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8年影評,終於拍出這部禁忌神作

2021-01-12 獨立魚電影

回顧戰爭,總是有不同的角度。

前陣子熱映的《金剛川》,就試圖以不同視角,重現戰爭的全貌。

70年前的那場韓戰,在我們看來是抗美援朝,是保家衛國。

這一點毋庸置疑。

不過從韓朝兩國來看,則是一塊深根於人民心中無法癒合的民族創傷。

自從那場戰爭之後,兩國的界限穩定在了「三八線」附近。

幾十年來,激烈的爭端和衝突依然會在這條線上時不時發生。

今天魚叔想回顧一部經典的韓國電影,藉此揭開韓朝之間最深的痛處——

《共同警備區》

JSA

近二十年來,韓國電影的飛速崛起有目共睹。

很多人都想一探究竟,他們在國際上大獲成功的訣竅到底是什麼。

或許,恰好誕生在2000年的這部《共同警備區》能夠為我們找到答案。

韓國電影崛起的開端,可以追溯到1999年的《生死諜變》。

它打破韓國票房紀錄,並為韓國電影人給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

本土的商業電影是有能力戰勝好萊塢大片的。

1999年,《生死諜變》

但《生死諜變》究竟還是一部好萊塢類型片的效仿之作。

在本土票房大捷的同時,卻很難衝出國門在國際上受到認可。

直到2000年的這部《共同警備區》大獲成功。

韓國電影終於找到了一個成熟而又嶄新的標杆。

2000年,《共同警備區》

這個標杆的精髓,說起來也簡單。

一個是商業和藝術並重。

不再是對類型片做簡易的效仿,而是在借鑑的基礎上,實現導演風格化的融入。

《共同警備區》不僅在當時票房大賣,評價也廣受讚譽。

在國內一舉包攬青龍、大鐘、百想這韓國電影三大獎的最佳影片。

在國外,則入圍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受到全球影迷的一致好評。

我國的觀眾也在豆瓣網上打出了8.8的高分。

其二,則是對社會議題的深度探討。

我們總說韓國電影敢拍,什麼禁忌題材都敢碰。

而《共同警備區》就屬於這方面的鼻祖之一,直接拿朝韓關係這種敏感的政治話題開刀。

而且,導演樸贊鬱講述的角度和方式,也獨具新意。

並沒有僅僅把這個政治話題當做噱頭,而是真正地挖掘出了其中的深度。

值得一提的是,他對於商業與藝術之間平衡點的尋找,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花了漫長的努力。

樸贊鬱

早在8年前,樸贊鬱就拍出了自己的處女作《月亮是太陽做的夢》。

光從這個片名,大家就應該能感受到這是一部藝術逼格滿滿的影片。

果然,人們看完無不大肆吐槽:

「一部低配王家衛+粗劣吳宇森的尷尬混合體。」

1992年,《月亮是太陽做的夢》

這部在豆瓣上只有5.5分的處女作,直接把樸贊鬱打出了電影圈。

為了混口飯吃,他像魚叔一樣,開始寫影評。

5年後,第二部影片《三人組》又失敗了。

到了2000年,他再次捲土重來。

如果這部《共同警備區》再失敗,估計樸導這一輩子也不會再有出頭之日。

1999年短片《審判》,樸導先小試牛刀,嘗試轉型

好在,事不過三。

《共同警備區》挽回了樸贊鬱瀕危的電影夢。

使得他八年的影評生涯到此結束。

並得以有機會繼續拍出《我要復仇》《老男孩》《親切的金子》等經典佳作。

同時,類型化與風格化的相互融合,社會議題的廣度和人性主題的深度齊頭並進。

代表了韓國電影新的發展方向,其深遠影響不言而喻。

2004年,樸贊鬱憑藉《老男孩》在坎城電影節榮獲評審團大獎

這部影片的卡司在今天看來輝煌無比。

比如,家喻戶曉的「餅叔」宋康昊;

