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苑》中的8個高級處世哲學,真經典,勝讀十年書

2021-01-09 騰訊網

處世,絕對是一門大學問。有的人,一生一帆風順、左右逢源、高朋滿座、有所建樹;有的人,一生磕磕絆絆、左支右絀、孤苦伶仃、碌碌無為。這不得不說,一個人的人生質量和一個人的處世哲學具有莫大的關係。

我們經常說,「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現實就是如此。有時候,你可能讀了十年的書,未必就能明白做人的道理;有時候,別人的一句話,就能讓你豁然開朗、頓時開悟。今天,喜哥就和大家嘮一嘮《說苑》中的8個高級處世哲學,真的很經典,或許勝過你讀十年書。

一、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這句話說明,環境對一個人具有莫大的影響。傅玄說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荀子說過,「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說的也是環境對一個人的巨大作用。壞人,從來就不覺得自己壞;有缺點的人,從來就不覺得自己有缺點;懶惰的人,從來就不覺得自己懶;這就叫「久而不聞其臭」,自己「臭了」都不知道。畢竟,像周敦頤所說「出淤泥而不染者」少之又少。

所以說,一個人要選擇一個好的環境,要選擇一些好的朋友,要選擇一個好的圈子。你周圍的環境,幾乎決定了你的一切。

二、君子之言寡而實,小人之言多而虛。

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在日常生活中,巧言令色的人,大多為人做事不厚道,靠不住。本來嘛,靠得住的人,話語一定不多,說到做到就好了;腦子裡有許多彎彎繞的人,才會眉飛色舞、天花亂墜,以遮掩某些心裡真實的想法。

三、謀先事則昌,事先謀則亡。

孫子兵法曰:「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孔子在論語中說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禮記》中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些都是一個意思。

現實生活中,我們習慣於墨守成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想不到的危險和難處總是悄然而至。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當你落魄、窘困的時候,糟心事總是接連而至。所以說,一定要做好明天及長遠的打算。

四、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

俗語有言,「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做人總是要積極向上的。人生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論語》中有言,「德不孤,必有鄰。」做人還是要嚮往道德的,這是人間大道。它可以讓你高朋滿座,也可以讓你問心無愧。

五、力勝貧,謹勝禍,慎勝害,戒勝災。

司馬遷說,「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這就是「力勝貧」。諸葛亮一生唯謹慎,才搏得蜀漢三分天下有其一,這就是「謹勝禍,慎勝害」。偉人戒驕戒躁,才能克服一個個艱難險阻,建立新中國,這就是「戒勝災」。

六、金剛則折,革剛則裂。

曾國藩說過,「太柔則靡,太剛則折;剛自柔出,柔能克剛。」為人剛柔並濟,是一個人能有所成就的必備品質。做人不可太剛,要懂得圓潤,否則定然一事無成。

七、高議而不可及,不若卑論之有功也。

絕大多數人,都有點高看自己的習慣,這是人性使然,不這樣不足以遮掩自己的自卑。絕大多數人,也都有點懷才不遇的感覺,這估計也是人性深處的渴望。絕大多數人,都有點說得多做得少的惡習,這也是人性的懶散。所有這些行為,都不若卑論之有功也。成績是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功勞是積累來的,不是吹出來的。

八、非其地而樹之,不生也。

《晏子春秋》有雲,「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倘若你所幹的事情,不是自己想幹的、擅長的,那麼你就很難幹出點大的成績。你為何會幹著你不想幹的事情呢?我想都是因為生活所迫。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想人生有所建樹,就得在你喜歡、擅長的行業裡面,深耕細作,堅持不渝。

以上就是《說苑》中的8個高級處世哲學,可謂都是至理名言。細細品味,慢慢咂摸,它會讓你想通一些東西。想通了,就要去身體力行,只有這樣,你的人生才會慢慢接近你的想像。最後以偉人的話結束,「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相關焦點

