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世界突然面臨末日,一場人與殭屍的戰爭在這裡展開,你將如何突出圍攻,拯救人類?這是《殭屍世界大戰》。
這部電影節奏很快,有很多燃點。只要觀眾感嘆上一秒的刺激,下一秒就會帶來更多精彩的東西。它有一種體驗殭屍逃脫遊戲的感覺。13年的電影,有創意,有創意,就像一部刺激的爆米花電影,還是不錯的。
費城一如既往地安靜祥和,前聯邦調查員加裡離開後與妻子和女兒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這一天,他帶著家人出去玩,快樂的旅程變成了驚心動魄的逃亡。
一種殭屍病毒在費城蔓延,並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當加裡和他的家人逃到聯合國航空母艦時,他知道有幾位美國領導人已經死亡,世界因為病毒而陷入混亂。 為了拯救全人類的生命,他到病毒源頭尋求解決辦法。那麼,病毒能否戰勝,人類世界的命運將何去何從?
在電影的前半部分,突如其來的災難、瘋狂、刺激和刺激讓觀眾體驗到了跑酷的職業生涯。病毒的感染速度太快了。濃密的殭屍在街上遊蕩,周圍還有虛弱的妻子和孩子。加裡唯一能做的就是活下來,用一切手段把妻子和孩子安全帶出殭屍之城。
在故事的後半部分,蓋亞變成了一個拯救世界的人。蓋亞開始了尋找疫苗的旅程。途中,蓋亞在9人死亡後來到以色列。然而,研究人員在下飛機時死亡,並發生了許多其他事故。最後,他們發現,嚴重的疾病細菌可以使殭屍忽視人們的存在,這就開始了人類抵抗殭屍的第一步。
這是一部有鑑賞力的電影。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場面和拯救世界的英雄思想的交叉。 但同時,該片保留了快節奏電影的共同缺點,即盲目追求殺戮和各種血腥場面,自然忽視了對情感的控制。
影片中的妻子是一條很好的支線,但影片中妻子僅有的兩個功能是讓蓋亞找到病毒的解決方案,並在關鍵時刻給丈夫打電話,幾乎讓他死於殭屍。 情感,原本是這類世界殭屍恐怖電影中比較好的一點,它的建立使人物變得更加立體,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而這部電影則使人物與人物分裂,互動點減少,人物不夠飽滿。
這部電影的背景非常有趣,帶有強烈的諷刺意味。例如,在殭屍現象之前修建隔離牆的以色列,以及朝鮮流行的拔牙運動,都把那些安全措施嚴密的國家比作被佔領的美國,這是赤裸裸的諷刺。
最後,因為巴基斯坦人來到以色列,他們載歌載舞,導致所有人都受到攻擊。與電影前面的句子相比,如果你多救一個人,你就可能失去一個殭屍,這更是開玩笑和可笑。 樹立男性領導者的個性是非常好的。他勇敢、體貼、體貼,但他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別人。這種性格,其實是大多數人在現實中的樣子。
面對危機,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親人,他們無私,把自己的親人置於他人生命的危險線上。當然,只有少數幾個。正如電影中的男人被要求探究病毒的原因一樣,他先拒絕,直到妻子的生命受到威脅。當無法預測明天會是什麼樣的時候,與其做所謂的救世主,不如守護家人,與他們分享最後的時光。人性的真實面目只有在絕望的情況下才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