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綺的霸氣人設在《浪姐》怎麼就翻車了?

2020-12-12 虎嗅APP

虎嗅機動資訊組作品

作者 | 胡展嘉

題圖 |《浪姐》官微

張雨綺人設翻車了。

看完《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浪姐》)前兩期,很多人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前一秒霸氣「中國版」千頌伊還在怒剪八爪魚,下一秒在《浪姐》節目裡,便呈現出一個憨憨、蠢萌的「綺綺子」。

這種人設反轉也發生在導師杜華身上,在前幾期,杜華就因「不專業點評」「過於隨意的分組」被罵上熱搜,轉眼,最新兩期卻因「燙嘴普通話」博了一波「有點可愛」的好感。

當人們還沉浸在黃曉明《中餐廳》中「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霸道總裁勁兒中沒緩過神,在《浪姐》中的他,早已化身為「一碗水端平」的溫情暖男。

「霸總」黃曉明的姐姐歷險記

可以說,想到《浪姐》裡的每個人,你都會有一到兩個記憶點。過往我們習慣的人設,在這個節目裡,好像也變得開始不一樣。這中間的反轉究竟怎麼發生的?

其實,我們所看到「姐姐們」掛著不同的性格LOGO在熒幕前乘風破浪,都離不開在背後「興風作浪」的後期剪輯製作團隊。

7月9號,在湖南長沙,虎嗅也見到了《浪姐》後期製作公司——BKWStudio(黑威蘭影視)創始人徐冰,在空閒間隙,我們聊了聊《浪姐》是怎麼「被製造」出來的,這些「姐姐」又為什麼能夠引起大眾共鳴。

「首遇《浪姐》並沒有信心」

2020年1月份,《浪姐》項目部負責人吳夢知找到BKW團隊,說她有一個很荒誕的想法,想要做一個讓30位姐姐成團的真人秀時,徐冰稱團隊既驚喜又擔憂,「當時就覺得立意魔幻,想法確實荒誕。」

「剛開始接觸《浪姐》這個項目,只了解到局部信息,當時並沒有信心。」徐冰坦承。儘管對方稱這是他們投入最大的頭部項目,但最初洽談時,徐冰不無擔憂。

作為從業數十年的「行業老兵」,徐冰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電視與電影導演系導演專業,曾以製片人和導演的身份參與製作了電影《扣籃對決》、NBA中國官方電視節目《NBA製造》、美國WPT的《世界撲克巡迴賽》、索尼影業的《蘇菲日記》、保利博納的《非常幸運》等影視劇。

2013年,發力電影製作的同時,徐冰和同事創辦BKW,集投資出品、策劃製作、後期於一體,並開始逐漸把目光瞄向綜藝市場。首次試水的項目便是湖南衛視《 我是歌手》第一季,在《我是歌手》製作期間,團隊從最早研發階段就開始以後期的角度,參與意見。節目播出後,團隊在圈內慢慢打開了名氣。

《浪姐》發布會現場

在這之後,BKW又參與製作了《爸爸去哪兒》《花兒與少年》《親愛的客棧》《創造101》《樂隊的夏天》《演員請就位》《王牌對王牌》等電視以及網絡綜藝。儘管已經有操刀過多款爆品的經驗,但面對《浪姐》這個項目,徐冰和後期總監戴鑫還是猶豫了。

「要講一個有30位女一號的故事,這個挑戰幾乎是前所未有的。 」戴鑫稱。

在這之後,雙方經過多輪磨合,《浪姐》的雛形開始逐漸顯現,於是戴鑫帶著團隊,將近70人撲在了這個項目上。為了能夠保證二次創作的獨立性,前期節目拍攝期間,BKW團隊並不直接參與,而是在素材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

「這可能是我剪過所有的節目裡最難的。」談及後期剪輯過程,戴鑫表示。

不同於素人養成類選秀,《浪姐》所吸納的是一群在社會上已經摸爬滾打、有一定閱歷和地位的女性,如何去重新定義這群已經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重新去架構故事,並向觀眾傳遞出一種態度,提煉出趣味性,給大家強烈的黑色幽默和荒誕的感受,是BKW後期製作團隊想要創新,但又不得不面臨的挑戰。

在500T素材裡找「姐姐」

將近500T。

這是《浪姐》首次拍攝素材的容量,換算成通俗易讀的解釋就是幾十萬G、上千個小時的時長,徐冰稱這也是團隊從事剪輯工作以來,拿到最長的一期素材。「整季素材預測高達8000T。」徐冰表示。

如何從這些素材裡找到「姐姐」,去定義一幫30+的女性?

