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析:盒馬,新零售新模式

2021-01-0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盒馬是新零售新模式探索的先行者,也是生鮮電商領跑者。本文筆者通過五個模塊來對盒馬App進行產品分析:背景分析、產品簡介、用戶畫像、盒馬門店分析,以及App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流程如下:

一、背景分析1. 生鮮+電商的到來

(1)新零售

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流失,電商紅利見底,零售電商尋找新的突破。新零售模式的探索,謀求新的進展。

(2)市場空間大

國內生鮮市場滲透率低,缺乏競爭力,在2017年,線上市場滲透率僅大9%。

可待開發市場空間大——日用品,服裝等大眾網購習慣已經養成,但生鮮產品用戶購物習慣仍處於培養期。

雖生鮮電商市場增速放緩,但預計2019年仍可獲得2000億以上的規模。

(3)轉型需要

受網絡零售電商的影響,傳統零售業萎靡,線下實體店也在尋求轉型,線上線下融合的趨勢越加明顯。

大量中小型生鮮電商倒閉或被併購,市場遇冷。

BAT三巨頭在生鮮電商上開始入局,不斷加強供應鏈及物流等基礎建設,帶來一系列創新模式,給生鮮電商時尚注入了新的活力。

2. 生鮮+電商的現狀

(1)所處時期

生鮮電商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期,聚焦線上線下融合,多場景布局,模式更加多元,運營精細化。

(2)生鮮+電商商業模式

近年,「網際網路+」,「新零售」在生鮮電商行業掀起了一波熱浪。在國內市場,不光是電商平臺,傳統的線下商品,甚至包括物流企業也紛紛在生鮮電商行業跑馬圈地,上線新產品,創新出多種商業模式。

生鮮電商模式多元,呈現出「大而全與小而美」共存,簡單比較各模式如下:

其中分析所有商業模式,即生鮮電商行業共同遇到的挑戰如下:

配送管理要求高:

生鮮商品保質期短,用戶對商品新鮮程度要求高,需要配置高速,高效的快遞服務用戶對價格相對敏感,需求頻次相對較低相對於米,面,糧,油等生活快消品,生鮮類商品平均價格相對偏高,用戶需求頻次相對較低

生鮮品類易損壞:

海鮮,乳製品,水果類對運輸,倉儲要求較高,容易受溫度,搬運影響發生破損,變質。冷鏈物流體系搭建難度大生鮮種類多,產地分散,對冷鏈物流技術要求高3. 為什麼選擇盒馬?

新零售新模式的開創者:盒馬是新零售模式探索的先頭部隊;盒馬是阿里對線上超市完全重構的新零售業態;盒馬是「超市+餐飲」新模式的開創者,樹立起零售新業態標杆

生鮮電商競品中的領先者:「盒馬」影響力遠高於同行業競品(7Fresh,超級物種)

App下載量對比,盒馬App下載量遙遙領先。

統計時間:2018.12.23-2019.03.22

數據來源:酷傳安卓市場,包括360,百度,應用寶,豌豆莢,華為,OPPO,VIVO,魅族,聯想應用市場

二、產品簡介

盒馬,OAO (Online And Offline) 模式電商,新興零售模式的開創者。

1. 線上線下業務高度融合

線上,線下所售商品是同一商品,同一品質,和同一價格。

線下用戶強體驗為線上服務背書,進行引流;線上下單,提供快速物流配送服務。

2. 主打生鮮產品和即時餐飲

生鮮產品是盒馬主打特色,中高端品類產品佔比高。

店內有餐飲區域,部分生鮮支持現買現做。

商品採用統一包裝,無散裝,強調新鮮,優質。

3. 精準聚焦80/90中高端年輕消費人群

客戶群體相對傳統超市更年輕化。

客單價相對傳統超市更高,線下客單價均在100元以上。

目標用戶群體更關注商品品質,消費服務,對時間敏感而價格敏感度較低。

盒馬實現了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餐飲+零售跨界融合。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線下實體店,線上App的閉環生態。為消費者打造社區化一站式新零售體驗中心,用科技和人情味帶給人們鮮美生活。

2018年9月17日,盒馬在阿里巴巴投資者大會上,交出了首份成績單:盒馬1.5年以上門店,單店日均銷售額超過80萬元,單店坪效超過5萬元,其中線上銷售佔比超過60%,遠遠超過傳統超市。

自2015年盒馬項目立項,2016年1月15日,盒馬第一家門店—上海金橋廣場店開門營業,盒馬App同步上線。從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這三年盒馬的運營已經初具成效。

