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徵集活動入圍故事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1、@一昕醬醬 的故事 她是科大訊飛華南首席科普講解官,也是人工智慧科普小能手,她創作的《OCR文字識別技術讓職場小白告別文字煩惱》《機器人如何開口說話》等短視頻為普通人講清楚人工智慧的抽象技術,所在團隊入選「廣州市宣傳思想文化優秀創新團隊」。

2、於超的故事 他是團山東省委青年講師團成員、濟南大學輔導員,針對當代大學生呈現的新特點、面臨的新問題,創辦「於你侃一侃」微信公眾號,構建「一三四」網絡素養教育工作體系,打造「STORY」育人項目品牌,努力解決學生成長的困惑。《我被網貸了……》等原創文章被人民網等100餘家媒體平臺轉載。

3、於喜山的故事 作為天津市公安局指揮部新聞宣傳中心的一名民警,他創辦「二喜警官」短視頻帳號,推出「二喜警官小課堂」系列防詐騙短視頻。新冠疫情期間創作的短視頻《疫情期間新型電信詐騙》,提醒大家防範新型電信詐騙,被人民網等媒體轉載。

4、@大愛行者任高旗的故事 他紮根基層8年多,致力於助殘濟困工作,立志為殘障人士插上網絡的翅膀。他創建「有愛·無礙」志願助殘服務品牌,通過網絡招募志願者,幫助3萬多殘疾人上網購物、瀏覽信息;創建「愛心梨園」殘疾人就業增收基地,通過網絡宣傳促進產品銷售,為50多名殘疾人提供了就業機會,累計創收40餘萬元。

5、@與理有約的故事 作為一名中學團委書記,他創辦「與理有約」微信公眾號,堅持發布正能量內容,被學生們稱為「行走的團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錄製的《道路越泥濘,我們的腳印越深刻》《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等網絡公開課觀看量達千萬人次,幫助青少年樹立制度自信、培育家國情懷。

6、@小萬姑娘的故事 95後的她曾在軍隊服役兩年,是一名通訊女兵,退伍後自主創業成為一名短視頻創作者,致力於在網上推廣傳統文化、國風文化。她參與創作的《華服歸來》成為團中央網絡青晚華服宣傳片,另有多部作品被新華網等媒體轉載。截至目前,她在全網積累了近200萬粉絲,視頻總播放量達4.6億次。

7、@山村小傑的故事 他是一名手藝人,也是一名短視頻創作者,通過鏡頭展現中國傳統手工藝化腐朽為神奇的獨特魅力。鄉間老屋和田野竹林是他的「工作室」,竹子、木頭在他手中變身為各種生活用具。目前他已累計創作短視頻158條,全網粉絲近3000萬,被網友稱為「山村魯班大師」。

8、馬文軍的故事 他是甘肅省靈臺縣融媒體中心的工作人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運營的靈臺縣官方抖音、快手帳號共發布疫情防控短視頻2040條,閱讀量4.5億,點讚量876.8萬。僅《在中國專家建議下,塞爾維亞的方艙醫院建好了》一部作品即收穫兩億閱讀量,501萬點讚。

9、馬莉的故事 作為京東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的一員,她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開展消費者知識普及與權益保護工作,還專門面向青少年群體定製宣傳主題,通過漫畫等方式揭秘網絡詐騙。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京東金融App上搭建安全科普課堂、防詐騙專欄,向廣大消費者普及安全知識、開展反詐培訓,瀏覽量超過6000萬次。

10、馬磊的故事 他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全網粉絲超700萬的軍事博主,他結合個人從軍經歷,在網絡上以寫實的視角呈現軍人風採、傳播軍營正能量。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還通過新媒體記錄各地援鄂醫療隊的工作實態,呈現各支醫療隊最真實的抗疫圖景。

11、王楊雨凡的故事 作為骨科醫生,他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醫者仁心服務每一位患者。作為科普網紅,他用自己的醫學知識和奉獻精神服務萬千網友,創作醫學科普作品1400餘件(涉及新冠肺炎防護知識的100餘件),閱讀量超過10億次。他還發起成立彩虹醫生醫學科普公益團隊,創建75個「彩虹健康社群」,覆蓋5萬餘名徐州居民,為他們提供必要的醫療諮詢。

12、王燦的故事 他是一名退役軍人,擅長時評寫作,先後在人民日報、環球時報、中國軍網等媒體平臺發表文章130餘篇。2019年5月起,擔任中國歷史研究院微博編輯,努力還原歷史全貌、粉碎歷史謠言,撰寫的《別傻了!民國真實的「軍閥姨太太」究竟是啥境遇?》《講真!英國殖民下的香港真的那麼好嗎?》等文章被人民日報、新華社轉載。

13、韋騰境的故事 他是一名85後布依族青年,因意外喪子投身公益,建立鄉村兒童服務站。他設計了一系列公益項目,組織愛心人士參與公益活動,結隊幫扶孤殘老人和兒童,8年來共服務1萬多人次。在公益活動期間,他還用照片記錄下一個個溫暖的瞬間,通過網際網路向全社會傳遞公益正能量。

14、@網際網路俊明說的故事 他以傳播社會正能量為己任,關注熱點事件並勇於發聲;他熱心公益,為環衛工送溫暖,為滯銷果農呼喊,為全國多地脫貧攻堅助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創作《一個90後在疫情期間的思考》,傳遞青年人的責任擔當和向上力量,並為值守的交警送去物品,匯聚「暖流」。

15、@手工耿的故事 他是網絡上流傳的「不鏽鋼拖鞋」「菜刀梳子」「西瓜接汁器」等創意手工作品的製作者,被網友稱為「發明界的泥石流」「廢柴愛迪生」,常以腦洞大開和不拘一格的作品,向人們呈現毫無用處的發明,讓人們體會創造與勞動的快樂。於「無用」處尋覓生活「大用」,是這位網絡草根發明家的創作之道。

