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博
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全面從嚴治黨由此破題,滌蕩痼疾、掃除積弊,作風建設成為黨的建設的「金色名片」。黨的十九大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重整行裝再出發,不改初衷、踐行承諾,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將作風建設引向深入,把「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轉眼間,八項規定出臺已經六年了。如此短小精悍的規定,深刻改變了中國。這六年來黨風政風的變化,大家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有基層幹部感慨,「下班後再也不用吃喝應酬了,老婆孩子笑臉都比以前多了。」有計程車司機感嘆,「以前過節多堵啊,滿街都是送禮的車,有的還是公車,現在跟平時沒兩樣。」有村民稱讚,「現在進城辦事,門不難進、臉不難看,不用遞煙送酒就能把章蓋上」……
如果說個人的感受還不足以全面反映六年來的巨大變化,那麼一些數據應該更能說明八項規定的巨大威力。截至10月31日,今年以來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48456起,處理68509人,保持逐年上升趨勢,反映出正風肅紀的高壓態勢;與此同時,全國查處的違規公款吃喝、收送禮品禮金、公款國內旅遊三類突出問題增量則總體呈逐年下降趨勢。事實證明,只要下定決心、狠抓落實,就沒有管不住的「四風」,沒有除不掉的頑疾。
開弓沒有回頭箭,反腐沒有休止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克服不良作風不可能一蹴而就,優良作風形成後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應當清醒地看到,在「四風」問題上,一些人目前只是懼於高壓態勢才有所收斂,還遠沒到達到自覺自律的程度,甚至仍有人頂風違紀。比如,近日就有媒體報導,福建省惠安縣某幹部違規接受私營企業主宴請時,想將所飲用的一瓶高檔白酒拍照發到朋友群裡炫耀,結果不小心發到了工作群,最終引來紀檢監察機關的查處。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地方漸漸放鬆了作風建設這根弦,嚴重者甚至把八項規定束之高閣。諸如此類的問題足以說明,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覆性,反對「四風」需要常抓不懈。
「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因為較真、認真,這六年我們黨遏制了「舌尖上的浪費」,糾正了「會所裡的歪風」,整治了「車輪上的腐敗」,有效破除了一個個頑瘴痼疾。今後,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上,我們絕不能有歇歇腳、鬆口氣的想法,仍然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抓早抓小、久久為功,一個事項一個事項盯,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讓作風建設積小勝成大勝;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方法,對「四風」的新形態、新變種及時進行研判,不斷增強監督執紀的針對性;堅持標本兼治,著力從體制機制上堵塞漏洞,不斷紮緊制度籠子……
八項規定出臺六年了,作風建設依然在路上。落實八項規定精神,如果前熱後冷、前緊後松,就難免功虧一簣。繼續發揚釘釘子精神,按照勁頭不松、力度不減、持之以恆的要求,不斷擦亮「金色名片」,讓好作風持續發揚光大,應該是我們永遠不變的承諾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