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早上媳婦突然吵著要做近視眼手術,覺得框架帶了多年,已經很膩煩了。當然直接原因是周五晚上看了上海新視界院長的直播,直接被種草(直播帶貨殺傷力真是大..)。查過之後想要去上海找這個醫生做,原因之一是價格便宜,算上機票也比北京划算。
但這個方案被我一票否決了,以北京的醫療條件,何苦這麼折騰跑去上海,複查什麼的也麻煩。於是周末兩天查了些資料,和媳婦一起確定了醫院、醫生,並做完檢查確定了手術時間,這裡簡單分享下,主要解答這兩個問題:
1. 近視眼手術有幾種?價格怎樣,適合什麼樣的人?
2. 手術在哪做?
先說一下當前較為普遍的幾種近視矯正手術:半飛秒、全飛秒、icl。
半飛秒與全飛秒比較類似,都是通過雷射來處理眼角膜,降低它的折光力,從而矯正近視屈光、提高視力。這個過程需要對眼角膜進行切削,對眼角膜有所損傷。
而icl則是通過晶體植入的方式來在你眼睛晶體前安裝一個薄薄的「隱形眼睛」,價格相對較高(約4萬),主要適用於高度近視、或角膜太薄,從而無法做半飛秒、全飛秒這類雷射手術的人群。其他人群的選擇一般是在半飛秒與全飛秒之間。
半飛秒的全稱有點繞口,為飛秒雷射製作角膜瓣聯合基質面行準分子雷射切削(femto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也即 femeto-LASIK),是對LASIK的一種改良。需要將眼角膜瓣(角膜表層)切開後掀開,然後對角膜基質進行切削,切削完成後將表層覆蓋回原位。
這就會造成幾個問題:
1. 切削刀口較大,20mm左右。
2. 由於角膜曾經被掀開過,後續如果被撞擊可能發生角膜移位。
因此,半飛秒不適合那些術後還希望做劇烈運動的人,比如拳擊、蹦極等,且術後易並發乾眼。
全飛秒,全稱小切口飛秒雷射角膜基質透鏡切除術(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手術過程有所不同,僅僅在角膜邊緣做4mm弧度的側切,然後順著這個小切口取出角膜組織,整個過程不會掀開角膜瓣。
由於切口較小,更安全舒適,但是也會有額外的壞處。由於全飛秒的切除特點,角膜太薄的人是不能做的。另外,一個人如果做完後視力下降,可以多次做半飛秒,而全飛秒則只能做一次。
具體做哪種,需要在醫院做完各項檢查之後,基於醫生的建議來進行選擇了。當然自己最好也先了解相關的知識,以便做出適合自己的判斷。價格的話全飛秒更貴,一般是2萬多,半飛秒一般則是一萬多,不同的醫院、不同級別的醫生都會有一些差別。
媳婦在醫院做完多項檢查之後,醫生判斷是可以做全飛秒的,而且她本身有些乾眼,因此初步確定選擇全飛秒。
另一個問題,去哪做?
北京做近視矯正手術最好的醫院自然是同仁,其他不錯的還有協和、北醫三院等。
但是!公立醫院的號太難掛了。
如果要在同仁做,可以在京醫通的屈光中心門診(東區)掛號,檢查後預約手術時間,一般來說主任醫師會預約到幾個月至半年以後。
公立醫院的流程以及就診體驗大家也都清楚,因此如果不希望太折騰,可以選擇服務較好的私立醫院。
選擇私立醫院自然會有很多朋友不放心。但是做手術最重要的是醫生,查詢了一些醫生信息之後,發現其實很多公立醫院的醫生都會同時在私立醫院掛名,並承接手術。包括同仁的周躍國主任(已離職去私立醫院)、翟長斌主任、齊穎主任,協和的羅巖主任等等。
具體這些醫生在哪家私立醫院,可以有很多方式查到,這裡就不細說了,避免廣告之嫌。想知道的朋友也可以私信我。
因此我們基於選擇的醫生,找到了所在的私立醫院,聯繫好之後,今天就做了上面的檢查,整體體驗還不錯。由於一些其他的原因,手術需要在幾周之後,不過媳婦已經開始期待擺脫眼鏡的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