性水杯,並把用過的水杯收集起來二次利用。她將收集的一次性水杯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變身四色垃圾桶,她還用「地球媽媽在微笑」來表達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在曲江二小的垃圾分類博物館裡,更多創意無限的垃圾分類作品令人眼界大開。廢舊紙板化身象棋棋盤,瓶蓋則成了「帥將兵士」,列陣於楚河漢界之上;喝完的飲料瓶做坦克輪子,紙盒撐主體,這樣的「強軍號」背後是二小師生們的拳拳愛國心。
曲江二小垃圾分類博物館分為科普區、展示區、遊戲區三個區域。科普區主要用生動的圖畫演繹了四類垃圾都有哪些,分類後都去了哪裡,追根溯源,了解垃圾分類知識;展示區展出了孩子們利用可回收物品製作的各種創意無限的工藝品,精彩紛呈;遊戲區主要將垃圾分類理念貫穿到各類遊戲中,寓教於樂,深入人心。
曲江二小垃圾分類氛圍濃厚,隨處可見的垃圾分類宣傳標語和標識牌,每班都配有垃圾分類督導員,提醒學生時刻要進行垃圾分類。學校還利用家校共育,倡導小手拉大手,環保一起走。學生在節假日,化身為一個個垃圾分類志願者,走進社區,走向街頭,引導居民們正確投放垃圾。
曲江新區校園生活垃圾分類率達100%,各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達100%。截至目前,投放分類垃圾桶1500餘個,安裝投放指導牌1100餘個,張貼分類標識6000餘處,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和校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貯存的管理體系。
向這群師生「取完經」
發現知識點還沒掌握?
別擔心!
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聯合住建部
開設了全國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
垃圾分類查詢服務,
某種垃圾不清楚怎麼分類,
可點擊卡片/掃描葵花碼進入小程序
選擇你想查詢的城市
輸入垃圾名稱即可查詢!
與之相似的垃圾如何分類也會一併呈現
重要提示!
沒搜到想問的?沒關係!
輸入垃圾名稱,幫你補充~
未來,曲江新區將繼續科學引導全區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引導居民樹立生態文明觀,在每一個曲江人的心中種下綠色環保的文明種子,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廣大居民心中生根、發芽、成長!
點擊標題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關於支持區內企業積極申請專項扶持政策的通告▶這一年,謝謝你!▶曲江新區未來2年內將至少新建5所學校,小學中學全都有!▶今天,我們把頭條留給曲小薇▶這就是曲江!原標題:《「開腦洞」,曲江的孩子們get了新技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