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是今年國慶節上映的一部國產動漫電影,在上映第四天累計票房就已經高達10.36億。上映以來相關評論也爭議不斷,「神奇不再」「故事沒講好」,這些也曾是《姜子牙》被貼上的標籤。
在影片上映之初,《姜子牙》導演程騰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我常說,做動畫有時候很像跑馬拉松。42.195公裡的馬拉松,一開始都很累,但是跑過10公裡20公裡,你開始專注在跑步這件事情上,就變成一個慣性。不到終點那刻,你不再回頭看,你就不會分心計較得失多少,是快是慢。」
看《姜子牙》這部電影之前,已經看了很多網上的評論,很多人拿《姜子牙》和《哪吒》作比較,讓大家評價哪一部更好。
觀影結束後,這部電影怎麼樣?是影迷最關心的話題。如果一定拿《姜子牙》和《哪吒》作比較的話,似乎《姜子牙》拍得更好一些,《姜子牙》的音畫體驗是非常驚豔的。畫面表現時而恢弘有力,時而細膩柔和。人設水平、角色配音也出乎意料的專業,這點上確實優於大多數動漫電影,包括《哪吒》。
這部電影,讓孩子看有些深奧;讓成年人看,感覺很像曾經看到的一個故事。一輛火車正行駛在一條鐵路上,這時候對面駛來一輛火車,此時已經無法停車和避讓,而這時候正好在一個岔道口,岔道口還有一條廢棄的鐵路,上面正好有一個孩子在玩耍,這時候你作為一個扳道員,你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把火車移到廢棄的鐵道上,那麼那個小孩兒就一定會死,還有一條選擇就是你什麼也不做,任由兩輛火車相撞,可能會死很多人,所以就有了這樣的一個靈魂拷問,是犧牲一個人救下更多的人,還是為了一個人犧牲更多的人,如何選擇?這樣的選擇似乎沒有標準答案。
看完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一個人如何去堅持自己的想法(理想),堅定自己的行為,這個話題也頗有爭議。就像小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被問「你的理想是什麼?」孩子都有不同的回答,但是後來所從事的工作,幾乎都與小時候的理想相差很大。若從生活質量來說,沒有達到小時候的理想,也並不意味著生活得不如意。選擇,或許對於成年人來說,這部電影宣揚的平等觀念,就像上一段故事中的小孩兒和乘客,哪一個重要是無法衡量的,似乎也不應該去衡量。
@銅川裡友,《姜子牙》和《哪吒》,你更喜歡哪一部?歡迎評論~
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