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丨20世紀末,張國榮以1元片酬演了這部電影

2021-01-08 澎湃新聞

1.

20世紀末,是香港電影的「至暗時刻」。

人才外流、盜版泛濫、明星斷檔,不用說曾經所能依賴的日韓、東南亞這些外埠市場,就連香港本土的觀眾也被好萊塢的商業大片收割,而合拍片彼時還未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導演們大舉「北上」還是幾年後的事。

短平快的拍攝方式雖然讓港產片在八九十年代煥發出光彩,然而與製作精良的好萊塢商業片相比,不免有粗製濫造小作坊的感覺,香港的影人們痛定思痛,決定改變。

為了救市,張之亮和張同祖、羅啟銳、爾冬陞、王家衛、許鞍華、關錦鵬等20位香港導演發起成立「創意聯盟」,意在降低演員片酬以節省成本,增加影片製作費用,打造出優質的作品。

第一個為創意聯盟拍片的是張之亮,他打算模仿卓別林的《The Kid》(《尋子遇仙記》)拍一部講述父子之間關係的電影,取名《黐頭芒》。黐頭芒在粵語中指的是一種形狀有些類似仙人球、個頭卻小得多的植物。他希望香港電影的生命力也如黐頭芒般頑強,附著在路人身上。

《流星語》影片靈感來自《The Kid》

然而影片卻在選角階段便遇到問題,電影預算很少,需要演員不計片酬出演,當張之亮談到錢的問題時,不少名演員都委婉拒絕了,而爾冬陞之前和張國榮合作過《色情男女》,讓張之亮不妨去問張國榮看看。

在爾冬陞的引薦下,張國榮與張之亮約了咖啡廳,並告訴張之亮把分場劇本給他,馬上便有回覆,絕不拖延。

張之亮得到的是一個肯定的答覆和詳細的修改意見,他深以為然。

琦琦、張國榮、狄龍出席《流星語》籤名會

這之後則是任達華的妻子琦琦,身為模特的她並未出演過任何影視作品,而任達華聽說張國榮是男主角,便鼓勵妻子進組,他覺得和這樣的前輩合作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繼而是狄龍,在《英雄本色》後,張國榮與狄龍便再無合作,狄龍的太太也希望他能加入這部電影,而狄龍本人在看過劇本之後,也馬上成為電影的一份子。

張國榮的巨星魅力很快聚集到了很強的主演陣容,並只象徵性地收了一元片酬,張之亮大為感動,將張國榮列為與他一起的電影出品人,這並不只是掛名,選角、分鏡、劇本,張國榮都參與其中。

《流星語》海報

劇組捉襟見肘的程度超出想像,本身電影是打算用經典的《Little Star》作為主題曲,然而歌曲的版權費太貴只好作罷,於是張國榮又為電影寫了主題曲《流星語》(後歌名改為《小明星》),才取代了「黐頭芒」這個晦澀的名字。

2.

這部本打算救市的電影最終以233萬港幣的票房慘澹收場。

日後在記者會上被問及《流星語》,張國榮只是淡然一笑,說那部電影「垮掉了」,他自己也反思過,倘若救市,必然需要賣座的商業片,儘管初心是好的,指望著文藝片替香港電影扳回一局,本就是行不通的方法。

1999年上映的《流星語》,目前在豆瓣上是8.6的高分(1.03萬人評分),IMDb則是相對客觀的6.6——分數反差如此巨大,是因為這確實是一部讓人矛盾的電影,如果你單純觀賞電影情節,《流星語》的劇本實在是太弱了,但如果你對張國榮有很好的印象,又很難不鍾意片中他的樣子。

《流星語》劇照

難能可貴的,這部電影是張國榮在所有作品裡唯一一次扮演父親的角色。絕大多數人提到張國榮,想起的都是程蝶衣、何寶榮和旭仔(阿飛)這些角色,他們無疑有很多影史經典,但也都給人一種陰鬱而特別的感覺,似乎都是世間只此一人,任誰也無法複製的人物。這也就導致了張國榮最常見的誤解之一:只要演得好,都是由於他本色出演。

終於,《流星語》算是小小地為他正名了一次,電影裡他扮演的李兆榮本是證券公司的高級經理人,金融風暴讓他一夜之間成了窮光蛋,最後一個待在遊艇的夜晚,他發現了棄嬰明仔和一封信,信裡明仔的媽媽希望有錢人能將他撫養,雖然阿榮自己尚不知道未來在哪裡,但他還是收養了明仔。