能在好萊塢混得風生水起的李秉憲。

以及大家特別熟悉的「大長今」李英愛。

不過,那會兒這三名演員都還名不見經傳。

這也體現出了導演樸贊鬱眼光的毒辣。

正如名字所展示的,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發生在板門店共同警備區的故事。

1953,朝韓兩國籤訂《朝鮮停戰協定》。

規定雙方沿軍事分界線各後撤兩公裡,這前後四公裡的地方即為非武裝地帶,即「共同警備區」。

幾十年來,作為朝韓雙方最敏感的前線陣地,這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邊界」。

監控無孔不入,鐵絲網重重環繞,地雷排布密集。

確實是上演精彩故事的絕佳背景板。

故事一開頭,很特別地從第三方中立國的視角切入。

瑞士籍韓裔女孩蘇菲(李英愛飾),接到上級指示。

被派來共同警備區調查一件撲朔迷離的案件。

這起案件發生在幾天之前。

一名南韓士兵在凌晨時分,對朝鮮崗哨內連開數槍。

造成兩名朝鮮官兵死亡,一人受傷。

然而,隨著調查展開,蘇菲發現南北雙方各執一詞。

南韓的關鍵人物是士兵李秀赫(李秉憲飾)。

由於獨闖「狼穴」殺敵還全身而退,他在軍中幾乎已被視為英雄。

他的供詞是這樣。

當天夜裡,正在草叢裡方便的他突然被人從背後襲擊。

醒來之後,發現自己身處北朝鮮哨所,而對方一共有三人。

由於捆綁雙手的繩索並不牢靠,於是李秀赫悄悄掙開了它。

趁三人不備,他奪得桌上的手槍,衝對方連續射擊。

雖然成功將三人擊倒,但自己的腿部也不幸中彈。

好在,其他南韓士兵及時趕到,將自己救了回去。

北朝鮮這邊唯一的倖存者,吳軍士(宋康昊飾)。

他的供詞恰恰相反。

當天晚上,他和另外兩名北朝鮮士兵正在屋內聊天。

沒想到,突然闖進來一個南韓士兵,二話不說就射殺了另外兩人。

自己也右肩中彈。

隨後,這名南韓士兵逃到屋外。

吳軍士則追出去與南韓部隊交火。

兩份供詞大相逕庭,整個案件變成了一次「羅生門事件」。

而隨著蘇菲調查的深入,諸多疑點逐漸顯露。

兩名死者中,一名中尉右胸、頭部各中一槍,槍槍致命。

而另一名二等兵中了8槍。

一槍為頭部的致命傷,其他的卻是造成致命傷後的隨意射擊。

像是一種報復性行為。

更奇怪的是兩名當事人的狀態,除了模糊的供詞,兩人對其他提問都保持緘默。

李秀赫更像是受到了某種刺激,整個人面容呆滯,精神狀況糟糕。

而在戰友的描述中,李秀赫戰鬥素養極高,並且對北朝鮮敵對態度明顯。

曾經因為聽到朝鮮那邊有人辱罵南韓總統,就用石子砸破了對方的玻璃。

為何此次完成「壯舉」之後反倒消沉了,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真相,似乎遙不可及。

