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偉 張全禮
微創介入治療是指在影像引導下,以最小的創傷將器具或藥物置入到病變組織,對其進行物理、機械或化學治療的微創技術。該療法「微創性、精確性」的特點與特種作戰行動要求某種程度上相契合,因而研究微創介入可以幫助我們打開特種作戰思路。
精編力量,淡化行動痕跡。借鑑微創介入創口極小的特點,特種作戰應精幹編組力量,力求淡化行動痕跡。一是小編成、大支撐。特種作戰是大體系支撐下的精兵作戰。小編成的作戰力量是隱蔽行動、靈活機動、快速反應的重要前提,大體系的保障力量是精確指揮、精準行動、精控態勢的有力支撐。二是多專長、少短板。特戰隊員除基本作戰技能過硬外,還應掌握爆破、救護等專長。跨境執行任務時,特種兵還需掌握當地的語言等,以便融入周圍環境,降低被對手察覺的概率。三是精裝備、強技術。所攜帶的裝備應更精良、更專業,能夠實現先進技術、精湛技能和靈活戰術的有機融合,使特種部隊執行作戰任務時更迅速、更隱蔽、更精確,戰場存活率和殺傷力都得到提高。
精擇目標,直擊體系要害。微創手術實施前,常需運用檢驗手段找準病灶。有鑑於此,特種作戰需精選目標,以達成毀點癱體之效。一是準確理解意圖,為目標籌劃提供理論依據。作戰目的,重在搞清期望達到什麼效果;作戰價值,重在搞清本級任務在全局中的地位;作戰紅線,重在搞清打到什麼程度為止,適時結束戰鬥。二是精準的情報保障是支撐。高效的情報保障,為目標籌劃提供信息支持。要基於具體目標特殊性和行動效果確定情報需求,弄清目標特徵、功能、強弱點等。三是科學周密的目標籌劃是關鍵。目標籌劃是以作戰目的為統領,以作戰紅線為約束條件,精選關係敵體系運行的要害目標、影響目標功能的關鍵部位,從而有效實現作戰意圖。
精選手段,注重打擊效果。微創手術制訂方案時需根據患者自身因素綜合考量確定,確保達到預期效果最優。有鑑於此,特種作戰應優選行動手段,力求打擊效果最佳。一是簡化流程。簡單是特種作戰最重要的原則。特種作戰行動流程越繁瑣,不確定因素和突發情況越多,需要協同的關鍵環節也就越多,行動風險和指揮控制難度就越大。因此,特種作戰行動手段必須縮減行動流程、簡化作戰方案。二是加快節奏。成功的特種作戰,大多數都是在極短時間內奪取非對稱優勢,快打快撤完成任務。隨著作戰時間的推移,特種部隊擁有的力量、心理優勢將逐步減弱。因此,特種作戰行動手段必須強調加快作戰進程、快速達成目的。三是降低成本。要立足以最少的時間、力量等資源成本追求最優作戰效果,立足以最小的附帶毀傷等風險成本追求最小負面影響。
精控態勢,實時調整行動。微創手術實施中注重根據患者生命指徵,及時調控糾偏。有鑑於此,特種作戰應全程關注戰場態勢,精確控制行動。一是實時關注特戰分隊動態,包括地理位置、作戰節奏、作戰行動,必要時給予指導幹預;實時關注遠程打擊、情報偵察等作戰保障力量動態,及時互通信息,確保密切協同;實時跟蹤目標變化狀態,以便及時做出響應。二是按需更新協調措施。特種部隊應統籌任務區內空域、頻域資源的使用,兵力機動和火力打擊的協調,根據作戰需要更新並發布相應的協調措施,及時化解矛盾衝突。在狹小的戰場空間,實現兵力、火力和信息力的最佳結合,有限作戰資源的最大利用。三是準確評估行動效果。效果評估是對預定目標實施打擊後,對目標破壞程度、恢復能力及現存戰鬥力等情況的綜合評判,是掌控態勢的重要環節,是指揮決策後續行動的重要依據。衡量評價打擊效果如何,須全面及時搜集目標信息才能做出科學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