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到了第四單元,學習重點從拼音轉向生字詞語,拼音是一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拐杖」,藉助拼音,他們可以更快更好地學習生字,課文。這一次對學生進行了第四單元的測試,發現部分學生生字掌握不牢,書寫不規範,不是多筆畫就是少筆畫,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一張試卷,講一講生字教學的那些方法。
第一題是讀拼音,寫筆畫。筆畫是組成生字的基本「零件」,書寫生字從筆畫開始,常見的筆畫可分為橫(一)、豎(丨)、撇(丿)、點(丶)、捺(\)、折(乛)等幾類,具體細分可達30多種。比如「橫撇」,「豎折」,「豎彎」,「臥勾」」斜勾「等等。
掌握漢字的筆畫之後,還需要掌握筆畫的書寫順序,防止出現」拼湊「字,漢字的筆畫書寫規則有:先橫後豎(如:「幹」),先撇後捺(如:「八」),從小到大(如:「主」),從左到右(如「林」),先進後關(如:「田」),先中間後兩邊(如:「水」),從外到內(如:「回」)等。如「仗」,筆順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筆順是否正確,關係到書寫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壞。
第二題是讀一讀,寫一寫,這一題出現的是這一個單元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有」可是「,」大人「,」兒女「,」東西「,」四月「,」裡頭「等,這些生字其實都比較簡單,有很多事學生在學前班就已經掌握的,學生主要的問題就是容易多筆畫,少筆畫,書寫不規範。
初學漢字,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們記憶和書寫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學習漢字的基本方法。
1、加一加
加一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學習生字。用學生以前學習過的生字加上偏旁變成新的生字。這樣記憶起來就比較簡單。例如學習「草」字,在學習了「早」這個字為基礎的前提下,需要教會孩子認識」草字頭「。首先告訴孩子,草字頭的字跟植物有關,然後讓孩子分析字形,上面草字頭,下面一個」早「字,引導孩子這樣說出識字方法:草字頭加上早,草草草,小草的草。
2、減一減
減一減的方法就是把以前學過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變成新的生字。比如學習去就是丟掉了一筆就變成了去,」田「字減一筆變成」日「,」地「字減去提土旁變成」也「字。編成兒歌,地字減去提土旁,變成」也「,也也也,也好的也。
3、換部首
例如由「誰」這個字,學習「堆」字,就可以用換部首的方法學習:我用換部首的方法記住「堆」,誰家的誰,去掉言字旁,換成提土旁,就是堆,土堆的堆。
4、拆分組合
這種識字方法是將減一減和加一加結合識字的一種方法。例如「明」,要用拆的方法將字拆成「日」和「月」字,然後把識字方法唱出來:明可以分成「日」和「月」,日和月合成明,明亮的明。這樣的識記,一下子可以記住三個字。
5、組詞法
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讓孩子記住繩子的字形,還可以幫助他們理解字的含義,比如教學」雪「的時候,就可以用組詞法,雪雪雪,下雪的雪,大雪的雪。
當然,識記漢字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開火車,編順口溜,遊戲對對碰等等,這些方法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讓低年級學生輕鬆愉快地識記漢字。
第三題是讀句子,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這一題考的是字在不同語境中的讀音變化,比如」一「在不同的語境中讀法就可能不一樣。
第四題是寫反義詞,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反義詞是」新鮮事物「,所以都是從最簡單的開始的,比如上對下,小對大,開對管,天對地,男對女什麼的。
第五題是比一比,再組詞,組詞是幫助學生識記字形,理解字義的重要方法,測驗卷中出現的是一些形近字,平時學生比較容易混淆的字,放在一起,通過組粗的方式加深印象。如」子「和」了「,」八「和」人「,」大「和」天「,」目「和」月「。
第六題是讀一讀,選一選,第一小題主要是考學生的生活常識,讓學生初步認識一年四季,知道四季的特點。第二小題則是初步認識量詞,知道量詞的正確用法,比如:一(朵)蓮花,一(只)青蛙,一(顆)星星,一(片)樹葉,一(個)雪人,一(群)大雁。
第七題是背一背,填一填,這裡考查的是學生對課文的背誦,出現的內容都是要求背誦的課文。
最後一體式寫話,要求學生寫出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季節,並且說出原因,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學生不管寫哪個季節都是可以的,但是後面一定要寫相應的季節,比如春天,可以寫「因為春天百花開放,生機勃勃」,寫秋天可以寫因為秋天果實纍纍,是個豐收的季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