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寒門學子:學歷的本質是「發信號」

2020-12-18 這才是心理學

本文獻給所有即將考大學的寒門學子,願我在復讀、選大學、選專業上踩過的坑,你不用再踩!

什麼是寒門學子?

所謂的寒門學子就是父輩沒啥權勢,既沒本事送孩子出國,也沒能力偷天換日,找人替考,更不能讓孩子在小學生的時候就發論文。他們只有一雙布滿老繭的粗手,一張風吹日曬雨淋的黑臉,一彎再也直不起來的弓背。

所謂的寒門學子就是父輩沒啥文化,不知道啥是科學育兒,贏在起跑線;不懂得輔導功課,更沒錢讓孩子參加輔導班、興趣班。他們有的是一個信念——讀書可以改變命運,不管多苦得讓孩子上學。

所謂的寒門學子就是,父輩沒啥戰略眼光,不知道該培養孩子什麼能力,不知道如何教孩子表達自己,不知道什麼專業好,什麼專業差。

寒門,就是用冰冷的現實告訴你,不努力學習,祖祖輩輩就要活在山裡,活在貧窮裡,活在卑微裡!父輩的今日,就是自己看得見的未來。

而我就是一個寒門學子,一個不光彩,也不丟人的稱號。2015年,我參加高考,過河南一本線22分,為了一個「211」的名頭,跋山涉水到新疆石河子讀了4年本科;2015年,我面臨人生第一次重大選擇,既不是因為興趣,也不是因為就業,而是因為調劑,學了心理學——一個10年前是朝陽產業,10年後還是朝陽產業的專業,一個就業亮紅牌的專業。

畢業後,為了逃避就業壓力,我又選擇了讀研。幾經波折,進入了湖南師範大學讀了心理學碩士。而現在,即將研二的我還在為就業發愁——有時候,我對自己充滿信心,讀書多、啥都會點、學東西快;有時候我又看不到希望。

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15年的那個夏天。在於那時的我,那時的父母沒一個人真正理解高考究竟意味著什麼,考大學,選專業究竟意味著什麼。

01

選擇之前,需要看透學歷的本質

選擇大學究竟考慮地區因素還是排名因素?大學究竟該選什麼專業?這個話題,幾乎誰都能給你說幾句。但是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理解大學教育的本質,完全是根據個人見聞給出了所謂的標準答案,誤人子弟。

如果你問村頭老李,老李會說:「學醫好啊!我親戚家有個小子,大學就學的醫學,人家現在在省城醫院,一個月能掙好幾萬!「如果你問隔壁老王,老王會說:」當老師多好啊,考個師範專業。現在國家扶持,工資要漲到公務員水平呢。「你問上100個人,可能有100種答案,但是這樣的答案,毫無價值。

要考慮選什麼大學,什麼專業,還要洞察本質,理解大學教育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競爭優勢。電影《教父》中有這樣一句話:花半秒鐘就洞察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下面,我就來帶你洞察一下,什麼是大學教育的本質。

那麼,大學教育究竟能帶來什麼呢?

其實無非是提升能力、開闊視野、連接人脈,外加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那麼,哪個因素最值錢呢?當然是那兩本證書。因為如果提升能力的話,讀書、做事、職場打拼,提升速度最快,何必聽那些沒走出過校園的老師講;開闊視野的話,打開手機,就能縱觀全球;連接人脈的話,那應該去參加各種訓練營、培訓班……我不是說能力不重要,相反能力永遠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但是在很多時候,比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別人覺得你有能力。而學歷就是最能影響別人判斷的因素。比如說如果我和一個北大學子同臺競技,我還沒表現,你估計就在心裡給我判死刑了。

02

人會撒謊,招聘面臨著」信息不對稱「

我想大多數人不會創業,上大學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說白了就是為了找份體面的工作,讓家人過上體面的生活。

那麼我們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闆,你肯定想要最優秀或者最合適的人,你的目標就是從面試的人裡挑幾個。

如果你會讀心術,應聘者想什麼你都知道,那就簡單了,你肯定能選出想要的人。但是,人會撒謊,你永遠不知道面試者說的是真是假。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這個叫」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指交易中的各人擁有的信息不同。在社會政治、經濟等活動中,一些成員擁有其他成員無法擁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對稱。

這是老闆挑選員工面臨的困境。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指標證明這個人有能力,是我想要的。學歷就成了破解這個困境的最簡單的方法,記住,是最簡單,而不是最有效。但是,大多數企業,追求的就是簡單快速。

03

學歷的本質是發信號

那麼,怎麼破解信息不對稱呢?

