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秀,凡人夢

2021-01-09 搜狐網

第1頁:達人秀,凡人夢 第2頁: 劉偉 我的雙腳 第3頁:賣鴨脖者的千千闕歌 第4頁:有時民工,有時舞者 第5頁:一個農民的歌劇夢

  

    本刊記者 李乃清 發自上海

  上海音樂廳,滬上已有80年歷史的高雅建築,來這裡的觀眾,常常正襟危坐,近乎膜拜地聆聽頂級交響樂團的演奏。

  如今,不到1個月時間裡,《中國達人秀》借這個舞臺已推出多位紅遍全國的草根奇人:「無臂鋼琴王子」、「民工街舞團」、「孔雀哥哥」、「農民歌唱家」……站上舞臺的,既有牙牙學語的幼童,也有年過古稀的老人,有船頭賣唱的,也有街邊修車的,甚至是拾荒者。

  ——這個最高級的舞臺,終於為最普通的人開放了。

  《中國達人秀》總導演金磊介紹,「這節目的名字很有文化野心,China's Got Talent可以理解為中國有很多天才,也可以理解為天賦中華,無形中以天生才藝結合個體和國家,很娛樂感地聯繫起所有奇蹟、夢想的東西,所以它承載的東西很大,但又用一種普通老百姓能接受的方式去傳播一個道理,就是用娛樂包裝的百姓故事。」

  節目錄製引進《英國達人》的原創概念,現場沒有電腦燈、沒有任何逗樂或煽情的音效,選手的表演、觀眾與評委的反應、側幕主持的簡短互動,構成節目的主要元素,呈現出一種樸素而隆重的劇場形態。金磊說,這種儀式感表達一種尊重,「要把所有真誠的東西爆料,送給老百姓。」

  經過3天錄製,「戲份」頗重的評委周立波就表示,這個舞臺讓他感受到「最直入人心的情感力量」:「和清口表演不同,在這裡自己的喜怒哀樂都會是代表我本人最真實的表現。」

  擔當專業評委的高曉松甚至審視了他多年的藝術觀:「我從前一直堅定地認為,藝術這東西是吃飽的人撐的,但這次還真不是這樣,一個普通人張嘴能唱出那麼動人的歌聲,給我巨大的感動,其實藝術特別平等,是給每個人的。不管你什麼階層、生活怎樣、有沒有希望,音樂和舞蹈都能撫慰人的心靈,這是我40歲才認識到的,大概是我生活在特別窄的階層裡。」

  主持人程雷坦言:「原來我覺得中國有達人嗎?沒有,不都是有點錢就得瑟了?但還真有這些人,我們沒給他們舞臺,一旦給他們舞臺,甭管多少,還真是感動中國了。」

  當國內選秀節目普遍遭遇「七年之癢」時,借西風的《中國達人秀》僅僅播出3期,就已創下驚人收視率,同時還獲得了熱烈的社會反響。

  文化學者張頤武認為,《中國達人秀》成功地把西方電視節目的創意本土化,本土化過程中又把中國夢有效展現出來。「30年來,中國的50後、60後、70後把貧困中國變成繁榮中國,現在社會對80後的期望更大。年長的人雖然有很多問題,但他們無愧於這個時代。今天是中國沉默大多數發聲的時刻,這個節目告訴人們這些沉默大多數自己的期望,他們有自己的價值觀、判斷、底線,經過這麼多年,電視節目終於找到了和中國主流觀眾的結合點。」

  「以前做娛樂,總覺得娛樂就是要好看,要鬧騰,要載歌載舞,要有明星……近幾年我們也在研究,希望把娛樂做成真實娛樂和民生娛樂。」已做了13年綜藝節目的金磊,曾經執導《加油,好男兒》和《歡聚世博•全家都來賽》兩大選秀節目,新聞專業的背景讓他有種「莫名的使命感」,「好男兒的時候我們就想提中國夢概念,因為選秀可以把個人夢想提到一代人的夢想,但是,生活閱歷單薄的80後沒有經歷過所謂苦難,這一代要去承載、託起一個中國夢非常困難。」

  「中國夢講的是中國人在實現自己理想過程當中可能遇到某些精神、道理、生活,包括生理上的困境。這樣一個舞臺,實際上把各種文化形態、生活形態呈現出來,所有才藝表演都有價值觀對接,這個節目的真正價值在於提供文化鑑別。」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喻國明教授從社會形態角度闡釋了達人秀的紅火,「中國社會目前正處在高緊張度形態之下,由於各種社會矛盾、衝突,人們心裡緊張狀態很高,需要一種釋放,社會學上叫代償性滿足,除了社會現實給人實現理想價值外,社會需要開闢更多通路,讓人們的某種夢想在另外一些舞臺上得到某種程度的釋放,至少使他的精神得到放鬆,這是一項特別重要的功能。」

