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國會眾議員湯姆·賴斯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自己和家人都已確診新冠肺炎,迅速引發一波圍觀。
在美國疫情惡化下中招,本來不算什麼新鮮事。但這位大佬有所不同,一是,他此前多次因在公眾場合不戴口罩遭到質疑;二是,在宣布確診消息的同時,第一時間用「武漢病毒」關聯中國。
疫情兇猛,規範佩戴口罩,已是全球應對病毒傳播的普遍方式,但在美國卻一波三折、分歧不斷。
此前,美國俄亥俄州州長建議居民購物佩戴口罩,該州共和黨眾議員尼諾·維塔萊就大唱反調,給出的理由是,不想遮住臉,因為那是「按上帝形象被創造出的」。
總統川普不僅自己經常擺出一副「拒口罩於千裡之外」的姿態,還嘲諷政敵拜登戴口罩,引發過一場隔空罵戰。
因政客們的示範效應,美國社會的口罩佩戴率整體不高。有記者探訪美國某人流攢動的海灘,發現幾乎無人佩戴口罩,有人聲稱「川普不戴,我就不戴」。
口罩戴或不戴,在美國儼然成了一個政治問題,但說穿了起初它只是一個簡單的供給問題。
「為什麼美國政府一開始沒有建議公眾戴口罩?」——「擔心不夠用」。6月12日,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福奇博士接受採訪時解釋了原因。據媒體報導,今年4月美國的口罩儲備在月初就已耗盡,僅剩10%留給聯邦工作人員自用,川普政府在3月末也不得不動用《國防生產法》。
福奇的回答,戳破了川普此前誇下的海口,更讓政客們的表演顯得愈發滑稽。
在英語裡,有一個說法叫「這肯定是某人的錯」(It has to be somebody's fault)。當災難或糟糕的事發生時,總有人想找個替罪羊,把禍因歸罪於別人。
首個以非醫師身份獲得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頒發的防疫鬥士獎的獲獎者普雷斯頓,將這種行為形容為「尿褲子」:短時間內會讓人感覺良好,但不久後,就會感到冰冷和不舒服,並且還會引起尷尬。
科學期刊《自然》最近一篇文章援引研究數據顯示,美國的居家封鎖令有效減少了6000萬新冠肺炎感染者,中國的封鎖措施有效地減少了2.85億感染者。抗擊疫情的重點在何處,如何應對最有效,實踐最有說服力。
對人類來說,病毒不是什麼政治問題,而是一場自然災難。
它們不會在乎這裡是美國還是中國,不會在意宿主是窮人還是富人,當然也不會管你是政客還是平民。與其削尖了腦袋把鍋甩到太平洋對岸,不如踏踏實實與病毒鬥爭。加大物資供給,借鑑有益經驗,盡力阻斷病毒傳播,自己的感染風險也下降了不是?
來源 長安觀察
流程編輯:王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