《流星語》劇照

父子兩人住在養老院的天台,靠阿榮送貨打零工過活,這裡有刀子嘴豆腐心的片兒警龍sir,有熱心腸的養老院經營者蘭姐,還有一幫相處和睦的街坊鄰居,機緣巧合之下,明仔和他的生母少君相見,而阿榮非法收養的身份也受到了政府機構的注意,加上阿榮的經濟狀況愈發捉襟見肘,一個傷感而溫情的故事就這麼發生了。

僅僅從我簡單的劇情介紹,相信你已經能看得出劇本的不合理之處了——明仔的生母是怎麼登上遊艇的?阿榮為何不把明仔送給社會福利機構?一個高級經理人再不濟,也不至於靠體力勞動過活吧?

為了避免劇透,我這裡不展開劇情的更多矛盾之處了,其實倒是能看出來主創為了自圓其說對劇本所作出的改動,譬如阿榮是為了多陪明仔才選擇這種工作和住處,但這種細節的用心仍然無法解決整個電影的核心矛盾:阿榮對明仔的依賴感實在是說服力欠奉。

加上全片的主要矛盾並不明晰,甚至支撐你看完全片的推動力都不足,所以商業上的失敗也是必然。

3.

電影最大的加分項便是張國榮的魅力。在這裡你能看到鬍子拉碴的他落魄的樣子,也能看到他在天台摟著小朋友看星星的溫情,這是他電影裡絕無僅有的觀影體驗。

而在戲外,張國榮和明仔的扮演者葉靖嵐也如父子般相處。拍攝《流星語》時,葉靖嵐還不到四歲,比電影中的年齡還小。明仔這個角色原本的候選演員還有另一位年齡偏大的孩子,但看完葉靖嵐的表演之後,張之亮和張國榮都被他的自然和靈氣所打動,一致同意由葉靖嵐出演。

張國榮與葉靖嵐

拍攝期間張國榮的母親剛剛去世,但在片場沒有人覺得他因為失去至親而影響到工作狀態,哪怕是沒有他的戲份,他也要趕到片場幫助小演員葉靖嵐進入情緒和狀態,那段時間張國榮和葉靖嵐兩人形影不離,培養出了親密的感情。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他在自己執導筒,導演短片《煙飛煙滅》時,會再次選擇葉靖嵐出演自己的兒子。

《陪你倒數》專輯封面

再來說說《流星語》粵語版主題曲《

小明星

》這首歌,這是張國榮的作品裡很有特色的一首,你很難找到風格相近的抒情曲,儘管不是主打,也和後期代表作《左右手》一樣,以國粵語的雙版本被收錄進了他加盟環球唱片後的重要轉型專輯《陪你倒數》中。