  自2007年《英國達人》一炮走紅,該節目模式目前已覆蓋全球40多個國家,幾乎在每個國家都取得收視奇蹟。買來節目後,金磊自認摸透了核心理念:「達人秀是奧運會,偶像選秀只是田徑錦標賽。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萬民狂歡,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共鳴,表達自己的夢想。選秀手段上,其實並非專業技能的比拼,你的故事和你的才藝形成完整的個體,創造了這麼一個奇蹟,其實比的是你有多少創造奇蹟感,或者說圓夢感。蘇珊大媽真的唱得過英國皇家歌劇院的女高音嗎?不可能,為什麼動人?48歲老處女,從沒有過戀愛,也沒有初吻,英國人特別吃這個,貼近他們的文化,代表一種堅守、執著,Virgin這詞就從維多利亞女王演化而來,所以英國人把她捧得很高,圓了一個英國夢。」

  達人秀的舞臺,成為小人物播種大夢想的地方,也讓電視人看到了夢想照進現實的希望。

  我缺的就是個舞臺

  「我缺的就是個舞臺。」

  海選當天,安徽農民歌手徐宏東擲下的這句豪言,多少代表了選手們的心聲。

  「每個人來這個舞臺的目的都不一樣。」 與選手們有深入接觸的故事組導演吳群達說,「預選時劉偉就來參賽了,只是他一開始的狀態不是那麼積極,經歷過這樣人生的人,對這個比賽、對和這個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一定很警惕,而且是有所保留的。我們了解到,劉偉之前有過很多成就,拿過帕運會遊泳冠軍,破過自己創下的吉尼斯紀錄(用腳打鍵盤,一分鐘打26個字母9遍),其實他在某些領域已經達到很偉大的成就了,那麼他真正想得到的是什麼呢?」

  「其實他最需要的,是在一個舞臺上表現出自己音樂上的天賦。他跟劉德華曾同臺過,但只是作為殘疾人跟明星同臺,讓大家感動了,其實他最大的願望是有朝一日在臺上彈唱出自己寫的歌,得到像高曉松這樣的專業評委和觀眾的認可,這對他來說意義非凡。

  「我們接下來錄像的人當中還有個億萬富翁,60多歲了,要來跳芭蕾。他從小就特別愛文藝,文化大革命時是文藝兵,有次排樣板戲,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之類的,突然少了個女生,他就去跳女生的舞了,結果跳得出奇好,大家都說這姑娘真美,領導還去跟他握手,後來他就愛上了芭蕾……」

  「他的事業後來越做越好,現在早已是身家過億的董事長,兒子是哈佛教授,女兒是新加坡五星級油輪的財務總監,這一家人應該是不愁吃不愁穿了,但他最大的愛好還是芭蕾,而且是穿蓬蓬裙、跳女人的芭蕾。他就跟我們說,私下他是比男人還男人的男人,但在舞臺上就是一個比女人還女人的女人。他女兒有次突然發覺爸爸有這愛好,很不能接受,罵他是人妖變態。結果有一回,也不知道他怎麼搞定的,居然在法國紅磨坊表演,女兒去看了以後就哭了——爸爸對不起,你真的跳得很好,只要你喜歡,我們就支持你!這次他女兒和她老公都會來,看他跳《天鵝湖》,他就是熱愛這個舞臺。」

  渴望達人秀舞臺的人當中,並非只是一個明星夢情結。

  「有些人過來就是想讓母親開心,比如有個選手叫石頭,媽媽在東北,他在北京的飯店當保安,就是指揮停車場倒車的,34歲了,看見陌生人說話時他還會手心出汗,還會臉紅,但他就是有天賦,他唱孫楠的《拯救》,那個高音極其有力量,簡直讓人不可思議。」

  「他跟我很真誠地說,『有次回老家,突然發覺媽媽頭髮白了、皺紋多了,腦子裡面她還是很漂亮、很堅強的形象,怎麼一下就老了?我連她衰老的過程都沒看到,真的很內疚,我其實也沒什麼本事,就是想讓我媽特別高興,我每月2000塊收入,給我媽買件1000塊的衣服,可能會讓她開心,但不會讓她特別高興,最後發現,如果我能在電視裡唱歌,站上一個最輝煌的舞臺,讓媽媽坐在觀眾中間,讓她最直接地感受到大家給兒子的掌聲和歡呼,她一定覺得特別高興!』」

  採訪中,程雷常強調,「當我們在說冠軍有怎樣的商業價值時,人家來參賽的可能沒想那麼多。朱曉明因為自己胖遭人歧視:我想融入集體,練一樣東西讓你們覺得我這個人也不是廢人、慫人嘛。他沒想出唱片。周彥峰即便得了冠軍,他的鴨脖子就能賣得更貴嗎?他有能力擺脫、忘記自己困苦,他們不在意別人看自己的眼光,否則這些人是走不上這個舞臺的。」

