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挺好,連續看了好幾遍。」「抖音刷到的,結果就入坑了。」「出乎意料還不錯,劇情不落俗套,越看越上頭,這麼快就結局了,真是沒看夠!」
觀眾依依不捨之間《將軍家的小娘子》收官了!這部成功包攬少女心與姨母笑的甜寵劇,頻頻上演高密度撒糖戲碼,在收官之際自然也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當下的市場,「小而美」的內容體量與愉悅輕鬆的節奏氛圍尤其適合網際網路平臺的傳播。但在同類劇集同質化日趨嚴重的情況下,如何從擁擠的賽道突圍,成為行業從業者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第一製片人專訪到《將軍家的小娘子》總製片人、北京時代光影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錦,試圖從多視角來解讀甜寵內容創作和平臺定製劇突圍的方法論。
甜而不膩的內容,輕鬆觀感成甜寵市場消疲憊秘笈
《將軍家的小娘子》由優酷出品,北京時代光影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制,吳強執導,湯敏、吳希澤、曹峻祥、盧佳等人主演,主要講述了湯敏飾演的「落魄千金」與吳希澤飾演的「冷血將軍」相知相守、共護一方天地的故事。在看完整部劇後,觀眾們除了被劇中溫暖輕鬆又充斥著沙雕生活氣息的戀愛「清甜」味打動,也被女主角沈錦獨立自強、為愛忠貞不渝的性情所感染。
相比同類型的甜寵劇,《將軍家的小娘子》整部劇沒有特別大的虐點,即便有矛盾,也能很快化解。在大多數觀眾的眼中,這是《將軍家的小娘子》最重要的特色,反映了當下年輕人對生活的一種態度:渴望純粹的戀愛,感情裡沒有套路。
王錦告訴記者,《將軍家的小娘子》的創作初衷,就是想拍一部輕快、甜美,沒有任何觀劇負擔的劇集,給觀眾提供一個輕鬆、不費腦筋的看劇氛圍。能讓觀眾們看得開心,對於主創團隊來說,就已經達成了一半的目的。此外,王錦認為「小而美」的甜寵劇市場發展勢態良好,「在市場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公司積極嘗試新領域的探索,《將軍家的小娘子》是團隊在眾多的小說IP中,經過嚴格的市場和內容對比,挑選出的區別於已有甜寵劇類型的IP,故事中不僅有甜寵元素,還有家國情懷,可以傳遞出一些正能量。」
王錦在創作《將軍家的小娘子》這部劇的時候,清晰明確地指出了創作思路,「第一,我們不胡編亂造,家國情懷是我們價值觀的指引方向。第二,我們傳遞的是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一生只愛一個人。第三,我們要通過女主面對愛情的勇敢,賦予女性獨立自強,追求真愛的價值觀。」
甜寵劇出圈法則:打造差異化人設,將製作經費花在刀刃上
「生活裡嘗不到的甜,就在電視劇裡過過癮吧。」這是大多數甜寵劇觀眾的心聲。站在行業角度來看,王錦認為甜寵劇更容易被年輕用戶喜歡,「從內容方面講,甜寵劇雖然是小體量的劇,但如果能講出動人的故事,一樣能戳中受眾的嗨點,被他們認同並喜歡。從市場方面說,小體量的劇,通過精心地製作打磨,也可以被年輕用戶喜歡,取得市場效應和用戶效應的雙贏。」
甜寵內容如何做到以小博大,在甜寵劇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合理的影視化改編」、「差異化人設」、「將錢花在刀刃上」王錦用這三個關鍵詞來總結《將軍家的小娘子》的創作準則。
首先,《將軍家的小娘子》在改編的過程中針對行業所面臨的現狀,對懸浮、權謀的內容做到了合理地規避,「不架空,不虛構,儘量在我們已知的範圍內找到落腳點。」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是甜寵,但《將軍家的小娘子》並沒有懸浮無腦、硬拗的「甜」,從「甜」之外能延伸出更廣更深的話題,令觀眾共情。「為什麼觀眾感到甜?因為劇中人物的美好生活都是靠自己腳踏實地爭取來的,是隨故事情節自然而然發生的,女主和將軍兩個人從一見鍾情到一同鎮守邊關,我們要做到的是在撒糖的同時儘可能傳達出一個普世價值觀,不僅僅是愛情,我們生活中的所有東西都要靠自己去爭取。」
