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0 08:39 | 浙江日報 | 本報記者 全琳珉
2月7日,臨近過年,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汽輪)的生產車間裡,大家正在為客戶的訂單做最後衝刺。轟鳴聲陣陣的大噸位行車在頭頂吊著零部件來回穿梭,技師們各自圍在自己負責的汽輪機旁,或檢修裝配,或上臺焊接。
走進總裝車間,一班的高級技師王永偉,正在這如火如荼的生產氛圍中與四顆螺絲「較勁」。他負責的汽輪機已經裝配4個多月了,儘管每天都圍著一臺機器轉,但他絲毫不敢懈怠。
「這裡的螺絲要擰得恰到好處,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不然兩邊不齊,管道會漏油。這裡的切角要用砂輪機磨平,看起來才整齊。」王永偉不停地調整手中的零部件,希望讓它們達到最好的運行狀態。
今年是王永偉進入杭汽輪的第12個年頭。2017年,他通過了12臺紅旗汽輪機的考核評比,晉級為杭汽輪的二級臺長。臺長責任制是杭汽輪為激勵技師提升自身技能而設置的晉升制度,每年評比考核一次,越往上對技術的要求就越高。「感覺身上的責任更重了,自己還要好好學習。」王永偉對記者說。
細細觀察王永偉組裝的這臺汽輪機,銀灰色的機身上布滿了閃閃發亮的管道,數量眾多卻整整齊齊。聽到記者嘖嘖稱奇時,王永偉笑了起來,說:「我們這裡有規定,管道與管道之間的距離要一致,雖說管道只要連通了就可以用,但纏在一起總歸是不好看的。」
聽王永偉的同事說,幾年前,杭汽輪曾因產品的管道外觀不夠美觀遭到客戶嫌棄,從此痛定思痛,下決心實施精品工程,要求技師在裝配時既要保證質量又要有「顏值」。現在,每當客戶來考察參觀,不僅對汽輪機的技術讚不絕口,外在的「高顏值」也令人印象深刻,這也為杭汽輪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訂單,2018年的訂單量更是創下新高。
「今年我們的任務是要拿出300臺汽輪機,人手感覺不夠,壓力還是有點大。」300臺汽輪機分配到每個月就是25臺。「現在已經感覺車間放不下了,多的時候車間全是零部件。希望生產車間能再大點,不然施展不開手腳。」王永偉說了自己的心願。
據悉,為了更好地提升生產效率、優化作業流程、實現轉型升級,杭汽輪在今年就要開啟搬遷工廠事宜,不過如何在順利搬遷的情況下保證生產正常運行,也是杭汽輪「甜蜜的煩惱」。
寒冬,外面冰冷刺骨,但陽光透過車間的玻璃,照在幹得熱火朝天的技師們身上,金燦燦、暖融融。這是杭汽輪的未來,也映射著浙江製造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