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給園區安防加點「智慧」

2021-01-08 申耀的科技觀察

前不久,跟多年不見的同學,約在他們公司聊天。當車開到大廈停車場入口時,提示牌顯示了歡迎語,自動放行……

事實上,車牌識別現在已經是停車場管理的標配。但是讓普通員工通過內部OA系統,預約時間,車位,錄入車牌,讓客戶優雅的進出園區,目前還很少有人做到。

可以說,傳統園區安防,依然還是「傻大黑粗」的固有形象。

不奢望英國管家式的體貼、善解人意,優雅得像個貴族,溫馨愜意讓人記不起安全問題。但是安防系統能不能再柔和點,再人性點,不把每個人都進行重點防範?

也許華為智慧園區安防解決方案,正是大家需要的。

傳統園區安防挑戰重重

我們先來看一看一起真實發生的火災案例。

早上8點59分,消防中心顯示食堂天台煙感報警。監控室派人現場確認。

9點01分,5名消防人員到現場滅火,但是火勢已經難以控制。於是報警,通過內部廣播疏散員工撤離。

9點5分,工程人員趕到現場,切斷電源,關閉風機,其他消防隊員和保安人員趕到現場。

9點15分,火災被撲滅。

從接到報警到火災撲滅,共計16分鐘,高效吧。相信國內90%以上的單位沒有這個行動能力。

但是在這個案例,火警卻變成火災,經濟損失已經造成。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火災範圍沒有進一步放大,沒有造成嚴重的後果。

這個案例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警報響應時間太長,沒有第一時間控制住火情。背後根本的原因在於應急事件中,人事物無法協同,事中的智慧調度混亂,各業務系統孤立。

可以看到,在這個案例裡,如果煙感報警第一時間,能判斷災害等級,第一時間就配備人員物質現場滅火,那麼火警就會在第一時間消滅。

如果火警處理的要求是黃金時間快速反應,那麼煙感之類的預警系統可靠性就是關鍵。誤報、漏報,將會使重金打造的快反機制或者疲於奔命效能下降,或者成為被繞過的馬奇諾防線,成為擺設。

還好,煙感雖然簡單,但是一直都比較可靠。

但是在邊界檢測裡,傳統預警系統就太不靠譜了。

園區的邊界檢測,就是判斷園區圍牆是否被非法突破。傳統的方案是部署紅外對射圍欄,通過實時監測紅外線是否被阻斷來判斷是否發生邊界入侵。

一份周界勘察的調研數據,就顯示了這種預警系統的不靠譜程度,誤報率最低的是98%,最高的是100%。

這並不是器件質量問題,而是紅外對射這種方案,本來就無法識別阻斷光線的是調皮的貓貓狗狗,還是婆娑舞動的樹木。

邊界檢測不靠譜,就必須增加巡視,於是人力的開支就必須增加……

譬如某手機工廠,保安就需要3500人,等於一個團的兵力了。每年安保的人力成本就過億元。

這些還是看不見地方的安全挑戰。在員工看得見的地方,安全到未必一定,然後麻煩是隨時體驗。

早高峰擁擠的交通本來就讓人煩躁了,但是到了公司,排隊打卡一樣鬱悶。然後總有人忘記刷卡,每月人力資源必須耗時耗力的去核對這些漏刷。或者乾脆提供一個比例,算官方漏刷率。認卡不認人的門禁系統,經常把領導攔住,而偽造、遺失、離職沒取消的卡不該來的,都可以來。

員工發發牢騷也就罷了。這套繁瑣讓客戶也來體驗一把。提前要預約,進門先盤查,前臺要登記,看起來牛逼的安保系統,更像是對老實人的層層刁難。而對真正的壞人,往往又無能為力。

傳統安防,最大的問題是智能化程度太低。各自為戰,無法協調,越負責系統效率越差。這都9012了,園區安防還是要靠時時刻刻增加麻煩來刷「存在感」嗎?