四、用戶分析1. 用戶畫像

使用人群性別佔比:

從性別佔比來看,女性略高於男性,分析原因:

家庭生活場景中,女性承擔更多的購物。一般家庭由女性做飯更多,女性生鮮,快消品購物場景更多,購物頻率更高。較綜合電商而言(男:女≈33%:67%),男女佔比差距更小。可能是由於在盒馬線下門店消費中,盒馬僅支持盒馬App和支付寶付款,而消費場景中,男性通常參與度更高。

使用年齡佔比:

線上消費趨向年輕化,80/90後是主要用戶群體。

80/90接受新事物能力強,能快速接受新興購物模式。年輕一代越來越注重生活服務質量,和商品品質。APP下單,支付寶付款對於80/90來說已經習以為常。

使用區域佔比:

區域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為:上海,廣東,北京。並且上榜省大多為經濟發達地區,同時說明:

盒馬已在上述經濟發達地區取得了一定成效。盒馬主打的生鮮產品,優質服務對地區消費水平有一定限制。

消費水平對比:

消費能力在中等消費以上佔比高達88.1%。 該階段用戶群體其他階段用戶而言,擁有更高的消費能力,更注重商品服務質量,商品品質要求高,注重時間,強調高效,而對價錢相對不敏感。

可見,盒馬主要面向「新中產」階級,定位於在一二線城市,具有中高端消費水平的80/80後年輕群體。盒馬的商品結構,消費水平對下沉市場有一定限制。

2. 用戶行為分析

購買頻次最高的生鮮品——水果:

水果是最受歡迎的生鮮品類,32%的用戶經常購買水果。牛奶乳品和蔬菜佔比分別為24.2%, 12.8% 佔據一定比例。而盒馬主打的「水產品」購買率相對較低,因為水產品非每日必需品,且商品單價較高。

購物最看重——食品安全:

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戶對食品安全意識越來越高,產品/服務質量成為用戶在購物時首要考慮的因素。在生鮮購物領域,對商品質量的重視更為明顯,57%的用戶在購買生鮮產品時最看重食品安全,價格為第二看重因素,僅為11.8%。用戶對商品,對服務的高要求,是平臺獲取用戶流量的突破口

3. 用戶場景需求分析

生鮮電商主要面對的用戶群體可分為三類:上班族,家庭生活用戶,喜歡美食用戶。

盒馬對其主要的需求都布局了相應的功能方案。

五、盒馬門店

盒馬門店是傳統零售升級版,功能更加多元化。經過3年來的運營發展,盒馬門店模式迭代已初步穩定。

主要特點如下:

位置布局:門店集中布局在經濟發達商圈。格局:餐廳與超市賣場相結合,同時門店承擔前置倉功能。裝修:購物環境舒適,整體裝潢凸顯現代感。商品:生鮮產品為主,定位中高端品質商品,與品牌商,原產地合作,著力建設自有品牌。支付:僅支持在線支付,支付寶,盒馬APP。特色:支持配送到家,現場加工。1. 門店發展

城市布局:

從最新的盒馬官網數據來看,截止到目前為止,盒馬已覆蓋21座城市,共有門店139家。

由於盒馬面向中高端,覆蓋城市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上海和北京門店密度局前,預計後期門店布局仍會以一二線城市為主,提高門店密度。

門店類型:

盒馬不斷在門店類型的升級改造上進行探索。現有盒馬鮮生一代門店,盒馬集市,盒小馬,F2便利店,機器人主題餐廳,盒馬雲超。

從門店密度的增加來看:可以緩解3km以內的配送壓力,擴大覆蓋面積。多種新門店業態是對標準盒馬店的補充,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和消費習慣。在後續區域擴張中,可以因地制宜選擇門店類型,制定精準營銷策略。

2. 門店結構

空間布局:

對比傳統超市一般將購買頻次較高,生鮮品類商品布局在店鋪後方,入口處設放置促銷活動商品吸引顧客。

盒馬將主打特色產品,水產,海鮮放在主要入口位置,以龍蝦,帝王蟹等產品給用戶強烈衝擊,吸引顧客進店。餐飲區域布局在店鋪內部,增加顧客購物場景,促進用戶在超市消費。設置多個出入口,消費者行動範圍大,自由屬性高。

商品定位:

盒馬定位中高端產品,以高端生鮮產品波士頓龍蝦,帝王蟹等作為門店特色產品。主打精品超市模式,各個細節無不體現優良品質。譬如:生鮮商品均統一包裝、無散裝售賣不支持揀選,提供淨菜(處理好的菜品原材料,並配以所需調料)等契合現代都市人快節奏生活的高溢價產品種類。與知名產商深度合作,開發獨家聯名款。生鮮品類深入產地直產,與當地農村合作社,協會,合作商合作,保證商品新鮮程度。

就餐分析:

在盒馬,餐飲與超市經常結合。在門店類型探索過程中,餐飲區域也在不停的升級改革:盒馬鮮生二代門店——盒馬集市較盒馬鮮生——代提高餐飲區域比重,擴大餐飲區域面積。

F2便利店主打辦公場景,店面環境相對較小,以現吃現做餐飲為主,上餐速度較前兩者更快。

餐飲種類豐富。以盒馬鮮生為例:就餐區域一般提供多種品類食物,包含日本壽司,牛排,麵包店,火鍋等。同時針對店內購買的海鮮,可以支付一定加工費,在就餐區現做先吃。統一堂食區域。不同類型的餐飲的用戶在統一區域進餐。就餐氛圍有趣新奇,等餐過程中,可以現場觀看餐品製作。但據在線資料,某些餐廳分店會出現桌椅擺放密度過大,造成就餐擁擠。叫號取餐。盒馬採用叫號取餐方式,用戶點餐之後,通過App獲取菜品消息提醒,無需排隊等候,避免人群擁擠,提高用戶體驗。3. 門店特色

電子標籤:

線下門店統一採用電子標籤,標籤上顯示商品名稱,價格和的對應的二維碼。用戶可通過盒馬App掃碼實時查看產品信息,將產品加入購物車。

電子標籤的設置幫助打通線上線下產品管理。對於消費者來說,電子標籤可以幫助用戶查看商品詳情信息,瀏覽商品評價,方便用戶進行購物選擇。

對於盒馬工作人員來說:電子標籤方便進行產品管理,可以實時根據情況調整商品信息,更新商品庫存。有效避免商品信息更換的人力消耗和資源浪費,極大程度提升提高商品管理效率。

支付:

門店主要以線上支付為主(支付寶,盒馬APP),同時也會在出口處的收銀臺為不便在線支付的用戶提供現金付款服務。但大部分門店現金支付設置比較隱秘,服務態度有待考究。

在線支付有利於盒馬APP掌握線下消費數據,有利於實現線下用戶向線上轉化,創建全渠道的消費體驗。

對於盒馬的中高端產品定位而言:主要目標用戶都是80/90群體,用戶已經對線上支付養成了習慣,盒馬的線上支付設置有力圖提高用戶體驗。但對於其他用戶群體的覆蓋,如老年人,則會帶來支付上的不便,甚至會降低門店口碑,應同時注意線上支付和現金支付的功能服務。

分揀,配送:

盒馬線下門店承擔前置倉功能,確保10分鐘之內完成揀貨裝箱,30分鐘內完成配送。盒馬已形成一套標準化分揀配送流程。

盒馬自動化分揀和物流配送系統,大大節約了消費者等待時間,提高了店鋪出貨的概率,同時整體數位化操作,方便店內商品管理,訂單追蹤,提高整體能效。

六、盒馬App分析1. APP基本信息

2. 功能結構圖

3. 關鍵功能分析

(1)商品分類

「首頁」共顯示10個主要商品入口,「分類」顯示15個商品類目。類別顯示順序與用戶購買頻次,主打商品相關。用戶購買頻次高,主打的商品類別如水果,蔬菜,水產排序靠前,而購買頻次較低的商品類別如美護,廚衛百貨布局靠後。

(2)活動管理

商品促銷活動是吸引用戶,促進用戶活躍度,提高用戶成交率的有效方法。盒馬在首頁布局了專門的活動專區,包括熱門活動輪播圖,新人活動專區(僅新人)或其他熱門活動,活動促銷專區(超合算,本周人品,雜貨鋪等)。活動信息佔據首頁較大面積,取得了極大的曝光度。