答案是發信號。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麥可·斯彭斯說,發信號是克服「信息不對稱」的一種有效方式。

什麼叫發信號呢?我們來看個例子:

草原上有一種瞪羚,面對捕食者時,它不會馬上逃跑,而是故意在原地蹦一蹦。你說,它都快被吃了,不趕緊逃,為啥要浪費時間跳一下呢?

這其實就是發信號,為了告訴捕食者:你看我能跳這麼高,我身強力壯,你肯定追不上我,乾脆去找別人吧,咱倆都省點力氣。而捕食者也能接受這個信號,瞪羚跳躍的高度確實反映了它的強壯。

從這個角度來看,學歷的本質就是發信號。有學歷的人,相當於用學歷告訴招聘者,我能給你提供價值。

首先,能上大學的都不差。如果他因為成績好,進入大學,那證明這個人學習能力強,進入公司後能很快學會新東西;如果他是因為有個好爸爸進入大學的,那就說明他的父親能給公司提供價值。

其次,大學教育被全社會認可。招聘高學歷的的人,更能贏得客戶的信任。這一點社會中也有體現,越是和機器、技術打交道的地方,學歷就越不值錢,比如編程,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越是要和人打交道的地方,學歷就越值錢,比如律師、心理諮詢師等。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一個意思:學歷的本質是通過發信號來克服信息不對稱,讓招聘單位知道你這個人能給公司提供價值

04

從發信號角度,給專業選擇的三點建議

看懂了學歷的本質,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發呢?不過還是聲明一下,我說的只適用於部分寒門學子,我說的只是一個側面,只是從「發信號」的角度,從就業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因為對於大多數寒門學子來說,就業就只能靠自己。

第一、先選學校,再選專業。

原因很簡單啊,從發信號來看,學校越好,證明這個學生越優秀。HR(企業中負責招聘的人)往往是根據一個人的學校進行判斷,看是一流大學還是一流學科,是985還是211。當你進入職場兩年後,基本沒人會問你是哪個專業的,因為隔行如隔山,根本聽不懂。大家問的就是學校,你一說出學校名字,別人就會在第一時間給你的大學找個位置放進去,比如「牛皮,名校啊!」、「還不錯,起碼是個211」、「沒聽過啊」。人就被這麼劃分成了三六九等,這當然不公平,但是哪有絕對的公平啊!

第二、如果你有能力,一定要去大城市。

從發信號的角度來看,學歷就是把人指標化,標籤化的過程。但是指標這個東西,用得越多,越不準確。比如,幾十年用學歷衡量大學生水平,還有較高的準確性;現在學歷其實代表不了真實實力,也就是俗話說的,學歷有水分。大城市競爭激烈,生存壓力大,企業為了生存,更看重能力,而非學歷,而非家庭背景。如果你是有能力的寒門學子,一定要去大城市,這樣才有機會出人頭地。

第三、技術為王。

如果你有錢,或者考上了名校,學啥都行;如果沒錢,學校又不好,請先學技術。從發信號角度來看,學技術有這樣兩個好處:

01.技術有一定難度,有門檻,會把那些渾水摸魚的人排除在外。假如A君學的是計算機,搞編程;B君學的是心理學,會諮詢。A君看了幾本心理諮詢的書,就敢說自己懂心理學,敢說自己會給人諮詢;B君肯定不會如此膨脹。

02.技術能節約發信號的成本,更容易被人識別。比如,面試的時候,問一個技術性的問題,一下子就能把那些不懂的人排除在外;而問一個中文、心理之類的問題,是個人都能和你聊幾句。

總之,從資訊理論的角度來看,學校認可度第一,排名代表一切;大城市比小城市更值得去,因為大城市更包容,不在意你的出身;如果你既不能考上排名靠前的學校,也不能到大城市,請選擇一個有門檻的行業,選擇一個技術要求高的專業。

寫在最後

學歷為什麼重要?不是因為它能帶給學生什麼,而是它能幫助企業迅速篩選人才,能解決「信息不對稱」。從資訊理論的角度來看,學歷就是發信號,就是給社會發一個信號——「我能行」!

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定要先選學校,再考慮專業;有能力的話,一定要爭取到大城市;如果前兩點都做不到,請從技術性的專業學起!

《新華字典》上有這樣一句話: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願每個人,無論是富家子弟,還是寒門學子,都能有光明的前途!