給園區安防加點「智慧」

針對這些問題,華為提出了智慧園區安防解決方案。

比如對邊界檢測,華為就利用視頻智能分析技術實現入侵探測、報警,從而實現周界防範。華為攝像機內置深度學習算法,針對小動物、雨雪及逆光幹擾進行優化,有效降低周界誤報率和漏報率,誤報率和漏報率低於5%。

此外,安保人員還可以選擇一組攝像頭,制定巡邏線路。跟傳統保安步行或者用園區內低速交通工具巡邏不同,設置好巡邏線路後,保安亭直接觀看視頻即可完成。視頻會設置隨機問題,確保保安觀看視頻時專注。一旦視頻巡邏發現異常,會及時通知機動崗及時處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保安的工作強度大大降低,工作體驗得到改善。

傳統安保車輛管理側重在出入口,基本可以做到無感通行。但是進入園區,車輛是否按照規定線路行駛,是否停放整齊有序,例如車庫出入口,消防通道等等禁停區域,往往都只能通過保安事後處置的方式提醒管理。在華為的智慧園區安防方案裡,可以做到車輛的軌跡跟蹤,重點區域違規停放的實時提醒。

智慧園區安防解決方案,還很容易與OA等系統集成打通,訪客預約變得更加容易。

針對考勤,門禁的需求,華為提供人臉識別方案。該系統支持20萬張人臉快速匹配身份,讓員工能夠在1秒內直接刷臉進入園區。員工進出園區,刷臉秒級開閘,園區和樓宇出入口,也通過人臉識別,員工幾乎感覺不到安防系統的存在,一路暢通。但是對非授權人員,則會發出,實時告警。

同時,利用人臉識別系統,安防解決方案支持黑名單庫管理與布控任務下發,人員身份實時識別與告警,結果實時查詢和統計;在發生意外事件時,安防排查可以以圖搜人,可以跟蹤人員軌跡,回溯歷史,處理時間得到數量級的提升。

以華為深圳總部基地培訓中心的智慧園區為例,安防項目投入運營以來,事件響應時間從7.5分鐘降低到2分鐘,處置效率提升了50%;員工、訪客在園區的體驗也變得更自如;綜合能效下降10%,設備壽命延長10%。

人臉識別考勤不新鮮,但是支持20萬人臉規模還保證秒過,排除背景複雜幹擾保證準確性,就很不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智慧園區安防解決方案中的攝像機,與傳統的安防攝像機相比也有很大不同,對於智能安防而言,首先要通過智能攝像機提取出監控視頻的有效數據。以華為人像卡口攝影機為例,其每秒200張人臉/幀的計算量,可實現對人群密集區域的實時特徵充分提取、特徵比對等功能。

之所有華為安防攝像機有這麼強大的能力,關鍵在於其嵌入的AI晶片。昇騰310是華為自主研發的邊緣AI晶片,單晶片支持16TOPS(INT8)高算力,僅需8w功耗。基於超強算力,全新的安防智能攝像機可以1拖N的方式,讓傳統普通的高清攝像機也擁有AI能力,實現攝像機算力協同共享,支撐存量普通數字攝像機快速智能化改造,這大大降低了傳統安防升級到智能化的成本。

視頻回傳到視頻雲平臺後,華為的視頻雲完全基於雲華架構設計,基於華為「鯤鵬+昇騰」處理器的智能存算檢模式,支持通過SDK和API方式加載各種算法,打通各個業務模塊,實現多算法直接的協調配合,滿足各行業各細分場景和集成場景的智能需求。

通過「端邊雲」全協同,不但訓練新的模型升級攝像機,還可以在雲端融合更多數據,打通各個子系統屏障,增加更多智能應用,安防系統由此成為企業園區數位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通過上億張圖片的學習,攝像機在陰晴雨雪霧天都可以快速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呈現出最優視圖效果。

為了適應用戶多變的業務場景,吸引更多合作夥伴豐富應用,華為還發布了基於智能視覺與感知的智能視頻算法商城Huawei HoloSens Store。在算法商城,用戶篩選出目標算法後,支持一鍵在線安裝攝像機。用戶可以通過實況查看算法的實時運行畫面,還可以對比多個算法的運行效果。