Shining Star

多少世紀

才明了悠閒是最終福氣

一天流星

與你相比

會發現凡事有著限期

小小明星

凡人拍不出的戲

令我沒法忘記

如今聽來,這首歌不僅適合電影中的明仔,也是張國榮去世之後我們對他懷念的心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1999年,世紀末,43歲的張國榮,與19歲的張栢芝
    張國榮很喜歡巴黎,不過,似乎一到巴黎必變渣男,在1989年與張曼玉、鍾楚紅合作的音樂電影《日落巴黎》中,就已經演過一次出軌渣男了。或許,巴黎是一個太浪漫的地方,而音樂電影也往往代表著一種浪漫多情的氛圍。
  • 《家有喜事》冷知識:製片人稱星爺獅子大開口加片酬?拒演娘娘腔
    《家有喜事》一電影,在香港上映後就拿到了很高的票房,電影中的主演都是大家熟知的明星,像周星馳,張國榮,何曼玉,吳君如,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這部電影是一部喜劇片,作為大家熟知的溫柔哥哥張國榮在戲中也是挑戰了極限,因為他飾演的是一個娘娘腔,並且也表示出了自己驚人的喜劇天分,帶給大家很多歡樂。不過大家不知道的是,一開始的男主角定的並不是張國榮和周星馳,原定是林子祥和周潤發,但是因為這兩人沒有空,所以才找了張國榮和周星馳來飾演。
  • 家有喜事:張國榮片酬不到300萬,為何星爺要價800萬導演卻同意
    電影《這部影片在拍攝的時候非常順利,僅僅用了13天就拍攝完成了,但令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剪輯的時候突然來了三個蒙面賊衝入剪輯房找《家有喜事》的底片,剪輯師害怕的一直在發抖,因為底片就在他的腳下,而且上面還寫著《家有喜事》底片。不過後來他們發現有間鎖著房門的房間,裡面有三個精緻的鐵盒,上面寫著《家有喜事》,他們就搶走了。
  • 張國榮演反派角色的電影《槍王》,其實他演的是他自己?
    2010年,爾冬陞導演的《槍王之王》上映,片尾打上字幕:「懷念張國榮……槍王2000」,他指的是2000年張國榮出演的另一部電影:《槍王》。《槍王》故事情節極簡,人物關係也極簡。差不多命案一出就知道是誰幹的,電影演到一半已經可以確定張國榮演的槍王必死無疑。如果不是張國榮來演,電影根本就不可能像這麼拍。
  • 20年前,張國榮第一演反派,就貢獻了殿堂級的演技
    有人說那至少得演什麼像什麼,比如說艾倫演傻子、陳小春演小混混,王寶強演農民工,這些都是本色出演,比真的還像真的。那演一個殺手,就必須要求演員得具備那種懾人的氣質(簡稱稱"殺氣"),才能讓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覺得恐怖,這一點張國榮絕對做到了完美。
  • 從片酬最高,到小商演撈金,身價如同坐過山車,成龍經歷了什麼?
    成龍西安商演場面混亂成龍剛出道時,專拍《醉拳》《蛇形刁手》等諧趣動作電影,作為電影主演,一部片的片酬才三千元,當時成龍只有把武術指導的工作也攬下來,收入共有一萬二千元,除了分給助手的費用成龍《醉拳》時片酬三千元成龍的電影慢慢開始受歡迎,再到後來獲獎無數,1992年,成龍獲得最佳男主角,再拍《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雙龍會》時,片酬已達二千多萬,這是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 13天拍完、發哥辭演、星爺天價片酬救場,你不知道的《家有喜事》
    20世紀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這個時代的一大特徵就是「放鬆」。演員們常常是在片場打打鬧鬧就拍完了一部電影,甚至戲中的很多經典橋段與臺詞都是一邊拍攝一邊構思出來的。原來在高志森到加拿大的前一個禮拜,每天都會有很多觀光客來圍觀張國榮的家。看到高志森來接自己拍戲,他十分高興立馬答應飛回來。另一邊,周星馳對黃百祥說自己寧死也不演「娘娘腔」,而且他還想跟張曼玉演對手戲。星爺提的這些要求被黃老闆當場給否決了,角色上只讓他在「花心老公」和「娘娘腔」裡二選一。
  • 20世紀末埋沒的十部最佳電影
    20世紀末埋沒的十部最佳電影     春節一過,20世紀就徹底成為了歷史。當許多人的腦海裡還充斥著《霹靂嬌娃》、《聖誕怪傑》等被大肆吹捧的好萊塢大片時,他們也因此錯過了在上個世紀最後兩年中來自各國電影人的數百部優秀影片。為了向他們的默默工作表示深深的敬意,美國電影網站「電影院」日前公布了它在全世界範圍內評選出的10部2000年最佳影片。在網站的序言中稱,把它們埋沒在20世紀,將是整個電影業的恥辱。而以下便是這10部令世人無緣見到的最佳影片:     1.
  • 張國榮三部經典電影《流星語》、《阿飛正傳》,《霸王別姬》
    為了救市,張之亮和爾東升等20位導演結成了「創意聯盟」,計劃每人導演一部影片,然後集中起來低價出售,以便創作更多質量上乘的影片,而《流星語》就是其中之一。張之亮找了許多香港一線演員,但惟有張國榮同意主演這部電影,並且象徵性地只收取一元錢片酬。
  • 哥哥張國榮經典電影
    1、《霸王別姬》《霸王別姬 》是一部享有世界榮譽的電影,獲得了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等多項國際電影獎項。《霸王別姬》是陳凱歌導演生涯最重要的作品,也可以說是他藝術生涯無法超越的巔峰之作,《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仿佛是張國榮的代名詞,一提起這部電影,都少不了電影靈魂角色扮演者張國榮。
