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的「老天爺」,到底是佛教,還是道教中人?

2020-12-16 煮酒君

"天"、"老天爺"這個概念已經根植在每個中國人心中,在遇到一些事件我們發出"天啊!""我的老天爺啊!"這類的感嘆,以此來強調自己的情感。在面對自己覺得不合理但是確實發生了的事情,例如好人得了絕症而壞人活得好好地,常常會說"老天爺真是瞎了眼!""沒天理啊!"在遇見開心或者幸運的事情時又會說"感謝老天!""蒼天有眼吶!"在人們心中,"老天爺"是非常複雜的意向。

我們發現在西方社會,人們也會這樣感嘆"oh god!"與中國非常相似,那麼東西方兩種老天爺的內涵是相同的嗎?

其實所謂的"老天爺"有兩種內涵,一種是具體的,指的是某一個明確的任務或者事物;另一種是抽象的,有很多不同的形態和理解,針對這兩種情況我們分別討論。

第一種是具體有明確指代對象的,但這種指代對象也有很多,我們來挑最典型的兩個說。首先,就是指昊天上帝,他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天上的主神,周王朝至高神,也是儒家學說裡認為的"天帝",後來隨著儒術獨尊,歷代王朝便沿用了這一說法。

儒家經典《尚書·堯典》:"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於山川,遍於群神。"同樣在《論語》中也有對應記載《論語·堯曰》:"敢詔告於皇皇后帝"。而《通典·禮典》中則有更明確的解釋:"所謂昊天上帝者,蓋元氣之廣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即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

第一種被廣泛承認的天帝就是昊天大帝,第二種是我們現代人更為熟悉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的概念其實出現的比較晚,直到唐代,各帝王所祭祀的天帝都是"昊天",玉皇大帝的概念還未出現。

真正的玉皇大帝被官方承認是在北宋宋真宗時期,真宗為了東封西祀做了一系列準備工作,其中就包括將宇宙具象化,創造出一個玉皇大帝的形象。真宗親自造玉皇大帝像,並將其尊為自家祖先祭祀,甚至幾番上聖號,最終成了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看這一長串,就知道真宗的重視程度。

後來雖然北宋滅亡,但是百姓們仍然將玉皇大帝當作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形神來拜,使得"天公""老天爺"藉由玉帝這個神的形象延續了下去。在此基礎上民間衍生了許多的傳說,逐漸豐滿著玉皇大帝這個神的形象。

到了明清時期,玉皇大帝的身份也有了新的說法。歐陽飛根據民間傳說並加以潤色所寫的民間神話小說《諸神傳奇》中有寫玉皇大帝生前原是一個寨主,名叫張友人又稱張百忍。他德才兼備,被下凡的神仙選中,後來也被所有神仙認同,推為了至高玉皇大帝。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也明確說玉帝是姓張,但是名倒是沒有提及。後來在《封神演義》成書並在民間廣泛傳播後,更是有了姜子牙封神,張友人撿漏的說法,更具有戲劇性。不過這幾種說法也僅僅是藝術作品,只是民間傳說,玉皇大帝在道教作品中並沒有所謂凡人身份的說法。

第二種抽象的表達,也有很多種說法。著名的戲劇《感天動地竇娥冤》就有在遭受不公時對天地控訴。"看起來老天爺不辨愚賢;良善家為什麼遭此天譴?","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這就表現了人們給天附加的一種特質,就是公平、懲惡揚善,也就是所謂的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公,至正,至明。這和我們的認識是差不多的,以墨子為代表的墨家學說也提出"天志"以賞善罰惡。

但是道家卻有不同的認識,老莊認為道生天地,認為所謂的天道就是自然,否定了天的神學性。荀子也相似,並有更詳細的闡述,以天為自然,所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主張"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對"錯人而思天"。

所以結合兩個層面來看,中國所謂的"天"和"老天爺"與西方的含義是很不同的。我們的天還帶有人民樸素的願望,甚至於對一個好官員的稱讚也是"青天大老爺"。

中國的具象化的神,不管是昊天大帝還是玉皇大帝都被賦予了人的特質,會犯錯、會有七情六慾,甚至於在很多的民間傳說裡,神仙還遠不如凡人來的逍遙快活。

其實不論是儒教還是道教,或者是民間傳說,老天爺從來就不是冷冰冰的,他是一種權威的化身,也是能處理天下一切事物的,人們希望有這樣一個能夠擁有最高權力來維護公平正義的人,同時也希望當神犯錯的時候,情理法可以凌駕於神之上。人們常常對天感嘆,實際上是將自己樸素的情感訴諸於鬼神。

所以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為最好的至高神形象,或許有廣泛的外在表現,但內在卻因人而異