其次,從劇情來看,《將軍家的小娘子》走的是小而美的溫馨路線。但從人設的角度來看《將軍家的小娘子》無疑是「強設定」,這也是該劇走出差異化的關鍵。
湯敏飾演的是大戶人家中不得寵的庶女沈錦,殿前溫柔善良、知書達理,殿後古靈精怪、廣交好友,卻在家人的逼迫下代姐出嫁。吳希澤飾演的楚修明是鎮守邊關的大將軍,坊間傳聞這位邊塞將軍「兇狠、冷血」,人稱「惡魔將軍」。作為一部戀愛甜寵劇,男女主角在人物設計上都自帶亮點,這樣的天然衝突給足了觀眾懸念感。
再者,從製作方面來說,甜寵劇的長盛不衰,也與其製作成本小緊密相關,《將軍家的小娘子》同樣是中小成本,王錦卻連連感慨「物超所值」,拍攝期間,各部門配合緊密,拍攝效率高,縮短了整部劇的製作周期。「我們有幸遇到了一個很優秀的合作團隊,導演、演員、攝影、美術、製片等各方面的完成度都很高。」
王錦跟我們分享了劇組高效創作的秘訣。其一,把所有製作經費都花在刀刃上,「何為刀刃上的錢?所有呈現在鏡頭裡的畫面,觀眾能看到的服化道都是必須要花的錢。」其二,合理有效的統籌,儘量利用現場的碎片時間。「在劇組,布燈、換景沒有兩個小時是下不來的,我們要利用統籌的方法把布燈的時間省下來,這樣一天平均就能省下兩三個小時。」
定製劇創作方法論:精準定位+主流價值觀+市場預判
《將軍家的小娘子》已經成功收官,王錦強調做定製劇,與平臺的合作會更密切。平臺在不同賽道上會有明確的用戶細分,所以我們在內容創作的時候需要精準地把握平臺的需求和用戶的喜好,有針對性地開發和製作項目,在平臺、用戶和內容變現中間尋求一個平衡點,最終實現平臺收穫市場效益,製片方價值體現,用戶觀劇開心的三方共贏。
那麼,問題來了,創作者如何提升對用戶思維的洞察能力?
王錦認為創作者在製作初期,需要放平心態,「首先在做每一個項目的時候,就要事先考慮好最終要賣給哪家平臺,每家平臺,它的受眾都有所區分。創作者在做一部戲的時候,需要精準為這些用戶服務,不要試圖拍一部戲就想破圈,讓所有人喜歡,眉毛鬍子一把抓的戲,相信成功的不多。」
其次,創作要回歸內容本身,好故事才是創作的核心,「一個項目拿到我手裡,它的故事脈絡、價值觀,是否能夠被認同很重要,這部戲的價值觀如果不是大眾都認同的,就一定做不好它。」
此外,創作者在做好內容的同時,要對未來一至兩年的市場做好合理地預判。「首先是政策把控,我們主管部門未來幾年的政策是什麼,哪些內容是我們必須規避的。其次,從市場來看,市場儲備的項目都扎堆在哪些方面,我們能不能突圍。什麼時間節點最適合做什麼類型的劇。」與平臺打交道多年,王錦對甜寵模式的盛行有自己的看法。「在當下,我們要做分眾化、細分市場,不能總是大魚大肉,我們有鮑魚海參,有滿漢全席,但我們不否認還需要飯後甜點。」
在採訪中,王錦反覆提及「觀眾」,能夠看得出,他創作的所有作品都將觀眾的需求視為第一要務。他懇言,「我們作為文藝工作者,可以把我們想要的東西表達出去,還有人願意來看,這是我們最大的幸福,所以我覺得我們要以內容為本,踏踏實實做故事,講故事,做好每一部戲,對得起觀眾。」
在過去的十多年,時代光影在各類型劇集中皆做到精準定位,佳作頻出。有記錄時代和歷史蛻變軌跡,傳遞民族和文化精神力量的主旋律劇集,如《啟航》《我們的四十年》等,也有熱血青春成長類型的劇集《唱戰記》等,此外有反映農村發展、社會變遷的作品,如《俺娘田小草》《滿倉進城》等,以及抗戰主題的劇集《桃花依舊笑春風》《猛獸列車》等,今年憑藉《將軍家的小娘子》《當你戀愛時》,時代光影成功進軍甜寵市場,並取得不俗成績,可謂全面開花。
2020年,時代光影又有兩部新劇開機,一部是由劉濤、林峰、盧芳生、柴碧雲主演的都市題材劇《星辰大海》,另外一部是由趙麗穎主演的《幸福到萬家》,而2021年則有四個項目將要籌備,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