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賜福》影視化的消息官宣之後,不出意外掛上了熱搜。作為墨香銅臭繼《魔道祖師》之後最具知名度的耽美小說之一,《天官賜福》也在前者之後,步入動漫、影視化的開發軌道。動漫版的高口碑和高關注度,「淑芬」們大面積的牴觸,以及敏感的主演人選,與《陳情令》開發之初面臨的境況高度類似。
背負著更大壓力和關注的《天官賜福》,能否成為下一部《陳情令》?
相同的路徑
高口碑動漫探路,影視化趁熱打鐵
從開發路徑上來看,《天官賜福》似乎很有可能成為下一部《陳情令》。在《陳情令》的影視化開發之前,動漫和漫畫版《魔道祖師》的火熱,成功為這一耽美IP的影視化預熱市場。
動漫版《魔道祖師》第一季於2018年7月9日上線,而此時影視化版的《陳情令》正在拍攝中,動漫的高口碑和火爆,直接拉升了這一耽美IP的知名度,《陳情令》也隨之進入大眾視野。在《陳情令》開播引發市場火熱反響,迎來收官之際,動漫版《魔道祖師》第二季再次登場,將這一IP的商業周期再次延長。
《天官賜福》同樣沿用了這一配合打法,動漫版《天官賜福》10月31日在B站上線,每周更新日都能登上熱搜榜,豆瓣評分與《魔道祖師》第一季一樣高達8.9分,這一IP的關注度也在口碑發酵下,從圈層蔓延至大眾層面。伴隨著動漫的開播,影視化的消息就不時出現,今天終於傳出正式消息,並公布了主創名單。
用動漫試水並預熱市場,成為不少高知名度IP在影視化之前的「功課」,《全職高手》也曾在這樣的路徑下取得不錯的市場效果。這種創意打法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
首先在受眾層面,小說的受眾與二次元群體高度重合,開發風險較小,一旦作品立住口碑,受到「淑芬」的阻力也會減小。
在內容層面,動漫的審核比影視劇要更為寬鬆,天馬行空的場景和視覺效果,在呈現上也更能貼合原著的表達。
更為重要的是,動漫在情節、人物、情感上的改編和取捨,某種程度上也為影視化的內容創作進行了一次「試錯」,從觀眾對動漫的反饋裡,影視化可以及時調整「尺度」,而尺度的拿捏才是耽美小說影視化改編能否成功的決定因素。
可借鑑的經驗
服化道在線,演導編給力,售後包滿意
《陳情令》影視化的巨大成功,為國內耽美作品的開發成功打樣,也一舉掀起了耽美作品在2021年的全面來襲。據悉,至少有4部重磅「雙男主」劇和6部「雙女主」劇將在來年面世,2021年也因此被稱為「耽美101」。
對於同根同源的《天官賜福》來說,《陳情令》的改編案例可供直接借鑑的經驗更多。從目前已經曝光的信息來看,《天官賜福》顯然做足了功課。
首先是製作層面。古裝劇《陳情令》走的是國風美路線,服裝飄逸精緻,髮飾個性鮮明,兵器也高度還原原著,加上角色們妝容乾淨出塵,極好地襯託出不同修仙家族的門風。在場景上,實景大氣縹緲,特效與場景的高度融合,讓整體視效唯美逼真。
而《天官賜福》公布的美術指導為韓忠,代表作有場景大氣精良的《如懿傳》;造型指導為方思哲,代表作有高口碑的《天盛長歌》,妝發效果絕佳;視效指導為李昭樺,代表作有《三生三世裡桃花》。這部作品能否如《陳情令》一樣用視覺效果為故事加分還不好說,這樣的陣容起碼錶明,在這部作品的開發方對作品「顏值」高度在意。
