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滋養著一代代華夏子孫,江山代有人才出,歷朝歷代,我國都有數不盡的英雄豪傑湧現,為國家、為人民拋灑熱血,抒發心中壯志,在歷史上留下英姿。在歐美列強侵略中國的屈辱歷史中,我國人民奮起反抗,讓侵略者看到了中國人民的血性;在重整山河的建設時期,無數能人志士奉獻自我,為新中國的建立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如今穩健發展的腳步中,中國人民也在用雙手為祖國的繁榮建磚加瓦。
如今,中國再現繁華氣象,曾經對中國虎視眈眈的國家再不敢輕易叫囂。在我國強大的實力背後是大批優秀人才的鞠躬盡瘁,在這些偉大的奉獻者中,有五位讓囂張的美國都十分忌憚,在美國人眼中他們比核武器更有威脅。
其一是我國的火箭設計師戚發軔。戚發軔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是我國中國工程學院院士、航天領域的頂尖專家。我國在軍事領域後來居上,快速躋身世界軍事強國之列,其迅猛的發展勢頭少不了戚發軔院士的辛勤奉獻。
我國近年來在軍事方面的研究碩果纍纍,其中多數研究都能看到戚院士的身影。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我國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戚院士為我國軍事實力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其二是我國的船艦工程家朱英富,他長期從事艦船工程的科研工作,是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的總設計師。遼寧艦的前身是烏克蘭的瓦良格號,我國購入時,它的建造還尚未完成。經過三年的刻苦鑽研,朱英富帶領我國的科研人員,將這個半成品一點點設計改造完成,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第三位是「中國電磁之父」馬偉明。馬偉明在電磁領域有著突出的成就,他研製的電磁彈射器水平趕超美國,位列世界第一,在他的推動下,我國艦船全電推進技術有了良好的發展,可以說未來中國海軍艦船的發展都離不開馬偉明的貢獻。
第四位是我國的飛機設計師楊偉。眾所周知,現在全世界最先進的戰鬥機是第五代戰機,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而我國自主研發的五代戰機殲-20就是楊偉主導的團隊設計製造的。
最後一位叫劉寶鏞,是我國的飛彈總體設計專家。在我國飛彈事業的起步階段,他就已經不畏艱難地投身研究,這些年來,在他的貢獻下,我國的飛彈技術逐步精進,漸漸走在了世界前沿。
這些為國家做出偉大貢獻的科學家無疑是國之棟梁,更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未來,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國的科研事業一定能更加輝煌,擁有更加堅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