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可你真的知道孫仲謀是誰和這句話的意思嗎?

2021-01-20 小秦帶你長知識

我們很多人在說話的時候都會帶一些俗語,比如說什麼生子當如孫仲謀之類的話,但是可能真正了解並且理解這句話的人可以說是屈指可數了。

在很多人眼裡,孫權也就是孫仲謀不過是一個守成之主,就是說他並沒有開拓什麼業績,他只是繼承了他父親和他哥哥打下來的江山,這樣一個沒有開國建功立業的人物,曹操又為什麼要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呢?

為什麼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 第一:佩服孫堅生了個好兒子

既然是生子當如孫仲謀,那當然是羨慕孫堅生了一個好兒子,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曹丕、曹植、曹衝都沒有得到曹操的喜愛。在說出這句話的那個年代,孫權已經守著父親和哥哥的江山已經很多年了,在孫權手裡,江東之地也算是穩定了下來,但是曹操對自己的兒子卻有一定的懷疑態度或者說不自信,也就有了這句話。

· 第二:這是對比得出來的結論

正所謂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就是因為通過對比才得出來的。而與孫權進行對比的對象就是劉景升的兒子,這位劉景升就是歷史上的荊州曾經的主人——劉表。劉景升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劉琦,這可惜劉琦比較短命,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死了,而另外一個兒子劉琮在面對強敵的時候就直接投降了,這兩個人如果要和孫權比的話,那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所以曹操也會說出這樣的話。

· 第三: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而事實也正是這樣,曹丕、曹植、曹衝都在歷史上留下了屬於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說不定真的是因為這句話,或者是因為曹操教導有方,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成果。

時代已經過去,這句話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有了其他的意思,尤其是經過辛棄疾的引用之後,這句話的內涵更加豐富,希望晚輩能夠有真才實學,那麼我們的晚輩又該怎麼做才能擁有真才實學呢?

怎麼做才能擁有真才實學:

· 第一:基礎非常重要,如果從小沒有一個好的基礎,漲到二十多歲了突然想要什麼真才實學,那麼可能就是真的有點晚了,因為你的對手都是一些朝氣蓬勃的少年,而你卻還要在養活自己的同時進行學習。

· 第二:實踐。只有經過實踐,才能夠知道自己的弱點和缺點,不然就只能像是趙括那樣紙上談兵,而趙括紙上談兵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四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從此趙國再也沒有抵抗秦國的能力,所以說實踐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筆者寄語:希望各位的孩子都能夠成為天之驕子。

相關焦點

  • 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晚年為什麼會變得極其昏庸?
    ——喬萬尼奧裡(意)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62,閱讀約2分鐘「孩子應該像孫仲謀一樣,如果劉景生的兒子,海豚狗耳朵!」孫權,三國東吳最傑出的領袖,忍辱負重。有人說,這是因為擁有至高無上的皇權已經太久,太孤獨了。在我的前半生,我整天提防著別人,精神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到了晚年,由於精力大不如前,昏庸的局面出現了。上述解釋有一定道理,但孫權晚年昏庸,性情大變。看來還有另一種可能。他太孤單了。孫權晚年昏庸的標誌性事件是廢太子。王子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廢太子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事。
  • 【吳-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武將詳解
    一、簡介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於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
  • 辛棄疾這首詞懷古傷今,竟然還自問自答起來,深意不失千古絕唱
    而作為將領,他卻命途多舛,壯志難酬,滿腔豪情和對國家、民族的憂慮與關切都寄於詞作之中。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辛棄疾在1204年三月被派到京口做知府,即今鎮江。鎮江自古以來都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的地方,而此時,卻成了南宋將士與金人對壘的第二道防線。每次當辛棄疾登臨京口北固亭時,總是難免觸景生情,感慨不已。
  • 玩《三國志11》戰報89,東吳吳大帝孫權,碧眼紫髯兒孫仲謀駕崩了
    玩《三國志11》戰報89,東吳吳大帝碧眼紫髯兒孫仲謀駕崩! 各位讀者好,我是慕橙歷史,讓我們一起去還原回顧那一段熱血的三國劇情,此劇情劇本是開始於公元225年7月的南蠻徵伐,諸葛亮南徵孟獲,上一篇戰報的遊戲暫停時間點停留在公元252年3月11日,如今再度開啟遊戲時間。
  • 孫權麾下的「東吳四英傑」,分別是誰?都有哪些過人之處?
    正如書中所說,浪淘英雄,是非功過轉頭空。三國時期英雄各有特色,每一個人的性格都印在我們腦海中,他們出眾的才能也讓我們欽佩不已。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身邊總是有賢能智士和卓絕武將助他們攻取天下。曹操有八虎騎,各個勇猛,劉備有五虎將更是驍勇善戰,孫仲謀身邊的四大都督更是人稱「東吳四英傑」,出謀劃策。
  • 終極三國:孫策如果知道孫權這麼有謀略,相信在天之靈也能安心了
    說起終極三國相信大家也是不會覺得陌生的吧,反而是一股回憶直衝腦海,瞬間回到了曾經坐在電視機前坐等播出的時候,而終極三國作為終極三部曲之一,劇中的人物刻畫的都極其的具有個人特色,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立的故事,特別是江東的孫權孫仲謀,可以說是終極三國當中最經典的人物之一了,他做事又快又狠,為人很強勢
  • 真相很多人都不知道!
    曹操曾說過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這裡的孫仲謀指的就是孫權,那麼為何曹操對他是這樣評價的呢?其實當年的孫策才20多歲就已經建功立業了,即使是曹操這樣的大將也敗在了他的手裡,這樣年輕有為的人怎能不值得敬仰呢?
  • 你可能無法相信
    你可能無法相信三國時期能人輩出,多少英雄豪傑都展現出了自己的才華。很多人在提到三國的時候,總會想到的是蜀國以諸葛亮,劉關張為主要人物的主角事跡。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角度,畢竟三國時期不僅僅只是有蜀國,曹操孫權都是了不得的人物。東吳其實一開始並不是由孫權所掌控,而是他的哥哥孫策。
  • 這幾首古詩詞中的「悠悠」都是何意
    以下的幾首古詩詞中,都寫到了「悠悠」一詞,那你知道都是何意嗎? 一、黃鶴樓?賞析:仙人駕鶴,本屬虛無,詩人以無作有,說它「一去不復返」,有歲月不再、古人不可見之憾;仙去樓空,唯餘天際白雲,悠悠千載,正能表現世事茫茫之慨嘆。二、漁家傲?
  • 史話三國:孫權真的是水貨英雄嗎?真的是仰仗父兄基業和烈名嗎?
    孫權真的是水貨英雄嗎?孫權的成功真的是全靠父兄基業,仰仗父兄烈名得來的嗎?非也。孫權少年時期就是英雄,哥哥孫策臨死前留給他的其實是一個爛攤子。這怎麼能說張昭是看在孫策的面子上輔佐孫權呢?此外知子莫如父,知弟莫若兄。孫策在臨死之前也親口承認在舉賢任能上不如弟弟孫權。
  • 這首寫進高中教材的稼軒詞,堪稱「英雄氣本氣」
    」稼軒詞中尤其喜歡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典故,這或許是因為孫吳、東晉、南朝僻處江東的歷史狀況與南宋偏安一隅的現狀相似,其中較為經典的,當屬這首《南鄉子》: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懷古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