另外,對有開發能力的合作夥伴,算法商城還提供開發支持,開發者可以在一站式開發平臺基於華為攝像機的屬性進行模型訓練、轉換,形成算法文件包,還可以在線申請所需SDC進行遠程算法調試,真實測試算法效果。算法商城提供多種入駐模式和商業模式組合,讓合作夥伴和用戶能夠「隨意挑」、「快速換」、「放心用」,提供豐富的個性化選擇和定製開發的空間。

這就是華為獨特的智慧園區安防解決方案體系。

重新定義園區安防未來

2019年8月,華為發布了全新的安防品牌HoloSens。發布會上,華為智能安防產品線總裁段愛國談到了方向:「從高清到智能,我們認為有四大工作,第一是數據,第二是智能,第三是開放,第四是安全。」

華為智能安防產品線總裁段愛國

落實到解決方案上,華為判斷園區安防系統發展的趨勢就是:多維感知、雲化聯網、智能駕駛。

從園區邊界到門禁,從園區公共區域到辦公室內部,從車輛到人員,豐富多樣的數據通過園區監控雲平臺匯聚,然後在可視化的綜合安防平臺上實現多系統融合。辦公樓宇監控室、門衛監控電腦,分院區保安室,園區保安處都連接到視頻雲上,實現多級管理。

更重要的是,車牌識別、人臉識別、人數統計、智能跟蹤、聚眾識別、卡口聯動可以很方便的與OA、Hr、物流等業務系統對接,成為數位化企業的一部分。

很明顯,軟體定義的智能攝像機、視頻雲、AI框架構成了華為安防方案的基礎骨架,在傳統以看和記錄為主安防像智能化轉型的過程,華為給更多的夥伴留白。在算法商城,基於開放架構,在智能攝像機上實現更多擴展,應用到更多的行業。這些其實都是專業合作夥伴施展拳腳的空間。

在羅湖的某幼兒園,華為智慧園區安防解決方案就滿足了安防,又遠遠超越了安防。

早晚上下學時間,幼兒園門口接送小朋友的家長人數眾多,活潑好動的小朋友,一不小心就脫離爺爺奶奶的視線。這不,急得團團轉的爺爺只好求助於門口保安。保安熟練的利用華為的安防系統,快速搜到了小朋友,然後利用軌跡跟蹤,發現小朋友已經跟同伴安全進園。爺爺如釋重負。

園內上課,一個班30幾個小朋友,兩三個老師很難照顧到每個學生。通過對園區內活動場所的視頻覆蓋,老師在現場,安保人員通過視頻互相配合,很容易識別潛在風險,及時提醒。幼兒園再也不用因噎廢食,為了安全而限制小朋友活動。這時候安防系統的功能已經超越安防,進入到教學活動中了。