對於真人秀而言,關鍵在於如何從素材中縷出有懸念衝突、起伏和好看的故事, 從《浪姐》的角度而言,團隊希望能夠做一部針對女性無畏年齡的精彩的「大戲」,曲折、有劇情、有衝突。但同時「要把姐姐最真實的一面挖掘出來,不能為了衝突而衝突。」

如果前後人物性格相差很多,也會去客觀呈現這種變化,告訴大眾,這就是真實的人物。

在製作創造《101》的後期時,團隊從上百位選手中抓出了王菊和楊超越兩位「典型」,王菊的不同在於她所打破的女團「以瘦為美」的成見。

而楊超越則是想向大眾證明,要認識到每個人有自己的局限性,但後期剪輯過程中,團隊拎出了楊超越「動不動」就哭的特質,體現出人物本身在高壓之下體現的人之常情。

在《浪姐》剪輯創作過程中,團隊希望能夠追尋真實感,不扭曲人物意志,但又能給觀眾帶來驚喜的素材,同時也能讓觀看者有所感悟:你可以拿某個姐姐的點去發洩,但也可以被姐姐們的精神所感動。

在第一期素材觀看過程中,團隊發現張雨綺平時展現給大眾面前的人設是夠真實,儘管過去在外界中呈現的形象和主打路線是霸氣,但在最初素材中,所呈現的就是憨憨的真實面貌。「那就把這一面表現出來。」

在製作《花兒與少年》時,團隊就對寧靜這個人物有所熟悉,「她即便不講話,坐在那裡都是戲。」徐冰稱,於是,節目中寧靜的御姐和霸氣人設,通過後期之手,便勾勒呈現出來了。

節目中一直在驗證「真香」定律的靜靜子

但戴鑫也強調,凡是抱著刻意做人設的心理去做真人秀,都是失敗的,「所有呈現都要基於真實的素材去做表達。」

「當第一集看到姐姐們懟導演組,懟杜華時,其實會有一種快感,這種快感是製作者要提供給作品的,但又要隱去主觀感,讓大家感覺到這個東西是自然的,這可能是真人秀要拿捏的一個度。」戴鑫表示。

在她看來,後期剪輯過程中,所呈現給大眾的素材,基本都是基於真實性格底色,進行的篩選或美化。「必須是真情實感的流露,剪出來的故事才感人。」

徐冰也表示,「有些剪輯很巧妙,不停推翻人設的過程,尺度已經把握得很不容易了。」「很多藝人在一起,好看的真人秀,會不斷翻車,經過我們的手就要不斷呈現翻車。」

但無可否認,芒果衛視這場30+的女性大型真人秀中,每個人在《浪姐》的舞臺上,都找到了自己獨樹一幟的slogan。觀眾也都賦予了她們每個人獨有的標籤。

如果你對愛哭、情商不高、才藝不精的海陸沒印象,那一定忘不了狼性、拼搏、把野心寫在臉上的藍盈瑩,如果這些人還沒有在你記憶的任督二脈烙下足跡,那麼「伊物降依物」的伊能靜和黃聖依;一出場就要到剩下29位姐姐聯繫方式的社交達人張萌;人狠話不多的吳昕;不說話就氣場全開的寧靜...她們的呈現,或者遵循的價值觀,你或多或少能過找到代入感。

吳昕的存在,很容易讓生活中的人找到共鳴

一群有成就的女性,過往的經歷如何,她們是怎麼成功的,為什麼是她們能成功,徐冰希望通過團隊的剪輯創作,能夠讓節目角色與觀眾取得內在聯繫,找到共鳴。當然,最打動人的還是人物的真實底色。

「我們希望每個人物能夠反映社會的某一類人群,使大眾能夠產生共鳴感,在觀看節目時能有所成長。」徐冰稱。

《浪姐》之外的剪輯「秀」

在和徐冰交流過程中,他坦言,與其他過往節目相比,《浪姐》的剪輯製作工作,在同等時間要付出雙倍甚至三倍的工作量,在工藝上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

對於後期製作團隊而言,既要強調真實性,又要做到與社會、觀眾產生連結交流,同時要發掘每個人物可愛和鮮明的一面。

在剪輯過程中,基於過往的經驗,BKW對剪輯素材,大多數情況下,擁有最終決定權,也就是說,我們所看到的最終播出成片,是由他們最終來完成的。

張雨綺的人氣論

而對於國內大多數綜藝而言,後期的剪輯通常由節目總導演和前端總編劇掌控,最終的呈現效果還要進行多方平衡,剪輯師話語權較低,但隨著綜藝海外引進模式開啟後,後期製作也逐漸延伸為一個龐大的產業。有數據表示,就目前國內綜藝的體量預計,整個後期市場產業規模要以億級計算。