《陳情令》導演、編劇和演員三方面的給力,是該劇故事能取悅大眾和書粉的重要原因。彼時的《陳情令》是由鄭偉文和陳家霖兩位香港導演共同執導。據悉,鄭偉文導演節奏快,對現場和演員的整體把握很強,而陳家霖導演的優勢是鏡頭,以及對人物情感的處理很細膩。兩位導演各帶領一個組拍攝,按照場景進行分工,「蓮花塢」和「雲深不知處」的溫情場景由陳家霖導演拍攝,而亂葬崗、聶氏、金家、觀音廟等宏大的場面則由鄭偉文負責。所以該劇既有江湖快意的豪爽大氣,在情感的處理上也足夠細膩。再加上新人演員的全力配合和選角成功,才讓作品大獲成功。
而《天官賜福》由陳家霖導演獨立執導,他近年來單獨執導的作品裡熱度最高的為《九州天空城》,在《陳情令》之後,陸續有《且聽鳳吟》《拜託,請你愛我》等劇播出,但口碑和熱度並不突出。陳家霖導演能否將《天官賜福》雙男主之間的情感互動呈現得如《陳情令》般「微妙」,還有待觀察,但這位導演無疑是最有可能實現「書粉」期待、最被看好的一位。
在選角方面,目前官方表示所有角色開放招募,而編劇也未透露陣容,所以故事的不確定性依然很強。
《陳情令》的另一大亮點是讓劇迷和書粉們高度滿意的「售後」服務。形形色色的國風演唱會、主創見面會等,從國內開到國外,兩位男主的「和諧」相處更為讓「CP粉」們磕到無法出坑。而這種一條龍的售後服務如今已經被古偶、青偶、甜寵劇廣泛應用,百試不爽。就連正在開拍的耽美劇《皓衣行》,已經從花絮裡透露濃濃的「CP營業」味道,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天官賜福》應該不會放棄這塊流量紅利。
儘管有著明晰的可供借鑑的「方法論」,也並不意味著《天官賜福》就能複製《陳情令》的爆款之路。兩大IP在故事風格上的不同,極有可能讓兩部作品的影視化效果呈現出不同的走向。
不可預見之處
「神仙鬼怪」不同於「武俠江湖」,影視化效果存疑
《魔道祖師》的原著小說儘管也有修仙、鬼魂等「神話」元素,故事的主體卻圍繞江湖展開,幾大修仙門派之間的恩怨,也更接近與武俠故事,所以《陳情令》改編成武俠路線難度並不大,而武俠故事的受眾也更廣泛。故事以幾大門派之間的競爭、吞併為主線,頗有幾分《笑傲江湖》的味道。
相比之下,《天官賜福》的故事則更虛構。故事的主體神仙和鬼。故事圍繞天界神官們各種「失格」展開,幕後大BOSS甚至是天界的最高神官——神武大帝,這種暗黑神話像極了今年上映的動畫大電影《姜子牙》,故事感染力稍顯欠缺。神話類影視劇在近幾年的沒落,也說明這類故事的大眾接受度遠遠不如一直暢銷的武俠。
在雙男主之間的價值觀和情感觀方面,《陳情令》裡的魏無羨不惜背叛整個武林也要堅守的「道義」符合主流價值觀,另一位男主藍忘機同樣是堅守正義的「江湖楷模」,志同道合才是兩人惺惺相惜的情感底色。
而《天官賜福》的雙男主之一謝憐是位飛升三次的神仙,因為沒有人供奉而常常缺「功德」,需要下凡乞討養活自己;而另一位男主花城在幼時被昔日的太子殿下謝憐在飛升前無意中救下,為了報答謝憐而從軍,鞍前馬後,戰死之後變成鬼魂,經過歷練之後變成「鬼王」,化名「三郎」守護在謝憐身邊。
《天官賜福》儘管也是探討「人性」,但謝憐堅守的「初心」是對世人的憐憫和善良,而鬼王花城瞧不上神仙和人類,所有的信仰和善意都傾注於「謝憐」,這樣的價值觀和情感觀,顯然更適合圈層審美。兩位男主之間的相處以「情感」為主要驅動,改編為「兄弟情」的難度更大。
所以不少書粉在影視化消息出爐之後,紛紛擔憂,擔心劇中的名場面無法過審,比如青鬼戚容的「倒掛屍林」、花城在萬神窟裡雕刻的一萬座謝憐神像等等。
但正如《陳情令》在播出之前也備受質疑一樣,《天官賜福》能否以內容殺出重圍,在「耽美101」中成為C位爆款,還是要看製作方是否能在內容改編上找到同時讓觀眾和書粉滿意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