  • 香港五大巨星的「第一部電影」,張國榮的成汙點,你是否全都看過
    香港五大巨星的「第一部電影」,張國榮的成汙點,你是否全都看過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而在影壇呼風喚雨的巨星也不例外,他們初入影壇時或許只是沒有臺詞的龍套,或許是不重要的配角,當然也有的明星初出道便演主角,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香港影壇5大巨星的電影首秀。
  • 《倩女幽魂:人間情》致敬經典情懷之作,懷念哥哥張國榮的寧採臣
    人生路美夢似路長,路裡風霜,風霜撲面幹紅塵裡美夢有幾多方向 ,找痴痴夢幻中心愛,路隨人茫茫近日,一部網絡大電影《倩女與魂:人間情》上線,對於這部電影爭議頗多,但是坦率地說作為一部網絡大電影來說,這部電影配得上「精緻」二字,已經非常接近院線大片的品質,甚至好於很多的院線電影
  • 這部電影版的《紅樓夢》拍得很爛,但他演的賈寶玉卻是盛世美顏
    但可能很少人會知道,張國榮的螢屏處女作,是一部誰也想不到的風月片——《紅樓春上春》,這部打著《紅樓夢》的旗號拍攝的電影,簡直不堪入目,劇情改編的一塌糊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一段時期特別流行紅樓夢熱,兩岸三地拍攝了多部與《紅樓夢》有關的電影,香港佳視、邵氏、臺灣華視等電視臺或公司都曾拍過電影或電視劇版的紅樓。
  • 張國榮和周潤發說:不是吳宇森導演我們就不演,就這樣「逼」出一部...
    該劇上映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由吳宇森執導; 周潤發,張國榮以及鍾楚紅等人主演的一部槍戰片。 這部電影在當時極其的不被人理解; 所以口碑以及票房都雙雙「撲街」。
  • 張國榮和周潤發說:不是吳宇森導演我們不演,就這樣逼出一部經典
    而今天阿樂樂就與大家一起;聊一聊吳宇森「暴力美學」的代表作 --《縱橫四海》該劇上映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由吳宇森執導;周潤發,張國榮以及鍾楚紅等人主演的一部槍戰片這部電影在當時極其的不被人理解;所以口碑以及票房都雙雙「撲街」。也導致了吳宇森對其導演之路產生了懷疑;以至於一直對槍戰片心灰意冷。
  • 除了錢小豪,張國榮和周星馳演的恐怖電影,同樣可以成經典
    除了錢小豪,張國榮和周星馳主演的恐怖電影,同樣稱得上是經典。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穫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時隔多年,錢小豪終於又演到了殭屍片,可惜殭屍戲碼風光不再,終將落入絕唱。
  • 大明星嫌錢少,都不願意演,彭昱暢3000塊接演這部戲,拿獎到手軟
    但是小編今天要說的不是這部電影。說這部電影只是讓那些不認識彭昱暢的觀眾有一點了解,說不定你也會愛上他哦!今天小編說的是《大象席地而坐》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相比較其他的電影來說有很大的不同,這部電影在拍攝的時候有高達4個小時的劇情,直到後來修改到3小時多。這部電影在播出之後就有很多觀眾羨慕彭昱暢,說他這麼小的年紀,為何會有如此好的資源,答案就是,這部劇在拍攝的時候僅僅拿到了3000塊錢。
  • 張國榮寫給電影的情書,回顧他演過的這些有裡程碑意義的電影
    張國榮自己說過,多演一次電影,就是多活一次,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把他的電影翻出來看看,銀幕上的形象風採依然。張國榮出道甚早,做歌手的早期還沒有探索出自己的風格,唱片賣不好,演電影呢,第一部又被人騙,硬是靠著一股氣,熬了八年才大紅。他在紅了之後,接的許多電影都具有裡程碑的意義。以下,我們一起來回顧其中幾部經典。
  • 橫店20萬群演的「寶強夢」:吃著廉價的盒飯,為了片酬討價還價
    如今的橫店,有著20多萬群演,每月拿著不到3000千元的微薄收入,碌碌終日,依舊做著那些不切實際的春秋大夢。18年前,一個從少林寺出身的農村孩子懷揣著演員夢,從河南嵩陽坐火車,一路北上來到了北京。起初,他也是在各個劇組當群眾演員,沒臺詞、沒鏡頭,主要的工作不過是演那個不重要的背景板,用周星馳的話來說,「他就是個跑龍套的」。可命運似乎很眷顧這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孩子,16歲時,王寶強便被導演李揚挑中,主演獨立電影《盲井》,這部電影讓他一夜之間從武行變成金馬獎最佳新人。
  • 他因這部電影辭演《霸王別姬》,於是有了張國榮風華絕代的程蝶衣
    前陣子《三十而已》挺紅的,當時一開始選定的演員是佟麗婭,哪知她自己辭演,後來這部劇火了之後,很多人都在嘲笑佟麗婭的錯失良機。個人覺得也沒必要嘲笑,一個人與角色的緣分就像愛情,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有的人註定要錯過,有的角色註定不適合自己演!說不定佟麗婭演《三十而已》沒有火,反而自己的口碑還遭到損壞呢?塞翁失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