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要復工了!!!大家是不是很高興?想要看哪部電影呢?作為消遣娛樂,電影給了我們很好的體驗,那麼你更傾向於力求逼真,任何情節都真刀真槍呢?還是有些劇情可以做隱晦處理呢?或許大家會厭惡替身,但我們今天說的這件事,你一定很氣憤為何不用替身。
狗狗和人的感情是不同種族友誼的最好體現,因此很多影片也願意來拍這個題材,常常能夠賺足觀眾的眼淚,不過《犬王》這部片子得來的眼淚卻大不相同。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海龍」是條優秀的狼犬,它為了救主人被炸死,其幼犬加入軍犬突擊隊,為國抗擊日軍的故事。1993年,姚守崗作為這部片子的導演,進入軍隊挑選能夠勝任主角的軍犬。「海龍」作為一條戰功赫赫的軍犬被成功選中,為了拍攝順利,其訓導員也跟著一起進入劇組。
想要動物配合表演是件很難的事情,但「海龍」很有靈性,不管是什麼樣的情節,它都能出色完成,因此拍攝進行得相當順利,直到一個關鍵鏡頭——「海龍」為救主「犧牲」。導演認為當時他們沒錢沒技術,想要拍出效果救只能用真犬完成,而且它這麼做也是為藝術獻身,是值得讚揚的。儘管當時有不少人提出反對一件,但最終拍攝還是只能按照導演的意願進行。「海龍」在眾目睽睽之下,被綁上真炸藥,炸死在所有人面前。
對於這個鏡頭的完成,導演姚守崗是拍手表示滿意的。電影上映後,幕後的這段故事被扒出來,2007年,央視電影頻道一檔欄目邀請了《犬王》的主創上臺講拍攝故事,導演回憶說,當時為了減輕狗的痛苦,說務必要一次炸死。而且警犬相當聰明,它背上炸藥之後一直不願意往前跑。此事一出,不少明星也紛紛斥責,怎麼能為了拍電影犧牲一條性命呢?後來姚守崗出來解釋,說當時沒條件去做特技,加上軍犬基地的領導說,這條犬已經退役,而且身患重病,選擇這种放時也是為了能夠儘量在結束它生命的時候痛苦少一些。
不過不管真實原因到底是不是這樣,這種在片場犧牲性命的做法還是讓很多人譴責的。除此之外,大家也聯想到那些在古裝片中,因為打仗而摔倒的馬匹,它們應該也是一樣的痛苦。難道藝術一定要犧牲這些動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