16、毛克疾的故事 他是一名網絡評論員,基於自己多次前往印度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撰寫文章,幫助中國網友了解真實的印度,破除關於印度的網絡謠言,文章《「開掛」?》收穫了近百萬讀者。他參與創作的《又見印度》系列網絡視頻,全網播放量達5000萬。

17、@公益之星的故事 他是「中國大學生在線」政務新媒體主編、全國百名網絡正能量榜樣博主。疫情期間,他在網絡上講好高校抗疫故事、宣傳線上學習資源,聯合全國500多所高校開展「洗手舞接力賽」「宅家技能挑戰賽」等網絡活動,被央視《新聞聯播》、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30多家媒體報導。

18、甘偉平的故事 他是中共黨員,2016年8月到廣安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工作以來,先後偵破公安部、四川省公安廳督辦涉網案件16件,抓獲犯罪嫌疑人200餘名,預警處置多起重大案件,挽救了數百名群眾的生命,挽回經濟損失上億元,為營造安全的網絡空間作出了貢獻。

19、@東北大鵪鶉的故事 他是鬥魚直播知名遊戲主播,站內粉絲1044萬,因直播風格幽默詼諧,被網友稱為「遊戲界相聲第一人」。他始終為網友帶來豐富有趣的直播內容和健康向上的價值觀指引,積極參加「加衣行動,為愛加衣」「魚你同戰疫」等公益直播活動,呼籲網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

20、@北洋之家的故事 他長期通過新媒體平臺創作有溫度、有態度、有深度的文章,參與創作的《餘則成已經犧牲》《中國精神到底在哪裡?》《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大閱兵?》等一大批文章在網上擁有廣泛影響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策劃抗疫專刊近30期,積極宣傳在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中湧現的感人事跡,在網上弘揚了中國精神。

21、帥昕的故事 作為全國鐵道團委和共青團江西省委聘任的青年講師,她長期致力於在網上弘揚青春正能量。她開發真正走心的「南鐵好聲音」網絡文化產品,被@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報等官方微博微信轉發,近50萬人次閱讀關注。她改編的歌曲《青馬disso》《不僅僅是喜歡》在團員青年中廣為傳唱。

22、申書郝的故事 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就讀期間,他創辦了「青鹿中醫」新媒體頻道,力求以年輕人喜愛的方式傳播中醫藥文化。他創作的《民族驕傲背後的辛酸——青蒿素研發歷史》以豐富的史料還原了青蒿素研發的背景和曲折的過程,獲得廣大網友的點讚。目前,他已累計創作宣傳中醫藥文化的新媒體產品105部,總播放量超過1000萬次,兩次登上知乎熱搜榜。

23、田琳的故事 作為新浪微博民航版塊運營者,她致力於講好中國民航故事、中國民航人故事。她邀請並幫助行業知名人士,如中國機長劉傳健、硬核奶奶苗曉紅、網紅飛行員@燃燒的陀螺儀等開通微博,廣泛傳播中國民航的發展故事、中國民航人的奮鬥故事。截至目前,她參與策劃執行的正能量活動超過100個,總閱讀量超過100億。

24、@囚牛的故事 作為獨立音樂人和青年笛簫演奏家,他在網絡上用青年喜愛的方式弘揚傳統民樂之美,善於通過音樂來探索和演繹歷史故事與神話傳說,其代表作《漸無書》《國之重器》是流行音樂與歷史表達融合的佳作。他還為《三生三世宸汐緣》《三生三世枕上書》等電視劇錄製笛簫配樂,受到觀眾喜愛。

25、成亮的故事 他從警10年來,先後參與偵破販賣毒品案、故意殺人案、特大電信詐騙案等重大刑事案件83起,先後為50餘名被拐賣、遺棄的孩子找到了親人。他將工作中積累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轉化為一條條詐騙防範、毒品防範、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微博,被廣泛瀏覽和轉發。

26、@成都T義大利炮的故事 作為「西部計劃」志願者,他負責運營共青團大邑縣委新媒體帳號,創作的《她也許什麼都來不及說,便上了戰場!》《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放心,有我們在!》等正能量短視頻播放量超過16億次。2020年初,他以歌曲《少年》為背景音樂,以錢學森等科學家年輕時的照片為畫面製作MV,用流行文化講述英雄故事,在網上廣為傳播。

27、@此間少年的故事 他是山東省齊都公安局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支隊民警,主管涉網案件偵查工作。2017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共參與偵辦案件200餘起,為轄區群眾挽回財產損失300餘萬元,有力維護了轄區網絡秩序,捍衛轄區網民合法權益。

28、伍津瑤的故事 2017年起,她作為「雲南網警巡查執法」微博運營編輯,為維護清朗網絡空間,發布原創闢謠類文章3300餘篇,接受並通報網民舉報線索5700餘條,完成公開警示5萬餘人次,通過網絡救助有自殺傾向或行為的網民25名,被網民親切地稱為「有溫度的網警蜀黍」。

29、@伊明江的故事 他是新疆和田縣塔瓦庫勒鄉阿特貝西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為帶領村民早日脫貧,他通過團團巴扎土貨直通車,線上銷售網紅產品「香妃葡萄乾」,銷售額達30萬元,農民直接收益18萬元。在他的帶領下,2018年整村退出貧困,2019年全村實現零貧困,2019年年底90%的家庭人均收入超過5000元,實現高質量脫貧。

30、@會說話的肘子的故事 他是新生代網絡文學創作者,通過文學創作向讀者講述正能量故事、傳遞主旋律價值,曾獲由閱文集團和東方衛視合作舉辦的2018年度原創文學風雲榜男生頻道書單第一名。他創作的網絡長篇小說《大王饒命》擁有百萬讀者,曾入選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論壇的中國網絡文學雙年選前十名單。