(3)商品介紹

商品介紹模塊一般包含商品基本信息(視頻、圖文、名稱、簡介、價格),配送時間,菜譜,商品詳情,其他商品推薦。

熱門商品提供了視頻介紹,展示商品更加全面,商品信息動態化。但當前進入商品詳情頁後,視頻未播放,需要用戶選擇播放按鈕後,視頻才能播放。

建議:可設置在進入商品詳情頁後,視頻自動播放,縮短用戶觀看視頻的路徑。

配送時間顯示,30分鐘之內送達是盒馬產品的一大特色,配送信息顯示在商品詳情頁,可提高用戶購買成交率。

菜譜:商品詳情頁提供相關商品的菜譜,有效提高用戶購買興趣。並且每個食譜會理出所需的食材,減小用戶切換頁面成本。

不足:商品介紹模塊沒有包含用戶評價。

(4)選購類目商品

每一商品類別下,以列表形式顯示類目商品,頁面顯示內容豐富。每一商品細分類目下,顯示活動商品,商品推薦,和二級分類商品。如海鮮水產購買,時令優選類目下提供銷售榜單篩選。

建議:目前銷售榜單設置還需完善,頁面顯示不出商品之間銷售情況有什麼差異,也沒有商品購買熱度顯示。銷售榜單等內容評價信息能夠有效提高用戶成交率,應進一步完善。

(5)社群管理

社區管理是盒馬的一大亮點,根據配送地址會有附近群聊推薦,加入該群聊,群主會及時公布店內優惠商品,促使用戶購買。在群聊空間的用戶討論和交流,有助於挖掘用戶真實需求,提高用戶粘性。

熱門話題包含試吃報告,信息徵集,活動參與等內容,以信息流的形式展現。

以試吃報告為例:內含的試吃視頻和圖片信息均為真實內容,來自盒馬線下某一實體店的試吃報告,用「圖片+文字,視頻+文字」展現,用戶可以分享,點讚,評論。以美食為中心,構建用戶社群,形成了良好的購物氛圍,用戶可查看信息與好友交流之後再去選擇購物,同時延長了用戶的App使用時間。

(6)功能小結

需要完善/增加的功能:

銷售榜單:商品榜單內容能夠有效刺激用戶購物,而目前榜單上沒有顯示商品售賣情況,也沒有突出顯示商品銷量之間的差別。分類頁的設置:分類頁有個單獨的頁面,商品類目與首頁快捷入口基本重合,對用戶沒有特別的吸引力。分類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用戶購物的效率,可完善商品搜索功能。如將用戶評價納入篩選條件。商品評價:評價是用戶購物選擇時的重要參考,但瀏覽大部分商品詳情頁,沒有發現用戶評價。可增加美食短視頻,美食直播豐富用戶使用場景,利用視頻多方位展示商品,增加與用戶的互動,獲取用戶真實需求。選擇商品類目購買是,可增加排序,刪選功能,提高用戶的購買效率。4. 結構層分析

產品信息架構圖與分析:

整體來看,盒馬的頁面結構布局合理,結構清晰,操作簡單明了,內容布局與常規電商平臺類似。其中「Hi, 盒區生活」是盒馬的亮點功能,主打美食社群。

核心功能流程圖–購物:

從購物流程來看,用戶購物流程簡潔明了,符合用戶常規的購物體驗。

盒馬設置了多達6個購物入口,引導用戶購物下單。另外購買商品時,只能選擇加入購物車,跳轉至購物車進行結算,而沒有「立即下單」選項。

分析原因可能是盒馬提供免費配送服務,促使用戶一次訂單選擇多個商品;鼓勵用戶參與其他活動,購物車頁面專門設置了商品換購活動。

5. 產品迭代

從產品迭代過程來看,產品發展可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產品探索期,v1.0.0~v1.1.4:在這個階段,盒馬的產品功能迭代主要集中在打磨產品基本功能,經過密集的迭代,主要完善支付、登錄、掃碼、商品搜索等基本功能。在這一階段,盒馬搭建起了線上購物架構,與線下門店融合提供全渠道服務,為後續產品迭代奠定了基礎。

第二階段:轉型完善期,v1.2.0~v2.0.5:順利上線線上購物基本功能之後,盒馬陸續發展購物周邊功能,如直播,分享,禮品卡等,提高用戶購物體驗。在這一階段,盒馬得到了用戶的認可,用戶下載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第三階段:高速增長期,v2.0.6-v3.7.0:在這一階段,產品功能已經基本打磨成熟。除了持續對功能的進一步優化,產品迭代中心主要放在活動專區建設上,推出各種活動促銷:「耍大牌」,「超盒算」,並支持用促銷活動類型來篩選商品。在此階段,產品功能沒有特別太大改變,但迎來了用戶數量的爆發式增長。

第四階段:產品升級期:v3.8.0-今:在這一階段,盒馬已經累積了大量用戶,為進一步吸引用戶留存、促活、增加與用戶之間的聯繫。盒馬對整體產品進行優化升級。如上線語音版商品介紹,盒區生活卡,菜譜功能優化。目的是為了深入用戶需求,構建更完善購物閉環生態。