今年1月份發布的《2019年騰訊娛樂白皮書》顯示,2019國產綜藝播出總量為184部,衛視綜藝產量全年79檔;五大衛視和四大視頻平臺2019年產出的「綜N代」達65部,總量與上年基本持平,但佔比上浮近10%。與此同時,流量也都被「綜N代」聚集,不論是收視率榜單還是熱度榜單,「綜N代」都佔據大半。

據廣電總局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綜藝廣告市場規模接近220億元,同比增長16.1%。其中,網絡綜藝市場規模達79.71億元,同比增長56.1%;2019年上半年電視綜藝廣告市場規模達138.77億元,同比增長1.2%。

從整個節目製作流程而言,後期也正擔任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行業中,後期拯救內容的現象,也頻繁發生。

《花少2》也被看作後期拯救內容的典範。有觀眾稱,旅行途中更多的是平淡或者矛盾,但後期發現了有趣的細微點滴,並串成了完整的故事,如行雲流水般通暢。

也有人反映《花少2》純為了後期才追完,兩幕印象無敵深刻,一是土耳其開車那段航拍,一是杜拜過生日那段,寧靜一個人在窗前,大家各自落寞回酒店,剪輯呈現出了電影的效果。

徐冰稱,平淡的素材,在他們後期創作過程中時有發生,這就對團隊講故事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考驗。

圖:鍾麗緹微博

據了解,在對《浪姐》進行剪輯時,BKW團隊在粗剪之前,會對整體素材進行大致瀏覽觀看,保證故事整體的流暢性。「如果人物命運翻車了,我們也會根據真實情況,把翻車的過程呈現出來。」「所有的剪輯,遵循的依然是真實性。」徐冰表示。

在交談過程中,徐冰直言,其實沒有料到《浪姐》這個節目會爆火,他稱當初就想通過後期製作出一個有趣且讓大家能夠有交流,引發思考的節目,「火不火併不在我們思考範圍內。」

但隨著熱度的水漲船高,製作班底的心態也在發生變化,用他的話來說,是變得更謹慎了。

對於後期製作團隊而言,是要追著市場走,還是做自己認為美的東西,中間的尺度如何拿捏,徐冰稱他們仍然在探索中。作為從業者,徐冰也深切感受到短綜藝和短視頻的衝擊,為了能夠增加抗風險能力,公司越來越多參與到更長線的綜藝鏈條中。