  磨亮每個夢想

  達人秀的舞臺,6場初賽,3場複賽,1場總決賽,每個選手最多露臉3次。「所以講求『一招鮮』,第一招出來就要震撼,基礎要打得特別好,就是一鳴驚人,一個反差,形成一個故事。」節目視頻製作總監劉紅介紹道。

  每場錄像一天40個選手,為了將每個夢想打磨得更亮,節目組定下方案,每個選手都有選手組、故事組、導演組這3撥人派專人盯著,選手組負責報名、接待;故事組負責採訪,挖掘人身上每個可以產生大意向的點;導演組要深入了解他的才藝,3個組還經常一起開會,研討選手在舞臺上的最後發揮。金磊說,算上宣傳組,節目組總共約有100人,「但你知道《英國達人》節目組有多少人?他們有500人。」

  後期製作上,節目組也只得快馬加鞭,據劉紅介紹,《英國達人》是按照美劇的剪法,花三四個月把人全部找好、錄好、剪好再播出,「我們現在是剪好一期就播掉,他們第一期剪了一個月,我們最多一期用10天,最短周期只有三四天。英國人覺得不可思議,沒一個國家有我們這樣的速度。」

  除了各種理念的接納,英方對專業配備也有要求,節目組動用20個機位。「7臺單機用來敘事,從他填表、在等候區接受採訪,到側幕上臺的表現,走到側幕一個人時,還有一臺機器追蹤他那種忐忑時候的感覺。就像《楚門的世界》那個電影一樣,所有機器全方位捕捉你每個細節和表情,現場有13個進軌道的攝像機,追蹤觀眾和評委,每個評委都有臺機器跟蹤。我們一天錄下來有150盤帶子,用來剪個一兩小時的節目,這種比例以前從沒有過。」

  還有包裝的問題。那些人,那些事,核是實的,但殼要包裝。

  「《英國達人》的導演就說了蘇珊大媽,鏡頭過去,她在那兒坐角落裡啃蘋果,然後再採訪她,其實這是他們設計的。因為英國人很有教養,女的不會在公共場合啃蘋果,蘇珊大媽在英國也只是個普通人,他們設計了下,弄得她看上去很粗俗,像個鄰家大媽來串門的,完了一唱就紅,其實他們都知道她唱成那樣,就是要拉開這個反差。」劉紅告訴記者,「上次唱帕瓦羅蒂的那個農民(徐宏東),穿著半透明襯衫,裡面是個橫條背心,綠哈哈的,其實就是導演組幫他找的衣服,因為他穿上這衣服看去就好土。」

  播放節目時,導演們也對錄製素材進行重新洗牌,例如劉偉的表演是7月14日第一天錄製的,但直到節目第3集,觀眾才得以見到他的驚人才藝。

  金磊回應:「對殘疾的使用要非常慎重,剛開始我們不想拿殘疾人說事兒,因為他一出來大家就知道你要打什麼牌了。第一集我們特意放了4歲小孩和94歲老太,顯示出節目的草根性和沒有門檻。第二集我們五花八門放了各種類型的才藝,讓人覺得達人的色彩很多,第三集我們想打勵志牌,新出一個概念就是英國達人要來宣戰,我們現在找不找得出來?大家說找不出來,很著急,後面出來個劉偉,他有一定的敘事邏輯。

  「我個人非常欣賞第二集的80後壽君超,他表達了這一代人的態度,主流平臺已經太久沒有給饒舌、街舞平臺了,不知為什麼一直打壓,讓他們變得很地下,但現在給他們平臺,我沒想到這個在網上有那麼大影響,說明這唱出了這一代人的態度。我們放的不是全版,全版唱得還要多,各年紀的都在跟他揮手,包括高曉松也在跟他揮手,我當時特別感動。」

  鳥大了,什麼林子都有

  「鳥大了,什麼林子都有!」8月1日高曉松在微博留言。

  選秀臺上既然什麼都不限制,自然有特別誇張、出格的「雷」人,「有的把我們評委都嚇壞了,比如有玩蛇的,玩飛刀的,什麼眼珠掛在魚竿上的,我都看傻了。」

  程雷回憶,「最怪的就是有個『犀利哥』模樣的,上來就背個麻袋,破破爛爛,渾身散發著垃圾桶的味道。他說我表演跳舞,然後就真跳了,動作極其二,站在那兒比夢遊還難看,長得又猥瑣,但他沒開口之前我就詫異——他選的音樂太好了!旋律不強,但極其有感染力、非常酷。伊能靜說你這舞看不懂,他說,只有很有藝術修養的人才能看懂我的舞蹈。他們要淘汰他,高曉松說慢點,誰幫你選的音樂,太牛了!他下來,我說你晉級高興不高興?『場子太小了!』『1000多人哪。』『我要有10萬人,才能激發起我舞蹈所有的潛力。』我說下次給你努力安排下。『你如果能夠安排,你就去看我的表演,絕對震撼你!』你別看這人莫名其妙,但我認為他是個怪才,他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有權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裡。」

  觀眾和評委都詫異,都從哪兒找來這些各路「妖怪」?