31、劉建強的故事 他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與多位網絡名人共同開展「新媒體助力脫貧攻堅」「新媒體助力鄉村振興」等主題活動,在全網獲得數億次點閱。瞄準各地精準脫貧熱烈場景,依託網絡帳號@大強愛拍照,持續講出各地脫貧攻堅好故事,作品多次被人民日報海外帳號推送。

32、劉春陽的故事 他是@劉老師說電影的主創,通過創作風趣幽默的短視頻,向廣大網友介紹熱門電影、評說社會熱點,累計擁有超過千萬粉絲。由他解說的記錄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誕生的優秀電影《橫空出世》,網絡播放量高達數百萬次,很多網友通過他的解說去觀看這部老電影,增進了對我國核武器研發歷程的了解,提升了民族自豪感。

33、劉濤的故事 2016年,他創辦網商代運營公司,服務100餘家客戶網上創業,免費診斷500餘家網絡店鋪,創造就業崗位80餘個。他還幫助殘弱群體創業脫貧,累計開展大型殘弱人士培訓10餘場,培訓人數超過500人,幫助100餘人實現就業。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在網上幫助農戶銷售滯銷農產品,第一天就銷售了1.5萬斤胡蘿蔔。

34、@安州牧的故事 他善於用短視頻普及歷史知識、用vlog分享「歷史旅程」,以《西安老地名》《正話三國》《兩晉十六國》《西北有孤忠》為代表的系列短片,將浩浩史籍與研究論著「翻譯」成視頻化的科普內容,這位稱職靠譜兒的歷史「翻譯工」正以新穎的方式,將歷史變得鮮活生動,他的客觀思考和獨特呈現受到眾多網友推崇。

35、@導演小策的故事 他是《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總策劃、編劇、導演,他的作品中有對社會話題的深度思考,也有對人性的剖析反思,用簡短有力的小視頻和誇張幽默的表現手法展現了人生百態。近期創作的《一條勞力士的回家路》,抨擊生產假口罩、哄抬口罩價格等發國難財的錯誤行為,引起各界廣泛討論,累計播放量超過3億次。

36、@孝警阿特的故事 他曾帶著攝像機只身前往火神山醫院警務室,也曾冒著大雪採訪重回一線的退休警察,他創作的《阿特追案》將鏡頭對準基層,講述與一線民警共同作戰的故事,《阿特說車》系列短視頻作品以接地氣的普法方式獲得網友好評。截至目前,他共創作短視頻作品367條,全網播放量達15億次,點讚達兩億次,其中《初心》中講述的「退休爺爺突擊隊」故事被央視新聞聯播報導。

37、李天麗的故事 她是福建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輔導員,潛心探索如何用網絡媒介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創辦的「李天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被評為福建省學校團幹名師工作室。她主持、參與網絡思政相關學術課題13項,開展媒介素養相關宣講30餘場,受到央視「焦點訪談」欄目的關注報導。

38、李洪劍的故事 身為一名退役軍人,他始終心懷強軍夢、強國夢,參與創立自媒體帳號「抖音三劍客」,製作剪輯策劃短視頻,展現新時代中國軍隊、軍人的嶄新面貌和戰鬥姿態。由他剪輯創作的《少年》等創意視頻全網播放量累計超過兩億次,獲得上千萬點讚,被人民日報等媒體轉載。

39、李鵬的故事 他是醫學碩士、專職醫師,也是知名網絡作家、山西網絡文學院會員。在代表作《當醫生開了外掛》《學霸也開掛》中,他積極創新,把醫療臨床和現代年輕人的閱讀體驗相結合,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把晦澀難懂的醫學知識深入淺出地講給讀者。截至目前,他已創作網絡文學作品4部,總字數超過500萬,全網閱讀量超過6億。

40、楊志豪的故事 他依託網絡帳號@文創客引導青年群體懂網用網,拒絕網絡暴力和謠言。開展網絡公益,為抑鬱症群體建立「心靈擁抱」粉絲群,累計引導和幫助上千位抑鬱症粉絲建立積極向上的心態。參與開展「鄉村振興看河南」網絡主題活動,相關網絡話題#文創新聞#閱讀量達4.6億。

41、吳夢潔的故事 作為江西師範大學團委新媒體運營中心學生負責人,吳夢潔依託「青春師大」新媒體平臺推出一系列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宣傳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面向校內團員青年發出「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倡議,5萬餘名團員積極響應,推出「團青戰疫」「致敬逆行者」系列報導,展現了戰疫中的青春正能量。

42、吳霄的故事 她是「青春武漢」的新媒體編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下沉社區參與抗疫的同時,她還堅守在網絡第一線,發布《愛武漢從拒絕謠言開始!》《〈在此〉,描寫武漢最美的一首歌》等500餘篇圖文作品,引導廣大青年科學參與疫情防控,弘揚抗疫一線青年的奉獻精神,全網閱讀量超千萬人次。

43、@聽月的故事 作為華服文化推廣人和全球首個海外華服品牌「聽月小築」創始人,她多次在海外開展中國傳統文化宣傳活動和華服主題快閃,成為年度漢字「華」文化的代表事件,被CCTV、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國內知名媒體報導。

44、@我心飛揚的故事 他是一名熱衷於在網絡上傳播正能量的自媒體人,在工作之餘聚焦熱點、關心時事,對網絡上散布謠言、詆毀國家的行為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發展和帶動了一大批愛國網友一起為淨化網絡環境作出貢獻。

45、張永敢的故事 他是一名「90後」創業青年。軍運會期間,參與創作動畫視頻版《軍運會東道主文明公約》,努力為軍運會的召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帶領團隊製作《畫說戰「疫」》系列動畫科普短視頻,普及防疫知識、傳遞正能量。為解決疫情期間志願者招募難的問題,他還開發「志願服務關愛行動」平臺,為全市志願者招募提供了便利。

