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水邊有一隻白鷺。」
「水裡還有好多魚……」
1月12日,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袁周率隊赴貴陽市調研南明河汙染綜合治理。在位於烏當區沙魚溝的新莊二期汙水處理廠旁,調研組一行從橋上看到,冬日的陽光暖暖地撒在清凌凌的水面上,透過粼粼波光,魚兒正歡快地徜徉河中。岸邊,白鷺悠然覓食、舞姿翩躚,一派「水清岸美有文化,鳥飛魚躍人歡暢」的生態景象。
為徹底解決南明河溢流問題,貴陽市在南明河幹支流持續提升已有整改成果基礎上,同步實施新莊汙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設計日汙水處理能力16萬立方米,項目服務範圍為貴陽老城區、二環四路及新天片區,服務面積148平方公裡。
貴陽市政府副市長冉斌介紹,南明河沿線汙水廠每天向南明河提供150餘萬噸生態補水,年節省跨域調補水資源5億餘噸。中心城區新建的18座汙水處理廠,有14座採取下沉式建設,在有效解決傳統地麵廠臭氣重、噪聲大、防護距離不足的同時,節省管網建設、徵地投資、建設用地,其置換、配套的市政綠地、溼地公園等讓老百姓享受到實惠,實現城市生態「負資產」向「正資產」的轉變。
調研組一行還實地察看了貴醫再生水廠、六廣門再生水廠、金陽三期汙水處理廠等,走訪了解南明河溢流整改完成情況、貴醫貫城河出水口情況,併到南明河國控監測站視察出境斷面水質監測情況。
據介紹,貴醫和六廣門再生水廠屬於南明河支流貫城河上的兩座全地下水廠,是南明河水環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汙水從貫城河截汙溝經引水隧道,進入預處理區(中細格柵+曝氣沉砂池+膜格柵),再經生化池區(傳統活性汙泥工藝)、MBR膜池區,最後經紫外線消毒後排入貫城河,最終流入南明河,作為南明河生態補水。」貴陽中節能水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文宇介紹,兩座再生水廠日汙水處理能力分別為5萬立方米和12萬立方米,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標排放標準。 其中,六廣門再生水廠不僅是目前全國最深的全埋式水廠,還是全國首個與商業綜合體相結合的再生水廠。接下來,水廠上還將建設體育場館、商業樓、住宅公寓等商業綜合體。
「這水治理得好,很乾淨,再也不是臭水溝了。」市民田先生每天從沙河橋上經過,看著河水日益清澈,他由衷地豎起大拇指。
(貴州綜合廣播 陳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