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笛導言
「她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因為壓在這二十床墊子和二十床鴨絨被下面的一粒豌豆,她居然還能感覺得出來。」——安徒生童話《豌豆公主》
多年後,小編發現,這話可能是個諷刺……
不久前,某營銷號開啟了「狂吹」摩納哥王室夏洛特·卡西拉奇(Charlotte Casiraghi)的「獨立」事跡。
▲圖源於網絡
然鵝,吃瓜群眾們紛紛表示,咱見多識廣的屯裡人不僅完全不care歐洲某村的公主到底有多個性,還把摩納哥王室八了個底朝天……最後結論:她好像不是啥公主,值得吹的也沒有那麼誇張……
▲圖源於網絡
小編捻了捻並不存在的鬍子,表示hin欣慰:看來廣大吃瓜眾終於厭倦了所謂的「歐洲皇室」芝麻事兒,不再一聽「公主王子」就腎上腺激素飆升,著實倍感清爽。
▲圖源於網絡
換句話說,在這番腥風血雨的八卦中,小編實則見到是:更多喜愛歐洲歷史or西洋古董藝術的小夥伴,正在剝離對old money貴族圈層的幻想外殼,更加冷靜而自信地看待那些似乎高貴實則平常的人事物,實在是好事一件。
▲圖源於網絡
不過鑑於這波「瓜眾」知識儲備太過厲害,吃瓜要素過多,我們不如順手細解這些八卦背後的知識點,順便欣賞一下「躺著也中槍」的格蕾絲·凱莉的寶藏,咱畢竟是一個嚴肅的吃瓜er嘛。
▲圖源於網絡
吃瓜要素一:繞不過的「村長梗」和公主到底是個啥?
好吧,看看摩納哥2.02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其中0.5平方公裡還是填海造陸而來的,真的是個村……
▲圖源於網絡
摩納哥全稱其實是摩納哥公國(法語:La Principauté de Monaco)咱從王室頭銜來說說,因為歷史上長期作為法國的小弟,摩納哥「村長」是擁有法國貴族頭銜滴,比如瓦倫蒂諾公爵、馬扎然公爵,也算是法國世襲貴族吧,只不過僅在Serene Highness級別(尊貴殿下,比皇室殿下低一級的稱號),實在夠不到「王/皇」的Royal Highness皇室殿下級別……
▲圖源於網絡
順便吃瓜群眾還積極補充了一個知識點:「現任村長阿爾伯的姐姐嫁給了漢諾瓦親王,她姐姐現在可以跟著老公用Royal Highness,比村長等級還要高一些。」
所以,當營銷號狂吹摩納哥的公主如何如何高處不勝寒,大家很冷靜:「你把公主替換成縣君,感受一下。」
▲圖源於網絡
講到這裡必須得用茜茜公主的例子佐證君主稱號的「鄙視鏈」有多嚴格:
茜茜公主的父親僅僅是巴伐利亞王室的旁支,就算在1845年「升艙」到Royal Highness,茜茜公主出嫁前的頭銜還是Elisabeth Amalie Eugenie, Herzogin in Bayern。
這就意味著「Herzogin in Bayern」仍是「in Bayern」,而非直系王室公爵的「von Bayern」,所以哪怕人再美,奧地利王室也認為她「不能成為哈布斯堡家族的聯姻對象」,這讓美人的婚後生活難度等級plus了又plus——又是一個紅顏薄命的故事了。
▲圖源於網絡
吃瓜要素二:「old money」和「百萬美元貴婦」
小編表示,誰看得上看不上誰這類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可能都得劃在「封建糟粕」裡,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講,正因為有「頭銜鄙視鏈」的存在,貴族階層搖搖欲墜之際,我們才得以看見權勢與金錢如何推動歷史走向,一隻蝴蝶又如何掀起太平洋風暴的。
▲圖源於網絡
這就必須提名曾經聞名的「百萬美元貴婦」。沒錯,這場吃瓜中「躺著也中槍」的摩納哥王妃格蕾絲·凱莉也應當算是「百萬美元貴婦」的一員。
▲圖源於網絡
在迎娶格蕾絲之前,雷尼爾三世的確欠了一屁股債,而格蕾絲的父親以200萬美元(大約相當於今天7285萬美元)的嫁妝最終「談妥」了這門婚事。
▲圖源於網絡
「百萬美元貴婦」並不是件新鮮事,1890年到1910年間,大約1/4的英國貴族迎娶了美國姑娘,用自己的頭銜換取姑娘們的巨額嫁妝。捉襟見肘的old money得以償還莊園的負債,而新興的new money得以撬開緊閉的上流社會之門。
這些並不光彩的權錢交易裡,卻湧現了眾多如星辰般耀眼的美國麗人:
邱吉爾的老媽珍妮·傑羅姆、黛安娜王妃的曾祖母弗朗西斯·沃克、《唐頓莊園》 Lady Cora 的原型Carnarvon伯爵五世夫人、促進女性權益的孔蘇埃洛·范德比爾特……呃,還有備受爭議的辛普森夫人。
▲圖源於網絡
多樂希·內維爾感嘆:「撼動英國貴族的兩大法器,是美國姑娘和股票」。如果沒有這些有錢任性的「百萬貴婦」們,世界會不會變成另一個樣子?