相關焦點

  • 感謝貧窮的寒門學子,如何改變自身命運
    在多數家長和學子的眼中,高考是他們唯一的出路,這不僅僅是來自寒門的學子。但是,對於那些貧窮的寒門學子,高考真的是他們唯一出路嗎?很多人可能還疑惑不定! 可能,從某種意義上說,高考確實能決定一個人以後的大致走向。高考不僅是對多年寒窗苦讀付出的一個總結,而且也為未來發展奠定了一個基礎。
  • 終於,那個被戲稱為「考研基地」的大學,暴露出了寒門學子的欲望
    置之事外的人對考研抱著談笑風生,飯後娛樂的態度,而對於那些把人生寄託於更高學歷的學生而言,卻是最艱難的過程。考研,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場,唯有活到最後的人,才能大聲吶喊。寒門學子,影子長短對於外界的質疑,曲師大的老師自然知曉,但他們從未動搖:讀書,是寒門學子最簡單的出路。在學校的生源結構統計裡,曲師大近8成的學生來自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也就是所謂的寒門學子。
  • 什麼樣的寒門還能出貴子:人民日報點名表揚吉林寒門學子李東明
    都說現在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因為教育的發展越來越與家庭條件開始掛鈎,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被落下,就只能去報各種輔導班。可是,每年仍然有很多寒門子弟不向自己的命運屈服,他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在10月18日的時候,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了出生在吉林的寒門學子李東明,他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窮不怕,只怕不爭氣。我們的古語常說:不爭饅頭爭口氣,李東明就一直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他的家庭真的是很「糟糕」,父親腿上有嚴重殘疾,母親生活不能自理,從小李東明就是非常懂事聽話,高考的時候他考上了揚州大學。從大一的時候他就在學習之餘做兼職、打工,而且打得還不止一份工。
  • 一所民辦中學如何改變寒門學子命運?碧桂園這支微電影講透了
    校碑上有這樣一句話,字裡行間透露著創辦者對寒門有志學子的憐惜。楊國強自幼家貧,17歲前未穿過鞋。農民出身的他經常會提起曾經窮得差點沒讀高中,因得到政府資助才完成學業、改變命運。後來,在兄長楊國華幫助下,他入門建築行業,從建築包工頭逐步成長為世界500強公司掌舵者。
  • 5年13億 泛海助學行動照亮27萬寒門學子象牙塔之夢
    或許沒有人能選擇命運的起點,但教育卻能決定前行的方向,成為寒門學子改變一生航向的推手。在影片《中國合伙人》中有這樣一幕,剛剛走進北大校門的成東青,透過又土又厚的眼鏡,一臉痴痴地看著從未見過的高樓。這張踏入象牙塔的門票得來並不容易。
  • 寒門徵途:一個都不能少
    一切又重回起點,只是寒門子弟境遇變得更難。壓力之下,兩種論調開始交替出現。一種是「寒門再難出貴子」。2011年,有老師在天涯發帖稱,他們學校排名前五的學生,都條件優越,「父母捨得花錢,送各種培訓班,甚至請私人家教,成績都是錢堆出來的」。
  • 這4個專業適合寒門學子改變命運,畢業薪資待遇高,發展前景好!
    如今,教育資源出現明顯的階層性分割,寒門學子如果想要獲得更高薪、更好的工作,往往需要付出比他人多幾倍的努力。所以,寒門弟子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最好還是將專業前景、行業發展、專業熱門度這幾個因素放在個人興趣這個考慮因素之前。所以寒門學子可以選擇以下這幾個專業,平均薪資高,做好了還能當老闆!
  • 《國華的孩子們》:3260名寒門學子被逆轉的命運
    來源:一財網2020年11月,一部根據國華紀念中學畢業生真實故事改編,名為《國華的孩子們》的微電影,在國華學子中廣為流傳,繼而引起廣泛熱議。影片根據真實人物故事改編。故事一開始,企業家王永錕在朋友圈看到支教老師楊少敏發的照片,讓他起了捐贈念頭。
  • 湖南科技學院15名寒門學子獲資助
    永州日報訊(記者 萬珂銘 通訊員 張玉成)12月10日,在永州義工協會的協助下,國家稅務總局永州市稅務局稽查局和湖南神斧集團湘南爆破器材有限責任公司的黨員志願者們,帶著一顆顆滾燙的愛心,來到湖南科技學院國學院開展愛心助學活動,15名品學兼優、家境貧困的寒門學子獲得了愛心資助。
  • 初中名校「勸退」窮人學生,寒門學子委屈:教育應該公平對待嗎?
    上海華二初級中學雖然只是一個民辦中學,可是它卻著驕傲的資本,除了有經驗的老師之外,在校青年教師有6成「出身」與北大、清華、復旦這樣的名校,還有近三分之一的老師有這碩士研究生的學歷,這樣的數據放在學校裡就非常可怕了,憑藉這樣的優秀的資源,華二穩坐上海市第一初中名校,力壓其他公辦學校。僅憑這些資源也只能讓華二在上海出名,真正讓全國都認識到它的是一個「勸退信」。
  • 令人心動的offer丁輝被淘汰,學歷鄙視,它是真實存在的
    令人心動的offer丁輝被淘汰是學歷的欠缺,還是實力的不足。令人心動的offer丁輝被淘汰,學歷鄙視,它是真實存在的。為什麼會有學歷歧視以學歷定能力的思想已經在大部分的心裡根深蒂固了,很多人認為,學歷高一定能力強,很多企業也把文憑作為公司招人的唯一標準,不管你能力如何,你沒有文憑,你就進不來,而且更有人認為學歷高就是素質高,所以這些思維也就衍生了當今的學歷歧視現象,不管你能力如何,一張文憑就把你打敗了。