未來,他多次強調,希望能夠把真人秀品質電影化,「應該把綜藝定位為更高端的階段,為用戶帶來增值的,具備享受性的感官體驗。」

相關焦點

  • 為何說張雨綺這個「笨蛋美人」一點不笨?
    因為張雨綺是一個小事糊塗,大事醒目的一單方面,所以她一點也不笨,她性格直爽,人也很自信,人也很復甦,識人能力強。讓她贏得了很多網友的喜歡,歷史參加《劈波斬浪的姐姐》,也讓她向大家展示了的確自己。剛開始大家以為她有點笨,是一個蠢人美人,而歷史傍觀節目就讓大家慢慢發現著實張雨綺一點也不笨,反而在少少事上很醒目,今日我們就來說一下為什麼說張雨綺一點也不笨。
  • 「頂流琦」張雨綺穿搭翻車,開衫牛仔穿成霍比特人,審美時好時壞
    張雨綺遇見楊天真後,活出了真實的自己,在此之前,張雨綺這個敢愛敢恨的大姐姐,被各種負面的流言蜚語打得千瘡百孔。在楊天珍強大的安利下,上了《乘風破浪的姐姐》,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瞬間成為頂級流量綺!張雨綺,作為微胖世界的一名年輕女演員,並沒有少被吐槽「肥、壯、胖」然而,正如有人所說,張雨綺就是因為有一個大骨架和豐滿的上圍,在到處都是「紙人」的娛樂圈,真的很容易吃虧,因此,張雨綺一直很注意自己的穿著,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的變薄!
  •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雨綺,霸氣的綺綺子平時是怎麼穿搭的?快來看看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雨綺,霸氣的綺綺子平時是怎麼穿搭的?快來看看《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綜藝正在熱播當中,大家覺得哪個姐姐是你最喜歡的呢?咱們豪爽的山東大妞綺綺子靠著這檔綜藝又圈了不少粉呢!琦琦子曾經在節目裡說自己體重從來沒有下過一百斤!
  • 女星離婚難,為何張雨綺能夠大獲全勝?
    家暴丈夫、72小時閃電離婚,張雨綺毫不拖泥帶水的操作成了娛樂圈一道別樣的風景線,一時間「社會我張姐」「張雨綺脾氣」「張雨綺眼光不行」「獅子座就是剛」等熱搜迅速發酵,直接讓張雨綺漲粉百萬。 本應是醜聞的家暴離婚事件怎麼就成了全民叫好的「女性打到惡勢力」的勵志故事?
  • 張雨綺的造型是翻車,穿著禮服看起來大腰圓,老氣又土
    作為演藝界的尤物,張雨綺的體型和外表都是最好的。其熟女御姐氣場十足,穿著明亮大氣的衣服尤為出眾。但是,更美麗的女演員也有翻車的形狀時,像張雨綺這樣的灰色脖子連衣裙,完全不能穿美人的氣質,看起來像10歲的孩子。張雨綺的造型是翻車,穿著禮服看起來大腰圓,古色古香又土。
  • 杜華沒翻車!丁當打錯牌,沒有張雨綺驚喜,與阿朵張含韻拉開距離
    然而,如果仔細分析這件事會發現,其實杜華根本沒有翻車! 此外,杜華不僅沒有翻車,而且她對丁當前半段的點評更為透徹,一針見血指出對方的最大問題。
  • 張雨綺為伊能靜辯駁,指其真性情惹禍,語氣中卻顯露女星的真精明
    8月3日,張雨綺就在最新的節目裡以一句「不假思索的表達」,將伊能靜因為言論不當引發的爭議全部歸結給了「真性情」。對於伊能靜的爭議與危機,張雨綺耿直的真性情論點人卻讓不少觀眾都忽略了,伊能靜「翻車」純屬自己給自己「挖坑」。
  • 送走高偉光,迎來「真香」張雨綺?好的演技往往比人設更圈粉
    有人說,莫文蔚當年和馮德倫分手是因為馮德倫對張雨綺「好得過分」。之後張雨綺和汪小菲之間的戀情成了她事業上的一個轉折點。分手後,張雨綺依然是敢愛敢恨的性格,拍完《白鹿原》之後,張雨綺和比她大20歲的導演王全安結婚。對於王全安,她曾說過「錢和臉都是身外物,只有才華不是!」但該吵架的時候,張雨綺還是一樣的剛。
  • 張雨綺「耿直人設」成中年女星範本,靠綜藝翻身:不爭搶卻成贏家
    其實縱觀整個《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30位姐姐,隱藏的最大贏家是張雨綺,而為什麼看似不爭不搶的張雨綺會成為最後的贏家呢?這都是因為張雨綺立住了自己的"耿直"人設,而這也成為了很多中年女星人設的範本。對於目前的藝人明星發展來說,人設是必不可少的。張雨綺正式通過人設的轉變而成功翻身,在參加節目之前,其實張雨綺的觀眾緣並不好,而且有很多黑歷史。但是在參加節目之後,雖然很多姐姐們的黑歷史都被扒出來,但是張雨綺的這些黑歷史並沒有被很多觀眾追著不放,反而成為了她經歷當中的亮點。
  • 寧靜霸氣紫唇帥氣太颯了!張雨綺穿旗袍像富家貴千金,大小姐氣質贏...
    金色的短髮,俏皮的比耶,感覺無論在什麼綜藝裡,口嫌體直寧靜都能夠融合的非常好,跟霸氣的大姐大形象完全是判若兩人。私下裡的靜靜子,簡直就是一個什麼都想嘗試的小可愛呀。 這種一般人完全hold不住的唇色,霸氣的寧靜是想全部嘗試個遍嗎?雖然看上去還是一如既往的有股中毒風,但是寧靜這氣質好像還把這種超難駕馭的中毒風消化的挺不錯的。不知道下一次塗上嘴巴的又是哪一個令人驚喜的色系呢?