46、張亞龍的故事 他探索網際網路+公益模式,打造「互+益堂課」。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以新媒體人的視角挖掘一線工作者的抗疫故事,創作《陝西青年志願者將愛心接送一線醫護工作者》等300餘件圖文作品和視頻產品,運營的「好網民戰疫」微博話題,閱讀量超2000萬。

47、張坤的故事 他是渦陽縣網際網路協會會長,安徽渦陽「愛心送考」活動發起者之一。2011年以來,每年帶頭髮起「凝聚渦陽廣大愛心車主,為學子提供免費送考」的網絡公益服務活動,號召愛心人士參與,獲得各界一致好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帶領渦陽縣網際網路協會組織愛心企業向一線捐款捐物近百萬元。

48、張威澤的故事 他是新媒體帳號「百色警事」的創建者、運營者,以打造百色公安宣傳品牌為己任,在網際網路上用圖文和視頻講述新時代百色警察故事。他創作的《百色警方破獲一起特大網絡傳銷案》《百色公安眾志成城抗洪救災》等產品在網絡上引起強烈反響,為建設平安百色貢獻了網絡正能量。

49、張燃亮的故事 她以網絡直播手段為家鄉福建本土品牌「武夷山水」代言,挖掘以朱子文化為代表的本地人文符號,助力家鄉發展。截至目前,她已累計策劃參與服務家鄉發展、助力脫貧攻堅主題直播超百場,覆蓋超2000萬人次,為當地帶來捐贈及銷售超30萬元,參與打造的《武夷山水24節氣》系列動畫,累計傳播量達1.2億次。

50、陸瑤的故事 陸瑤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南昌車站的一名正能量畫手,她的作品《快樂地接受生活的意外》曾獲環球網首屆國漫大賽一等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立足崗位創作漫畫長圖《一個月以來,火車站是這樣的……》引發數十萬網友熱議,撰寫的漫評《保護野生動物,亦是保護人類自己》被中國日報網等多家媒體轉載。

51、@陳小桃momo的故事 作為一名獨立動漫創作人,她的原創作品《全國美食為武漢熱乾麵加油》系列漫畫,用擬人化的地方美食代表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相同的家國情懷,成為人民日報「湖北解封」「武漢解封」大事件官方宣傳畫。她創作的動漫形象「野萌君」,以大熊貓為原型傳播中華文化,目前已推出8套表情專輯,累計發送量過百億。

52、陳太春的故事 他是抖音官方認證的扶貧達人,網友們口中「可愛的陳會長」,曾帶領團隊成功舉辦吉林省首屆及第二屆精準扶貧博覽會、吉林省青年電商助力精準扶貧大集等多次大規模線上線下展銷活動,為省內超過500個貧困村開拓銷售渠道。他還積極協調全國各類線上平臺,助力吉林省農特產品銷售,共實現銷售及籤約金額1.2億元。

53、陳立超的故事 他是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分局民警,負責「平安渝中」新媒體運營以來,先後入駐微博、微信、抖音、今日頭條等14個新媒體平臺,粉絲累計突破330萬。組織參與公安部新聞宣傳局線上線下宣傳策劃活動40餘次,入選公安部新聞宣傳局全國公安新媒體人才庫成員、「重慶市網信辦特聘網絡評論專家」。

54、陳宗湖的故事 他是廣東省中山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民警,多年來從事網際網路不良信息監控管理工作,曾榮獲個人三等功1次、個人嘉獎4次。他運營的「中山網警」頭條號聚焦網民關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榮獲「全國政法新媒體優秀頭條號」「全國最具影響力公安頭條號」等近20個獎項。

55、陳晨的故事 他是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講師、文博專碩研究生導師,工作之餘通過「微課」「直播」等形式,面向網民講授博物館學與文物學的知識,用「故宮文化」「敦煌藝術」等專題課程幫助廣大網民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新冠疫情期間,他設計製作的慕課《古畫之美》受到廣大學生和網友的點讚。

56、陳鼎的故事 他是一名電力工人,也是粵北山區留守兒童星星合唱團團長。為了幫助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近年來他通過創作歌曲、拍攝合唱短視頻,讓星星合唱團的孩子們和他們所代表的留守兒童群體受到越來越多網友的關注和喜愛。2020年春,他創作歌曲《我想保護你》,唱出了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兒童的心聲。

57、邵元的故事 他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的網際網路管理宣傳教育工作者,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發起「防範疫情,十三師網民在行動!」網絡活動,組織十三師757名以90後、00後為主的網絡宣傳志願者隊伍,聯合11家自媒體平臺,廣泛宣傳防控政策和知識,推出闢謠文章570餘篇,總閱讀量近500萬。

58、武智勇的故事 他是專研網絡新媒體的青年教師,是致力網絡正能量傳播的團幹部。他創建「黑土之光」網絡文化工作室,《不小心長大的年輕人》《嘿,大學》《憑什麼二本院校能培養北大學生》等原創作品溫潤人心,其中《不小心長大的年輕人》在「學習強國」平臺刊發。他的新媒體作品全網累計閱讀量突破5億,深受網友喜愛。

59、@青蘋果樂園的故事 這是一個由年輕幹部組成的正能量網絡宣傳團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們一面奮戰在抗疫一線,一面積極參與網上輿論引導,發表正能量網評文章430餘篇,其中《全力戰「疫」需要「好評」激勵》《基層幹部為居民織密生命防護線》等100餘篇文章被人民日報、人民網等中央媒體轉載。

60、範可的故事 作為新媒體帳號「國資小新」的主要運營者之一,範可長期圍繞國資央企創新發展、重大工程建設等相關國資要聞,創作系列可視化產品,努力宣傳新時代國企形象、展現新時代國資作為。他發起的#與共和國共成長#、#我為祖國比個心#、#抗擊疫情央企行動#等網絡活動,受到廣泛關注,閱讀量超過40億次。