6. 運營分析

內容運營:

(1)菜譜推薦、菜品製作視頻

目的:刺激用戶購買

分析:盒馬主打生鮮菜品,用戶購買其的主要目的就是位置做菜。菜譜功能設置能夠幫助用戶選擇商品,提升用戶好感的同時,促進商品購買。

(2)招募試吃員,試吃報告

目的:拉新,豐富UGC

分析:盒馬會定期在線下門店舉辦產品試吃活動,試吃者需要填寫真實使用評價。一方面試吃者覺得好吃會主動購買商品,另一方面其他用戶看到用戶真實的試吃報告,會主動購買。試吃活動能夠吸引到更多的新用戶,同時也能給品牌造勢,提升品牌影響力。

活動運營:

(3)活動促銷

目的:促活,拉新

分析:除常規的滿件折,滿元減,換購商品等優惠活動之外,盒馬會根據時令推出時令商品推薦,根據節假日推出相應活動如雙十一,雙十二;根據熱點話題制定活動,看世界盃,吃小龍蝦;策劃主題類活動,如回家過年等等。盒馬的活動運營是掌握用戶流量的關鍵入口之一,能夠有效的刺激用戶購買,吸引到更多用戶。

(4)盒馬小鎮等小遊戲設置

目的:增加用戶使用時長

分析:盒馬上線盒馬小鎮,根據用戶使用時長,購買記錄等會獲得相應盒花,盒花積累到一定數量可以兌換指定商品,增加購物的趣味性和用戶使用產品時長。

用戶運營

(5)社群交流

目的:增加用戶互動,深入挖掘用戶需求。

分析:盒馬App上,根據用戶選擇的配送地址,會推薦相應群聊。群主會經常發布商品優惠信息和商品購買預告,通過與用戶的直接交流,提升了用戶粘度,也能更好,更深入的挖掘用戶需求。

(6)新人專享,優惠券贈送

目的:拉新,促活

分析:對於新用戶,盒馬推出了新用戶網購首單專區,增加新用戶購買慾望,降低深入了解盒馬產品的門檻。不定期發送的各種優惠券能夠有效的刺激用戶進行消費。

(7)禮品卡設置

目的:營收,促進用戶復購,拉新

分析:盒馬推出禮品卡充值服務,用戶充值指定金額以後,可以額外獲得贈品。禮品卡可自己使用也可以作為禮物送人,能夠吸引到更多的用戶。另外,禮品卡設置為固定金額,消費之後,往往有剩餘,促使用戶再次消費。

外部運營

盒馬外部運營方式主要與盒馬線下門店相結合:

(8)支付導向:盒馬線下門店主推在線付款(支付寶,盒馬)

(9)購物導向:盒馬門店提供電子碼,用戶可以使用盒馬APP掃描電子碼查看商品詳情;可在門店通過App下單付款;用戶選擇在門店選擇菜品加工堂食時,可以通過APP查看進度。

總結1. 關於盒馬線下門店

(1)門店的發展已經形成規模,城市覆蓋率穩步上升。

(2)門店的商品定位:

作為生鮮零售的排頭兵,盒馬起初以帝王蟹等高端海鮮為特色食品,這類食品雖能吸引大量用戶,但用戶購買實際購買率較低,購買頻次有限。

盒馬主打精緻商品,海鮮類產品定價有明顯的競爭力,精品蔬菜水果類產品定價較高。同時,蔬菜水果類是用戶購買頻次最高的商品,如果盒馬選擇下沉市場,勢必要調整其產品定位。

盒馬說是有菜品均提供小袋包裝,不提供散賣,散裝食品。保證產品的優質,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商品的損壞。但是,也會導致商品包裝成本,人力成本的增加,最終導致商品售價提高。

(3)「餐飲+超市」的門店模式,是盒馬起初的核心策略,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些許問題:

盒馬定位中高端用戶群體,商品客單價較高,但是據線上調查,盒馬部分門店餐飲區設置較為擁擠,用戶享受到的服務與其商品定位有所誤差。餐飲區的設置,會增加用戶的購物場景,但餐飲區域的產生的氣味,聲音,環境狀況不可避免會對超市購物造成一定影響。

(4)盒馬門店實現數位化管理運營,門店所有人員管理,商品管理,信息管理都是自動化操作的,大大提升了門店運營效率。

(5)盒馬門店升級,探索多種門店類型。

正如盒馬CEO在聯商大會上表達的態度一致,未在盒馬要走的是分層運營。針對不同的商圈,不同的用戶群體,創辦不同類型的門店。已經多種門店類型:盒馬鮮生,盒馬集市,F2便利店等。

