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昊陵古樹名木之《萬姓同根樹》
萬姓同根樹身份證:萬姓同根樹科屬:懸鈴木屬栽植年月:1958年生長地:太昊陵獨秀園身份證號:41162600125保護等級:名木方位:太昊陵附屬景點獨秀園(松柏造型公園誕生年代及成長(成型)過程:1957年,淮陽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太昊陵東側建設人民公園。1958年,以松柏造型藝術家王月會為代表的首批工作人員進行規劃並栽植,當年成活。該樹栽植以後,茁壯成長,長勢茂盛。1962年夏,該樹被風折斷,只留下3米高的主幹。之後,主幹周圍便生出無數小枝幹。神奇的是,那些新生的小枝幹長勢特別茂盛,綿延向四周伸展。
-
新幹縣古樹名木有了「保護傘」
古樹名木是林木資源中的瑰寶,被譽為「活文物」、「活化石」,是原生地響噹噹的「綠色名片」。近年來新幹縣加大保護力度,為古樹名木撐起「保護傘」。一是建立資料庫,實行動態管理。從2002年開始,對全縣古樹名木資源進行普查,建立了詳細、規範的古樹名木資料庫,實行古樹名木動態管理,建立動態管理臺帳,對符合條件還沒有登記的古樹進行補充登記。二是掛牌保護,頒發「身份證」。按照古樹名木保護牌設置式樣,製作統一式樣的古樹名木保護牌,聘請專業隊伍進行掛牌,保護牌上標註古樹的基本信息和保護規定。
-
樹梢下的記憶——紹興古樹名木調查
古樹與名木,亦是當地歷史文化和親情記憶的重要標誌。 有著2510年建城史的古城紹興,究竟有多少古樹名木?它們的生存狀態如何?這些大樹下面發生著怎樣的故事,收藏著怎樣的鄉愁?對此,記者日前進行了一番調查。 現存古樹名木92597株 何為古樹名木?
-
林業專家張用憲:古樹名木的守護者
救治古樹名木讓千年老樹返老還童項王故裡景區裡有一棵項王手植槐,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江蘇省最長壽的樹。這棵項王手植槐一直是宿遷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向每一位遊客「講述」著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通過科學救治,現在,這棵古樹重獲新生,成為周恩來故居一張特殊的綠色名片。皂河龍王廟行宮古樹群、市林果站院內西瑪楊、老城區中山路懸鈴木、丁嘴鎮的榔榆……多年來,張用憲救治的古樹名木數不勝數。
-
鶴壁市舉辦古樹名木保護及復壯技術培訓班
為進一步加強對全市古樹名木的科學保護和瀕危株的復壯工作,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鶴壁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邀請2位省知名專家,於1月14日舉辦了全市古樹名木保護及復壯技術培訓班。市、縣(區)綠化辦負責人、林業部門相關技術人員共40餘人參加培訓。
-
款莊鎮「三字訣」讓古樹名木保護有「名」有「牌」
古樹名木具有珍貴的科研資源、文化資源、景觀資源和生態資源。款莊鎮高度重視古樹名木保護,從「摸、建、保」三方面實行「一樹一牌」掛牌保護。 一是「摸」,調查掌握現狀。
-
四川公布一級古樹和名木名錄 成都最老古樹2000歲
7月17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上獲悉,根據《四川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四川認定全省一級古樹和名木10811株,其中一級古樹10720株、名木91株,並公布了名錄。記者在古樹和名木名錄的認定理由中看到,有的名木為核物理科學家楊振寧栽植;有的在樹木分類中作為模式標本來源,具有重要科學價值……而梳理最新版名錄可以發現,成都現存最老的樹有2000歲了,是一棵29.8米高的紅豆杉,位於大邑縣鶴鳴鎮霧山村。第二老的樹在都江堰市青城山鎮青城社區,是一棵20米高的銀杏。
-
滄桑之神韻,我身邊的古樹名木
古樹名木是「活的文物」,見證了城市的發展,對於城市的園林景觀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古樹記載著歷史文明的年輪,為名勝古蹟遮風擋雨,為紅牆綠瓦、雕梁畫棟增添生命的活力。當我們走進曹州牡丹園,心靜悠然地聆聽生命的腳步聲,怎能不對眼前的古樹名木肅然起敬 ,令人魂牽夢繞呢?曹州新雨後,我們即興尋訪了我們的古樹名木。
-
湖北省三千多株一級保護古樹名木體檢復壯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熊慶雲)每一棵古樹都是自然的「活化石」;每一株名木都是歷史的「活文物」,承載著荊楚大地的歷史記憶。近日,我省啟動全省一級保護古樹名木體檢復壯行動,為全省3550株一級古樹與19株名木進行全面體檢與復壯。
-
【地評線】東湖評論:為古樹名木「體檢」,保護「城市記憶」
此次體檢復壯行動以2019年公布的全省第二次古樹名木為基礎,按照「一樹一檔全面體檢,一樹一策加強復壯修復,一樹一核驗收核查」的要求,對全省一級保護古樹名木進行全面體檢,對衰弱、瀕臨古樹名木採取復壯保護措施,明年8月工作結束後,將組織專班隨機覆核驗收,對體檢復壯頗有成效的地方進行獎補。
-
安吉上墅鄉志願者隊巡山護林 讓古樹名木「老有所依」
在我國,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大樹即為古樹;而那些樹種稀有、名貴或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則可稱為名木。古樹名木,是一個地區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象徵,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具有重要的經濟、生態、科研等價值。
