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的媒體上,兩條關於孩子被困車內的新聞讓人如鯁在喉。一是距離湖南湘潭一男孩車內窒息死亡僅半月,前日山東省沂水縣又曝出類似事件:一名3歲女童上學途中,被幼兒園園長遺忘在車內9個小時,發現時已死亡。二是江蘇義烏一男童被鎖寶馬車內,媽媽起初不同意砸車玻璃,讓孩子在車裡哭了一個多小時。
■網評
@陳方:在譴責孩子父母的粗心之外,我們是否也應該意識到,儘管當下汽車已經相當普及,甚至成為了家庭必需品,但我們對汽車依舊「陌生」?不單獨把孩子留在車內,這是常識,但很多有車族也許只把它當做一個普通的常識,只是覺得「不該這麼做」而並非「不能這麼做」。
@陳廣江:一個基本常識是:唯一能100%保護孩子的,只有監護者的細心和責任心。無論父母還是老師,粗心大意到把孩子遺忘在六七十度的車內,是不可原諒的,也是無法彌補的。意外難以避免,但如果意外發生的概率過高,還能叫意外嗎?
@簡工博:專業人士還建議,車窗如果貼膜,最好選擇淺色膜,以便路人發現車內異常。同時,家長平時應該教會孩子在前擋風玻璃處呼救。去年,美國亞特蘭大市一名父親把不到兩周歲的兒子留在車內致其死亡。事後,這名父親被控謀殺。有人建議,我國也應該通過立法督促家長強化監護職責。
@sun小晗灬:好可憐,在裡面受了多大的痛苦和煎熬!
@陳棟曄:玻璃重要還是孩子重要?
@王志安:孩子鎖車裡被發現後一般不用砸玻璃救人。要看時間,氣溫等綜合因素。一個三歲的孩子,在傍晚氣溫不高的情況下,完全有可能在外面大人的指導下打開車門。直接選擇砸車的才是腦殘,這和錢不錢沒關係,和智力有關。
@盞心馮文亮:孩子平安實屬萬幸,各位都平常心對待吧。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人在事頭上,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冷靜的。再者說了,作為父母,誰都願意自己的兒女平平安安的。
@彬媽1115:就算是整個車廢掉也是孩子重要啊,何況只是塊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