今年3月,「盒馬菜市」的問世又是盒馬對新門店類型的另一探索。

盒馬門店類型的升級改革,根據用戶實際使用場景打造盒馬門店。如果說初期盒馬用大海鮮,精緻商品吸引了用戶,奠定了基礎。接下來,盒馬則需要以優質,貼心(貼合使用場景,數位化技術)的服務來贏得用戶對產品的忠誠度。價格定位不是盒馬的門檻,服務才是。

2. 關於盒馬App

盒馬App的主要可分為三個模塊:

(1)基本購物模塊:盒馬App在購物功能打磨上已經不斷成熟,功能發展相當完善。

但仍存在可以繼續優化的功能點:

盒馬App分類頁設置相當雞肋,商品類目與首頁快捷入口分類重疊;作為一款生鮮電商平臺,商品分類包含美護百貨,並且將其快捷入口置於首頁。盒馬是強調專而精,還是想要大而全?是只做生鮮電商,還是想做電商平臺。商品排序,篩選功能需進一步完善。直接搜索商品,有基本的篩選功能。但選擇指定類目購買時,不能對商品進行進一步篩選。

(2)內容及社區管理模塊:盒馬的內容及社區管理模塊是App的一大亮點。

優質的菜譜內容,試吃報告吸引了大量對美食感興趣的用戶,平臺還可以通過更多的UFC來增強用戶活躍度。可以鼓勵用戶自行創作菜譜,上傳商品評價等。

盒馬通過配送地址,會推薦相應吃貨群聊。在社群管理上,盒馬可以強化社區管理,除了現有的門店優惠商品推送外,也可創辦社群團購,拼團砍價活動。

建議:在內容平臺搭建上,盒馬可以上線美食直播和美食短視頻服務(替代現有的分類頁面)。一方面美食類視頻受眾範圍廣,從初期微博上的大胃王視頻到抖音的各種美食短視頻都收到了用戶的喜愛,美食類視頻是盒馬獲取用戶流量的有效方法。其次,美食類視頻能夠將商品展示得更加動態,更加立體,對用戶的誘惑力更大,能夠刺激用戶購買。

(3)門店服務模塊

目前APP與門店的聯動,主要發生在商品同步、價格同步、門店支付、在門店掃碼查看商品信息等。

建議:可在App上升級門店服務模塊(參考口碑),提供門店堂食預約,訂閱門店優惠信息,將門店搬至線上,線上AR購物等。

新的一年,盒馬依舊是快速發展的一個階段。我所想的盒馬門店,能買到平價優質的蔬菜和水果,也能品嘗到高級的海鮮。盒馬APP不僅僅是用來下單購買生鮮產品的工具,同時也是一個包含生鮮美食攻略的內容平臺。

盒馬的未來依舊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非常看好它的未來。

主要參考資料

《C時代新零售-阿里研究院新零售研究報告》

《盒馬先生:生鮮為切入口,餐飲作吸客利器,OAO雙店模式新零售!》

《新零售深度報告:抽絲剝繭看盒馬,寫在馬雲巡店之後》

《招商證券-零售行業盒馬鮮生跟蹤報告》

《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年度綜合分析2018》

《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消費洞察報告》

《盒馬的商業模式與運營:50頁PPT全面解剖》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億邦動力網」,「36Kr」,「簡書」等線上資源。

 