  • 霸氣女王張雨綺,突然在《浪姐》裡解鎖了「憨憨」的特殊屬性!
    裡邊眾多女星表現比較亮眼要數星女郎張雨綺了!大家都沒從之前張雨綺社交平臺笑剪章魚腿的耿直girl人設裡走出來,又一頭栽進「笑點女王」的憨憨廣場舞的節奏裡。網友笑稱這個綜藝應該叫「惹不起的姑奶奶們」並且單cute張雨綺問:要笑死誰啊!
  • 張雨綺被笑侃「人間鸚鵡」,回應「我是reaction王」顯霸氣
    昨日,《乘風破浪的姐姐》首映公演,網友吐槽張雨綺為「人間鸚鵡」。節目中,張雨綺下身穿著黑色短裙,上身穿著綠色的露肩襯衣,隨著音樂盡情地擺動身體,展現舞姿,在後臺為隊友吶喊助威,被網友戲稱為「人間鸚鵡」,接著張雨綺就在微博上霸氣回應:姐不是人間鸚鵡,是reaction王。
  • 2020年都有哪些明星人設翻車了?明星們的好人設為何會頻頻翻車?
    2020年都有哪些明星人設翻車了?明星們的「好人設」為何會頻頻翻車?明星們營造的人設都是裝的嗎?2020年人設翻車的明星有不少!上半年有羅志祥、郭濤、仝卓等人,下半年有張銘恩、張銘浩、黃明昊等人。臨近年底了,何炅老師和郎朗吉娜夫婦也遭遇了人設翻車事故。明星們的「好人設」為何頻頻翻車呢?我們不妨追本溯源一番。「人設」一詞是「人物設定」的簡稱,原本是指在動漫、小說、漫畫等二次元作品中,對虛擬角色的外貌、性格等特點的設定和塑造。現如今,「人設」一詞多用來描述娛樂圈明星向粉絲及社會公眾展現出來的正面和討喜的形象。
  • 看起來強勢、不好惹的張雨綺,怎麼就成了萬人迷?
    這位姐姐,強勢,是真的強勢……但大家發現沒有,整場「浪姐」看下來,面對張雨綺的強勢,好像我們都還挺喜歡的。 強勢、不好惹,還可以是萬人迷,她是怎麼做到的? 張雨綺呢,雖然過分自信,但還好不盲目,她能拍板,就會想盡辦法贏,就算當下「翻車」,最後還是能「翻紅」。說穿了,這位姐還是有實力的,就算當下實力不夠,下點狠勁努力,也能贏回來。
  • 虎將虎女虎虎的張雨綺到底有多虎?
    張雨綺,1987年張雨綺出生在山東德州,小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小美女了。2002年,年僅15歲的張雨綺被「星輝公司」發掘,成為一名星女郎。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她是天生麗質。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代表作《長江7號》、《美人魚》、《白鹿原》。著名的「星女郎」之一。
  • 獨立女性人設崩塌,張雨綺靠什麼發展,只有衣品還能看
    隨著與前夫之間分分合合的鬧劇,張雨綺從前所營造的獨立女性形象可以說是完全崩塌了,從前那個美人魚裡霸氣的女總裁也一去不復返了,如今的張雨綺在節目中也宣稱自己每個月花在皮膚上的錢達到了上萬的水平,可見女明星對自己的臉是很願意花錢的,除去顏值,張雨綺還有一張必勝的王牌,那就是身材與時尚。
  • 32歲張雨綺好霸氣,黃金「戰衣」配黃金靴,不愧是「辣姐團」
    金屬色的反光效果,顯得張雨綺膚色更加白皙,禮服的上半身緊身的設計,張雨綺身材豐滿有型,抹胸的款式大秀好身材,更顯嫵媚霸氣的御姐範,同時領口一圈的翻邊不會顯得過分暴露,衣身帶有褶皺效果,很好的增加了禮服的層次感。腰部的收緊提升腰線,同時凸顯小蠻腰,彰顯曼妙窈窕的動人線條。
  • 張雨綺承認八爪魚是指羅志祥,羅志祥小號疑回應:每個動作都是戲
    最近張雨綺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綜藝中,接受採訪回應「八爪魚事件」,當場表示2個月前衝冠一「剪」為楊青的舉動,就是指羅志祥。同時還解釋道,自己其實挺喜歡羅志祥的,但沒想到他是這種人,所以當時錄了一段漫不經心又充滿嘲諷涼薄的視頻。
  • 「笨蛋美人」張雨綺人設崩塌:觀眾緣,到底是個什麼玄學?
    自《浪姐》開播以來,話題度最高的姐姐,應該就是張雨綺了吧。節目每周更新,張雨綺每周霸榜,熱搜體質的她簡直不要讓其他姐姐太羨慕。粗略計算了一下,自節目開播,我們綺綺子已經妥妥上過25次熱搜了。僅最新一期節目,#張雨綺把出戰機會給張含韻#,#寧靜看張雨綺出神忘記選手機#,#張雨綺問黃曉明你什麼意思#,就直接三條上榜。
  • 張雨綺,猛虎內心居然是頭鐵憨憨kitty?
    《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太高了,有人吃姐姐的顏,有人迷姐姐們的舞蹈,唱歌,更多人喜歡上了各種姐姐們的花邊瓜,其中,御姐張雨綺360度一展現直接貢獻出來一個熱搜主題「快樂源泉張雨綺」!為啥她成了快樂源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