  •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下一句同樣經典,只是很少有人知道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下一句同樣經典,只是少有人知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聽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通常是用來開導別人或者在與別人的溝通時不經意間被點播而有所頓悟時的一種感慨。書生苦讀十年有餘,沒見過這樣的題目啊!所以實話回答虛心請教。僧人說海水中的波浪,波為公,浪為母,波小浪高,公者為浪。僧人又說,同樣,樹也能分公母,松字裡有公,梅花樹裡有母。書生這時恍然大悟,覺得有道理。當書生離開寺廟進京趕考時,在考試卷上驚奇的發現題目正是萬物公母之說。書生一時性起,一揮而就。不久便得知得到金科第一名。
  • 精選《增廣賢文》十句經典,道破人性現實,勝讀十年書
    為的就是想用自己畢生經驗和教訓,來警示後人應該如何在這複雜的世道中能夠活得更加通透。《增廣賢文》系民間創作結晶,略成於明萬曆年間,清同治年間後,風靡全國。其以處世之道為中心,展現古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 老子《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可以讓人成熟,「勝讀十年書」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那些由智者總結出來的經驗和道理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認識人生。人與人的不同往往就是認知不同導致的層次的不同,認知水平越高的人,看事情越客觀越正確,也就能掌握事發展的規律獲得成功。
  • 古今名言佳句總是勸人要讀書,讀了這四句,勝讀十年書
    古人有這樣勸告人們讀書的四句話,讀了你不得不去讀書。01、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鳥兒需要飛翔靠的翅膀,只有展翅才能夠高飛,這是很普通也很明白的道理。哪麼人呢?人生活在現實中要前行靠的是什麼?不僅僅只靠兩條腿,靠的是人生志向和勇氣,靠的是一個人內心的強大,靠的是知識的智慧和力量。
  • 鬼谷子:過了30歲事業還沒起色,記住這三句「良言」,勝讀十年書
    鬼谷子:過了三十歲事業上還沒起色,記牢這三句「良言」,勝讀十年書古人曾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三十歲,是人生道路最重要的一個大轉折。可是,現實狀況是:來到了三十歲都還沒「立」起來的人數不勝數。並不是每一個人來到了三十歲這個關鍵節點,都能事業成功、順順利利。
  • 《增廣賢文》精錄18句,一生至少要讀一次,建議收藏
    「集韻增廣,多見多聞」,這是一部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研讀的經典。這18句精錄,一生至少讀一次,記得收藏。 8.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 解釋:喝酒不胡言亂語才是真正的君子,在錢財上分得清清楚楚才是真正的男子漢。 9.同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解釋:同你長談一次話,收益勝過讀十年的書。
  • 十六年後,再讀《文化苦旅》,我讀懂了餘秋雨的處世哲學
    十六年前,我初讀《文化苦旅》,被那從文字中浩浩湯湯奔騰而來的歷史文化氣息給震撼住了。遺憾的是,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很快就被衝淡了。原因有兩個:一、有一次,我在書店看到了一本叫做《石破天驚逗秋雨——餘秋雨散文文史差錯百例考辯》的書。這本書是批判餘秋雨文中的常識性錯誤的,很厚的一本書。我當時翻看了幾頁,發現《文化苦旅》確實存在不少毛病。
  • 人民日報推薦的20幅哲理漫畫,讀懂勝讀十年書!
    《人民日報》以漫畫的形式,講盡生活的哲理,如果你能讀懂,將勝讀十年書!1、只有一片葉子時人們會抬頭仰望,滿樹葉子時,人們便低頭趕路。2、成功並不在於別人走你也走,而是在於別人停下來,你仍然在走。5、只要你長著耳朵,就會聽到不中聽或中聽的話,不必為此煩惱。6、不知道轉彎的人走不遠。7、在小溪裡,魚常常感覺自己很大;到了大海裡,它才知道其實自己很小。
  • 4個厚黑寓言,故事雖短,寓意卻深,看完豁然開朗,勝讀10年書!
    以下分享4個讓你醍醐灌頂的厚黑寓言,故事雖短,寓意卻深,看完豁然開朗,勝讀10年書!寓言1一次,習慣白天活動晚上睡覺的燕子與習慣白天睡覺晚上活動的蝙幅相遇並產生了爭論。這則寓言蘊含著這樣一條厚黑道理:為人處世,人際交往,如非必要,就不要與人爭論,即使想要爭論,也首先要看清對象,與那些胡攪蠻纏、根本沒有爭論基礎的人爭論,是永遠不會有結果的。此時,不妨厚臉一笑,打個哈哈,不必浪費你的時間和精力。
  • 你第一次讀哲學書的經驗大概是怎樣的?
