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把兩部「動物」動畫連著看了,一部是迪士尼放的大招《瘋狂動物城》,一部是日本動畫人細田守的《怪物之子》。
前者是西方商業動畫的最高水準,精工細作彩蛋滿地,所喻和諷刺的事情既正確又淺顯易懂。電影院裡孩子笑聲不斷,大人則光是撿彩蛋就已覺得值回票價,更不消說動物城裡逼真的自然區域劃分,以及動物性準確一隻有毛的動物角色。
後者同樣是大製作,亦取得細田守個人生涯的票房高峰(以公映45天票房51億日元超過《狼之子雨和雪》的42億),優點和缺點卻同樣一目了然。
優點是畫面極美,「怪物之地」儼然東方式的烏託邦之城,缺點則是故事源自《山月記》和《白鯨》,本應哲思深刻,結果後半段全盤崩塌,瀰漫濃濃的日式動漫陳詞濫調,白瞎了前半段的努力。
但是它畢竟比《瘋狂動物城》值得回味,因為細田守的這部新作除了延續《狼之子雨和雪》中的親情話題,更多探及人性暗面和自我身份矛盾,以及個人和群體之間的關係。可惜腳本導演監督三位一體的細田守提出問題卻胡亂搪塞過去,不知是迫於主流商業片的壓力,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怪物之子》囊括了傳統日本動畫的經典元素:神隱的孩子,神怪的世界,隱士高手,怨念生靈,以及傳統市集和生活方式。它大約有想向《千與千尋》致敬的意思,開頭也是一個小孩誤入奇怪小巷,結果轉眼遁入怪物之地。
和《千與千尋》不同,小孩下意識地對怪物們隱瞞自己的真名,以「九太」之名在怪物之地澀天街生活了足足九年。他亦可以在兩個世界裡自由穿梭,不回自己的世界,只是因為無家可回。
收養他的廢柴大叔叫熊徹,是個功夫高手。紅毛大熊還有兩個夥伴,猴子樣的多多大叔,以及面慈心善的出家「豬」百秋大叔。三個大叔合力撫養九太,在九太和熊徹數不清的對罵中共同成長,熊徹和九太亦成為澀天街一對師徒高手。
怪物之地的設定是這樣的:怪物們靠比武決出新一代宗師,原任宗師即可轉世為神,並能夠自由決定變成什麼神明。怪物們非神,亦和人類不同。神和人之間的他們與人類最大的不同就是人類有「黑暗面」,對怪物們具有毀滅性的力量,怪物們心裡卻都是光明。
因為心思坦蕩日子悠閒,所以影片的前半部分貢獻了多少人只能在夢裡幻想出來的理想之地。
集市上熙熙攘攘撐開傘花繽紛,羅馬風格的鬥獸場氣氛端肅。家常過日子的山地小鎮類似南歐風光,街巷轉角多船首型建築,石板鋪地,狹長的巷子之間掛五色遮陽布。熊徹大叔住的石屋是地道的東方小城鎮風味。不是日式,倒非常像中國南方或者南洋一帶,四房屋前一片空地,一小片爬山虎,一小叢野草,屋角堆幾隻大酒缸。他們的習武之所則像廢棄的西式住所,三面斷壁圍著一塊空地,大樹一棵見證這對如父如子的冤家一年年成長。
幾位怪大叔和小九太都是單身漢。單身漢的生活簡簡單單,周遊列國尋訪高手的過程中他們好像《西遊記》中四人,一人、一猴、一熊、一豬,扎帳篷生火烤魚一點憂愁都沒有。
然而怪物們「古人」式的西遊路儘管讓九太悟到必須找到自己的路,對他來說卻只是性靈上的啟發。在某日再次發現通道回到人類世界之後,九太產生了身份困惑。
象徵現代文明的社會裡有學校,姑娘,還有一直在尋找他的父親。在那裡他重拾了自己的本名「蓮」,亦以圖書館為起點開始強烈渴望探索世界。
《怪物之子》延續了《狼之子雨和雪》的身份探索命題。實際上「怪物之子」並非九太一人。與熊徹爭奪「一代宗師」位置的對手豬王山亦抱養了一個人類小孩起名一郎彥,卻從小不忍說破他永遠無法像崇拜的父親一樣長出大獠牙和招風耳的殘酷事實,而是一再向他確認他是自己的兒子無疑。結果比武之後一郎彥憤怒於父親的戰敗,露出胸中黑洞,重傷熊徹。
一郎彥和九太二人,一個從小壓抑本性,一朝爆發即被黑洞吞噬性靈;一個從小知曉自己的身份且自由成長,最終依然難逃面對內心黑洞的命運。
這本來是兩組強有力的對比,但是細田守功課沒有做足,只是簡單的把「人類的黑洞」符號化了,還借沒有存在感的女主角以「所有人都一樣,都在默默承受痛苦」的拙劣理由輕易將之束之高閣。他用了最偷懶的辦法解決難題,對化身為巨鯨的一郎彥和九太之間的決戰也再次借女主之口輕描淡寫為「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明明靈感來源於《白鯨》和《山月記》,更應無懼直面人性矛盾的本質和對洪荒之力的敬畏,結果細田守一滑腳用超強的集體意識掩蓋了個人意識的覺醒,不僅沒有回答問題而且給出一個糟糕的答案。這就好比精神麻痺鍋裡的青蛙,告訴他們痛苦不是個例,而是不可避免的宿命。
因為方向性的偏轉,所以導致影片的後半段質量急轉直下。作為大製作影片,決戰場面美卻缺乏想像力,抵不上前半段傳統社會散淡的美。更重要的是,九太突然就「認清」了自己是人類孩子,必須回歸庸常的現代文明社會。
即便師父熊徹最後義無反顧決定轉世為他心中的「劍之神」助他打敗/拯救一郎彥,大戰後他還是決定離開澀天街收起手中劍,過起普通人類小孩的生活。
這是為什麼?千尋的故事中小千的回歸有父母的羈絆,且她畢竟只是神隱之地的過客,離開既是必然,也隱喻童年大夢的被迫結束。
九太不同,他可以自由進出兩個世界,他的家在澀天街,如果說只是為了女朋友決定拋棄舊生活,戲劇力量就弱得多了。亦沒有千尋式的被迫離開神隱之地的成長蠻力,九太的選擇僅僅給人滑稽可笑的「中二病」少年之感。
從倔強頑童到天賦和道行極高的武者再到「中二病」少年,視之不忍!
建議看前半部,人性的矛盾和洪荒之力部分,不如直接去讀《白鯨》和《山月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