  《英國達人》約有70%的選手由節目組自己挖掘,而吳群達透露,「除了電話和網上報名,我們有一半以上選手也是自己找的,這絕對是大海淘沙,花了極大功夫,通過各種渠道,各省市的電視同行,朋友的朋友,或者是想到民間有這個奇人,我們就下去找。有個唱歌的牧羊人,聽說他唱得好,人也純樸,但他生活在山東農村,也沒電話,我們只能跟他朋友聯繫,分賽區導演親自下去找他。還有個唐山老爺爺,80歲了還會倒立,我們就真的跑到唐山去,聽說有這麼精彩的選手大隱於市的話,你就要去這個市去找他啊!」

  節目組力求野無遺賢,遺憾卻無法避免。「我們之前有個在山東村子裡賣肉的老奶奶,唱歌聲音又高亢又亮麗,非常好聽,很多人不是去買肉,而是去聽她唱歌的,準備來參賽的那兩天,她丈夫突然中暑,不能來參賽了。過了一段時間再打電話過去,她說丈夫已經過世了,我們再怎麼勸說也沒用。這個選手我們本來覺得她肯定會在舞臺上一鳴驚人,但她現在已經被那種悲傷的情緒籠罩了,沒法再站上舞臺去唱歌了。」

  這廂是令人唏噓的命運,那廂卻令人哭笑不得,「有人甚至還想以參賽名義賺錢。有個選手讓經紀人打電話過來說,來參賽就要一萬塊錢。我們說不可以,回絕他以後,過了一會兒選手自己打電話過來了,不要錢了,要來參加比賽,像這樣的事情也有。」

  孔雀意外「開屏」

  這個節目的主持要新的方式。

  哦?新方式?主持人更牛逼了?

  你站側幕條哦!

  「上次有記者問,站側幕條你舒服伐?說句人話,剛上來誰都不舒服,我做了16年主持,一上來往那兒一站幹嗎?但第一天錄完節目,我就被震撼了,臺上那些男男女女普通人,他們那種狀態真是感動你了。」

  親和、機敏,是主持人程雷留給上海觀眾的印象,但這回,他不怎麼動嘴皮子。

  「英國專家告訴我,你不要想去說些什麼話,你要用情感和那些選手互動。節目中,我是選手上場、下場的互補,上場前給他們鼓勵,下場後,不管成功失敗,他們總有強烈的情緒,特別激動或者特別悲哀,就可以在我這裡釋放一下。

  「有人下來因為被淘汰了,心中不爽都寫臉上了——『冊那(滬語髒話),周立波』,『這個評委什麼都不懂,他還有資格來cancel我嗎?我給多少領導演出過』,『你也是主持人,今後你節目我都不看了。』但我覺得這是真實的互動,因為人都有情緒,說些強烈的,很多人下來後抱著你喜極而泣,比如那個『全中國最感動的豬』周彥峰,下來就使勁兒抱我,抱得我疼死了。還有那個唱歌的朱曉明,有些『偽娘』的小夥子,上去時很緊張,我想,這像個小夥嗎?這麼裝啊?其實他是緊張,下來後就特高興,還問我,完啦?」

  周立波就曾於現場感慨萬千中在微博留言:「達人秀的精彩之處在於你永遠無法預知下面會發生什麼狀況。」

  金磊說,「有時候你還真不需要設計,比如『孔雀哥哥』,我們沒有把這故事告訴評委和程雷,我們希望它真實發生在現場,他出來的時候,高曉松還在發手機簡訊呢,我們也沒想到所有評委都按了叉,所有人都不認可,這種反差最後變成了一種感動的力量。」

  側幕把主持人歸為觀眾的一分子,程雷就說,「那個孔雀達人,我初看他,只覺得這老頭眼神有點兒飄,讓我聯想到70年代電影裡的狗腿子。周立波問他為什麼要做這個?他說無聊,打發時間。我就覺得這人幹嗎哪,也不掙錢?大概腦子不大正常吧?現在想想,我為自己感到悲哀,我腦子裡還是根深蒂固被現代社會大部分人的想法趨同了。我們想什麼呀?房子、車子、票子,男的還想娘子,說極端了,一些有錢人還想婊子呢!但他呢?我想,就算他老婆沒病,他圖一樂子就不可以嗎?他花那麼多力氣,我們有資格嘲笑他嗎?沒有,他比我們牛。當他女兒上來說,我爸爸這樣是因為我媽媽癱瘓在床3年了,爸爸覺得媽媽無聊想跳舞給他解悶,我們所有人都眼眶含淚,所有人都被感動了。現場是感動,回家一想真是衝擊。」