61、林子棋的故事 他「亮劍」於網絡安全戰場,直接偵破或參與協破涉「掃黑除惡」「颶風」「淨網」等各類案件300多起,協助抓獲犯罪嫌疑人600多人,榮立個人三等功。2019年,他主動挖掘經營線索,成功偵破陽江市歷史上一次性投入警力最多、抓獲嫌疑人最多、搗毀窩點最多的網絡詐騙案件,為捍衛網絡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62、@林峰正的故事 作為一名基層刑警,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通過微博開展反侵害、反毒品等維護公共安全的宣傳科普,多篇文章被新華社、環球時報等媒體轉發。文章《面對兒童性侵我們該做什麼,我們能做什麼,我們做了什麼》被轉發10萬餘次,閱讀量達2000萬。

63、卓絲娜的故事 她是理論綜藝節目《馬克思靠譜》的編導,歌曲《馬克思是個90後》詞作者,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動畫《領風者》的主創人員,以輕鬆詼諧的風格解讀馬克思的生平,以故事串聯著作的方式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引導青年與偉人進行思想對話,實現了寓教於樂的傳播效果。

64、易磊的故事 他是武漢市東西湖區青少年全媒體中心副主任、「青春臨空港」新媒體主編,創作的微電影《夢想N+1》展現了臨空港創業就業良好環境和青年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的青春風貌,榮獲第五屆中國微電影大賽特色獎。在他的帶領下,「青春臨空港」新媒體矩陣累計粉絲量達121萬、瀏覽量超6億次,持續向網絡空間注入青春正能量。

65、@使徒子的故事 他是知名漫畫創作者,長期在網絡上創作發布趣味暖心漫畫內容。他創作的《一條狗》《大王不高興》《科學超能方法論》等作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與青年流行文化相結合,在現代世界重新演繹耳熟能詳的人物故事,成為國漫的有力推動者。

66、@法師Holee的故事 作為一名法律博主,她創作的《於歡案,誰來撥正真相的天平》《世界經歷的最大騙局:中國經濟要崩了》等多篇文章都以翔實的資料和雄辯的說理獲得了網友的廣泛青睞。她的微博運營一年來,閱讀量超過4億,獲得「2019年度微博十大新星法律大V」榮譽稱號。

67、@寶藍的故事 作為團屬新媒體帳號負責人,他依託「福建共青團」「團南平市委」等平臺,為當地滯銷農產品尋找出路,創造了「農村大媽腳踩平衡車」「建陽建盞大媽」「網絡助力竹筍銷售」等成功案例。他原創的《吃雞做公益!40000隻深山雞求帶走》圖文產品,幫助貧困農戶3天銷售1.5萬隻雞,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68、@貳嬸的故事 作為一名國風唱作人,他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國風音樂作品,幫助廣大聽眾在韻律美中體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18年,他參加愛奇藝自製國風文化創新推廣唱演秀《國風美少年》並斬獲冠軍,擁有代表作《石楠小札》《悟空》《三藏》《燎原》等。

69、趙立的故事 他是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民警,上海市公安局團委新媒體帳號「青聲入微」運維編輯,講好新時代警察故事是他的追求。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他堅持用帖文記錄上海公安青年堅守崗位、服務百姓、團結抗疫的感人故事,推送相關帖文100餘期,展現了上海公安青年的良好形象,贏得了社會廣泛讚譽。

70、趙榮麗的故事 她是廣西賀州的一名網警,網絡就是她的戰場。作為虛擬空間的巡邏兵、現實世界的防火牆,她在海量信息中尋找犯罪分子的蛛絲馬跡,曾參與破獲公安部督辦的重特大侵犯公民信息案3起,參與偵破電詐案件共600餘起,端掉全國各地犯罪窩點34個,協助抓獲網絡犯罪嫌疑人300多人,成為了新時代網上作戰的高手。

71、趙彥的故事 他是一名新媒體編輯,長期致力於網絡輿論宣傳,通過圖文、動漫、視頻、H5等形式傳播青年好聲音,參與創作的《誓死捍衛南海主權!寸土不讓》《有一種感動叫祖國帶我回家》《今天,向2000萬人民英雄烈士致敬!》等正能量作品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

72、胡少敏的故事 在江西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工作的胡少敏,將宣傳消費知識、開展消費維權等活動搬上「雲端」,通過網絡受理消費者投訴,讓消費者維權「一次也不跑」,3年來累計接受消費者諮詢1900餘次,成功調處消費糾紛620多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80餘萬元,被消費者稱為「硬核」維權人。

73、胡位濤的故事 他是江西省一名新媒體運營工作者。近年來,以微博帳號@古月sir為主陣地,關注社會熱點,傳播網絡正能量。組織策劃了以「致敬高溫下的勞動者」「一杯水」清涼接力活動為代表的多項千萬級閱讀量的網絡公益活動,引發社會強烈反響。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積極傳播防護知識、製作闢謠圖文,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助力發聲。

74、@鋼鐵時代的故事 他是一名職業漫畫插畫師,從事軍事題材漫畫插畫創作,擅長以純寫實的手法刻畫軍人與戰爭,向網友傳遞自立自強的民族精神。他創作的漫畫《長津湖——原木在移動》還原了韓戰的悲壯勝利,漫畫《觀影》呈現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救亡圖存、矢志報國的英雄群像,宣傳海報《和死神搶人》成為中國人民齊心抗疫的生動寫照。

75、@帝吧官微的故事 愛國,無需理由!@帝吧官微堅守在輿論陣地的第一線,堅持愛國、理性、文明、求真,團結「帝吧」網友、飯圈女孩等愛國力量旗幟鮮明地為國發聲,揭露西方敵對勢力的醜陋行徑,在輿論戰場上衝鋒陷陣,堅決捍衛國家利益!