相關焦點

  • 閩南人到底信的是佛教還是道教
    不過最多的好像還是拜佛。那麼他們到底是佛教呢?還是道教呢?不難發現,閩南上山很對都是有寺廟的,上面也是有和尚的。很多人就會覺得閩南應該是信佛的,其實不然,他們信的是道教。只是被佛教融合了之後的道教。為什麼這麼說呢?根據閩南的傳統文化來看,也不難看出他們所信的應該是道教。
  • 四大天王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為何法力一樣?主要是這個原因
    去過寺廟的人都會拜一拜四大天王,不少人則基本是見到菩薩就拜,秉著心誠則靈,希望菩薩能夠保佑自己,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四大天王的來歷,而佛教裡的四大天王與道教四大天王的法力是一樣的,那四大天王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主要是這個原因。
  • 補財庫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全網第一通透的解答
    近期有福主問我——為什麼佛教也說可以做補財庫法事?補財庫到底是道教的還是佛教的呢?我不做過多評論,只說一些事實,歡迎探討交流。1、全套的補財庫法事包括還受生債、避禍門、開財門、補財庫等法事,而受生債人人皆有,不管你信奉的是哪個宗教,都無法改變你身背陰債的事實。
  • 佛教和道教到底有沒有區別?
    但是佛道之爭,從佛教傳入我國就開始了。秦漢魏晉、五代十國尤為強烈。我國百姓喜歡禪宗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因為禪宗來到中土首先面臨的就是與道教的論證。甚至某段時間,人們看似談論的是佛教,實質談論的是道教。更甚至到了如今,許多人談論佛教,尤其是禪宗,多數還是以談論道教的玄學來代替闡述禪理。
  • 佛教口頭禪是「阿彌陀佛」,基督教是「上帝保佑」,道教講什麼?
    我想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肯定經常聽到這樣的兩句話,一句話是阿彌陀佛,一句話是上帝保佑,其中前一句話是來自於佛教,後一句話則來自於基督教,這都是在人遇到困難時說得最多的兩句話。中國作為世界上有名的無信仰人數比例比較高的國家,其實本身還是有一定的宗教存在的,佛教作為中國傳播最廣的一個宗教,很多人都會在身邊發現一個兩個信仰佛教的人,哪怕是不相信佛教的人,在遇到麻煩的時候也會下意識地說上一聲阿彌陀佛,基督教作為世界上傳播最廣的宗教,雖然沒有佛教那麼的鼎盛,但是在中國也有一定的人的人信仰他。那麼可能就有人問了,我們中國就沒有自己的宗教嗎?其實是有的。
  • 都是勸人向善,為何佛教被滅4次,道教卻沒事?
    信佛,應該從佛學中增進智慧,去除貪嗔痴三毒。對道教一直有好感,道教不像基督教、伊斯蘭教那麼奴性十足,有個莫名其妙的主或真主,也不像佛教那樣逆來順受,消極逃遁。盛世修真,亂世出山,匡扶社稷,這才是本土宗教該做的,其他宗教反正是在別人家,不趁機興風作浪就不錯了!
  • 佛教觀音菩薩和道教慈航真人是一回事嗎?
    鑑於鮮有介紹兩位神祇的不同,本文我們主要通過神祇造像、基礎信仰和信仰根本分析兩位神祇的不同。一、神祇造像不同在大多數人看來,佛教的觀音菩薩造像和道教的慈航真人造像是差不多的。比如都手持楊柳枝和玉淨瓶,身邊都侍從童男童女。
  • 《靜心咒》佛教和道教皆有,他們有何不同?
    無論佛教還是道教,若要修行,最開始要修的是不動心;今日藉此機會,我們來淺談一下的佛教與道教最為基本靜心咒法。,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以上是本次列舉佛教兩部靜心經文,常念之,能修不動明王心,能消業障,能庇護己身,能得福報,能證佛身對比佛教《靜心咒》來看,道教的靜心經文則是言簡意賅,只是一字一句都需揣摩
  • 六字大悲咒是佛教的,為什麼道教也有六字大明咒?
    同時,菩提流支、金剛智、智通等人也有相關譯本。為什麼《大悲咒》會這麼流行呢?最主要還是與《千手經》裡所宣揚的此咒的功效。如經中提及,誦持此咒可得十五種善生:「一者,所生之處,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國。三者,常值好時。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常得具足。六者,道心純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屬,恩義和順。
  • 世人都說盛世佛教,亂世道教,但別忘了還有一句治世儒生
    華夏三教,佛道儒,而現在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佛教,道教也可以在各種文學題材中看到,至於最後的儒學,自五四以來就很少見過,只有最近幾年的孔子學院等,才讓世人再一次領略到儒家的風範。不過,其實儒家思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興起了,現在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只是儒家與其他兩家不同,盛世佛教,亂世道教,至於儒家,則是治世儒生。佛道兩家都是中國本土宗教,而佛教是西漢以後從國外傳入我國的。只是剛進入我們國家時的一個小宗教而已,後來才慢慢興起。
  • 《心經》和《清靜經》,佛教與道教中兩部異曲同工的經典!