  對金磊而言,「孔雀哥哥」姜仁瑞的故事是中國夢的最佳範例:「我們為什麼要把這個故事放大?這不僅表達了中國人不離不棄的傳統價值、一些真善美的東西,他心裡有那麼多浪漫的美感,這種美感已經缺失很多年了。端茶送水、洗衣搓背的故事很多,所有媒體都可以看到,但孔雀哥哥可以一下子被那麼多人認可,是因為他太美了,他是個童話,給你一個夢境,一個小老百姓,花8個月去做個東西,就是讓自己的太太開心,這是很具象的一個故事。」

  10點檔感情牌

  「他話也講不清,只會說我是嶽祥,什麼事都要看著他媽媽,但只要他拿起刀槍,在臺上習武時的那種精氣神,震撼得你汗毛都豎起。你絕不會想到,一個話都說不清的人,能在舞臺上打出如此自信的武術。」吳群達如許描述27歲的唐氏綜合症患者嶽祥。

  嶽祥還在母腹時,醫生就警告他母親,這孩子很特別,但他母親堅持要保住胎兒,只為等孩子出世後能叫自己一聲「媽媽」。母親回憶,口齒不清、智力遲緩的嶽祥從小就喜歡模仿,有次帶他外出上街,模仿交警的小嶽祥被一大群路人圍著指指點點,這讓她非常擔心孩子長大後會失去最基本的自信。

  上帝關了扇門,卻開了扇窗。嶽祥十幾歲時,母親突然發現孩子對電視裡的武打片特別好奇,一招一式還學得挺像,她就想,何不帶他去習武?沒想到孩子舞刀弄槍比正常人學得還快,這在他生命中注入了一種自信。「他以前很怕跟人交流,現在一點也不怕,很愛笑,雖然說話含混不清,但至少他信任這個世界,人們可能覺得習武只是才藝,但對他的生命來說,這絕不只是一種才藝。」

  這就是金磊所堅信的——有故事的人未必有驚人才藝,但有驚人才藝的人一定有故事!

  劉紅悄悄告訴記者,「我們笑金磊是『10點檔感情牌』,因為10點有新聞,會搶收視率,所以他會放一個很感人很煽情的故事,把你的心揪住了。」

  情感還是才藝?「孔雀哥哥」、「殺豬男」感動中國的同時,也給關注賽制公平、才藝至上的觀眾留下疑問,莫非感人故事多是「國情」所致?不滿者搬出《英國達人》來說法,「晉級選手不一定有感人故事,但一定有實力,沒實力免談。」

  在高曉松這樣頗為「苛刻」的專業評委眼裡,秀場上不乏技藝超群的達人,「舞蹈有很多特別好,一個跳機械舞的成都選手,把機械舞跳到現代舞的高度,太好了,還有把鋼管舞跳成古典舞的;腹語說相聲水平也很高,單口相聲大師都沒能這麼說的,技藝上這兩個給我印象極深。還有B-box選手特別多,水準都非常高。有一對B-box還打桌球,這就已經把B-box從一個簡單的音樂伴奏展示變成了一種能獨立表演的節目,感覺很好!」

  高曉松說,評委們有個「一噸信息量」的晉級標準:「不管是你的技藝、長相、歌喉,還是背景。比如彈鋼琴的殘疾人,鋼琴肯定沒有『十級』彈得好,但是你的情感、身世提供了90%的信息量,和技藝等等加起來過一噸,就可以。那麼,第二次複賽,如果還是這些東西,那就馬上變成零了,震撼不了大家,就該被淘汰。我覺得這很公平,只要在舞臺上提供一噸信息量,甭管他是什麼。」

  金磊也承認,到了複賽,很多人的故事沒有延續性,就看你的才藝了,「孔雀哥哥如果不能背一個鳳凰出來,可能他就得走。他如果回去做了一個鳳凰,他就可以是發明達人了。」

  但程雷似乎更感性:「人家說孔雀哥哥下次還那樣怎麼晉級?我說你這不是狹隘嘛?媒體是公器,但有時候也可以被私人小小利用一下。她癱瘓3年,如果能再活3年,他再來一次,同樣再表演一下,他老婆在臺下再看一次,讓所有知道這件事情的中國人再次起立,把掌聲都送給這位老太太,最終當她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她會有一個很美好的回憶:所有中國人曾經祝福過我。我們不能這麼幹一次嗎?我們所有人願意為一個微不足道的普通人來付出一次,佔用這麼一點時間,廣告錢25萬30秒,咱就拍3分鐘,為這個人。」

  我們的快樂可以複製

  舞臺上,8歲的趙欣瑜展現出過人天分,演繹了一首高難度的《山路十八彎》,博得全場掌聲,小小年紀的她,已經開始「跑場子」了。按照河南家鄉的習俗,村子裡有人過世,這一家就會請人來唱哭喪歌,因為小欣瑜嗓門夠亮,鄉親都願意找她幫忙。

  ——那你不害怕嗎?

  ——反正不是我的親人,我也不害怕。

  ——你唱歌的時候,人家在披麻戴孝呢,他們會怎麼樣呢?