由於當事人不肯配合,於是蘇菲決定從他們身邊的人入手。

她找到了李秀赫的女朋友。

在交談中,蘇菲得知她是通過哥哥介紹認識的。

而她的哥哥,正是案發當天同李秀赫一起值班的士兵南成植。

又一個關鍵人物出現了。

在對涉案槍枝的調查中,蘇菲發現當天李秀赫帶回的槍根據其編號顯示,其實是南成植的配槍。

這種型號的槍枝裝彈量是15發,而現在槍中還剩5發。

但北朝鮮三人身上,卻一共中了11槍。

而搜遍現場,最終也只找到了10發子彈。

另外一枚「消失的子彈」,證明現場還有「第五人」存在。

最大的嫌疑自然就是南成植。

而當他被蘇菲審訊這一破綻時,卻突發了變故。

他突然奪槍試圖自盡。

失敗後轉而選擇跳樓自殺。

南成植墜向地面。

位於樓下的李秀赫正好目睹了一切。

時間好似突然變慢,在四目相對中停滯。

真相在回憶裡慢慢浮現。

時間倒回事件發生前,李秀赫某天正跟隨隊伍執行任務。

由於地形複雜,隊長發現隊伍已經偏離路線,來到了朝鮮地界。

於是下令馬上撤離。

去一旁方便的李秀赫就這樣被大家遺忘了。

不僅如此,在自己摸索回營的路上,卻不小心陷入了更大的危險中。

他踩到了一枚地雷。

這時,兩名北朝鮮士兵發現了困境中的李秀赫。

一開始,他們準備直接開溜。

畢竟地雷這種東西殺傷力夠大。

絕望之中的李秀赫只好大聲求助。

雙方在夜晚的蘆葦蕩漾中,一陣沉默對峙。

較為年長的那個北朝鮮士兵還是心軟了。

返回來幫李秀赫拆除了地雷。

此人正是吳軍士。

共同警備區整個地界不大,三人後來又多次在執勤時相遇。

李秀赫開始嘗試和對面的吳軍士取得聯繫。

他將香菸和寫的信綁在石子上扔向對面。

一方面,為了報答救命之恩。

另一方面,戍邊的生活也確實太過單調。

雙方便從此開始通信。

在信中,他們以「兄弟」互相稱呼。

直到有一天,對面扔來的信中邀請他半夜偷偷過去做客。

膽大的李秀赫還真就過去了。

把兩個朝鮮兵都驚呆了。

從「筆友」變成現實中互相接觸的朋友,三人都發自內心地高興。

為此,朝鮮兵還做了慷慨激昂的發言:

「你了我們悲痛恥辱的歷史。」

又一天晚上,偷跑回來的李秀赫被正在值班的南成植髮現了。

索性就邀請戰友一起過去玩耍。

起初,性格內斂的南成植並不情願。

也因為從小所受的教育,懷疑這是敵人的圈套。

甚至站在分界線一側,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

但當南成植踏入那個小屋,馬上就被對面熱情而又親切的態度感染了。

「你感覺很溫暖。」

自此,四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外面的局勢是什麼樣子,好像已經完全與他們無關。

在那個小屋的一個個夜晚,四人一起享用食物菸酒,玩各種遊戲解悶,分享彼此的生活。

不亦樂乎。

雖然立場不同,但他們真的成為了彼此的好兄弟。

影片也從一開始極為神秘、壓抑的破案氛圍,風格一轉。

在四名士兵相濡以沫的日常裡,變得輕鬆而又溫情。

李秀赫某一次扔石子不慎砸中了對面的窗戶。

這對應的正是之前戰友對他的描述。

原來,那不過是發生意外之後的藉口。

還有一回,他們正好面對面站崗。

竟相互做起了向對方吐口水的無聊把戲。

到了夜晚,四人更會像小孩子一般玩耍。

這種純真無邪的友情,讓人看得十分感動。

魚叔也不禁:

人,終究還是情感動物。

不過,對立的身份,雖然可以暫時不顧,但並不意味著它就不存在。

隨著局勢逐漸緊張,四人也意識到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今天還在嬉戲玩鬧,明天卻可能就要兵戎相見。

這份友情註定無法暴露在陽光之下,不如早點結束。

相聚的最後一晚,他們交換了彼此的住址。

緊緊挽在一起,戴上對方的軍帽合照。

離別的惆悵,蔓延開來。

但很快,又在相互送禮和無聊的玩笑中,氣氛變得輕鬆緩和。

直到南成植,準備去開門通風換氣。

他的手還沒碰到門把,門就被打開了。

驚恐瞬間取代了笑容,四個人都徹底愣住了。

在這離別的最後一晚,四人走向了似乎早已註定的結局。

接下來到底發生了什麼,魚叔就不在這裡進一步劇透了。

因為作為一部「案情片」,事件的完整面貌究竟是如何,是它的核心所在。

若全盤託出,就是直接剝奪了觀看這一類型電影時最為高峰的體驗。

相信大家都更願意自己去發現真相。

但需要注意的是,《共同警備區》是一個越接近真相,越發悲痛的故事。

抑或是說,探索真相到底是不是最重要的事?