這就是一個精彩的軟體定義攝像機,通過算法更新增加智能的案例。

毫無疑問,從單維視覺到全息感知、從看見走向預見,從防控延展到業務,華為重新定義了園區安防的新未來。

#12月24日,2019華為智能安防城市峰會將在廣州聖豐索菲亞酒店召開,點擊「閱讀原文」,更精彩更深入更直觀的體驗,去現場感受吧!#

相關焦點

  • 智能化和場景化,雙重驅動下的華為智能安防
    去年8月,華為發布了智能安防新品牌HoloSens。半年之後,HoloSens有了一個中文品牌名稱「好(hào)望」,便於面向分銷市場傳播。據了解,「好望」這個名稱,來自於我國古代神獸「螭吻」,因其「形似獸,性好望」而成為大型建築上的裝飾構件,來保護宅邸平安。如今,華為智能安防採用這一品牌,也是希望能夠為我們的社會帶來一方平安。
  • 雲從科技亮相華為Connect大會 物聯智慧「未來」可期
    雲從科技亮相華為Connect大會 物聯智慧「未來」可期 9 月23- 26 日,全球科技行業規模最大的盛會之一——第五屆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
  • 全市老舊小區改造智慧安防建設現場會在和縣召開
    為進一步推動市、縣、區老舊小區智慧安防建設落地見效,近日,市老舊小區改造智慧安防建設現場會在和縣香格裡拉小區召開,市公安局副局長劉成斌,市住建局副局長楚生軍,和縣副縣長、公安局長何平,市治安支隊及各縣區、園區分局分管負責人,市住建局相關科室、各縣區住建部門具體負責同志參會。
  • 為家庭安防而生,華為智選海雀AI攝像頭新品開啟預售
    5月25日,華為智選聯合海雀共同推出的新品——華為智選生態產品海雀AI攝像頭雲臺超清版,專為家庭安防而設計,目前已經在華為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開啟預售,預售期間到手價159元,6月1日正式開售。與此同時,這款海雀AI攝像頭將於5月26日在華為Vmall商城正式開啟眾測,6月18日眾測結束,原價199元,限時優惠159元。
  • 塗鴉智能重磅加碼智慧安防,將攜手開發者呈現全場景方案
    導語:智慧安防正成為未來十年最重要的風口之一,AIoT平臺塗鴉智能將在全球硬科技開發者大會(深圳)上,為智慧安防行業帶來一系列全場景解決方案。 在AI和IoT當前的眾多應用場景中,安防是受影響改變最大的行業之一。
  • 走進鵬城智能體,華為在光明科學城舉辦園區智能體高峰論壇
    活動結合了以光明科學城為代表的新建園區的智慧化需求,邀請近200位各級主管部門、合作夥伴代表共同探討與研究,一同打造有競爭力的園區智能體方案,全力助推光明區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深圳市光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宗平、華為中國區政企業務副總裁陳斌為活動致辭,深圳市光明區委常委,區委區政府辦公室主任劉桂林、光明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王妍、華為智慧園區業務部總裁蘇寶華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
  • 建設智慧園區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它有哪些優勢
    打開APP 建設智慧園區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它有哪些優勢 網際網路應用研發服 發表於 2020-12-01 15:03:01 智慧園區是以網際網路為載體,融合「網際網路+產業」模式,面向園區提供全產業鏈支撐服務的智慧解決方案。
  • 高安著力打造智慧安防小區
    中國江西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陳再興報導:近年來,高安市圍繞打造智慧安防小區的目標,從嚴格人員車輛出入管理,建立完善人臉識別、視頻監控系統等方面著手,做好人防與技防相結合文章,促進小區的和諧穩定,增強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助力「平安高安」建設。
  • 華為哈勃投資思特威,布局CIS加強安防供應鏈
    其產品多應用於安防監控、車載影像、機器視覺及消費類電子產品等應用領域。UBcEETC-電子工程專輯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高質量視頻解決方案,產品遍及安防監控、車載影像、機器視覺及消費類電子產品(運動相機、無人機、掃地機器人、智能家用攝像頭)等應用領域。UBcEETC-電子工程專輯自2017年以來,思特威科技已連續兩年在CIS產品安防領域全球市場佔有率上保持第一,並在機器視覺、人工智慧應用等新興領域不斷拓展創新。
  • 安防新三巨:新華三安防的演進之路
    一系列IT、ICT、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AI廠商爭先恐後湧入,盤活了軟體、伺服器、算法、存儲、中間件等信息產業鏈,促合作、建生態、謀共贏成為了行業新的口號,其中聲勢最大的當屬華為、阿里、新華三,業內好事者也稱之為「新安防三巨頭」。
  • 15 位產業領袖,共話安防新十年|中國人工智慧安防峰會
