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中,有一位特殊的藏族英雄,他一生戎馬,懲惡揚善,以他為原型形成的口述著作——《格薩爾史詩》更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但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這位藏族英雄的成名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公元1038年,格薩爾出生在今天甘孜州德格縣的阿須地區,年幼時因為家境貧窮,格薩爾和母親一起在草原上放牧為生,12歲那年,格薩爾在當地部落舉行的賽馬盛會上拔得頭籌,獲得王位,從此開始南徵北戰的戎馬生涯。「其實格薩爾小時候長得也不好看,還有一個很厲害的舅舅一直壓制他,他是經歷了很多艱難困苦,才通過賽馬一戰成名,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這是一個『逆襲』的勵志故事。」著名作家阿來曾整理出版傳記體神話故事《格薩爾王》,在他看來,民眾很願意看到弱小的人逆襲,加上格薩爾王在成長過程中,同情弱小、除暴安良,因此藏族民間一代一代的說唱藝人們都很願意把很多英雄故事加在格薩爾王的身上,甚至說他的樣貌在成長過程中從平平無奇最終變成了美男子的長相。
要想更多地了解格薩爾王,我們還需要先明白一個道理,格薩爾王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只不過他的事跡沒有文字記載下來,在說唱藝人的史詩傳唱過程中,格薩爾王逐漸被神化,被描述為神子推巴噶瓦的化身,是神、龍、念(藏族原始宗教裡的一種厲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在降伏了人間妖魔之後,格薩爾王功德圓滿,與母親郭姆、王妃森姜珠姆等一同返回天界,「在康巴地區,格薩爾王留下了很多的傳說和印記。每個地方,只要有任何一個奇特的景觀,當地人都會說這是格薩爾王留下的。」阿來舉了一個例子:「你走到一個地方它的峽谷巨石都裂開了,而當年峽谷是不通的,就有人說格薩爾一來一劍就把這個地方劈開了,所以就出現了這個峽谷的洞口,可見格薩爾王的影響力。」
有意思的是,在格薩爾王傳說塑造的眾多人物中,最正面完美的形象卻不是格薩爾王本人,而是他同父異母的漢藏混血兄弟——嘉察協噶,他在統一嶺國的過程中戰功顯赫、貢獻巨大,最後在戰場上英勇犧牲。「格薩爾王自身並不完美,他貪酒好色,一次可以娶好多個老婆,但他這個漢藏混血的兄弟卻是最完美的形象,這說明當時的藏族老百姓就對漢藏關係有很積極的思考,可以證明漢藏兩族關係的源遠流長與親密無間。」
在阿來看來,格薩爾王其實很像唐僧這個角色,「格薩爾王是從一個歷史人物變成了神話式的人物,這就相當於唐玄奘和《西遊記》裡唐僧的關係。但不管怎樣,他統一部落紛爭、發展生產、給人民帶來安定生活的歷史功績都在當時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而他自己身上體現出的一個民族,尤其是以康巴人為代表的彪悍的英雄主義,還有敢愛敢恨、除暴安良、嚮往公平社會的特質,都是當代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來源:四川觀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