李英愛在片中的角色蘇菲,就代表了一種對於真相過於執著的人。

她仿佛以一種中立而客觀的身份自居,卻渾然不顧倖存者的內心情感。

為了真相,不斷對當事人進行施壓,也最終釀成了新的悲劇。

人性中的善與惡,美好與殘酷,永遠不是一分為二。

而是複雜且矛盾地糾纏在一起。

所以常有人說,永遠不要試圖去考驗人性。

戰爭,就是一種對人性最極致的考驗。

即便是已經過去70年的韓戰,至今依然在這片土地上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影片《共同警備區》雖然是個虛構的故事,但卻反映出了朝韓兩國邊界上真實的情況。

對駐守在三八線的士兵來說,對方可能就像是鄰居一樣。

天天見面,各過各的,互不侵擾。

但偶爾也會因為一點小事,便異常敏感地大動幹戈。

1976年8月18日,美韓士兵因為一顆楊樹太大遮擋視野,打算砍掉。

結果卻和對面的朝鮮士兵意見不合。

從一點口角最後演變成一場大械鬥,並導致兩名美軍軍官死亡。

實在令人感到震驚。

不過好消息是,2018年12月朝韓雙方已經解除了板門店共同警備區的武裝。

這個曾經最危險的地帶,已經變得不再危險。

誰都知道,分歧在所難免。

可我們還是希望,和平能夠更長久一些。

魚叔最喜歡的是《共同警備區》最後一幕。

無論他們四人之間到底最後發生了什麼,已經不重要了。

留在觀眾心底,是那張漸漸泛黃的照片。

那是路人無意間拍下的,唯一一張四人一起的合影。

每個人都身處不同的位置,卻心有靈犀地望向了同一個方向。

雖然只是一瞬間。

但那一刻,真的好暖。

相關焦點

  • 如何寫影評(第四講)|像寫議論文一樣寫影評,很抓馬
    年初立過一個flag,說是今年輸出幾篇「如何寫影評」的文章,這一轉眼,一年12個月,7個月都過去了,眼瞅著也到了8月底,我還一篇都沒有寫,真是愧對大家。於是,快馬加鞭,來一篇吧!(不然OKR完不成了)這一篇的主題,想和大家聊一聊「像寫議論文一樣寫影評」。
  • 不拍電影的昆汀在家狂寫影評
    阿莫多瓦寫起了新冠日記,荷蘭弟錄了個倒立穿衣的小視頻,《沙贊》導演大衛·桑德伯格在家抽空拍了部恐怖短片。 大衛·桑德伯格在家拍恐怖短片 而我們最最最愛熱鬧的昆汀,看完手頭電影存貨之後,開始新的副業——寫影評,整個三月發了十篇影評!
  • 銃夢:日本經典科幻神作,卡梅隆用了13年才把這部漫真人拍了出來
    《銃夢》我相信不少人應該都沒聽過這玩意,我也是一樣,這部作品的原作起源上個世紀,漫畫出了九本,動畫也只出過兩集OVA,但僅僅如此,這卻是到今日都是最為經典的日本科幻動畫之一。日本動畫的九十年代,是巔峰時期,同時湧現了大量的SF作品"科幻作品"那個年代是日本動畫的黃金時期,說實話,我最近看了不少九十年代的作品,毫不誇張的說,那時候的日本動畫,完爆歐美電影,日本文化內容製作領域,領先世界10年都不感覺少,而看看現在的主流"廢萌"我頓時感覺日本動畫沒有進步發展,反而退步了。
  • 怎麼在豆瓣寫影評和刪除影評
    改版新版後的豆瓣,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在上面寫影評和刪除影評了。也不奇怪,改版的網頁確實有很多功能都變了。那麼小編今天就教大家怎麼在新版的豆瓣網寫影評和刪除影評。打開豆瓣網,登錄你的豆瓣網帳號。登錄後,我們在頁面頂部菜單中,點擊選擇【電影】菜單。
  • 這部動漫歷時7年終於要完結了 它是當之無愧的神作
    最近,萬眾矚目、定檔今年秋季的《進擊的巨人最終季》,終於放出了PV。  B站播放量154萬,最高全站日排行55名。  而且,這個播放量還僅僅只取了搜索結果中最高播放量的那個投稿。
