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撕下千百年來貧困標籤的貴州,有著無與倫比的美。
一美:貴州從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成為減貧人口最多的省份,傳為美談; 二美:貴州生態環境良好,處處青山綠水,美不勝收; 三美:在農村產業革命帶動下,2019年貴州農業增加值增長5.7%,增速居全國前列,其中種植業增長8.3%,創近年來最高增速,美在豐收。 ……
你看,美美的笑顏在這個綠意盎然季節綻放。 你看,這個開放的貴州,奮進的貴州,現代的貴州,多美。 你看,令人印象極深的不只是節節攀升的數字,龐大恢弘的發展篇章,更有一個個寫滿希望,衝刺夢想,飽含溫情的壯美故事。 你看—— 美妙,在奮鬥追夢的華彩樂章中恣意流淌。 在巴西,街頭藝人抱著一把吉他自彈自唱,這把漂洋過海的樂器產自中國貴州。全國人大代表、遵義神曲樂器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鄭傳玖,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外訂單大幅縮減的實際,東奔西走、協調配給,用真情和實勁力挽銷售狂瀾。「吉他大王」不等不靠不要,積澱著追夢未來的深厚力量。
清風吹拂天柱縣34萬畝油茶林,舉目望去,那濃得化不開的綠,是群眾戰勝貧困的希望。全國人大代表、天柱縣林業科技推廣站站長袁昌選19年毫不動搖堅持「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綠色發展理念,在油茶致富路上引領前行,帶動天柱1.2萬戶貧困戶增收脫貧。油茶專家堅定堅強堅韌,收穫著全面小康的累累碩果。
越是泥濘的道路,留下的足跡越發清晰;越是陡峭的山峰,看到的景致越發美妙;這種美,是任憑多少風吹浪打,多少艱難險阻都一往無前的奮進之美,是自強、希望、幸福,交織在貴州大地最動人的樂章。 美麗,在自信從容的笑意眉眼上飛揚。
在松桃苗族手工藝術文化中心,幾位繡娘、繡爺邊哼小曲邊刺繡,美麗的梵淨山「鴿子花」在指尖翻飛,成為帶動貴州50萬婦女就業的「致富花」。全國人大代表、貴州松桃苗繡公司負責人石麗平把富民增收的故事帶到人民大會堂,帶到在中外記者的鏡頭前,將身邊的幸福娓娓道來。「瞧,她身上穿的這套苗繡衣服,不正是一朵朵嬌豔的鴿子花,多漂亮。」
代言貴州自信美的,還有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電視劇《花繁葉茂》,這部以遵義市花茂村為原型,反映農村華麗蛻變的電視劇火遍全國。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文聯主席、《花繁葉茂》編劇歐陽黔森,用筆觸讓觀眾看到了貴州在困境之中見精神、艱難時刻顯擔當的減貧信心、決心與力量,「當文藝創作與現實生活同頻共振,與人民生活呼應契合,就能與時代產生最美的一幕。」
這種美,是在站在小康門前的貴州,有能力分享創造的輝煌與成就,也有勇氣直面前行中的挑戰與考驗的自信之美,它給貴州以繁榮,給社會以進步,給人民以信心。 美好,在「一切為了人民」的平凡之處見真章。
廣袤的茶園裡,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的科研團隊成員懷揣著對人民的深厚情感,把「科研論文寫在大地上」,這位「圍著農民轉、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腳下有泥土,心中有力量,他話語鏗鏘,「當好人大代表,就要不辜負人民期望。」 在盤州市淤泥鄉巖博村,幾位穿著彝族服飾的姑娘,正在用手機直播帶貨,刺梨、火腿、洋芋,還有人民小酒……當渴望通過電商帶動發展的小小夢想成為現實,全國政協委員、盤州市淤泥鄉巖博村黨委書記餘留芬正躊躇滿志,要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這種美,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用山川畫調書寫的生生不息貴州力量。 經歷了艱苦卓絕的奮鬥,承載著趕超進位的成就,彰顯著絢美多姿的氣質,即將迎來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貴州,正不負堅韌的努力,不洩衝鋒的激情,沉澱為接續奮進的底氣,轉化為搏擊向上的動力,向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前進。 充滿朝氣與活力的貴州,美得無與倫比。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劉丹
編輯 徐然
編審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