  ——只要我一唱歌,他們就不哭了,就過來看我了。

  採訪中,劉紅和吳群達都提到這個「小喪娘」,吳說:「她的歌聲,特別能讓你感受到人性純粹的一面,你跟她接觸中,她就是這麼天真,好像不在乎這些東西,用她的童真來看你心裏面曾經埋沒的那一面。做這個節目過程中,最棒的是,你時常在發現自己,你所有靈魂的花朵、你以為已經掩蓋掉的那一面,都會在這一刻慢慢顯現、綻放。因為你接觸的實在是太真實的、不同的人了。」

  達人秀在深圳預選時,符房迪正在一旁拾垃圾,看到舞臺,他就報名了——「我的朋友都覺得我唱歌不錯,所以我想過來試試看。」程雷對他的表演記憶猶新:「他拿了個包,很緊張,我們說這個包我們幫你拿,他說你們不能拿,這個包跟我生活了四五年,是我所有家當,上臺後還抱著——『梁朝偉的歌,我用英文來唱(No Way I Can Hide)。』高曉松說你的英語哪兒學的?他就拿出一本英語字典:『這是我唯一的朋友。』下來之後,我說高興伐?他說真的很高興,謝謝你們!始終很有修養,他的情感表達是貴族的方式,但從小是個孤兒。接下來——『主持人不好意思,我忘了向他們鞠躬致謝』——我當時就癱掉哦,你說才藝重要嗎?有這檔次,教育我們所有人,很多人都不知道感恩呢。」

  吳群達也提及了這位拾荒者:「他真的有種強大的精神世界,你絕不會想到一個撿破爛的還會有心思去學英語。他都沒有固定住所,常住在橋洞裡或山頂上,每天就靠撿報紙的時間,把那本字典看透了,克服了這種物質上的窘境,把人生買的唯一一本書,緊緊地抱在懷裡,自學成英語愛好者。」

  採訪過程中,程雷一直樂呵呵的,坦言這次主持讓自己開眼:「趙本山的話是對的,為什麼現在小品不好看了?都是結構出來的。生活是啥你知道嗎?不知道,看看普通人人家怎麼快樂地生活著。我們現在買的書都是《我的成功可以複製》,這節目是:我們的快樂可以複製!

  「民工舞蹈團?我不覺得。應該是靚仔舞蹈團!不要把人家的工作亮在舞臺上,人家賣相(滬語「相貌」)很好,有種特別的自豪,對我來講,民工好像需要我們同情,原來覺得是弱勢人群。我現在想想,我們可能帶著某些特定的眼光,但是我們沒有認為這是偏見,劉偉不彈琴,那就是:小朋友你做孽啊,怎麼那麼苦啊?節目做完後,我們感受到的是欣賞你周圍的所有人,最終學會在生活當中欣賞自己。」

  尾聲

  8月14日中午,上海近郊某連鎖酒店,氣溫:40攝氏度。

  「不好意思,朱潔剛剛到,我去接人,漏接你電話了。」

  「趙欣瑜上午培訓完了,待會和她姥爺就回河南老家。」

  「徐宏東,兩點車會在外面接你。」

  「劉偉怎麼還不下來吃午飯呢?待會就要出發了!」

  ……

  為了安頓各路達人的食宿和行程,選手組的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

  這一天,來自全國各地的晉級選手再度返滬,準備接受新一輪的封閉培訓。

  程雷對這些晉級選手充滿信心:「最後到複賽還有東西可以看,看什麼呢?我是個普通人,一旦你給我機會,你看我怎樣進步給你看,一旦上這個臺,有很多人可以精彩給你看。」

  天氣酷熱難耐,「鋼琴小神童」宋新宇卻是活蹦亂跳,調皮地把房卡塞進了餐桌玻璃板下。他的父母陪同年僅4歲半的孩子再次從天津大老遠趕來,語氣多有不舍:「孩子太小,太辛苦,他身體不是很好,總鬧騰,這次參賽,就是為了見到郎朗。」

  或許是因為要回家了,「小喪娘」趙欣瑜扯著嗓門,歡快得很。大太陽底下,她姥爺黝黑辛勞的模樣,像極了羅中立畫中的父親,對於這座大城的選秀運動,他還有些陌生。

  下午兩點,已被媒體過度「轟炸」的劉偉由北京飛抵上海,終於有了片刻安寧,正專注地在網上搜尋《海賊王》、《火影》、《死神》等動畫片。「今天是周六吧?昨天出的《火影》我還沒看呢。」

  接受完一輪採訪後,徐宏東匆匆吃了頓午餐,看見眼前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選手們,這位久經秀場的農民歌手向記者概括道——「這舞臺就是不一樣,老、弱、病、殘、幼,全部都能上。」

  (實習記者沈從樂、陳竹沁、王文雨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news10)