吃瓜要素三:格蕾絲·凱莉到底有多少寶藏?
如果沒有格蕾絲·凱莉打下的江山,摩納哥王室眾人可能早就被媒體遺忘了。
▲圖源於網絡
作為連續主演三部希區柯克大片、奧斯卡最佳女主獎獲得者,風華絕代的好萊塢巨星格蕾絲給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王室帶來了實打實的寶藏,比如這些美麗至極的珠寶們。
▲摩納哥公國委託梵克雅寶製作了一套珍珠鑽石套裝作為格蕾絲的訂婚禮物▲圖源於網絡
▲格蕾絲佩戴梵克雅寶訂婚套裝,這也是她非常著名的造型之一▲圖源於網絡
▲親王以這枚卡地亞10.47克拉祖母綠形鉑金鑽戒與格蕾絲定下終生▲圖源於網絡
▲格蕾絲在1956年的電影《上流社會》中佩戴婚戒出境▲圖源於網絡
▲結婚禮物中還有著名的紅寶石鑲鑽王冠,由摩納哥皇室旗下SBM財團贈送(左);凱莉王妃和雷尼爾三世在梵蒂岡,王妃就戴著這頂卡地亞紅寶石鑽石冠冕(右)▲圖源於網絡
▲當然或簡約或誇張的首飾,照樣驚豔眾人▲圖源於網絡
有沒有被這些漂亮的珠寶閃瞎?直至今日還有不少媒體對此津津樂道(比如您眼前這位)。不過據說這些珠寶摩納哥王室後代很少佩戴(也不知道為啥),倒是格蕾絲其他事跡更加後勁十足:
她婚禮上400名記者的渲染加上電視轉播,摩納哥居然從彈丸之地搖身變成理想的度假勝地,至今旅遊業還是其產業支柱之一。
要知道在1949年摩納哥95%的經濟來源還是不怎麼光彩的賭場呢。
▲圖源於網絡
格蕾絲·凱莉婚後還擔任摩納哥紅十字會主席,利用好萊塢影響力提升眾多慈善項目的知名度,重塑摩納哥王室國際形象。
要知道曾經毛姆還稱這個國家為「一個陽光充足的地方,然後卻滿是陰暗人群」呢。
▲至今摩納哥的紅十字晚會和玫瑰晚會(Bai de la Rose)都是世界著名的慈善類活動▲圖源於網絡
王妃還贊助國際電視節、摩納哥藝術節、歌劇、芭蕾舞劇、藝術展覽……摩納哥一舉成為全球藝術中心之一呢。
為了在媒體面前掩蓋自己因為孕而走樣的身材,不小心給愛馬仕帶貨「凱莉包」,也是王妃不經意的蝴蝶效應呢。
▲圖源於網絡
所以你說說,吃摩納哥的瓜,怎麼可能繞得過這位寶藏王妃,她的後勁實在太大,以至於以一己之力提升了王室接近兩代人的顏值啊!
▲外孫安德烈王子(Andrea Casiraghi)曾入選美國《人物》周刊的全球最美麗50人名單▲圖源於網絡
▲外孫女夏洛特·卡西拉奇(Charlotte Casiraghi)20歲被《名利場》(Vanity Fair)雜誌評為「國際最佳著裝人士」之一▲圖源於網絡
看出來了吧,姣好的外形加上王室光環(部分),還有從格蕾絲時期就打好的時尚藝術影視關係(小編亂猜的),摩納哥王室現在走的妥妥是條時尚路線啊!
這大概也是如今為啥各大營銷號時不時就八一下摩納哥的原因,誰不愛看俊男美女呢?
風笛說
其實,小編真不介意大家沒事的時候刷刷美麗的珠寶和長得好看的人兒,愛美之心誰木有?
小編猜冷靜的吃瓜眾反感的是不論青紅皂白的尬誇:這個世界上,如果只是有錢和有權就值得吹噓,實在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兒。
就吃王室的瓜來說,比起尬誇公主們的時尚外形,我們越來越希望看見一些真正有想法和幹勁的女性:
比如為國家未來轉型千金購買藝術品建沙漠博物館的卡達瑪雅莎公主,和她氣幹雲天的王太后老媽;比如兼職畫家、舞臺設計師、翻譯家和考古學家的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比如因做慈善事業太過傑出而獲得政府榮譽勳章的阿爾巴尼亞王妃傑拉爾丁,哪怕是流落王室……
真公主可不是脆弱而美麗的豌豆呢。
▲圖源於網絡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文:閱閱 | 編輯:富貴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