76、@駱冰的故事 作為「警花說」主編,她在全網擁有1200萬粉絲,長期通過新媒體平臺普及安全知識,幫助網民,特別是老年人和學生群體提高防騙意識。她創作的《酒店不讓自帶酒水該怎麼辦?》《帶你了解不同的警服》等普法短視頻全網播放量過億次,多次被中央媒體和政法官網轉載,受到廣大網民的喜愛。

77、@畔鴻宇的故事 作為一名正能量網絡博主,他策劃了「禮讚70年」「好網民青年說」等多個網絡活動,鼓勵青年網民用向上向善的言行講好中國故事。

78、@狸子LePtC的故事 作為一名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博士,他嘗試以短視頻的形式,向廣大網友普及科學知識。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他創作《中國各省區VS世界各國GDP》短視頻,讓數據說話,直觀生動展現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成就,在各視頻平臺播放量均達數百萬次,激發了廣大網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79、高啟迪的故事 他是奮戰在搶修一線的電網工人,也是傳播正能量的網絡達人。他結合基層工作創作的《光明的堅守》《野狼DISCO(電力搶修版)》等音樂作品在QQ音樂、抖音、快手等自媒體平臺廣泛傳播,創造了百萬點擊量,充分展現電網青年立足崗位、守護萬家燈火的青春力量。

80、高巍的故事 他是一名急診科醫生,因曾親歷一位母親因錯誤使用急救方法而導致孩子死亡的悲劇,創建「醫路向前巍子」抖音、快手、微信公眾號,並組織「醫路向前」公益急救培訓團隊,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向大眾科普醫學知識和急救技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圍繞疫情防控進行科普、闢謠,相關內容瀏覽量超30億次。

81、@寬城小老弟的故事 他是東北師範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B站兼職up主。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期間,氣憤於西方媒體雙重標準、顛倒黑白,他創作《整明白沒》系列短視頻,揭露亂港分子真實面目,打臉西方媒體錯誤報導,在網絡上有力維護了國家主權,相關視頻總播放量近700萬,獲得廣大網友的一致好評。

82、陶冰峰的故事 他曾是一名軍人,退役之後創辦「西徵網」,專注探討西方民主制度的弊端,批判個別西方國家打壓中國和平崛起的錯誤行徑。他定期彙編原創時評集《一號觀察》,與網友分享對國際局勢的觀察和判斷。由他策劃製作的《間諜阻擊》《泗陽戰「疫」紀》《清明祭英烈》等網絡文化產品,在網上傳播了正能量,獲得網友點讚。

83、陶建的故事 她是遼寧共青團新媒體編輯,堅持向網絡空間注入青春正能量。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她發起「我的青春在他鄉」網絡活動,記錄20多個駐村第一書記的奮鬥故事。圍繞疫情防控,她發布主題推文204篇,短視頻207個,累計播放量近一億。她還參與製作青年突擊隊之歌《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和MV《我們心在一起》,在青年中引起強烈反響。

84、@陶灝景的故事 他是一名演員,也是一名自媒體人。作為演員,他參演的電影《湘江北去》獲「五個一工程獎」。作為自媒體人,他長期通過新媒體平臺傳播正能量。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出現的種種錯誤言論,他旗幟鮮明地亮劍發聲,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85、@夢然的故事 她是網絡熱歌《少年》的詞曲作者,以朝氣蓬勃的旋律、催人奮進的歌詞,徵服了廣大網友的心,更喚起了青年人通過奮鬥成就人生的美好初心。歌曲一經推出便火爆全網,登上各音樂平臺熱播榜,全網視聽量達7億。

86、常辰哲的故事 他是知乎作者「拉費耳伯爵」,是一名黨史、軍史類內容創作者。他創作的《人類文明中有哪些悲壯的瞬間》《如何一句話概括我軍最有血性的特徵》等文章累計瀏覽量超3000萬。他還在B站、抖音製作正能量歷史視頻,在今日頭條開設個人專欄《小常談戰史》,以筆為刀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與歷史虛無主義作堅決鬥爭。

87、崔雲鵬的故事 他依託自媒體帳號@CX滿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積極發聲,並赴全國各地了解、宣傳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通過講好西安故事、亮好西安名片,相繼被授予陝西十大自媒體人、灃西新城海綿城市觀察員、曲江旅遊市民觀察員等稱號。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開設「全民戰疫在路上」話題,引導網民參與防疫抗疫。

88、董海的故事 他是獨立媒體人,短視頻新聞記錄者。為了講好淮安故事,他用時3年製作拍攝了400多個淮安城的溫暖故事短片,多次被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中央媒體轉載。為傳播好人好事,他創作了《大二男生上海街頭救人,學校獲悉免除學費》《江蘇12名醫護人員請戰國際一線》等作品,感動萬千網友。

89、董梅華的故事 她是「滇西小哥」系列短視頻的創作者,雲南的美食美景是她的創作源泉。她採摘當地新鮮食材,採用農家傳統烹飪方法製作出各色滇西美食,讓廣大網友在幸福的人間煙火中體悟生活之美,成為雲南風土人情的一張「名片」。截至目前,她已創作短視頻200多條,全網粉絲突破1300萬。

90、韓烏日娜的故事 她是蒙古族獨立設計師,正能量自媒體人,曾參與製作清明節紀念烈士H5《為了青春中國,他們曾用生命守護》,春節文化H5《一個時代的春節回憶圖鑑》,蒙古民族文化科普漫畫《烏蘭浩特我的家》等網絡文化產品。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創作《武漢,內蒙古為你加油》《不聚集之歌》等宣傳作品27個,為凝聚抗疫力量作出貢獻。