  • 高學歷vs低學歷的待遇差距大,網友:家庭觀都不一樣
    早就去地裡放牛了,拿一個例子來說:在一場面試環節中,對於求職者來說只有自己的學歷是自己最大的資本,剛剛出校門能力沒有,而經歷更沒有!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一起來看看學歷高和學歷低的差距都表現在哪裡了?一:學歷和學位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 今年考入清北的雙胞胎家庭背景曝光: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思維
    「雙胞胎學霸」、「寒門學子」這些關鍵詞,讓兩兄弟的熱度久居不下。網友紛紛表示:「父母做夢都要笑醒了。」「難怪我沒考上清華北大,原來是沒有一個雙胞胎兄弟。」調侃歸調侃,今年的高考,出現了好幾個考出極佳成績的寒門學子。
  • 寒門學子723分上清華,物化生都是滿分,2個好習慣成就好成績
    如今這個時代似乎越來越難出現「寒門貴子」了!我看過一本哈佛教授羅伯特·帕特南的書籍,針對107個出身工人階層和中上階層年輕人,進行數年的跟蹤調查。 讓我看到了一個真相,階層對下一代的影響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中上階層的社會關係網、父母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安全感,還有教育和學識上的眼界,確實印證了寒門難出貴子這個殘忍的事實。
  • 2020年「加多寶·學子情」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學子情」愛心助學行動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塗義才、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處長李蘭香、加多寶集團黨委書記龐振國、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副理事長王行最等領導出席儀式。加多寶集團宣布將出資600萬元,資助全國1200名寒門學子圓夢大學、逐夢遠航。
  • 誰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2016年,348名寒門學子圓夢清華佔總招生規模的10.2%。 北京大學類似,1985年農村新生比例高達38.9%,2005年跌至17.7%,2013年為14.2%。「寒門出貴女」?
  • 2020年「加多寶·學子情」愛心助學行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人民網北京8月14日電(記者夏曉倫)12日,由加多寶集團主辦、中國扶貧基金會協辦的2020年「加多寶·學子情」愛心助學行動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啟動儀式上,加多寶集團宣布將出資600萬元,資助全國1200名寒門學子。
  • 明星為學歷有哪些反面教材?除了仝卓冒充應屆,還有他偽裝高材生
    「報考的大學只招應屆生,只能用了某些手段改了下,搞了好久……」他沾沾自喜的模樣在視頻中格外刺眼,要知道高考一直號稱是最公平的考試,寄託了無數寒門學子的夢想,他卻輕輕鬆鬆就把自己資料改了? 參加《天下女人》時,主持人楊瀾對她連連稱讚:「你居然考上了哈佛大學的經濟系,這是很多學子都羨慕的事情。」
  • 從古代科舉看:寒門出貴子的現象
    隋唐以後,寒門一直在出貴子,其實從歷史上看寒門出的也不是很多,只是現在越來越難了,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我們需要弄清楚三個問題:1、何為寒門?以前和現在的寒門一樣嗎?2、何為貴子?古今的貴子有什麼不同?何為寒門,古代窮苦人家為寒門,現在指的是城市和農村的低收入家庭。什麼是貴子?古代高中舉人、進士應視為貴子,現代我想應該是考入重點大學的孩子們了。寒門再難出貴子,這麼說,必然是之前寒門經常出貴子,現在不經常出了,這樣,我們就不得不回到萬惡的封建社會。
  • 姐弟倆同時考上哈工大,寒門家長喜極而泣,網友的回覆讓人動容
    經常在自媒體平臺上看到一些「寒門難出貴子」的內容:寒門家庭在培養孩子的條件、學習氛圍等方面和其他非富即貴的家庭相比,存在比較大的短板。但是「寒門難出貴子」並不意味著「寒門不出貴子」。寒門出貴子的概率小,和其他家庭相比可以說是小到了微乎其微的程度,但寒門也偶爾會出現一些貴子,比如湖南張家界慈利縣的一戶寒門家庭的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的高考成績是687分和685分,一個被清華錄取,另一個被北大錄取;比如遼寧瀋陽法庫縣的王唯佳,他身患龐貝病這樣的怪病,家裡一貧如洗,但通過努力依然以662分的高分被南開大學錄取;再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黑龍江克山縣的兩姐弟李雙和李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