本文由@HF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盒馬在重構零售採購新模式|鮑躍忠專欄
    這幾年一直高度關注盒馬的新思路創新。盒馬在門店推出一開始,就在門店的形式上以超市+餐飲,做出了很大的變革。打破了傳統超市的格式化零售形式。並且這幾年盒馬也一直在迭代創新新的零售形式。盒馬鮮生、盒馬集市、盒馬便利店、盒馬MINI、盒馬會員店等等。
  • 盒馬鮮生——新零售背景下的新興人物
    三、競品分析從2005年到2020年,湧現了無數的生鮮電商,有傳統生鮮電商模式,如京東生鮮、天貓生鮮;也有新零售生鮮電商模式,比如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每日優鮮、京東到家、7fresh、食行生鮮等。根據七麥數據網APP下載量,把盒馬鮮生列為第一梯隊;叮咚買菜、京東到家、每日優鮮列為第二梯隊;7FRESH、食行生鮮列為第三梯隊。
  • 產品分析報告——盒馬鮮生的前世今生
    接下來筆者將從以下幾個維度來分析盒馬的前世今生:行業分析競品分析用戶價值分析商業價值分析產品迭代分析產品結構分析運營分析總結前方文章其實挺長的,大家可以挑著看或者慢慢看喲~1.在盒馬標準店之外,陸續衍生出菜市、mini、F2、小站、便利店Pick`n go和盒馬裡六大新業態。以多種業態佔據用戶不同場景下生鮮消費的流量,可以視為盒馬對於新零售形態的試錯。盒馬戰略從「大店」模式轉入開發「小店」模式,整體成本下降,也可視為是盒馬的一個轉型期,但同時精準拿捏每個業態的特有屬性和不同業態之間的聯動,無疑挑戰不小。
  • 阿里新零售中心,盒馬總部落戶上海
    其中包含阿里新零售中心和盒馬總部。01阿里新零售中心、盒馬總部落滬圖片來源: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馬雲提出新零售已經有四個年頭,不論在阿里還是整個零售行業,盒馬無疑已經成為新零售實踐的代表和樣板。此次阿里新零售中心,盒馬總部落戶上海,進一步加強了盒馬在阿里體系中的新零售地位和角色。《零售圈》了解到,本次落戶的「三總部」是支付寶總部、盒馬總部、本地生活總部,「三中心」是阿里上海研發中心、阿里新零售中心、螞蟻科技中心。
  • 新零售+好糧油 「齊魯糧油」正式入駐青島盒馬鮮生
    7月25日「新零售+好糧油 齊魯糧油」入駐青島盒馬儀式圓滿舉行。「齊魯糧油」旗下8家企業、60款精選產品入駐青島盒馬鮮生6家門店,此次入駐為青島消費者們購買質量好、口感棒的糧油產品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為青島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
  • 打造新零售下的「冷鏈先行」 聖迪樂村榮獲盒馬鮮生「2020最佳供應...
    「用新零售的思維來打造產品,既要求快速迭代又要不斷創新。」 鐵騎力士副董事長、新興業務事業部總裁雷博女士,在頒獎現場談到,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以數位化為驅動力,聖迪樂村正在以嶄新的業態模式,跑步進入「新零售」。
  • 肯德基賣螺螄粉、盒馬出火鍋,他們都瞄準了「到家」新零售
    肯德基賣螺螄粉了,盒馬註冊「盒馬火鍋」了,他們賣的都是預包裝食品,可以快遞到家。10月15日,澎湃新聞記者走訪發現,今年,受疫情防控影響,「到家經濟」新零售意外紅火。目前,肯德基的螺螄粉產品已在上海上市,盒馬之外,海底撈、小龍坎、大渝火鍋等也紛紛試水新零售。肯德基:螺獅粉不止一種口味肯德基要賣螺螄粉了。
  • 來點兒新聞11.19|彪馬與新零售平臺盒馬跨界合作
    彪馬與新零售平臺盒馬跨界合作近日彪馬宣布與新零售平臺盒馬達成跨界合作,雙方將在冬日推出一波聯名活動與產品。據悉,11月16日開始,彪馬為盒馬「火鍋到家」外賣服務特製限定高能火鍋包。同時,「高能配送小哥」將身著彪馬打造的潮流裝備,為冬日外送提供溫暖保障。
  • 盒馬鮮生將重塑零售生態
    如果零售商現在還不開始跟進這個模式,他們大部分會被淘汰,為什麼這麼說,且聽筆者分析述說。為什麼說盒馬鮮生將重塑零售生態每天線上4000單,客單價70元,毛利率25%(自營生鮮為主),也就是每天線上銷售額28萬元,毛利7萬元。這個數據意味什麼?
  • 如何借新零售「東風」?盒馬、優衣庫都在用這4大策略
    2017年,市場高舉「新零售」的大旗,線上線下融合逐漸成為新趨勢,實體店也迎來了新的市場機遇。消費者出現了「重返實體店」的跡象,通過實體店進行購物的消費者比例正在回升。在新零售的環境下,你還在哀嘆實體不好做的話,那只能說明不是實體行業不行,而是你的實體模式不行。實體店的發展離不開改變。