91、@斌sir說交通的故事 他是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公安分局交通管理大隊黨支部委員、大隊指揮室主任。疫情期間,他依託「斌sir說交通」自媒體帳號,向社會籌集口罩以及生活物資,精心製作了新冠肺炎防控、便民服務、破除謠言等短視頻70餘條,讓人民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疫情防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各項安全措施。

92、@載尙的故事 在香港「修例風波」中,他團結愛國網友旗幟鮮明地反對亂港行為及言論,在網際網路上有力捍衛了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

93、@蓉城往事(石頭大叔)的故事 他是成都「青椒網」創始人,新浪政務新媒體學院專家。自2012年6月從事青少年相關工作以來,運用微博、微信、知乎等新媒體平臺,通過撰寫文章、一對一溝通等方式,為迷茫青年答疑解惑,為輕生青年解開心結。他曾與青年貼心交流,成功挽救20餘位自殺青年的生命;還為青年提供專業諮詢千餘次、回答創業問題上萬個。

94、蔡其將的故事 他整合本地3500多名志願者,成立了泰順縣第一家公益性社團,並通過創設網絡籌資平臺,為困難兒童解決實際困難。他開展網際網路+志願服務項目,組織志願服務1000餘次,參與志願者超過60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5萬多小時。

95、@需兜的故事 她是一名95後設計師,善於用創意海報傳遞正能量。香港「修例風波」期間,她設計製作「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原創海報,以手寫的方式將「HK」兩個字母融入漢字「中國」,表達「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的含義,發布僅數日,全網閱讀便高達1.1億,轉發超過100萬,引起網友廣泛共鳴。

96、@黎明的故事 作為中國移動公司的一名網絡安全專家,他在工作中及時、全力地對垃圾短彩信、騷擾電話、釣魚網站等不良信息進行攔截封堵,做好網絡空間的信息「守門人」。他所在的不良信息治理團隊,年均攔截封堵各類不良信息超過120億件,工作案例入選中央網信辦「網信創新工作50例」。

97、@豫章兄的故事 多年來,他積極在網上發聲,關注社會熱點,在「新冠肺炎疫情」「各地抗洪搶險救災」「中美貿易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事件中客觀發聲、闢除謠言、批駁謬論,進行網絡科普,傳播正能量。由他主持的#豫章兄說#、#天下英雄城#、#鄉村振興看江西#等正能量話題閱讀量超過12.8億,產生了廣泛社會影響。

98、戴胤的故事 還是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在校生的他,帶領同學創立了「微光工作室」校園公益工作室,圍繞「八一建軍節」「高考注意事項」製作專題「九圖」作品,被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轉載,閱讀量超過100萬。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他創作短視頻《青年對話馬克思》,在網上廣泛傳播。

99、@藤新的故事 作為一名專業配音演員、導演,他是國語配音行業的主力軍,長期通過為正能量電影、漫畫、短視頻等作品配音來推廣國語配音這一不為人熟知的行業。他的配音作品《鏡誥卿年》《領風者》等,鼓勵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報效偉大祖國,全網播放量達數千萬次。