    威騰電子智慧視頻產品首席技術官孫煜:「AI安防與存儲的變革」孫煜提到人工智慧在監控行業的應用四個主要要素:晶片、軟體、存儲和廠商。最後,邱召強展示了360視覺科技人臉識別硬體家族,以及智慧園區、智慧樓宇、社區安全、智慧校園、機場安防、智慧辦事大廳等幾大行業解決方案。
  • 從「數字家」到「智慧家」,華為賦能智能家居產業鏈蝶變
    憑智慧。12月21日,在華為全屋智能及智慧屏新品發布會上,這一系列的「憑什麼」追問直接叩擊智慧家庭生活的未來場景,而更震憾的是,華為告訴我們,這不是未來,而是現在。從通訊進入手機,再從手機、平板、智慧屏產品一步步進入智慧家居領域,直到今天的智慧全場景戰略,華為打造智慧生活的遠景非常清晰。但打造智慧家居就要做全屋智能嗎?屋,屋宇、房屋,從華為的全屋智能ALL IN ONE解決方案來看,如智能主機方案將設備進行融合,嵌在牆內,這已經開始涉及建築地產領域。
  • 君思科技智慧園區綜合管理平臺解決方案
    隨著經濟社會與技術手段不斷發展,園區已從1.0的租售模式發展到了4.0的數位化模式。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應用於數字園區領域,助力園區實現更好的管理和運營。那麼如今智慧園區數位化管理現狀如何,君思科技與您一同探討。
  • 服貿會地產科技剪影;騰訊智慧園區落地;中國鐵建合作華為;瀋陽二套...
    一、市場動態: 1.騰訊與深國際戰略合作,首個智慧園區「樣板間」落地深圳前海 9月4日,騰訊與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智慧園區建設、智慧物流生態等方面開展緊密合作,共同推動數位化技術在現代物流及商貿產業園區的場景開發和應用
  • 泰隆銀行創新智能預警 打造「智慧安防銀行」
    近日,泰隆銀行金華分行作為首批建成「智慧安防銀行」的金融機構,通過了公安部門的驗收。「智慧安防銀行」的建成,不僅提升了銀行自身的安防水平,從原先的被動值守變為主動預警,全方位的智能預警系統還能為公安破案調查取證提供便利。
  • 廣東中盾警用裝備有限公司喜獲「智慧安防優秀解決方案獎」
    大會當日下午,從「中國智慧安防與新基建產業發展論壇暨第五屆中國安防系統集成高端峰會」上傳來喜訊,廣東中盾警用裝備有限公司榮獲「2020年第三屆智慧安防優秀解決方案獎」。,實現了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多個場景的落地應用,
  • 華為智慧屏S系列正式亮相 引領客廳大屏娛樂「十年不過時」
    12月21日,華為舉行新品發布會,帶來了華為智慧屏家族的新成員——華為智慧屏S系列。根據華為智慧屏戰略,智慧屏是家庭場景的主要入口,也是華為全場景智慧化戰略部署的重點。通過將智慧交互、跨屏體驗、IoT控制與影音娛樂四大中心能力集於一身,華為智慧屏掀起了一場「客廳革命」。
  • 看家護院、娛樂狂歡兩不誤,十年不過時的華為智慧屏S系列發布
    在如今的各大電商平臺上,華為智慧屏系列產品憑藉著出色的產品實力獲得了一片讚譽。12月21日,華為又發布了新品——華為智慧屏S系列,其繼承了智慧屏音畫質方面的完美體驗,並且又增加了很多全新的功能,這些使得華為智慧屏S系列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 省公安廳一行來新區調研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工作
    12月21日今天上午,省公安廳一行來到青島西海岸新區,調研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工作。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區工委書記、區委書記孫永紅,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隋汝文陪同調研。 調研組一行深入薛家島街道鳳凰城小區,實地察看了小區智能門禁、人臉識別、智能門牌等物防技防措施,詳細了解小區保安巡邏、日常管理、安全防範等工作情況,並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聽取了我區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情況的匯報。 調研組對我區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是民心工程、民安工程,是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 「專利解密」華為如何實現物體檢測在大規模場景中的應用 助力智慧...
    【嘉德點評】華為發明的物體檢測方法,通過構建跨域知識圖譜,可以捕捉到不同待檢測物體間的內在關係,從而更加精確的進行物體識別,在智能安防等複雜場景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應用。集微網消息,2020年10月,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辦、成都優普誠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普惠AI,破浪前行」2020華為好望秋季品鑑會在成都首座萬豪酒店成功舉辦,該會就機器視覺、智慧安防等領域展開了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