  • 這部神作不看不行,拍出最真實的人性《車諾比》
    大頭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神作」把人性拍的最真實的一部電視劇《車諾比》下面就看看大頭的評價吧。車諾比該劇講述了在1986年的烏克蘭,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了車諾比事故,以及當年勇敢的眾人是如何犧牲自己拯救處於災難中的歐洲的故事。《車諾比》(Chernobyl)是由喬韓·瑞克執導,克雷格·麥辛編劇。
  • 豆瓣9.8分的神作終於回歸了!
    這裡有經典冒險《飛出個未來》、《探險活寶》,有惡搞黃暴的《脆莓公園》、《暴力監獄》,有兒童小清新的《歡樂樹的朋友們》、《星蝶公主》···現今國內比較大熱的有三部,學長都安利過。心靈毒雞湯《馬男波傑克》,萌出血的《咱們裸熊》,還有今天要推的這部——《瑞克和莫蒂》如果一生只看一部美漫的話,肯定是《瑞克和莫蒂》。這是一部無數次跳票,觀眾還是願意一等再等的神作,這次第三季真的來了!豆瓣9.8分,有將近95%的人打了滿分,五星。
  • 隨手就成經典,王家衛一個念頭拍出神作,王晶這片開拍時只有片名
    《一九四二》是馮小剛拍得最好的電影之一,可你知道嗎,當初這部電影馮小剛醞釀了18年,從2000年開始劇本先後3次審查,直到2011年才驚險過關,拍攝時同樣千難萬阻,為了貼合角色,張國立足足瘦了24斤。當時,張國立說拍到最後總感覺心臟都快承受不了,氣緊、犯暈、手抖。就是這樣拼,換來了6萬人的滿分評價。
  • 主演片酬5000萬回歸,又會是一部神作嗎?
    去年,一部反派超級電影吸引了不少影迷的注意,這部電影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後評分一路飆升,最終斬獲了電影節的金獅獎,可見其確實質量有著超高保證。可惜的是,這部電影作為一部R級片,最終沒在國內上映,不過相信還是有很多小夥伴已經看完了這部電影。
  • 頭條丨苦等8年!這部神作終於要回歸了?!
    熱文 頭條 《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發布正式預告 苦等8年!EVA老粉們終於等到了曙光。距離上一部劇場版《Q》已經相隔8年,本片原定於2020 年 6 月 27 日在日本上映,由於疫情的原因再次延期,但在此之前它已經跳票無數次了。
  • 如何寫影評賺錢?一文弄明白
    在電影市場火爆的當下,看完電影寫影評成為了一個「很香」的副業項目。很多朋友在給電影評分的時候,應該有看到底下「包羅萬象」的影評,甚至有的文筆好到看不懂。別畏懼,其實寫一篇有價值、可賺錢的影評沒那麼難,但也不簡單。今天,小希就來說說怎麼寫影評。影評文是什麼?
  • 這部神作動畫的續作終於要來了!
    作為90年代最知名的動畫,當年的話題神作,EVA曾日本乃至世界掀起社會級現象程度的巨大迴響與衝擊,並成為日本動畫史上的一座裡程碑,同時被公認為日本歷史中最偉大的動畫之一。這部作品之所以被公認為神作,不僅僅是開創了動畫界的多個先河設計,更是因為整個劇情的敘事中融入貫穿了大量心理學、宗教、神學、哲學的濃鬱氣息,在當時低迷絕望的社會大環境下,讓那個年代絕大多數人第一次看這部作品都有種驚為天人
  • 時隔7年!這部8.7分的動畫終於出續集了,男神凱奇與死侍回歸配音
    預告片一釋出,便激起網友熱烈討論:"這真是好電影,我們全家人圍著看的,時而落淚,時而歡喜,像家的片子"、"天吶都七年了"、"爺青回"、"過年了過年了!" 前作在豆瓣平臺上斬獲8.7分,口碑爆棚好評如潮,一攬全球票房5.87億。現在回想起來竟然是2013年的動畫片了,當初看《瘋狂原始人》的大家現在又長大了許多,真是一波回憶殺。