    #《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大乘佛教中一部文字最少、詮理卻深奧微妙的經典,僅以二百六十個字,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闡明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原理,因此而被佛教徒視為每天必誦的經典之一。《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是道教徒日常諷誦修持的重要功課之一,以其言簡意賅、義理深刻而被道教人士重視,視為道教性功修持的準鵠。誦讀經典,最關鍵的應該是透過詞句領會其蘊含的原理和教義。
  • 佛教口頭禪是「阿彌陀佛」,基督教是「上帝保佑」,道教該說啥?
    中國是全球無信仰比例最高的國家,不過即便如此,中國還是有一大批人是有信仰的,中國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中國宗教信徒的主要信仰有佛教,道教,伊斯蘭家,基督教,根據估算,中國的宗教徒,應該有1億多人,宗教活動場所有8.5萬多處,在職宗教人員有30多萬人。
  • 相比佛教的六道輪迴,道教的五道輪迴又有多少人知道?
    文/曉夢閣主「六道輪迴」我們在很多影視和小說中都可以看到,這是佛教經典的關於因果報應的一種宣論。但是你知道嗎?道教也有,不過不是六道輪迴,而是五道輪迴。很少人知道,道教的五道輪迴又指什麼呢?佛教的六道輪迴分別是指:天道、修羅道、人間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最慘的就是墮落阿鼻地獄受盡疾苦。
  • 相比於佛教、道教,基督教為何在國內容易流行,五大觀點你贊同麼
    相比於佛教、道教,基督教為何在國內容易流行,五大觀點你贊同麼?第一點、距離近,又方便基督教可以在任何地方做生意。這樣多好,省去了到底要交多少錢贖罪的煩惱。佛教和道教看你自己了,這沒有規定,可不是心裡沒底麼。佛教徒話說還有兩面性,一方面說回頭是岸,另一方面還講因果報應。到底是應了哪一邊,普通人著實困惑。基督教就簡單了,你只要無條件地相信我,萬事OK.第四點、一本經書走天下基督教有多少經典?
  • 道教作為本土宗教,為何影響力比不上佛教?
    而道教因為在中國本土宗教,所以還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其影響力並沒有佛教這麼深遠和強大。佛像第二緣起論:《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佛教認為,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了,這樣的一種現象就是「空」。
  • 佛教中說的「消業」到底是什麼意思
    人類也好,其他六道眾生也好,只要還在輪迴中,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就都沒有看透過自己。在六道眾生中,比較聰明,情緒比較多,思想也比較複雜的,是人類。人的眼、耳、鼻、舌、身一直在看、聽、聞、嘗、觸外面的世界,卻從來沒有去感受自己的思想。
  • 抗戰時期都說佛教閉門不出,那麼道教的人為何會主動出山救濟世人
    在長達14年的抗戰中,侵華日軍隱士們不但不把自己置身事外,還為抗戰貢獻了不少力量。眾所周知,道教與佛教、回教等不同,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本源宗教,同時,道教的歷史遠早於佛教不過,由於道教非常低調,講究「清靜無為」,所以沒有佛教那樣的「高調」。
  • 知乎上的討論:為何很多人覺得佛教、道教比基督教更高明?
    說到宗教,就不得不提中國的五大「合法宗教」,它們分別是: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由於歷史的原因,佛教擁有數量最多的信徒,但最近幾十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卻是基督(新)教。不過,在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看來,基督教的教義太膚淺,不如道教、佛教高明,這是怎麼回事呢?
  • 道教也有「輪迴」之說嗎?「五道輪迴」分別指的是哪些?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佛教和道教作為同時在我國存在了數千年的宗教,它們的思想教義都是在勸人向善,並且在發展過程中互相借鑑融合。有很多神明被佛道共同尊奉,如華光大帝,佛教稱之為華光佛、華光天王佛 ,在民間俗稱五公菩薩;道教稱之為靈官馬元帥、馬天君,是道教的雷部和火部的神靈,也是道教的護法四聖之一。佛教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與道教的慈航道人,都是寶相莊嚴,慈悲的女相;佛教消災的保護神摩利支天與道教的眾星之母鬥姆元君形象也非常相似。道教與佛教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最明顯的是修行方式的不同。
  • 道教:傳承多年的道教,它們內部說的符、咒、籙到底有什麼秘密?
    道教:傳承多年的道教,它們內部說的符、咒、籙到底有什麼秘密?道教的符,不是道教特有的道術,早在西漢以前,就出現了符,以及符節、符信、竹使符、銅使符、虎符等。當時把這些符作為君臣之間、人與人之間表示徵信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