    你第一次讀哲學書的經驗大概是怎樣的?鼓足勇氣開始,緊皺眉頭推進,攥緊拳頭繼續,終於……讀到一半睡著?不管你讀的是西哲還是馬哲,似乎刻板的哲學教育路徑一直在告訴我們:哲學就是最高級的學科,它是文科的頂峰,是那個將與物理學數學在人類智力高峰上交匯的學科。普通人怎麼能學得懂哲學呢?
  • 鬼谷子:人到30歲事業還沒起色,謹記這三句「良言」,勝讀十年書
    所以不管現在處於什麼階段中,不要著急是金子就會發光的。剛過三十的你,要是不滿意於現狀,還想在事業上大展宏圖,實現自我認知的價值,本身就可以反思一下本身,是否哪裡出了問題?鬼谷子告誡:人到30歲事業還沒起色,謹記這三句「良言」,勝讀十年書!
  • 《增廣賢文》經典6句,講透人生哲學,說盡處世之道
    有這樣一句流傳甚廣的話:「讀了《增廣賢文》會說話。」古訓增廣,是中國幾千年智慧的結晶,中心思想說的是人生哲學與處世之道,雖來自民間,卻有很多寶貴的東西,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在研讀之後,不由得感嘆到,這本書真的把人生哲學與處世之道給講透了,接下來,阿胖與你分享《增廣賢文》中最經典的6句話,希望幫你理解一些人生哲學與處世之道。
  • 佛家一句話,勝讀十年書!10個佛家智慧心語,助你靜心開悟
    佛家一句話,勝讀十年書!10個佛家智慧心語,助你靜心開悟,輕裝前進。01人和人的學識不同,見識不同,能力不同,對事的看法就不一樣,人與人之間有碰撞、有摩擦、有矛盾,是缺乏謙卑,缺乏。06壓抑的時候換個環境深呼吸,困惑的時候換個位置去思考,猶豫的時候換個思路去選擇,鬱悶的時候換個環境找快樂,煩惱的時候換個思維去排解,抱怨的時候換個方法看問題,自卑的時候換個想法去對待。生活中,學會換位思考,你的世界會更美。
  • 《塔木德》5句經典名言,道出經商和處世的大智慧
    猶太人在非常小的時候就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而且尤其是被他們奉為聖經一樣的《塔木德》,這部書可以說是成為他們的枕邊書,書中包含了太多的關於人生、以及獲取財富的智慧。子翔最近也是讀了好幾遍,今天就跟你分享猶太人經常掛在嘴邊的5句話,讓我們重新認知財富和社會。
  • 成龍歷險記:龍叔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句話讓人受益匪淺
    成龍歷險記:龍叔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句話讓人受益匪淺龍叔乃是這部動畫中的主角,扮演的是一個考古學家和匪徒鬥智鬥勇的故事,面對諸多的亡命之徒,龍叔沒有退縮反而迎難而上,克服了無數的困難,保護世界。在TV版中,龍叔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句話的內在含義讓人受益匪淺,甚至受用一生。&34;牛符咒被搶走之後,牛戰士陷入了人生的低谷,小玉將這句話原封不動的送給了牛戰士,這樣重新讓牛戰士拾起了信心。
  • 曾國藩推崇備至的史論經典,學會為人處世,悟得生活大智慧
    毛澤東對其經典評價:「西方有個黑格爾,東方有個王船山」王夫之一生著述存世約有73種,401卷,哲學、文學、理學、史學無所不包。其中諸多論述皆是針對傳統經典所著,如《周易外傳》、《春秋世論》、《老子衍》、《楚辭通釋》《讀通鑑論》等。
  • 《增廣賢文》中經典20句,看透人性
    民間很多民俗文化都是來自於古代諸子百家、聖人先賢的傳世經典。但是中國曾經有一部古訓集很少有人知道,名叫《增廣賢文》。《增廣賢文》是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易懂。中心思想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
  • 98歲「賭王」何鴻燊離世:傳奇一生的背後,是淡然處世的人生哲學
    何鴻燊的去世,一時間成了各大媒體的熱門話題,人們紛紛關心他的17個子女,該如何爭奪5000億的財產。但今天我要談的卻是他一生傳奇、風月無邊的背後,是怎樣的處世哲學?01歷經磨難,創建帝國何鴻燊出身於香港一個有錢有勢的豪門望族。
  • 《老子》——處世當水般柔弱
    在《老子》中,老子提出了「柔弱」的處世哲學,道雖柔弱,卻能無窮無盡,綿延不絕,並從中引出「柔弱」的主張,在此基礎上有提出「處卑「、」不爭」的觀念,更是提倡如水一般柔弱不爭的處於世中,這是一種人生態度。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在《老子》中,老子提出了眾多的哲學思想,而「柔弱」作為老子的處世哲學之一有著重要的影響。
  • 瑜伽教會我們處世哲學,波瀾不驚,泰然處之,保持內心的祥和寧靜
    【瑜伽心得】運動鍛鍊不僅是為了強壯我們的身體,更是為了堅韌我們的精神,讓我們的內心變得強大起來,面對生活與工作中的挑戰!【文章導讀】瑜伽教會我們處世哲學,波瀾不驚,泰然處之,保持內心的祥和寧靜!同時瑜伽中的許多經典哲學思想也非常經典,例如:願世人幸福快樂 Lokah Samastah Sukhino Bhavantu,這種思想就是瑜伽中的博愛,還有堅持練習一切就來了— Pattabhi Jois,這在為我們強調堅持的重要性,通過鼓勵和憧憬的方式指引更多的練習者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