  • 這些國產動畫神作,咋拍著拍著就"不見"了?
    《西遊後傳》雖然叕叒雙又又是西遊題材,但從最早放出的預告片來看,這「或許」是個對傳統動畫顛覆性很強的神作。借鑑大友克洋風格,大膽擺脫低幼野心的背後,是青春樹這家動畫公司對這部作品澆築的十數年心血。可惜,N年過去了,噠噠君的上個問題依舊沒有得到回覆,在經歷《悟空傳》、《悟空自傳》、《神獵》多個版本變更後,這部《西遊後傳》始終沒能完整地在大熒幕上呈現...或許他們不確定,這樣一部「高齡向」的動畫,到底能取得多少市場份額?
  • 《如何寫影評》:怎樣從專業角度寫出通俗易懂的影評
    文/珠珠「頭腦中有思想,眼裡有電影,筆下有才情,就能寫出好的影評。」—— 蒂莫西·J··科裡根《如何寫影評》《如何寫影評》是一本心心念的書籍,這次總算「啃」完了。倘若依據書中提及的影片去「溫故知新」, 同時通過分析結合自身地領悟,對理解作者意圖及寫出上乘影評有很大幫助的。01. 明確寫影評的目的:「享受思考、闡述和書寫觀影經驗的樂趣。」
  • 弘藝乾貨分享:編導藝考生如何寫出一篇高分影評
    編導專業學生在影評寫著寫著就寫成了影視觀後感,你們是否也存在這樣情況,如何寫好影評幾乎所有編導類專業學生都會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影評作為編導類專業一項重要考試內容!同樣是看一部電影,你寫的影評怎麼才能更吸引老師,最終獲取高分呢?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些影評的一些技巧!
  • 這部神作出真人版了,網友擔心毀原著,次元壁能衝破嗎?
    在大家看過的眾多日漫裡,能被稱為神作的還是有那麼幾部,比如這部《搖曳露營△》就是2018年裡的神作之一,故事主要講日本幾位學生冬季野營的故事。這部番之所以被漫迷認定為神作,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第一個是動畫裡的景點,帶我們去看日本富士山和不同美景。
  • DC小丑,無法引進的滿分神作
    周日《小丑》一出汁源,口袋君立刻如饑似渴地二刷。 拍的真好,火的有理,名不虛傳! 人性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只有大約1/8,另外的7/8藏在水下。
  • 忘年戀、女性覺醒……這部電影真的是太敢拍了!
    官人說:又一部新片出了資源。有人在網上預言:「華語電影要出大師了」。這部電影到底有什麼來頭,為何能獲得這麼高的評價。今天首席影評官發表的是入駐影評人少年鞍馬的文章—《熱帶雨》。這部影片保持了他之前作品內斂沉靜的基調,鏡頭克制、細節用心、感情充沛,以一位移民新加坡的馬來西亞女性為主角,繼續探討女性在社會中的身份認同問題。1.「雨」,是天氣也是心境片名為《熱帶雨》,全片多數是大雨天,製造出了一種沉悶、壓抑的氛圍。
  • 豆瓣評分9.7,這部超高評分的天花板神作,終於圓滿了
    ​眾所周知,豆瓣的評分與B站的評分有所不同,豆瓣的評分一向很嚴苛,以至於在豆瓣能獲得8.5以上評分的作品都是相對不錯的作品而豆瓣評分9.7的作品你見過幾部,真的少之又少,即使是被稱為最強神作的《鋼之鍊金術師FA》也只是達到了9.6評分,當然也並不是說評分9.7就一定比9.6更好,畢竟每一個人對待不同作品的態度不同,所以也不用過分深究。這部我說評分9.7的動漫就是大名鼎鼎的《排球少年》,近幾年運動番的實力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