-
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實錄
記者:永州古樹名木很多,請問有哪些古樹名木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影響的?何曉東:剛才宋局長給大家介紹了全市古樹名木的總體情況,永州的古樹名木資源在數量上是全省最多的,也很有特色,在歷年的全國、全省權威認定中,都榜上有名。
-
中國最大最古老的河南太昊陵民間廟會,列入了金氏世界紀錄
太昊陵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數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中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築群之孤例。結構與明代皇宮相仿。它分內外二城,內城叫紫禁城,外城叫皇城。古往今來,凡是來太昊陵朝拜者,包括國家領導人,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華人華僑及各界人士,無不對人祖伏羲的豐功偉績深表敬佩,無不為太昊陵的宏偉建築發出讚嘆。伏羲時代的人們為人類的繁衍、生存,探索發明了新的生產手段和新的生活方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文明奠定了最初的根基。
-
區園林綠化局迎接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檢查考核工作組開展相關檢查
12月18日,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義務植樹處二級調研員曲宏、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總隊隊長孫祥帶隊到我區檢查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劉明忠陪同檢查。全區各有關鎮林業站站長、街道辦事處有關科室負責人參加。
-
有「鋼鐵俠」保護、住「豪宅」,古樹名木在上海享受這些待遇
雪松、櫸樹、銀杏……在上海,列入名木保護三級以上的古樹已超過1600株。名木保護清單中,300年樹齡以上為一級,300年至150年間樹齡內為二級,150年至80年間為三級。其中,編號為「0001」的「上海第一古樹」是一棵挺拔雄偉的銀杏樹,它位於嘉定區安亭鎮安曉路古杏樹公園,植於唐貞元元年(785年),迄今1200餘年的歷史,是上海最老的古樹。12月2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獲悉,古樹名木是大自然寶貴財富,是活的文物,是城市的重要自然資源。上海一直致力於古樹名木的保護,不敢懈怠。
-
一樹一檔 一樹一策 一樹一核 湖北開展一級保護古樹名木體檢復壯行動
近日,我省啟動全省一級保護古樹名木體檢復壯行動,為全省3550株一級古樹與19株名木進行全面體檢與復壯。根據方案,體檢復壯行動將以2019年公布的全省第二次古樹名木資源為基礎,按照「一樹一檔實施全面體檢,一樹一策加強復壯修復,一樹一核組織驗收核查」的要求,對全省一級保護古樹名木進行全面體檢,對衰弱、瀕危古樹名木採取復壯保護措施。
-
通天河邊記錄到古樹名木6350株 最高的樹有13米 最粗的樹直徑有1.5米
通天河邊記錄到古樹名木6350株 最高的樹有13米 最粗的樹直徑有1.5米 2020-10-11 10:45:14 來源:西海都市報
-
中國發布丨兩高:非法採伐列入珍貴樹木的古樹名木情節嚴重的獲刑3...
來源:中國網中國網3月20日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聯合發布《關於適用第三百四十四條有關問題的批覆》(下稱《批覆》),將古樹名木列入該法條中的「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批覆》指出,人工培育的植物,除古樹名木外,不屬於「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非法採伐、毀壞或者非法收購、運輸人工培育的植物(古樹名木除外),構成盜伐林木罪、濫伐林木罪、非法收購、運輸盜伐、濫伐的林木罪等犯罪的,依照相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
為古樹造一個微景觀 「酒城古樹微景觀」創意活動啟動
近日,由瀘州市風景園林管理局、瀘州市園林綠化科研中心、瀘州市園林綠化協會共同舉辦的「酒城古樹微景觀」創意活動啟動,符合條件的瀘州市內駐地高校師生、專業人士、協會組團或者民間組織均可參與本次創作活動。據2020年最新的古樹名木名錄顯示,瀘州市建成區現有6株國家二級古樹,年齡均大於300歲,另有203株國家三級古樹以及662株古樹後備資源。活動前期,主辦方組織園林專家,結合古樹名木既有資料和現場情況,從瀘州市建成區範圍內對古樹微景觀營造適用地塊進行了初選和精選,最終確定了10個古樹地塊作為設計範圍。
-
358株古樹!本周有「身份證」!
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被譽為「活的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文化、生態、社會和科研價值。記者從樂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了解到,截至今年,全市城市(縣城)建成區共有一級古樹16株,二級古樹41株;主城區共有二級古樹3株,三級古樹183株,古樹後續資源172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