相關焦點

  • 《中國達人秀》:小人物,大夢想
    這是東方衛視《中國達人秀》錄製現場的一段小插曲。數分鐘的舞臺展示,劉偉完成了自己從凡人到達人的蛻變。側幕主持人程雷眼眶泛紅,躲在幕後的總導演金磊內心更是五味雜陳。「節目組知道他的經歷、他的生存狀態和心理狀態。我們知道他的故事必定會感動人,但這句話,沒人教他這麼說。」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金磊坦言,當劉偉蹦出這句話時,他的故事已經成功了。這不僅僅是電視效果的層面。
  • 第三季"中國達人秀"落幕 潘倩倩榮登"年度達人"
    網易娛樂1月22日報導 (文/上海報導組 三生涼茶)  21日,東方衛視《中國達人秀》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舉行,第三季「達人秀」[進入《中國達人秀》專題]全國八強選秀人間蛇男、潘倩倩、魔音組合、宋佳政、唐榮海、雨林精靈、安與騎兵、霍春宇齊集一堂,盡情揮灑夢想與奇蹟。
  • 《達人秀》總決賽簡訊投票 英達人保羅到場
    《達人秀》總決賽簡訊投票 英達人保羅到場2010/9/30/8:26來源:成都日報    【慧聰廣電網】《中國達人秀》全國總決賽將在東方衛視直播。
  • 黃西傳授達人秀舞臺表演秘訣 自曝曾報名脫口秀
    黃西  晨報訊 明晚,第三季《中國達人秀》將在小年夜迎來《達人盛典》,第二季《英國達人秀》冠軍喬治·威廉·桑普森、第五季《英國達人秀》冠軍傑·麥克迪爾、第二季《中國達人秀》冠軍卓君以及多名往屆英美達人、中國達人、出自臺灣地區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的
  • 兩屆美國達人秀冠軍攜手來滬首秀 12月7日開唱
    12月7日,2010年美國達人秀冠軍麥克
  • 英國達人秀總冠軍全新力作震撼來襲!
    2018年,來自匈牙利的Attraction魅影舞團作為第一支外籍表演團隊,贏得了世界最大的才藝大賽——《英國達人秀》的總冠軍,他們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溫暖了來自世界各地5億觀眾的心。
  • 華裔紙牌魔術師「美國達人秀」再奪魁,還記得曾在達人秀舞臺爆紅的...
    近日,在「美國達人秀(America's Got Talent)」冠軍賽決賽中,華裔魔術師申林(Shin Lim)再次奪魁,捧走了獎盃,除此以外,還有25000美元的獎金。許多人對申林這個名字並不陌生,早在第13季「美國達人秀」上,他就憑藉一手驚世駭俗的超凡紙牌魔術過關斬將,擊敗另外九位入圍晉總決賽的高手,成為第一位「美國達人秀」的華裔冠軍。
  • 歌星魯朝陽獻唱星光達人秀2020春節聯歡晚會登陸央視平臺
    在春節前夕,歌星魯朝陽馬不停蹄前往多個春晚欄目組進行春節聯歡晚會錄製,其中包括較為知名的有《星光達人秀》欄目組錄製的一臺高規格的春晚節目2020星光達人璀璨之夜春節聯歡晚會,還有中國演藝界春晚組委會發起的2020中國演藝界春晚。
  • 凡人請勿模仿 世界各地極端開掛達人秀_遊俠網 Ali213.net
    印度達人秀表演極端絕技 咀嚼燈管卡車碾身  2012年6月,在「印度達人秀」節目上,評委和觀眾對一群民間藝人表演的絕技感到驚奇又害怕,不禁蒙住眼不忍看,卻又怕錯過精彩部分而透過指縫窺視。這些民間藝人自稱「最純粹的勇者」。
  • 達人秀冠軍跳街舞
    河南商報訊(記者 陳和生)打敗蘇珊大媽的英國達人秀冠軍Diversity,其大銀幕處女作3D街舞電影《舞力對決》有望在6月份被引進中國內地。  以動作為看點的街舞,3D來表現能獲得最佳視覺效果。內地發行方樂視影業介紹,《舞力對決》將有兩支重量級的街舞組合參與,分別是Diversity和Fearless。
  • 第三季《中國達人秀》北京演出第二場揭曉懸念
    夢想觀察員  搜狐娛樂訊 16日,本周一晚21:05,第三季《中國達人秀》北京匯報演出第二場繼續在東方衛視震撼上演。此前人民會堂衝刺夜中公布的14組達人名單中剩餘的7組達人悉數登場演繹夢想,趙洳暄的登場也為「誰能登上人民大會堂的舞臺」揭開了最後的謎底。崔永元繼續以夢想觀察員的身份坐鎮人民大會堂,與周立波、黃舒駿構成的達人秀史上首次三男同臺的畫面讓達人秀舞臺充滿驚喜。  今晚,最後三組將進入第三季《中國達人秀》達人盛典的達人名單將會被揭曉,8組達人將在神聖的人民大會堂舞臺上對夢想發起最後的挑戰。