  • 明年6月前盒馬登陸鄭州
    盒馬相關負責人亦告訴記者,盒馬明年肯定會與鄭州市民見面,但具體位置並未向記者透露。盒馬入局將給鄭州帶來啥?「盒馬入鄭,應該會為鄭州零售業帶來鯰魚效應。」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作為新零售標杆,盒馬的諸多理念有可取之處。
  • 盒馬鮮生「走紅」,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零售模式,或成趨勢?
    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對線下超市完全重構的一種新零售業態,以數據和技術驅動的新零售平臺,盒馬既是超市,餐飲店,也是菜市場。目前盒馬鮮生已在上海,北京,深圳等13個城市開設超過60家線下門店,開闢了生鮮、飲食、外賣、超市等不同的線上線下組合型業務模塊。
  • 盒馬的生與死:自有品牌的價值之戰
    盒馬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以數據和技術驅動的新零售平臺,它是新零售代表,也是新零售的標杆企業。高舉新零售大旗的盒馬本身就有著很強的網際網路基因,但是盒馬在背靠阿里、腳踏風口的同時,它並沒有放鬆自有品牌的打造。
  • 盒馬新零售基於DataWorks搭建數據中臺的實踐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盒馬新零售基於DataWorks搭建數據中臺的實踐。一、盒馬的商業模式大家做數據的話,首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懂業務。之前有位同學問我,說數據中臺很難建。在我們看來,數據是跟業務息息相關的,我們去構建整個數據中臺的時候,首先要對業務有一個非常深刻的理解。
  • 盒馬鮮生諸老大粽子現包店開張,用線下新零售打造枕形粽「復興」
    近日,百年老字號諸老大正式入駐杭州萬象匯盒馬鮮生,這已經是諸老大在盒馬的第23家現包粽子店了,目前為止,諸老大現包店在上海共19家,在杭州有4家。在現包店可以做到「現包,現買,現吃。」非常方便快捷,顧客可以吃到第一手新鮮的粽子。
  • 火鍋之後,盒馬看上了烘焙
    當下新零售業態中,各類傳統線下零售已經被層出不窮的網際網路運作模式包攬。盒馬烘焙的產品豐富,包括鮮牛乳吐司、丹麥酥皮、日式餐包、貝果、歐包、西點蛋糕等,覆蓋了100多款麵包,且單價大多數在十幾元,人均消費在10 - 25元。盒馬突如其來的烘焙門店,讓又一線下實體零售「淪陷」。但其實,盒馬與烘焙結緣已久。
  • 盒馬一周落地兩個新項目 盒馬烘焙、盒馬跨境GO登陸上海
    上周,盒馬又在線下落地了兩個全新門店——盒馬烘焙、盒馬跨境GO。盒馬烘焙在12月8日正式開業,這也是全國首家盒馬烘焙工坊,門店具體位於鄂爾多斯(600295,股吧)國際大廈B1層,系粉&金的獨立門店,採用工業設計風,讓人感到眼前一亮,消費者可以通過透明櫥窗觀看烘焙產品的製作過程。
  • 付費會員制滲透下的零售江湖:山姆、盒馬等玩家打法各異
    而國內企業盒馬則摒棄全布局的經營策略,採用垂直化的戰略進入市場,選取其自身的優勢領域,即生鮮領域精準進入,並提出「用快時尚的思維打造商品」的零售新思路,推行商品的模塊化開發,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新品迭代速度比行業快3到4倍。盒馬鮮生線下網點數量也相對較多、覆蓋範圍更廣,集群優勢明顯。
  • [案例解讀]基於四維度模型的盒馬服務創新借鑑
    本文基於創新四維度模型,分析新零售典範盒馬案例,期望能為電力服務創新實踐帶來啟示。 盒馬屬於阿里新零售模式探索的先鋒部隊,藉助線下吸引顧客、線上下單配送的流量模式創新,既好又快,成為新零售典型。基於盒馬的服務模式,本文利用成熟的服務創新四維度模型工具進行分析,並以小微企業供電服務創新為例,試圖探索新形勢下電力服務創新路徑,助力電力開展服務創新。在理解盒馬模式之前,我們先簡單了解服務創新方法。服務創新的模式多種多樣,如歐洲服務業創新系統研究人員將服務創新模式分為供給主導型服務創新、服務部門創新、顧客引導型創新、服務過程創新、綜合創新五種。
  • 直擊新消費一:盒馬終極進化
    它具備小站沒有的優點,「線上線下一體化,新零售概念,投入產出高」。實際上,在侯毅喊出生鮮終極模式背後,是對疫情下生鮮零售進化的新思考。趣識財經了解到,新冠疫情下,盒馬生鮮零售逆勢上漲,雖與線上需求密不可分,且與盒馬「第一時間召回員工,堅持不停業、不停供、不漲價」的應急之舉密不可分。