100、@Miss的故事 她曾是一名電子競技職業選手,代表中國在電競賽場奪得冠軍。如今,作為一名遊戲主播,她堅持在直播中向粉絲傳遞正能量,倡導健康遊戲、快樂生活的理念。她還積極參與各類公益活動,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初即向武漢捐款10萬元。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第四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揭曉 天津市四位好網民故事成功...
    由共青團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聯合主辦,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承辦的第四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徵集活動落下帷幕,100個優秀故事揭曉,本市於喜山、@陳小桃momo、@畔鴻宇、陳晨等四位好網民的故事成功入選。
  • 第二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簡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爭當「中國好網民」,在構建清朗網絡空間中積極發揮生力軍作用,2018年1月以來,共青團中央、中央網信辦聯合舉辦了第二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徵集活動。
  • 第四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揭曉
    導語  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聯合主辦,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承辦的第四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徵集活動落下帷幕,100個優秀故事揭曉。
  • 好網民故事匯 | 做好網絡公民 講好檢察故事——閆巖
    好網民故事匯 | 做好網絡公民 講好檢察故事——閆巖 2020-09-03 21:1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中國青年好網民」夢然分享圓夢故事 酷狗開放平臺助力音樂人破圈...
    共青團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聯合主辦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百場分享活動,從徵集的4428個好網民故事裡,評選出100個優秀故事。而首場分享活動更是優中選優,從這100個故事裡甄選出6個。本場壓軸演講嘉賓—酷狗音樂人夢然,向大眾講述自己堅持創作,最終追夢成功的真實故事。
  • 四川第四屆「我和警察蜀黍的故事」優秀作品揭曉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2月15日,四川第四屆「我和警察蜀黍的故事」主題徵文活動優秀作品揭曉,共有71篇優秀作品上榜。  為進一步講好警察故事、發好公安聲音、傳播公安正能量,推進平安四川建設,共創和諧警民關係,今年10月至11月,四川省公安廳和共青團四川省委聯合啟動了第四屆「我和警察蜀黍的故事」主題徵文活動。
  • 「中國青年好網民」活動來啦!快為吉大青年點讚!
    共青團中央、中央網信辦 聯合發起爭做「中國青年好網民」 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活動要求 每人每天限為1個候選故事點讚1次 或者登陸「中國青年報」APP獲得額外點讚機會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醫院朱灝宇是候選人之一 一起來看看她的事跡故事 朱灝宇
  • 第四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暨高峰論壇作品徵集通知
    「第四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暨高峰論壇」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臺辦主辦,湖北經濟學院等承辦,旨在以微電影創作為媒介,為海峽兩岸青年學子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自發布微電影作品徵集通知以來,得到了兩岸各界特別是兩岸青年的積極響應,現已徵集到臺灣微電影作品100多部,大陸微電影作品500多部。「第四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作品徵集將於10月15日截止,希望兩岸青年繼續踴躍創作優秀微電影作品參賽,報名表及參賽作品請發至:jingfeiyan2014@126.com。報名表見附件。
  • 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中國抗疫故事徵集啟事
    作為國務院新聞辦指導、中國外文局主辦的年度官方品牌活動,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專門設立「中國抗疫故事」主題賽,面向社會各界徵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故事,記錄全國上下在疫情大考中聞令即動、臨危不懼、英勇奮戰、攻堅克難、守望相助的「抗疫精神」,為中國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留下一份不朽的紀念。
  • 徵集|第十九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電影計劃
    近期更多比賽信息:徵片|第四屆新西部大學生(青年)影像節徵片|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徵集|「重影杯」第十一屆重慶市電影劇本評選活動徵集|中國民族博物館2020中國民族影像志攝影雙年展徵片|第四屆西湖青年紀錄片論壇徵片|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徵集|2020第四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IDF創投」提案單元徵集|第十五屆夏衍杯優秀電影劇本徵集啟事徵片|2020香港國際紀錄片節徵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建黨100年主題微電影作品
  • 2020中國青年動畫電影周·中國青年動畫創投大會圓滿成功!
    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動漫節 暨2020年中國青年動畫電影周第三屆中國青年動畫創投大會 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動漫節· 中國青年動畫導演論壇活動將於2020年9月27日在中國青年動畫電影孵化基地(杭州藝創小鎮)舉行,邀請國內新銳的動畫導演、製片人、動畫專業人士、行業媒體等現場分享心得感悟和產業內探討,並與現場專業觀眾面對面交流互動,在論壇中還將發布青年動畫導演的最新作品,為動畫行業發聲,旨在進一步提升活動專業性
  • 2020中國青年動畫電影周·中國青年動畫創投大會圓滿成功
    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動漫節暨2020年中國青年動畫電影周第三屆中國青年動畫創投大會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動漫節· 中國青年動畫導演論壇活動將於2020年9月27日在中國青年動畫電影孵化基地(杭州藝創小鎮)舉行,邀請國內新銳的動畫導演、製片人、動畫專業人士、行業媒體等現場分享心得感悟和產業內探討,並與現場專業觀眾面對面交流互動,在論壇中還將發布青年動畫導演的最新作品,為動畫行業發聲,旨在進一步提升活動專業性,促進產業跨界合作,打造一個聚合國內一線青年動畫導演,專注於動畫人創作交流、藝術研討的平臺。
  • 第三屆全國青年運動會會徽會歌吉祥物及宣傳口號徵集走進高校宣講
    第三屆全國青年運動會會徽會歌吉祥物及宣傳口號徵集走進高校宣講 發布時間:2020-07-16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體育局 字體
  • 第四屆「我和警察蜀黍的故事」優秀徵文揭曉,快來看看誰獲獎了
    12月15日,第四屆「我和警察蜀黍的故事」主題徵文活動優秀作品揭曉,共有71篇優秀作品上榜。據了解,為進一步講好警察故事、發好公安聲音、傳播公安正能量,推進平安四川建設,共創和諧警民關係,今年10月至11月,省公安廳和共青團四川省委聯合啟動了第四屆「我和警察蜀黍的故事」主題徵文活動。
  • 好網民故事匯|「為守護轄區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而戰鬥...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2020年北辰區好網民故事匯徵集活動自6月啟動以來,收到了眾多網友的故事作品。經過專家評委們的精心挑選後,選出了好網民故事「Top20」入圍作品。自今日起「網信北辰」將與大家分享這些好網民故事,展示北辰好網民精神風貌的同時,希望可以帶動更多人加入「中國好網民」的行列。「為守護轄區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而戰鬥」——楊珍珍楊珍珍是瑞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全科家庭醫生,她牢記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醫學的服務對象是人,宗旨是治病救人,增進人們的健康。
  • 2020第四屆廣播超級碗活動案例廣播脫口秀主持人徵集及評選方案
    一、案例徵集及評選類別 1、活動案例徵集 2、廣播脫口秀主持人評選 二、獎項設置類別 1、最佳獎 第四屆廣播超級碗2019-2020年度最佳活動案例(10個) 第四屆廣播超級碗2019-2020年度最佳廣播脫口秀主持人(1個)
  • 猛戳|一起為我區2020西安好網民工程品牌候選項目、西安好網民候選...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培育中國好網民」「打造網上網下同心圓」等重要指示精神,在西安市委網信辦的指導下,全市各單位組織開展了「網聚時代正能量 爭做西安好網民」2020西安好網民系列主題活動,引導網民凝聚共識,弘揚愛國主義,培育家國情懷,倡導使命擔當,自覺做網絡文明的傳播者、志願者和踐行者。
  • 安徽優秀青年先進事跡交流分享活動舉行
    安徽優秀青年先進事跡交流分享活動舉行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潘平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11月11日下午,團安徽省委在合肥師範附小二小舉辦2020年首場全省優秀青年先進事跡交流分享活動。
  • 「寫寫我家鄉的節氣故事」,24節氣浙江民間傳說故事等你來寫
    為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實踐,進一步加強我省民間口頭文學保護傳承,講好浙江故事、講好家鄉故事。經研究決定,舉辦24節氣浙江民間傳說故事徵文活動。4.導師推薦審讀機製成立作品專家導師團隊,由4名導師參與組稿並挑選各自戰隊優秀稿件進行輔導,入圍合計120篇作品經專家委員會審讀後,進行作品終審、公示,確定最後等級。
  • 第四屆全國小學體育活力校園優秀案例徵集評選活動圓滿結束
    第四屆全國小學體育活力校園優秀案例徵集評選活動圓滿結束2020年11月16日 14:47     來源: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 日前,由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會同耐克體育(中國)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第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