  • 「美國達人秀」冠軍申林百老匯上演魔術秀 (1/3)
    「美國達人秀」冠軍申林百老匯上演魔術秀 (1/3) "← →"翻頁
  • 《中國達人秀》第6季即將來襲,你還記得前五個賽季的冠軍麼
    說起國內比較出名的選秀類節目,《中國達人秀》絕對是其中之一,《中國達人秀》也是國內引進海外眾多電視節目中最為成功的個案,達人秀鼓勵每一個有夢想的平凡人,讓他們通過這個舞臺展示和證明自己。現在距離《中國達人秀》第五季結束已經五年多的時間了,五年後番茄臺終於重啟了這檔王牌欄目,《中國達人秀》第六季馬上就要和大家見面了!《中國達人秀》最大的看點之一就是幾位觀察員老師了,第六季的四位觀察員導師也已經全部曝光,他們分別是:沈騰、金星、蔡國慶、楊冪,這四位觀察員全部都是新面孔,之前五個賽季從未亮相過達人秀舞臺,不過沈騰和金星的加盟確實讓人驚喜,這也大大增加了第六季的看點!
  • 簡綸廷Eric斬獲《亞洲達人秀》第三季總冠軍
    《亞洲達人秀》第三季總冠軍之夜,讓全世界記住了一位華人魔術師。他就是Eric Chien簡綸廷,這個響徹整個魔術圈的名字,讓他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華人之光。在決賽現場,觀眾被帶到一個充滿童真的魔幻世界。魔法又變成巧克力豆,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捏碎,成為一粒粒甜蜜的夢。彩色巧克力豆又在Eric的手中幻化成繽紛的紙花,像是為Eric的奪冠進行提前慶賀。評委Anggun驚呼,「我不知道下一秒你會變出什麼,我連眼睛都不敢眨一眨!你不是魔術師,你是魔法本人!」「You are the magic!」這句話是對一個魔術師最大的讚譽,也是Eric值得被稱頌的。
  • 「亞洲達人秀」冠軍簡綸廷百老匯上演魔術秀
    「亞洲達人秀」冠軍簡綸廷百老匯上演魔術秀 (2/3) "← →"翻頁
  • 「隆娛達人秀」幫助草根達人打開夢想之門
    近期,一檔線上「隆娛達人秀」賽事走紅網絡,以無門檻、接地氣、便於參與、全程正能量而吸引眾多草根達人爭相參與,成為日益繁榮的文化活動中一道別致風景。據悉,「隆娛達人秀」賽事旨在發掘優質草根音樂人、才藝達人,借力快手優質用戶平臺,助其成為明日之星,真正做到從百姓中來, 唱百姓心聲。目前已有 3 萬多人報名,涵蓋了聲樂、 器樂 、表演、口技 、脫口秀等表演形式,共開展了 15 場海選晉級賽, 從直播情況看,民間選手各顯神通、精彩不斷、令人拍案叫絕, 第一期賽事流量就超過了100 萬,最多一期流量超過 200 萬。
  • 中國"達人秀"真的有小市民氣嗎?
    據媒體報導,作家陸天明最近批評中國達人秀有小市民氣,要求「能不能把文化做得大氣一點。比如像國外的達人秀那樣,做出真正的達人味。」,並批評達人秀觀察員周立波「把自己的聲音裝成『大舌頭』,把自己變成個小丑,……突出了海派風格中的小市民氣。」
  • 世界冠軍現身《中國達人秀》沈騰楊冪小秀粵語
    9月1日,東方衛視第六季《中國達人秀》將迎來第四期節目的播出。上周節目高空扁帶再掀戶外挑戰高潮,90後銀行職員的點鈔表演引發了夢想觀察員對於「人民幣情懷」的熱烈討論,本期節目又將呈現哪些出乎意料的達人挑戰呢?
  • 石哲元中國達人秀冠軍,綜藝愛好者看過來
    很多人問中國達人秀的冠軍石哲元是誰,小編了解到,石哲元在1980年出生,從小在河南漯河長大,石哲元的父親是一名空軍傘兵教員和殲擊機駕駛員。受父親影響的緣故,石哲元從小就有兩個夢,一個是從軍夢,一個是藍天夢。
  • 《達人秀》周立波帶病上場 現場為選手作詩
    選手表演18日晚,《中國達人秀》第三季第五集在東方衛視播出。在苦悶重複的職業中,仍然苦中作樂堅信夢想的他,讓波波想起了自己長達5年孤獨的奔波經歷,這5年裡他常常一個人出發,朝發夕至,輾轉在廣州、武漢、上海三地之間,他很明白什麼叫夢在天空路在腳下,幾千裡的路途中,他體會什麼叫寂寞什麼叫遼闊。在選手唱歌的時候,波波寫下一首詩,還特意站起來向選手「匯報」:我總是在漂泊中寧靜,我總是在遼闊中寂寞,夢總是在天空中飄蕩,路一直在前方,而家總在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